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10-05 18:14:37| 人氣30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淨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481-500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淨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481-500

李炳南老居士 原著
曾琦雲 編譯

 

481.下品下生不能聽佛說法與凡夫有什麼區別呢?佛為什麼不慈悲開示呢?

下品下生,已經是萬幸了,蓮胎清淨,遠離娑婆。娑婆凡夫,輪迴生死,蓮邦下品,超出輪迴。所以雖然是下品,但已經遠遠勝過無色界天。不能馬上見佛聽法,是因為自己業障深重,與佛隔離,並非佛不慈悲。這些人在生多是五逆十惡者,臨終病苦,不能觀想,僅僅靠至心稱名,十念往生。

 

482.念佛往生必須斷除肉食嗎?

往生的條件,在於念佛到一心不亂,這是正行,吃素是助行。正行是慧業,助行是福因,有福無慧,不能往生,有慧無福,臨終生障。修行人不能吃長素,也必須戒殺,有三淨肉和肉邊菜,都可以方便。若能佛化家庭,有條件吃素,為什麼不吃素呢?若不能佛化家庭,也要朝著這個方向努力。不能吃素,是因為條件和環境不許可,並非是主觀上想吃葷。

 

483.其他佛土是否也出輪迴,已證佛果?

經上只說極樂佛土,不受輪迴,沒有說其他佛土不受輪迴,這就是極樂佛土勝過其他佛土的地方,如果每個佛土都是一樣,那麼何必千經萬論都指歸極樂呢?每個佛土都可以證佛果,但只有極樂能一生取證。

 

484.什麼叫做事一心?什麼叫做理一心?

持名念佛,有事有理,所以一心功夫分為事一心和理一心。信願念佛,不去攀緣,聲聲貫注,這就叫做事持。明瞭此心是佛,能念所念,都是空無,這就叫做理持。不論事持、理持,如果做到見思盡斷,就叫做事一心;如果做到心開見性,就叫做理一心。事和理雖然表面上分為兩個,但實質上是一個。因事到園時,都出於理;理到園時,都出於事。只要執著專一,就是事理圓融。初學者宜從事上著手,精進專一,自然就能明瞭諸法實相。

 

485.觀像念佛是否一定要有阿彌陀佛像?

念佛四法,這是其中一種。必須有阿彌陀佛的像,才能去觀,否則就不如法,不如法就不會成功。

 

486.為什麼觀音菩薩繼位以後,極樂世界會更加莊嚴?

因為精進和契機所致。對於常寂光淨土來說則無所謂勝劣,這是針對後三土來說的。

 

487.臨終念佛時盼望阿彌陀佛來接引,這是不是妄念呢?

念佛想佛,目的一致,不是妄念。念佛本來就是為了見佛,盼望佛來接引當然是正念。

 

488.臨終時,心念佛號,如果阿彌陀佛來接引,是否不為所動,只管繼續念下去?

如佛來接引,是已感應道交,當然要繼續念下去,一失去念頭,往生就無分了。既然來接,就應當懇切求去,如果念佛不動,是否不想去呢?以持名為結果,就是其他宗的辦法,不是淨宗的意義。

 

481.往生西方,是死了後去的嗎?

自然是肉體死了後神識往生,但功夫卻在生前。

 

482.往生極樂就已經不再有輪迴了,為什麼經上說極樂世界也有人天?

往生西方後已了分段生死,但還有變易。在此身沒有證得果位以前,以他的化身的高下,假名為人天,並不是我們這個世界所說的人天。

 

483.出蓮胎以後是否同樣享受八功德水呢?

出蓮胎後直接享用八功德水,在蓮胎裏不能和水接觸,只不過蓮花為水長養,受水氣的滋潤。

 

485.往生西方一定要經過蓮花化生嗎?是不是可以直接見佛呢?

說法必須依經典,西方叫做蓮邦,難道是亂說的嗎?即使是斷惑的上品,也要經過蓮花化生,接引有蓮花,化生也由蓮花。其他淨土,一定要斷惑才能往生,所以不必再在蓮花裏修養。唯獨極樂淨土,不要斷惑可以往生,所以要經過蓮花以養聖胎。

 

486.佛法常說:「有生即有滅。」那麼極樂世界蓮花化生的形體是否也有生滅?

