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1-08 17:38:22| 人氣43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漢字美學與當代藝術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演講主題:漢字美學與當代藝術

主講者:蔣勳

地點:中正紀念堂演講聽

時間:2010年下午1400-1530

 

久聞《蔣勳》大名,直到今日才總算目睹大師風采,

會有這樣一睹大師風采的機緣,無非來自一連串的意外,

先意外得知《漢字文化節》的訊息,

再意外從相關文訊中得知這次的諸多講座,

竟然也有邀請到推廣美學的大師《蔣勳》來分享漢字之美,

致使自己對今天的演講主題就充滿期待!

 

從上古的結繩記事,倉頡造字,殷周之際發現的甲骨文、銘文一路講下來,

讓聽眾對於文字的起源有了初步的了解!

究竟結繩如何記事?

由於古代沒有文字,也沒有現代的諸多煩雜瑣事,

所以結繩所記都是較重大的事件,

比如說望見滿天的星斗赫然心中有股莫名的恐懼或是感動,就在繩上打上一結,

或者是看見太陽或月亮突然消失不見(現代當然知道這種現象是日蝕或是月蝕)

頓生恐懼驚訝而於繩上記上一筆,

或是記錄生命中曾發生難過且難以平撫的傷痛,

所以只要於繩上打結就能讓自己有所警惕與記憶了!

 

當然最早的文字也都是起源於視覺的符號,

眼睛看到什麼就會試圖去畫下什麼以作成記錄,

如將【目】字橫看很清楚地就會發現它就是一個象形字,

所以在《蔣勳》老師的帶領解說下,

讓我們多少對於難解的符號如『甲骨文』其實不並心存看不懂的畏懼,

只有回到最初的視覺感受,

就有機會讀懂先人繪製『甲骨文』所要傳達的訊息與所記錄的歷史事件了!

 

接著又比較了東西兩方的建築,所暗藏的漢字元素,

中國歷來的宮殿建築以『水平』為主,所以都有那『飛檐』的結構,

在書法中的術語就叫做『八分』,

從字面看就會清楚看見『八』儼然有那飛逸輕飄的瀟灑之感,

而在西方的建築方面,則是舉《哥德式教堂》為例,

西方的建築以『直線』為主,無非在於西方的信仰是基督教,

嚮往的是天國,所以要人永遠向上看,致使建築都是高聳入雲,筆直而上的。

再來又提到了大書法家《王羲之》的相關字帖,

更提到了教《王羲之》書法的啟蒙恩師《夫人》,

欽佩於《夫人》深闇大自然的道理,

從大自然的諸多現象去啟發《王羲之》寫書法,

最廣為流傳的就是《夫人》的《筆陣圖》(詳摘如后)

利用七堂課教授《王羲之》書法的七筆原則,

第一就是學寫『點』,

看似平淡無奇的一『點』相信任誰寫上百遍也會覺得無趣,

於是《夫人》就帶《王羲之》出去踏青玩玩,

也算是一種寓教於樂的手段吧,

接著就從山上拋下一顆石頭讓《王羲之》去接去感受,

去感受石頭落下的重量、速度、加速度及走勢,

使《王羲之》從中領悟到寫『點』的訣竅,

而這堂課就稱作《高峰墜石》…

就這樣依序傳授了《王羲之》七種筆法,使其成為一代書法大師!

 

礙於時間的有限,《永字八法》老師就約略地帶過,

沒有詳細解說,但能從這次的演講中意外得知這麼多關於『漢字』的奧秘,

真的是另自己受益匪淺,俗話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一點也沒錯,

如果沒有前賢的不吝指點,

就算對於文字有感興趣也只是落在瞎子摸象的框框裡,終不得其門而入,

親臨兩場的漢字演說真的另自己大開眼界不少,

原來讀漢字不僅可以美化感動自己的人生還可以有這麼多趣味的想像在其中,

如今有幸身為中國人,又啟能不讀讀淵源流長的漢字呢?

 

(註一):蔣勳老師對於書法的格言

『沒有規矩,就沒有基本功;沒有叛逆,就不會有創造。』

 

(註二):《衛夫人‧筆陣圖》

夫人‧筆陣圖》

『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筆,六藝之奧,莫重乎銀鉤。

昔秦丞相李斯見周穆王書,七日興嘆,患其無骨;

蔡尚書邕入鴻都觀碣,十旬不返,嘆其出群。

故知達其源者少,闇于理者多。

近代以來,殊不師古,而緣情棄道,才記姓名,

或學不該贍,聞見又寡,致使成功不就,虛費精神。

自非通靈感物,不可與談斯道矣!

今刪李斯〈筆妙〉,更加潤色,總七條,並作其形容,列事如左,

貽諸子孫,永為模範,庶將來君子,時復覽焉。

 

筆要取崇山絕仞中兔毫,八九月收之,

其筆頭長一寸,管長五寸,鋒齊腰強者。

其硯取煎涸新石,潤澀相兼,浮津耀墨者。

其墨取廬山之松烟,代郡之鹿角膠,十年以上,強如石者為之。

紙取東陽魚卵,虛柔滑淨者。

凡學書字,先學執筆,若真書,去筆頭二寸一分,

若行草書,去筆頭三寸一分,執之。

下筆點畫波撇屈曲,皆須盡一身之力而送之。

初學先大書,不得從小。善鑒者不寫,善寫者不鑒。

善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多力豐筋者聖,無力無筋者病。

一一從其消息而用之。

 

《七筆順序如下》

『丶』 如高峰墜石,磕磕然實如崩也。

『一』  如千里陣雲,隱隱然其實有形。

『丨』  萬歲枯藤。

『丿』  陸斷犀象。

 百鈞弩發。

勁弩筋節。

『辶』崩浪雷奔。

右七條筆陣出入斬斫圖。

 

《執筆有七種》:

有心急而執筆緩者,有心緩而執筆急者。

若執筆近而不能緊者,心手不齊,意後筆前者敗;若執筆遠而急,意前筆後者勝。又有《六種用筆》:

結構圓備如篆法,飄颺灑落如章草,凶險可畏如八分,

窈窕出入如飛白,耿介特立如鶴頭,郁拔縱橫如古隸。

 

然心存委曲,每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書道畢矣。

永和四年,上虞制記。』

台長: ~~萍水相逢~~
人氣(43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意如流水任東西 |
此分類下一篇: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此分類上一篇:2009國際書展一遊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