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4-04-04 15:10:31| 人氣1| 回應0 | 下一篇

下士道 -念死無常(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壬二、修習勝利

A、總說念死勝利
一、能趣善(75.9.11
第二、修習之勝利者。謂若真起隨念死心,譬如決斷今明定死,則於正法稍知之士,由見親屬及財物等不可共往,多能任運遮彼貪愛,由施等門樂取堅實。﹞

  • 第二、修習之勝利者。:第二、修習念死有甚麼殊勝的利益。
  • 謂若真起隨念死心,譬如決斷今明定死,則於正法稍知之士,由見親屬及財物等不可共往,多能任運遮彼貪愛,由施等門樂取堅實。:如果真正生起隨時憶念必死的心則會止惡、修善、自利利他。譬如確定今天或是明天就會死則對於正法稍有了解的人,看見親屬和財物等死時都不能一同前往,大多能自然而然地遮止對親屬和財物等的貪愛,透過布施等善行,去累積堅實的果報利益

(宗大師從這裡開始闡釋修習念死的殊勝利益。首先開示若真正生起念死的心,知道親屬財物等死時都不能一同前往帶走,自然能遮止貪愛而行布施等法門,就能成佛。---即所謂萬般帶不走, 唯有業隨身。)

二、能止惡(75.10.28
如是若見為求利敬及名稱等世間法故,一切劬勞皆如扇揚諸空穀裡,全無心實,是欺誑處,便能遮止諸罪惡行。

  • 如是若見為求利敬及名稱等世間法故,一切劬勞皆如扇揚諸空穀裡,全無心實,:如果經過修習以後,曉得世間人為了名聞、利養、恭敬等虛妄不實的東西終日奔波、費心追求,所有眼前世間的一切就像是對著空心的穀殼揮扇一般甚麼都沒了,毫無意義,所以說「全無心實」。
  • 是欺誑處,便能遮止諸罪惡行。:是虛妄不實的。明白這個道理就能夠遮止造作種種的惡業。

(宗大師以扇揚諸空穀的比喻教誡行者希求諸世間法就像空穀殼沒有稻米般的虛妄,明白這個道理,就能夠遮止種種惡行。)

三、能自利、利他(75.12.2

由其恆常殷重精進,修集歸依及淨戒等諸微妙業,遂於無堅身等諸事取勝堅實。由是自能昇勝妙位,亦能於此導諸眾生,更有何事義大於此。﹞

  • 由其恆常殷重精進,修集歸依及淨戒等諸微妙業,遂於無堅身等諸事取勝堅實。:如果能很認真、很努力,這樣的精進去修習皈依和淨戒等微妙的善淨之業,這樣才能利用這個不堅實的身體,卻也能夠修習而得到各式各樣堅固、殊勝的實在的果報。
  • 由是自能昇勝妙位,亦能於此導諸眾生,更有何事義大於此。:如此,不僅自己能漸漸升上勝妙的果位,也能以這個道理去引導眾生獲得最大利益。這樣自利利他,還有什麼比這更有意義的事情?

(若能常時殷重而精進地修集皈依及淨戒等善業,儘管人身不堅實,也能攝取殊勝堅實的利業,不但自己可升入勝妙果位,也能以這方便引導眾生,沒有任何事比念死的意義更為重大。)


B、引經別說念死勝利
一、能除三界一切貪欲、無明、我慢(75.13.23)

【是故經以多喻讚美,《大般涅槃經》云:「一切耕種之中,秋實第一;一切跡中,象跡第一;一切想中,無常死想是為第一,由是諸想能除三界一切貪欲、無明、我慢。」﹞

  • 是故經以多喻讚美,:因此,很多種經論中常以以種種的比喻,來讚美讚歎「無常死想」,
  • 《大般涅槃經》云:「一切耕種之中,秋實第一;一切跡中,象跡第一;一切想中,無常死想是為第一,:譬如《大般涅槃經》說:「一切的耕種中,以秋天的收成最為主要;一切的足跡中,以象跡最為第一;所有的思惟當中,以念死無常最重要。
  • 由是諸想能除三界一切貪欲、無明、我慢。」:因為此想能滅除三界的一切貪欲、無明、我慢。」

