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4-20 21:07:18| 人氣54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觀世音菩薩傳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觀世音菩薩傳

分類:神佛傳

一、觀世音菩薩是倒駕慈航的正法明如來

  觀世音菩薩本來已修成了正果,成就了佛道,名號是﹁正法明如來﹂。既然已成了佛,為什麼現在又稱他為菩薩呢?是不是由佛位退失為菩薩位了呢?絕對不是!是因為正法明如來具有無比的大願力,要度脫一切的苦難眾生,所以倒駕慈航,自願回歸菩薩位,來救苦救難。如﹁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羅尼經﹂上說:「觀世音菩薩,不可思議之神力,已於過去無量劫中,已作佛竟,號正法明如來,大慈願力,安樂眾生故,現作菩薩。」

  由這一段話,就可以知道觀世音菩薩完全是為了救苦救難,要給我們得到安樂,所以才由佛位倒駕為菩薩位的。這種偉大的情操是我們一般人所不能及的。例如一位當上了董事長的人,要他倒轉過來作一位外務經理,他一定不願意;一位作了政府部長的人,要他轉過來作一位科長,你想他會幹嗎?觀世音菩薩不但樂意倒轉他的果位,成為一個菩薩,而且要成為一位千手千眼度眾生的菩薩;更要做一個以三十二相來度眾生的菩薩。我們一般的人,不要說叫他們發揮千手千眼的精神去工作,他們不願意,就是叫他們犧牲星期六,星期日例假,去為民服務,他們也不願意。由這一比較,就知道觀世音菩薩是多

麼偉大,多麼值得我們來恭敬了。

二、觀世音菩薩不計身份地位救眾生

  釋迦牟尼佛曾在﹁觀音三昧經」內說:觀音在我前成佛,名正法明如來,我為苦行弟子。

  由這幾句話,更知道觀世音菩薩本來是佛,釋迦牟尼是他的一位苦行弟子,可是現在釋迦牟尼已成了佛,他卻成為釋迦牟尼的*劦士,來這娑婆世界幫助釋迦牟尼佛度眾生。這種偉大的情操,也是我們所不及的。例如一位已當過縣長或市長的人,要他再回到縣政府,市政府去當科員,為現代的縣長,市長幫忙去做一些交際工作,他會願意嗎?由這可以看出觀世音菩薩,他只要是為了眾生的苦難,有度眾生的因緣來到,他就毫不考慮自已身份的高低,一心地去度眾生,使苦難的眾生得到安樂而後止,像這樣具有大忍大悲心的菩薩,是不是值得我們恭敬呢?

  觀世音菩薩不但在娑婆世界幫助釋迦牟尼佛度眾生,還在極樂世界與大勢至菩薩一道,或為阿彌陀佛的*劦士,幫助阿彌陀佛來娑婆世界以及其他任何佛世界度眾生,接引眾生往生極樂國。所以觀世音菩薩是一位極為忙碌的大慈大悲大菩薩。

  我們這世間,一個人只能作一份工作,若叫他一個人做二個人的二份工作,他就不耐煩了,會怨言怨語,心內很不高興;可是觀世音菩薩一人做無量人的工作,他都快快樂樂,從來沒有說過怨言。各位曾看見過那一部經上記載,觀世音菩薩埋怨工作太多,眾生太多過嗎!絕對沒有!工作再苦,眾生再多,觀世音菩薩都是歡歡喜喜度眾生。所以觀世音菩薩這種偉大的行誼,是最值得我們學習,更值得我們感激的。

三、觀世音菩薩的孝行值得我們學習

  觀世音菩薩還有一項美德,那就是他的頭上戴了一個天冠,我們平時看見觀世音菩薩頭上高高的,有一塊素白色的布幔覆蓋著,看起來非常莊嚴,令人一看就生歡喜心,沒有人看了觀世音菩薩不生歡喜心的。

  你們知道觀世音菩薩的頭頂上那高高的東西是什麼嗎?那是一座佛龕,唐代的大畫家吳道子,將那麼佛龕畫成為髮髻的樣子,看起來是很美,很莊嚴,各位不可以將它當成髮髻看啊!那是佛龕啊!觀世音菩薩為什麼要將一座佛龕安在頭頂上呢?因為他要供養恭敬一尊佛,那尊佛就是﹁阿彌陀佛﹂。如﹁觀無量壽經﹂上說:

﹁︵觀世音菩薩︶以毘楞伽摩尼寶,以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位化佛,高二十五由旬。﹂

  那尊被觀世音菩薩供在頭頂佛龕內的佛,有二十五由旬那麼高大,一由旬是四十里,二十五由旬就是一千里了。那尊佛真是很高大了。觀世音菩薩為什麼要在頭頂上供奉阿彌陀佛呢?原來是為了報答阿彌陀佛的慈恩,所以將阿彌陀佛供養在自己頭頂上的佛龕內,如﹁般舟讚﹂上說:

