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3-02 10:33:17| 人氣19| 回應0 | 上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新聞晨報


    在南京一家五星級酒店工作4年的洗碗女工李紅將客人留下的剩菜打包,打算帶回家給正讀大三的兒子補營養。酒店發現此事後以盜竊財物為由將其開除,稱扔掉食物是正常耗材,員工不得帶剩飯菜回家。 228《金陵晚報》)

    一包剩菜,幾多親情。這份母愛令人想起經典小說《一碗陽春麵》裏的溫暖。遺憾的是,此“老闆”非彼“老闆”,一聲“開除”,似乎令故事陡然多了悲傷的色彩。公眾幾乎是一邊倒地指責:食客浪費、店家無情、開除理由荒謬……

    情緒之外,還有是非。 “剩菜事件”裏,當事人李紅的身份不僅是母親,也是五星級酒店的一名洗碗工。李紅深感冤枉,理由有三:一是“那些東西是酒店扔掉不要的”,二是“再說誰沒拿過”,三是“為這個就把我開除了,覺得太重”。然而,這些理由真的無可辯駁嗎?身為職工,第一責任就是恪守職業準則,既然入職前有《員工手冊》約定了責任義務,也明知單位不許可這種行為,卻私下“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是否有悖職業要求?至於“誰沒拿過”的說法,如同闖紅燈後申辯“為什麼罰我,又不是只有我一個人闖紅燈”——既然“拿”本身就違反規則,那麼,別人的違規怎能成為自己豁免的理由?處罰輕還是重,這個確實可以商討,但如果用人單位早就“有約在先”,勞動監察部門也無法找到明顯瑕疵,則個人感受並不能衡量處罰結果正義與否。

    同情之上,應有規則。李紅想不通的是,“把還能吃的東西扔掉就對了嗎? ”是的,酒店“正常損耗”之說也許可以商榷,甚至《員工守則》的合理性也不是不能探討,但問題是,違規之後再來質疑規則的合法與合理性,這本身就有卸責的嫌疑。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員工權益和資方權益是硬幣的兩面,如何保護,不能看誰比誰會煽情,而只有置於公開透明的秩序之下——試想,如果所有員工都對職業守則懷有腹誹,卻不願合法博弈,而是私底下悄悄按照“自以為正確”的通則行事,那麼,這果真就是我們籲求的公平與正義?

    敬畏規則、尊重秩序,本質是為保護並平衡每個社會主體的權益。20101219,北京大學副校長海聞上課時,教室管理員以“鎖門時間已過”為由催促其下課,海聞得知對方身份和來意後與之起爭執,甚至拋出重話,此事引起爭議,褒貶不一。等到輿論塵埃落定,公眾還是更傾向于管理員的嚴苛。校長曾發問,“教學重要還是鎖門重要”,其實,遵守規則更重要。類似的事件還有很多,譬如2011年底,有媒體報導,在深圳招考公務員資格初審階段,數名報考考生因遲到被取消資格,儘管遲到者牢騷滿腹,但這回,公眾卻是一邊倒地理解了職能部門的嚴苛:只要主考方盡到了告知的義務,考生當然要為自己的遲到擔責,身為“准公職人員”,守時確實是最基本的要求——站在這樣的角度上,也許我們就更能理解考場外的一幕幕 “跪求”為什麼每次都敲不開“破例之門”。

    回到事件中來,開除歸開除,但認定的“盜竊”理由確實未必站得住腳。一者,盜竊屬於違法行為,以不法佔有為目的,超越了道德與法律的底線,不能憑空捏造,需要公安等職能部門認定;二者,酒店方將剩菜視為自己的財產,顯然也不符合邏輯,畢竟菜是客人埋單,剩菜的“後事”頂多算代為處置。至於剩菜的去向,如果能物盡其用,也許就少了此類糾結。

    “剩菜事件”令人悲憫,但同情代替不了規則,更改變不了規則。從這個角度來說,它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社會樣本,同時它也在考驗輿論與公意是否具有足夠的理性。

台長: safdwfa
人氣(1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