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1-30 23:20:13| 人氣229|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台灣土地的自然變遷史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只有捧著古文獻的人,才能在書中再度聽見絕種的野生梅花鹿,踩動大地的聲音!但是他們的聲音是什麼時候,自大多數人們的心中撤離?古文獻並沒有記載,也沒有人知道!

作為一個台灣人,我其實並不了解台灣的自然變遷,這塊土地與土地上一切生命的歷史;「四百年前臺灣的原野,鹿群踏動大地,獵人放火燎原....到漢人入侵將疏林草原闢為....」,這樣的辭句,我曾經看過,卻是很難想像與感覺,因為這種的聲音離我好遠好遠。
921的集集大地震與六0年代的嘉南白河大地震,如出一轍,創鉅深痛之餘,也愈是讓人想要瞭解自然周遭及這塊土地的生命力。從日據時代或四百年前、甚至更早,有關台灣自然變遷的滄桑史,重要的文獻及著作有那些?何處可以尋得?

三、四百年來,台灣在自然的變遷,好像並沒有留下多少寶貴的記錄?幾百年的台灣歷史也只有一些斷層的人文的歷史,卻鮮少有人覺得建立自然文化價值觀的重要性?

有多少人知道??板塊擠壓是發生在多少萬年以前嗎??
有多少人知道??台灣島浮出水面是在多少萬年以前?嗎?
有多少人知道??珍貴的檜木林及其它生物諸如台灣獼猴等,是在什麼時候大舉遷移到台灣島上來的嗎??
有多少人知道??福爾摩沙一詞的由來??
有多少人知道??台灣樟樹體形雖小但曾經數量多的稱林,喔,不,應該說是交織成無窮翠綠的海洋,渾身散發的幽香,沐浴著福爾摩沙的所有靈魂,但它是在什麼時候消失無縱的??

我們沒有自然的歷史,台灣人也就成了福爾摩沙最大的害蟲!殺林山、毀水源,鳥獸一族族滅絕、植被一寸寸消失......
同為黃種人的印第安人,卻在一八五O年代,就有著名的印第安人騷歌:「西雅圖酋長的華盛頓演說」,在台灣卻只有近二十年來,才有人記錄荒野、鳥群,森林、河流、土地及土地上的一切。難道漢人對土地的感覺,徹徹底底的是一種自戀嗎?

從小的教育,總是在「蓽路藍縷」、「征服自然」、「人定勝天」上打轉....從來沒有人告訴我們要尊重自然-人不過是生命網的一縷,不是生命網的創造者!印度聖雄甘地:「地球可以供給人類之所需,但無法供人類之所貪!」,自然也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科技之上,還有人文精神,我們總是喊的震天價響;但人文精神之上呢?還有自然的律則,我們總是有意、無意或故意的忽略;當這塊生養我們的土地,沒有了過去,尊重生命的文化涵養如何落實在這塊土地的未來?

土地是文化的構造,自然是人文的涵養,當台灣本土的生命歷史,在我們的生活周遭無法垂手可得時,如何侈談愛與關懷?

台灣四周環海,我們除了山以外,還有海。我是在海濱長大的,鄭成功昔日登陸的外海,現在已經是滄海變成桑田了。換句話說,台灣的西部陸地在過去的幾百年來是一直向外沿伸的。然而,這二十年來,我的親眼目睹,卻是反其道而行,海岸陷落,海水一步步逼近。沿岸污染嚴重,沿海住民在魚資源缺乏的情況下,年輕的一代紛紛離鄉背井,年輕一代都去哪了呢?
家很近,回鄉的路並不遠,但有多難,你知道嗎??身邊有多少珍貴的資源,生命的印記,在無知與冷漠中,一點一滴的正在流失無蹤,永遠不見了??

夜未央,玫瑰香
多情人迷樣。
蝶影飛,花芬芳
含醉蟬鬢撩。
今生今世誰知?

荷棠月,半雲吐
曼妙舞姿搖。
橙色秋,紅葉悠
雨晴淚未晴。
來生來世誰知?

曾經的春蝶紛飛、夏蟬催眠、秋夜螢火、冬令候鳥的情景;曾經的西瓜田裡的蟋蟀鬥聲、溪床上的灌肚白、乾涸池塘裡挖泥鰍的兒時回憶,這些,我都很難再告訴我的孩子了..

台長:
人氣(229)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戀戀鄉土 |
此分類下一篇:It’s a long road
此分類上一篇:你們如何能夠買天??

永昱
小時後有常去我家後面的草地抓蚱蜢喔
還有一次在我國小的學校抓到天竺鼠說
記得只要回外婆家就去抓螃蟹和蜥蜴喔
肚子餓了就跟表弟們去挖蕃薯來悶烤說
現在蚱蜢.天竺鼠.螃蟹.蜥蜴.都快找不到了
更別說親手去抓了.
上星期去木柵動物園
原來動物都在這邊
教科書上的動物都在這邊
不是書上說的
奔馳草原.跳躍林間.
牠們都懶洋洋的
好像得了憂鬱症
真是心疼
2005-12-01 11:10:41
漂雲
消失的土地
消失的回憶
失落的童年
孩子與我們的共同回憶
愈來愈少
昨天到北門雙春看看 還不錯
跟我們布袋 快變成水鳥天堂
大家有很多的土地 都在水面下
對了 那情歌真的很好聽
謝謝
還能憮慰失落了心
2005-12-03 07:44:1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