(宗大師引《大般涅槃經》所說,闡釋念死無常能除一切貪欲、無明、我慢。)
二、能頓摧惡行,趣辦善行(76.2.15)
如是又以是能頓摧一切煩惱惡行大椎,是能轉趣頓辦一切勝妙大門,如是等喻而為讚美。

  • 如是又以是能頓摧一切煩惱惡行大椎,:《大般涅槃經》又以能立即摧毀一切煩惱()、惡行()的大鐵鎚來譬喻讚美念死無常。
  • 是能轉趣頓辦一切勝妙大門,如是等喻而為讚美。:又說,「念死」是能夠瞬間轉向,成辦所有殊勝善妙的大門,以這些比喻來讚美修習念死。

(宗大師再以大椎與大門作為比喻,來讚美修習念死的殊勝利益。)

三、能趣涅槃位(76.3.16)
《集法句》中亦云:「應達此身如瓦器,如是知法等陽燄,魔花刃劍於此折,能趣死王無見位。」

  • 《集法句》中亦云:「應達此身如瓦器,:《集法句經》中也說,「念死,讓我們了解身體就好像瓦器一樣易碎,所以無法久住;
  • 如是知法等陽燄,:念死,讓我們了知諸法就像陽燄一般,虛幻不實;
  • 魔花刃劍於此折,:正因為我們能時時念死無常,所以「魔花」 (利誘),「刀劍」 (威逼),不管是利誘,不管是威逼,到那時候一點都用不上。
  • 能趣死王無見位。」:到時候連死主也找不到我們了。

四、能知出家勝,遠離諸貪欲(76.4.17)

又云:「如見衰老及病苦,并見心離而死亡,勇士能斷如牢家,世庸豈能遠離欲。」

  • 又云:「如見衰老及病苦,并見心離而死亡,:《集法句經》又說:「看到身體日漸衰老及遭受病苦折磨;看到心識終將脫離身體,趨向死亡;
  • 勇士能斷如牢家,::我們應該像勇士一樣,奮起斬斷所有的煩惱與貪欲,跳出三界的牢獄。
  • 世庸豈能遠離欲。」若還是像世俗的凡夫一樣貪著世間,不知死亡隨時將至,又怎麼可能遠離一切的欲望呢?」

(宗大師繼續引用《集法句經》,為行者闡釋能了知衰老病苦心離死亡之勝利:)


C、結語
一、得暇身又能如理修正法,極難得(76.5.14)
、得暇身不能如理修正法,心執不死故(76.6.29)
總之能修士夫義時,唯是得此殊勝暇身期中,我等多是久住惡趣,設有少時暫來善趣,亦多生於無暇之處,其中難獲修法之時。

  • 總之能修士夫義時,唯是得此殊勝暇身期中,:總之,能夠修習三士夫的菩提道,只有在得到殊勝的暇滿人身期間才有可能。
  • 我等多是久住惡趣,設有少時暫來善趣,亦多生於無暇之處,其中難獲修法之時。:我等多時久住於惡趣,即使少時偶來善趣,也多數是生於無暇之處,極難獲得修法的機會。

縱得一次堪修之身,然未如理修正法者,是由遇此且不死心。故心執取不死方面,是為一切衰損之門。其能治此憶念死者,即是一切圓滿之門。

  • 縱得一次堪修之身,然未如理修正法者,是由遇此且不死心。故心執取不死方面,是為一切衰損之門。縱使獲得一次能夠修習佛法的暇滿人身,卻未能如理修習正法,追究其因,就是懷有暫時不會死的想法,所以還在忙很多世間的事情,一切的衰損都是由此而來的。
  • 其能治此憶念死者,即是一切圓滿之門。:能夠對治這種執取的就是以「念死無常」來策發自己精進,所以說念死是獲得一切圓滿之根本。