四土三身,惟獨寂光與法身不生不滅,其餘都有權變。但沒有權宜,就不能普度。有一分惑未斷,則仍不了生死,蓮宗竟有九品高低,品品成就。化身有相,雖有生滅,也是變易境界,生滅一次上一次境界,並不像凡夫的隨業流轉。

 

487.念佛和唱佛有什麼區別?

修行人只有念佛,念者當前之起心,此心不使散亂,叫它歸於佛號。唱佛唱讚之類,有板有眼,有韻有調,多人合作功課,可使整齊劃一。佛法要點在於戒定慧,念佛是求心定,唱佛也能求定,但比念力差遠了。如果自己在家做功課,不必唱佛。

 

488.用有佛像的念珠念佛,數到珠頭不可越過,以珠頭為界限,反回繼續數珠,為什麼這樣做呢?

掐珠從佛頭起到佛頭止,應掉轉過來,因為到佛頭處,珠繩一定會有多餘空閑,掉轉過來,剛好再掐。如果越過佛頭,沒有剩餘的繩子,不好再掐珠。

 

489.往生淨土都會回入娑婆度生嗎?

淨土宗是大乘法門,要發大菩提心,凡是上品往生的人,早就發願回來度生,沒有不來的道理。

 

490.念佛號是多好,還是少而求得專一為好?

專一從多念而來,初學者不能持久,宜從小開始,漸漸增多,最後做到飲食睡眠全是佛號,就無所謂多少了。

 

491.如何處理念佛和工作的矛盾?

念佛是大乘法門,是自度度他的菩薩道。在家有經濟負擔,教書有功課鐘點,如果能夠善於利用,都沒有妨礙,所謂搬柴運水都是道啊!念佛作自度想,家庭經濟、一切公務,盡職盡責,作度他想。為求往生而自度,為求往生而度他,為求度他往生而負擔家庭經濟,為求度他往生而有工作。推而廣之,萬法歸一,一即是一心,行住坐臥都不離這個,這個就是信願行啊!

 

492.弘一大師勸人老實念佛,是什麼意思?

真信不疑,發願往生,苦樂順逆,概不退轉,再聽他法,也不改修,奇異境界,心不貪求,佛說一心,功到自成。

 

493.往生淨土都有神通,可以看見自己的親屬嗎?

一旦往生,即有無量神通,不但能夠看見一生的親屬,而且能夠看見多生的親屬。

 

494.如何快使業盡,早日往生?

往生只講壽盡,未必業盡,兩者不可相混。壽指一生應得的果報,業指多劫所造的因緣,壽到一定時期自然會盡,業必多劫修持才斷。往生只論壽盡,不必業盡。壽命應聽其自然,不能促使短命,如果非常厭惡娑婆,就只有精進持名。

 

495.人人念佛往生,阿彌陀佛一個人怎麼忙得來呢?

阿彌陀佛的法身遍滿虛空,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

 

496.念佛時可觀想佛像嗎?

念佛能夠觀像當然很好,不能觀,單念單聽也可得力。念《阿彌陀經》可以隨念隨觀經中境界,誦畢念佛就不要作觀了。

 

497.佛像各有不同,如果觀想時採用印象最深的可以嗎?

當然可以採用自己最喜愛的佛像,應使印象越來越深刻,做到不管在什麼時候,只要一想起佛像,就能清晰地出現在眼前。

 

498.觀想的佛像越大越好嗎?

對。八尺、丈六、五須彌、四大海,越大越好,先觀八尺是從小的觀起,漸漸增大。

 

499.什麼叫做西方四土?

修淨業的人,惑業絲毫未斷,往生只相當於人天,但所出生的地方,有佛菩薩聲聞一起聚會,這就叫做凡聖同居土。斷了見思惑的聲聞所居的土叫做方便有餘土。分斷塵沙惑的菩薩所居的土叫做實報莊嚴土。圓滿佛果所居的土叫做常寂光土。

 

500.「初發心時,即位同正覺。」應該怎麼理解?

這句話著重在「同」字,就是說初發心時真誠懇切,勇猛無偽,便是真心顯現,同於證果之心,並非就是正覺了。

台長: 自如
人氣(303)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 個人分類: 學佛問答 |
此分類下一篇:答疑解惑 --淨土篇
此分類上一篇:淨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461-48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