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馬仔是媽祖出巡遶境的先鋒官,走在隊伍前端開道,遊行中途則是機動服務、連繫,其裝扮特殊,常是記者、民俗愛好學者捕捉的焦點人物。
據說早期笨港「報馬仔」是許願而來:如祈求媽祖庇佑家人病癒或平安等如願,在駕前為媽祖服務,是義務職,也是神職。報馬仔類似軍中的斥候或放哨、偵察、刺探敵情的人,在本省歌仔戲或布袋戲中常直呼為「報馬仔」,但也有稱為「探馬」。
清代及民初,北港報馬仔的裝扮就像平民百姓所穿服裝,頭戴斗笠,腳穿草鞋,身穿台灣黑色對襟上衣及長褲,手裡提著一面鑼,比今日報馬仔所提的鑼稍大些。日據時代,腰掛喇叭形傳聲筒。當媽袓即將出巡至某街道時,報馬仔必先至該街之街頭或街尾、十字路口,提起銅鑼敲打,拉大嗓子或拿起傳聲筒:「恁大家呀!媽祖這陣在○○街,馬上巡到這裏來,請大家披在外口的衫褲趕緊收入厝內,準備香案桌,點香領接聖駕──。」
現在北港報馬仔之裝扮配備,是民國四十五年,由曾任北港朝天宮委員的蔡川精心設計。因當時報馬仔蔡老虎過世,蔡川鼓勵陳義泉繼承衣缽,設計一套報馬仔道具及服裝送給陳義泉,並告知其意涵,報馬仔從此有新風格。陳義泉先後於六十年傳給葉大順、陳萬得(再傳李富盛),八十六年傳授蔡世昌、蘇棋源。
北港報馬仔裝備相當突出,身穿黑色台灣對襟上衣,上下鈕扣錯扣,外層反穿一件羊皮襖背心(原有羊毛一面穿在內),黑色台灣長褲;褲管一上捲近膝蓋,小腿可見有瘡疤一、二處,腳穿草鞋,另一褲管不上捲,但赤足。頭戴清官兵紅纓帽,留長辮。左肩挑一支特製未張開長柄紙雨傘,柄上依序前端(肩前)懸掛一面銅鑼,鑼心漆紅色;傘柄末端(肩後)懸掛錫壺一只,豬腳一隻,韭菜一束;韭菜及豬腳以紅紙箍一圈,並以紅棉繩繫掛在傘柄上。右手拿鑼槌,嘴上留一燕尾鬚(八字鬍鬚),眼戴一副無鏡片老花眼鏡,腰纏繞一布束腰帶,上插一支旱煙桿,桿上繫一繡花煙袋,造形深具地方特色,也蘊含人生哲理。
笨港報馬仔裝配其文化意涵和精神,可由下列幾句來總括:
(1)認清本份,負責盡職。(紅纓帽)
(2)言而有信,始終如一。(燕尾鬚、髮辮)
(3)世事晦暗,明辨是非。(眼鏡)
(4)忍受煎熬,出人頭地。(羊襖)
(5)正直語善,長長久久。(兩傘、韭菜)
(6)感恩惜福,社會和諧。(旱煙桿、煙袋、錫壺)
(7)知足常樂,心平氣和。(豬足)
(8)勞心勞力,成功在望。(鑼心)
(9)人生坎坷,記取教訓。(瘡疤)
(10)腳踏實地,善留形象。(赤足)
(11)欣然服務,不計酬報。(衫褲)
(12)代代相傳,長祐安寧。(煙袋、腳趾)
文章定位:
人氣(60)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