(宗大師結示唯有在獲得殊勝暇身期中才能修習,所以應該把握暇身難得的機會如理修習正法,並且應執取憶念必死之心,才能獲得一切圓滿。)
二、念死無常,是每個階段都必須修的(76.8.15)
故不應執,此是無餘深法可修習者之所修持。及不應執,雖是應修然是最初僅應略修,非是堪為恆所修持。應於初中後三須此之理,由其至心發起定解而正修習。】

  • 故不應執,此是無餘深法可修習者之所修持。:我們千萬不要以為,是因為沒有其他更高深的法門可以修了,才來修習「念死」;
  • 及不應執,雖是應修然是最初僅應略修,非是堪為恆所修持。:也不要認為「念死」只是初學者要修,而且只需簡略的修一下就可以了,並不需要恆長的修習。
  • 應於初中後三須此之理,由其至心發起定解而正修習。:師父告訴我們說:這些都是錯誤的觀念。實際上,在修行的初、中、後期都必須修習「念死無常」的道理,不論修到哪個階段,都要至心對「念死」生起定解,而且恆常、殷重的修習它。

(宗大師教誡修行者必須對"念死無常"至心發起定解,是在修行的初、中、後期都必須修習的法類。)


壬三、當發何等念死之心
【科判】
一、當發,畏之心
1.
應畏,因果必然,死無能遮(76.11.13)
第三、當發何等念死心者。若由堅著,諸親屬等增上力故,恐與彼離起怖畏者,乃是於道全未修習畏死之理,此中非是令發彼心。

  • 第三、當發何等念死心者。:「思惟此世不能久住憶念必死」的第三部分是當發何等念死之心,是說明什麼才是正確的念死之心。
  • 若由堅著,諸親屬等增上力故,恐與彼離起怖畏者,乃是於道全未修習畏死之理,此中非是令發彼心。:修念死時,如果仍然對親屬、財產、權力等眼前所有的好東西還是有深深的貪著,生起唯恐與他們分離的怖畏心理,因而對死亡非常害怕,這樣的「念死」,是完全誤解了佛法修習念死的內涵。正確的「念死」,並不是要我們生起畏懼死亡的心。

若爾者何?謂由惑業增上所受一切之身,皆定不能超出於死。故於彼事雖生怖懼,暫無能遮。

  • 若爾者何?:既然如此,那麼應當發何種念死之心呢?要發何種怖畏之心呢?
  • 謂由惑業增上所受一切之身,皆定不能超出於死。故於彼事雖生怖懼,暫無能遮。:那麼應知由煩惱業力所受生的身體,一定不能免於一死,由於煩惱業力(即惑跟業)輾轉增上,而感得的這個雜染之身,這個雜染之身在任何情況之下,一定要死的,絕對不能超脫於死。

2. 應畏,惡趣因未滅,善趣因未造,即便死亡(76.13.19)
為後當來世間義故,未能滅除諸惡趣因,未能成辦增上生因、決定勝因,即便沒亡而應恐怖。

  • 為後當來世間義故,:我們所發的念死之心是要為了來世的義利。為了後世的能獲得增上生與究竟決定勝,
  • 未能滅除諸惡趣因,未能成辦增上生因、決定勝因,即便沒亡而應恐怖。:我們應該感到怖畏的是臨終的時候還未能滅除墮入三惡道的因。又還未能積集足夠資糧成辦增上生與決定勝的因,就死亡了,是應該對這個產生怖畏之心、害怕的。

若於此事思惟怖畏,則於此等有可修作,能令臨終無所怖畏。若未成辦如是諸義,總之不能脫離生死,特當墮落諸惡趣故,深生畏懼,臨終悔惱。】

  • 若於此事思惟怖畏,則於此等有可修作,能令臨終無所怖畏。若能如上所說,能生正確的怖畏之心,趁眼前我們這個生命還健在的時候,積了種種的善妙之業,能修集增上生與決定勝的因,就能令自己臨終時無所怖畏。
  • 若未成辦如是諸義,總之不能脫離生死,特當墮落諸惡趣故,深生畏懼,臨終悔惱。:如果今生未能成辦這些義利滅諸惡趣因、成辦增上生因與決定勝因。最後還是不能脫離生死,那將墮入惡趣,如果是這樣那臨終時,必定深生畏懼,悔恨熱惱。