  ﹁天冠化佛高千里,念報慈恩常頂戴。﹂又,﹁往生禮讚﹂上也說:西方阿彌陀佛,觀音頂戴冠中住。

  由此可見觀世音菩薩對阿彌陀佛是多麼的恭敬,他報慈恩的心又是多麼悲切呀!各位聽了這故事,是不是由心底發出敬仰之心來敬仰觀世音菩薩的孝心呢?是不是要學習呢?  現在我請問世間的人,有那一位弟子為了報師恩,而將師父的像頂戴在頭上的呢?又有那一位子女為了報父母的恩,而將父母的像頂戴在頭頂上的呢?絕對沒有!這樣一比較,就更顯得觀世音菩薩的偉

大了。

觀音菩薩與亞洲佛教

在整個東亞,觀音菩薩一直是大乘佛教道場裏極受歡迎的一位。中文Chinese稱之為觀音,日文叫做觀音聖者,我們將集中於下列各章的討論。

一、觀音菩薩的來源

關於觀音的來源,觀音菩薩授記經指出其神話與秘密的綜合性。該經稱說他是釋迦佛精神上的同時人,而淨土與印度的住世佛發生了交通與聯繫。同時該經又說他將承繼阿彌陀佛。

二、觀音與佛教哲學

下列三部佛經:如幻三昧經、妙法蓮華經及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供給我們觀音與哲學含義多餘的徹底認識。此諸經典解釋圓滿智慧與慈的大乘德性。在象徵方面來說,觀音成為此諸理想的化身。於其無邊智慧與慈悲他取得宇宙性的地位而超越時間與文化的界限。

三、歷史事實及聖地

基於漢譯梵典如蓮華經及阿彌陀經等,很顯然地約從西元二世紀至五世紀頃觀音在民間的崇信逐漸開始普及。其後當法顯與玄奘遊歷印度時於其遊記中他們提及若干聖地是供獻給觀音菩薩。此外,約在六世紀頃中國的普陀山成為與觀音有關的著名的朝禮聖地。同樣地,在拉薩的達賴喇嘛的住所是被稱為補陀羅宮以資敬仰。

梵語Avalokitesvara一詞在漢文中有下列幾種不同的翻譯﹕一為「觀世音」意為觀見世間呼喚的聲音,二為「觀自在」意為自由無礙的觀察。另外中文稱他為「觀音」,藏文稱他為「多羅Tara」,日文稱他為「觀音聖者Kwannon-Sama」。在大乘佛教聖賢道場裏的大菩薩們他算是最普遍與最受恭敬的一位。於若干世紀以來他都是很顯著地出現於彫刻、繪畫、詩歌、小說、民間故事及其他傳播方法。根據通俗小說西遊記每當孫悟空,這位神通廣大玄奘大師的弟子(他又被稱為孫猴子)與其多具神變的勁敵戰鬥,至束手無策時,他必至誠禱祝請求觀音菩薩的援助。據說每次都是有求必應,如願以償。因此,玄奘赴印度的求經任務得到圓滿的完成。

一、觀音菩薩的本源

約在西元四二○—四三○期間梵本「觀音菩薩授記經」被曇無竭(法勇)譯為漢文(註2)。在此經中喬達摩佛陀初次揭示觀音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關於他的過去,據說他是屬於過去無量阿僧祗劫威德王統治時期。該時期的人民屬於化生,不需要飲食,只是以禪悅為食。如此情況下他們是沒有男女分別意識的。一天當該王修習禪定時,在他的床座兩側出生了兩朵蓮花,從此花中很神奇地出生了兩個小孩子,一名寶意,一名寶上。後來該世紀的一位佛陀教誨他們去發菩提心及救度眾生。結果他們中的前者成了觀音菩薩Avalokitesvara,後者成了大勢至菩薩,他們均住在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Sukhavati。根據此經,此極樂世界是處於西方,如要到達該地,人們要經過十萬億佛土。該經又說藉著喬達摩佛陀的神通力,淨土的人民能看見他及其在印度的弟子,而印度的人民也能看見淨土的人民。此種精神上的交通感動觀音與大勢至兩位菩薩用其神通力旅行到印度向佛陀致敬,并變現四十億以七種無價珍寶所裝飾的寶臺。最後喬達摩佛陀為觀音授記說他於阿彌陀佛涅槃之後將證佛果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他的國土是以七寶莊嚴,甚至用恒河沙數劫的時間也說不盡其光彩華麗。同時大勢至Mahasthamaprapta 菩薩也蒙佛授記說他將來也一定作佛。(註3)如果我們的假設是正確,這提示在紀元前五世紀釋迦牟尼生存之時,觀音是他的精神上Spiritual的同時代的人物。印度的住世佛與淨土的菩薩們建立了交通。復次,據說觀音將於很遠的未來世繼承阿彌陀佛,因而他將拯救生靈。

