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3-30 18:35:02| 人氣3,284|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國文學史筆記彙編-先秦神話

推薦 5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文學史筆記 第一講 先秦文學史
緒論
一 文學的定義
1首見論語先進篇:
(1)文學一詞的解釋,每因時代而異。※我國首見於論語先進篇:文學,子游、子夏。
(2)孔門四科中的文學,乃主修詩禮等經書典則。
2西漢
(1)仍以經典為文學,如史記儒林傳。
(2)先秦西漢所謂文學實乃經學,總括一切學術的總稱,也是經典的傳授與學習。
3漢魏之際
(1)文學觀念的轉變,始於東漢王充分儒者為文儒與世儒。
a論衡書解篇:著作者為文儒,說經者為世儒。
b三國魏人劉邵人物志流業篇:有文章,有儒學。能屬文著述,是謂文章,司馬遷班固是也。能傳聖人之業而不能幹事施政,是謂儒學,毛公貫公是也。
(2)以上兩者已別作者與經師為二,是觀念一大進步。
4降至南朝,宋范曄撰後漢書於儒林傳別立文苑傳,文人開始獲得歷史上地位。
(1)蕭梁時昭明文選的選文標準是:事出於沉思,義歸乎翰藻。
(2)蕭統認為有充實內容而以美麗辭藻表現之作品,始得稱為文學。
(3)故不收經史諸子文字。
5以後的發展
(1)文學重視藝術價值,與經史諸子並列。
(2)時代愈晚,文體滋多,小說戲劇蓬勃發展,益形多彩,蔚為大觀。
二 文學史的定義
1研究各時代文學演變之學問,即為文學史。
2文學創始於歌謠,而歌謠往往與音樂舞蹈合一。
(1)禮記樂記: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
(2)毛詩序: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3)口語流傳之歌謠,亦演進為文字寫定之詩篇,是謂文學之始。
(4)毛詩序: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可見時代對文學之影響。
3研究各時代文學演變之學問,即為文學史。
(1)清顧炎武日知錄:以為詩文所以代變者,勢也。
(2)王國維人間詞話:文體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習套。
4我國文學史的著作
(1)中國是文化古國,然而近一世紀才出現中國文學史之名稱。
(2)正史之文苑傳、文藝傳、文學傳皆為文學家之傳記,甚少涉及作品探討,為文學材料而已。
(3)英日學者編撰中國文學史在國人之前,但兩者皆為經史子集之概論。
國人自撰之中國文學史,以清光緒三十年林傳甲作撰為最早。
第一章  上古文學的起源
第一節 神話概論
一 何謂神話?
1上古初民對自然界光怪陸離變化所興起的想像產物。
(1)早期先民在所生活的環境中,面對各種神妙不可解釋的自然現象,難以提出說明,便以神話解釋。
(2)從人類學觀點言之,神話作品是早期人類的心理狀態(內心世界)、社會狀態(外在世界)的綜合反應,是慢慢蘊釀,慢慢形成的。
a先是口頭流傳,然後文字寫定。
b各國早期文學的素材。
c敘述古史事蹟和英雄行為。客觀事實與生活抗爭的反映。
d人格化、理想化的神。
e是集體創作的產物。
*1初民想像 2口頭流傳 3集體創作 4造神運動 5生存競爭 6文學淵源
二 中國神話有何特色?
1神話的題材內容
(1)自然類
a日神羲和
b風神飛廉
c雷神豐隆
(2)英雄類
a大禹治水
b后羿
(3)異人異物:精衛填海
2神話的歷史化:司馬遷將神話改寫成歷史,造成我國的神話歷史化。
第二節 上古神話
一 發展環境(我國神話不及印度豐富之原因)
1受地理環境的影響,天時地利均較單調,先民想像力缺乏外在因素刺激。
2受儒家思想影響,子不語怪力亂神。
二 山海經
1作者考:
(1) 《史記》未云《山海經》作者。
(2) 《列子》認為為大禹所記,附庸者有王充〈論衡〉。
(3) 魯迅認為《山海經》「蓋古之巫書也」。(劉大杰文學發展史)
2清《四庫全書》,改屬子部小說家類。
3西王母:半獸半人之中年美婦。
(1)山海經中的西王母
a豹尾虎齒,蓬法帶勝而掌管瘟疫的怪神,三隻青鳥為其採食。
b穆天子傳中是氣象雍穆的人主。
c淮南子從凶神變為吉神。
(2)漢武帝內傳中的西王母
a從西方的王母而成為「年三十許」、「容顏絕世」的美麗女人。
b三隻青鳥變成活潑美麗的侍女。
可以看出文人有意的修改和增飾。可以看出神話轉變為志怪小說的過程。
4夸父追日
5女媧:
(1)相傳為蛇身人面。(劉大杰文學發展史)
(2)為伏羲之妹,後與伏羲結婚,為人類始祖。說文云:「媧古之神聖女,化育萬物者也。」(劉大杰文學發展史)
(3)女媧補天。
6羿射日:
(1)殺六怪,除十日。
(2)嫦娥奔月。
7大禹神話:
(1)鯀腹生禹
(2)禹治大水
三 穆天子傳:為我國文學史上,最早按時間順序來集中敘述人物的經歷。(廖師筆記)
四 屈原作品:〈離騷〉、〈天問〉、〈九歌〉各篇均有甚多神話片段。
五 先秦之後的神話書
1淮南子:出於西漢淮南王劉安門客之手。
2三五曆記:三國吳人徐整所撰。
3列子:約是晉人彙編而成。
六 神話與傳說的由來:
1神話是初民對自然現象的解釋,反應人類和自然界搏鬥的情形。
2傳說則是一些民族英雄或是古史事蹟的渲染。
3中國的神話和傳說是相混淆,不同的故事主角可能在不同的神話或傳說中出現。
七 神話的價值:
1了解先民生活的重要依據。
2歷史發展脈絡的研究。
3是後世文學的起源,尤以對小說影響最大。
第三節 周易與卜辭
一 文字的起源
1文字的創始-倉頡造書
2文字起初的功用
(1)記事,表達事物。
(2)卜巫之用-甲骨文卜辭
二 卜辭的出現
1起於殷人尊神敬鬼
2卜辭已具備樸素的韻文及散文特質(卜辭通纂:今日雨,其自西來雨?其自東來雨?其自北來雨?其自南來雨?)
三 周易的文學價值
1經傳需分明,經者來自周代,傳者乃戰國之後的偽託。
2遠比卜辭來的有系統
3已經有較純熟的詩歌模式,不論是音節或是內容都是很好的小詩。
(1)屯如,邅如,乘馬班如。
(2)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
(3)明夷于飛,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
第四節 先秦寓言
一 寓言概論:
1寓言二字,最早見於《莊子》。莊子有寓言篇:「寓言十九,藉外論之。」
2體例一:但記寓言,不加說明。(莊子應帝王)
3體例二:寓言之後,說明寓意。(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4先秦書中寓言,莊子韓非子最多,呂氏春秋次之。
二 小說的鼻祖:孟子離婁下
1孟子齊人一章,有佈局,有描寫,有主題,堪稱我國短篇小說之鼻祖。
2在技巧上,已具有諷刺小說的特徵。(劉大杰文學發展史)
3故寓言的出現,對後世小說的實有推波之助。

台長: 承揚
人氣(3,284) | 回應(1)| 推薦 (5)|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其他文學創作 |
此分類下一篇:中國文學史筆記彙編-詩經與楚辭
此分類上一篇:〈齊信王〉白話版

美國黑金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
2019-12-23 04:33:0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