(宗大師開始闡釋正確的念死之心,強調修習畏死之理並非要令行者對死亡產生怖畏。正確的念死之心是害怕臨終時諸惡趣因未除,而增上生因與決定勝因又未能成辦,所以感到怖畏。宗大師教誡修行者應串習思惟死亡離別而起怖畏,生前能修作滅除墮惡趣因,成辦增上生因與決定勝因,臨終時就無所恐懼。反之,則不能超脫生死輪迴,當墮諸惡趣,致使臨終生畏懼起悔惱。)

二、當發,不畏之心
1.
若能安住正法,止惡修善,則不畏死(77.3.6)
《本生論》云:「雖勵不能住,何事不可醫,能作諸怖畏,其中有何益。如是若觀世法性,諸人作罪當憂悔,又未善作諸妙業,恐於後法起諸苦,臨終畏懼而蒙昧。若何能令我意悔,我未憶作如是事,復善修作白淨業,安住正法誰畏死。」

往昔世尊轉生為月王子時,有一斯達薩子,正欲食之,然月王子毫無懼色,神態安然,斯達薩子甚是詫異,問曰:「世人皆畏死,為何汝不懼?」月王子所答,即《本生論》中此文:

  • 《本生論》云:「雖勵不能住,何事不可醫,能作諸怖畏,其中有何益。:《本生論》中說:「世間的一切都是以往造業所感的果報,縱然再努力,也無法常住;任何事情皆無法醫治死病,既然這樣,那害怕死而生怖畏又有甚麼用呢?
  • 如是若觀世法性,諸人作罪當憂悔,又未善作諸妙業,恐於後法起諸苦,臨終畏懼而蒙昧。:所以,如果我們觀察世事,就可了知一切法性皆是因果。這樣看看世人,若生前造作罪業,到臨終時一定會起憂慮悔惱而若生前又不行善業,死後恐怕只會墮落惡趣,引發各種大苦。直到臨死時才來後悔憂惱、害怕無奈,豈不是很愚昧?
  • 若何能令我意悔,我未憶作如是事,復善修作白淨業,安住正法誰畏死。」:如果我們在生時不造惡業,又能修作善業淨護善根安住正法,臨終時自然沒有什麼好憂悔的,那麼死亡又有什麼好畏懼的呢?

(宗大師引《本生論》當中的故事,教誡行者死病不可醫,生前未造善業且盡作罪業,於臨終當起憂悔。如果沒有做任何會使自己臨終時悔惱的事,而且始終安住於正法,自然於死無所怖畏。)

2. 若能數思死無常,令定解,則不畏死(77.5.25)
《四百論》中亦云:「思念我必死,若誰有決定,此棄怖畏故,豈畏於死主。」故若數數思惟無常,念身受用定當速離,則能遮遣,希望不離彼等愛著。由離此等所引憂惱增上力故,怖畏死沒皆不得生。

  • 《四百論》中亦云:「思念我必死,若誰有決定,此棄怖畏故,豈畏於死主。」:《四百論》中也說:「若能思惟死主之無常,對『我一定會死』產生定解,就應該能夠遠離對親友財產分離、死後墮惡趣的種種怖畏,又怎麼會害怕死主的到來呢?」
  • 故若數數思惟無常,念身受用定當速離,則能遮遣,希望不離彼等愛著。由離此等所引憂惱增上力故,怖畏死沒皆不得生。:因此,如果能數數思惟無常的道理,確知我們的身體、受用等遲早都會速疾離開而壞滅,由此斷除我們對世間的一切貪愛與難捨,就不會因為害怕失去而產生痛苦憂惱,進而也不再對死亡產生畏懼。

(宗大師最後再引《四百論》闡釋對憶念必死生能起堅定信解,則臨終時就能無所怖畏)


 

台長: abner0528
人氣(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廣論-下士道 |
此分類下一篇:下士道 -念死無常(三)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