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4-05 17:56:22| 人氣337| 回應0 | 上一篇

《艋舺》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黑道幫派電影,本來就引不起我的興趣,對於滿口髒話與打打殺殺的劇情,其實我是有些反感的,也許這和我的工作性質有關吧,總覺得這類題材的電影,負面的影響過多,對身心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更是一種戕害,因為在他們還無法完全判斷是非之時,卻被義氣所誤導。所以,今年寒假我所看的第一部電影,選擇了「孔子」,而不是「艋舺」。

 

以目前突破二億的票房來看,「艋舺」的宣傳著實成功,這一段時間,不論是電視宣傳或媒體報導,話題一直沒間斷過,也因此,我抱著像之前支持國片「海角七號」、「冏男孩」、「九降風」的心情,最終還是走進電影院,觀賞了今年春節的賀歲強檔「暴力美學國片」。從電影院購票排隊的人潮,不難想像「艋舺」將會造成的話題與後續效應,這股熱潮,好似又回到昔日的「海角七號」,不過,「艋舺」仍是無法與「海角七號」相提並論的,為何這麼說,因為兩部電影在我看來都是築夢,「艋舺」所築的是導演鈕承澤的個人夢,而「海角七號」,卻是築起所有台灣人「希望」的夢,電影格局大不大,不是導演說了算,該交由所有觀眾評斷。

 

可能是沒有抱著太大的期望,所以「艋舺」一片仍帶給我很多驚喜。馬如龍飾演廟口角頭老大Geta,是極搶眼的配角,連演猥瑣俗辣的陳漢典,都把狗仔孩演活了,讓人十分驚豔,其所下的苦功可以想見。主要人物太子幫五人,蔡昌獻與黃鐙輝的表現都算可圈可點,尤其蔡昌獻的台語口條很順,再加上一副打仔的身材,挺襯白猴的角色。而三位男主角阮經天、趙又廷及鳳小岳,阮經天的和尚一角比趙又廷的蚊子及鳳小岳的志龍搶眼許多,印象最深的是和尚被Geta大仔痛扁的那一場戲,阮經天把被痛毆後身體痛苦的顫抖,與對角頭老大敬畏的微顫,詮釋得淋漓盡致,而馬如龍身為老大,教訓小弟絕不手軟的狠勁也發揮得宜,這場戲讓人很難忘。

 

相較之下,趙又廷在戲裡的表現只能說平凡,但此為非戰之罪,是劇本使然,因一根雞腿而踏入黑道簡直是莫名其妙,和寶斗里娼妓小凝的那一段戲更可全部刪掉,因為這和整部戲的調性與節奏完全不合,是本戲的敗筆之一。除此,飾演文謙的王識賢光靠眼神就能將兄弟的「氣」演得很殺,幹嘛非得要加上扭頭啊?畫蛇添足的動作不僅使得氣勢弱了,還讓人覺得可笑至極!而且劇情該在文謙出獄後有大轉折才是,但文謙對堂弟被整死後的反應實在不合常理,編劇的細膩度可說是不及格,可惜了這些硬底子演員。尤其是導演鈕承澤所演的外省幫老大灰狼一角,是整部電影最大的敗筆與最糟糕的角色,一出場就可以讓人猜出他是誰及接下來的劇情走向,這樣的角色安排讓人一點期待都沒有,又把老大演得軟綿綿的,我甚至一度懷疑我看的真的是黑道電影嗎?

 

還有,既然片名為「艋舺」,應該對萬華的景物多些著墨,即使是八○年代的黑道也要生活吧,以「艋舺」來述說台灣黑道並無不妥,但應該多點萬華當地的文化元素與真實的萬華場景,才能真正行銷萬華,太多的搭景,讓欲呈現真實的電影失了真,至為可惜。

 

只覺得導演為了凸顯主要演員,而讓配角們的出場與結局全都變得不倫不類,完全沒有層次可言。不過對此我一點也不意外,因為「艋舺」是一部百分之百的商業電影。雖說「海角七號」也是商業電影,但劇中人物層次安排的完整,每個人都有完整的出場與退場,這才是對觀眾的交代。成熟的觀眾不會期待happy ending,也喜歡有想像空間的結局,但絕不是讓人腦中冒了一堆問號後就畫下句點。所以在我看來,「艋舺」充其量不過是偶像劇式的電影罷了,不要期待它的深度,就當是一部帥哥動作美學片來欣賞吧!不過全片雖然有不少讓人詬病之處,我們還是看到了本片想振興國片市場的理想,在卡司方面十分用心,這應會對未來的國片市場挹注更多有利的條件。

 

還有另一個值得注意的點,阮經天在拍完艋舺後負面新聞不斷,這是入戲太深的原因嗎?和尚快退駕吧,不要破壞我對盧卡斯的好感!

 

台長: 黃毛ㄚ頭
人氣(33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戲棚下的傻子 |
此分類上一篇:勇往直前--敗犬也有追求幸福的權利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