二、觀音與佛教哲學

從觀世音菩薩授記經(此經亦名佛說如幻三摩地無量印法門經),我們知悉觀音的本源及其將來的前途。(註5)此經又說因他已證得如幻三昧Mayopama samadhi 他能變化各種眾生的形相而為之說法。因他這樣做,他們能建立功德善業基礎而取證正覺。去成就此三摩地及獲得智慧,人們於內心及外境必須要超出三界。(註6)此即是說,既然諸法由因緣而生,若無因緣,即無諸法。此亦揭示,在這種情況下所生出的任何法即等同於無所生。當人們能理解無生法的現象,他們或可進入真實的菩薩道,此亦名為進入救度人類的大慈悲心。能這樣瞭解教理,人們會體認一切如幻諸法皆由心,幻想及戲論所生。實際上這種現象究竟是空虛無實。

上節所述關於如幻三昧及觀音偉大的智慧的含義頗能與上座部因緣所生的教義,中觀的空Smnyata 及天臺宗的空、假、中三諦的教理相比擬。很明顯地它是與大乘思想有相當關係。至於救世度人方面,我們將提及另一梵典,那即是妙法蓮花經。此經中的普門品是供獻給觀音,陳述他的神通變化及其救人類出諸苦厄的悲憫心。因此觀音是被稱為大慈大悲的救主。

另外一冊較短但頗重要的梵典是叫做般若波羅蜜多經。它是被認為各種般若經的重要原素。該經述及當觀音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Prajnaparamita 時他照見五蘊Pancaskandha皆空而度一切苦厄。此可從「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的均等概念見之。其次它又說「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五蘊(色,受,想,行,識),無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及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亦無從眼識至意識的其他等等。」除否定心理與物理上的現象外, 此經更否絕早期佛教的四諦,八正道及十二因緣。它們是被認為非有非無。復次它又說﹕無智慧,無取證,因為無物可證

三、關於他的史料及聖地

探溯有關觀音菩薩的佛典翻譯獲得歷史材料紀年的次序。從此人們可以知道觀音傳說的古老。在西元一八五年譯出的成具光明定意經是「觀音」一名出現於漢譯佛典最早之一。此經為支曜於漢靈帝中平二年譯出。但是,此時的「觀音」為一群「明士」(居士)之一,他們赴迦毘羅衛Kapilavatthu聆聽釋迦牟尼說法。因此,此地所說的「觀音」與那位成為印度,中國及其他國家所敬禮對象的大菩薩是沒有什麼關係的。

在西元二世紀之末及三世紀之初,佛教傳教士先後從西域來訪中國,支讖於一七八—一八八,康僧鎧於二五三及支讖於二二五—二五三(吳黃武元年至建興中)。他們個別地將不同的無量壽經Sukhavati-vyuha-sutra的梵本譯為漢文大正藏三六○,三六一及三六二號)。這些佛典很稱嘆阿彌陀佛及其兩位隨侍大菩薩觀音與大勢至的慈悲與相好莊嚴。

復次,幾種妙法蓮華經被譯成漢文,竺法護的約在二九○~三○六年之間(大正藏二六三號),鳩摩羅什譯於四○六(弘始八年,大正藏二六二號),闍那窟多譯於六○一年大正藏二六四號)供給我們關於這位大菩薩的許多豐富資料。在該經的普品門,據說任何人無論在何時何地稱念菩薩之名求援,大悲觀音一定拯救他或她出離火災、沉溺、野獸、天災、囚獄、陰謀及其他各種苦難。為了說法教化,他會變化作各種身相,諸如﹕國王、宰官、婆羅門、男人、女人等等,這是叫做三十二變化身。

觀音在中國的聖地是位於浙江省的寧波。它是叫做普陀山,為一約有三十英哩直徑的海島。該島有若干寺廟及洞窟冠以菩薩及其同事的名字,諸如觀音院、寶陀寺、潮音洞、善財洞等。根據佛教史籍,在梁代(西元五○二~五五七)有日僧慧鍔者從五臺山攜觀音像一尊搭船巡海道返日本。當其在普陀山附近時,所乘船被風浪毀壞。他祈禱觀音求救護,結果竟安全登陸。為表示感謝,他把聖像送給島上居民張家供奉。後來張氏將其住宅改造為精舍,名曰觀音院。此或許為普陀山的早期創始。

於宋神宗元豐三年(西元一○八○)王舜封奉命出使高麗,於航行中遇大風暴,他的船又受巨鱉攻擊,生命危殆。在此緊急之際,他忽然看見觀音顯靈,以其殊勝寶相莊嚴從普陀洞出來。他向神宗皇帝呈奏此事,該皇帝賜給匾額一具名曰「觀音寶陀」。從此以後,來自亞洲各地諸如朝鮮、日本、越南、泰國、馬來亞等等的外國旅行者,當他們經過此地及每有苦難時,他們都向觀音祈禱在西藏觀音是被認作護國神,而其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Om mani padme hum』」是家喻戶曉。


台長: gary
人氣(54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牟尼珠 |
此分類下一篇:三官大帝
此分類上一篇:在方中做人,在圓中歸真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