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11-30 21:34:49| 人氣9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貼上「治學方法」聽課老師的上課記錄之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治學方法上課紀錄
主題:閱讀
一、前言:
閱讀有其操作的過程。對文本的背景知識及操作過程有相當的了解,將有助於寫札記和摘要,也是論文研究的基本功夫。對於操作過程,下星期上課時再談,回家要先看老師這星期所上傳的二篇文章,才會有基本的概念。
二、經驗分享:
老師提及早上和二位暑期班的研究生會談,他們將在暑假時所學到的讀書方法,實際運用於論文研究,將文本紮實的作摘要、扎記,每篇都mail給老師,每個月會談一次,到這個月已經有研究生下筆寫了三萬字。老師舉這個經驗是告訴我們在文本的閱讀上要下工夫,等做過紮實的閱讀後,才能去發現問題,歸納自己的觀點。
三、閱讀的過程:
1.論文的完成重在紮實的閱讀過程,即文本的閱讀做札記、摘要。先從二方向著手:一為與研究主題直接相關的文本;二為大範圍的文本,即研究主題的時代背景或其文化史。透過這些文本的閱讀,歸納出自己的想法觀點,這即為論文章節的形成。要寫章節的範圍時再去找相關的資料。
2.閱讀的過程中一定要達到與文本『對話』的境界,如此才能『知己』『知彼』。*『知彼』--讀完這篇文章要知道作者在表達什麼、發現什麼問題、如何處理、其論證方法為何、文章架構、處理的材料等等。
*『知己』--讀完這篇文章後自己有何看法、得到什麼觀念或方法、發現何種問題、可以怎麼做等等。
所以探討的論題、方法、材料是閱讀之後必須了解且獲得的。因此,有許多論點或問題是別人寫過的,但架構及看法是自己的,就放心去寫。
3.基本功夫—上課紀錄
老師提醒同學的上課紀錄仍有所不足,因為撰寫上課紀錄是磨筆的作用,所以需做檢閱,以期能有所進步。檢閱的方式有三:
*是否有連接性—一個月後再來回顧,其是否能勾勒出上課所談論的主題及架構。
*是否有與老師對話。
*問題的補足—自己的看法。
ps:傳上課紀錄給老師時,檔名改為 ×××上課紀錄 ×月 ×日。
四、建議書目:
有關教育論文的參考書:
1.張慶勳 論文寫作手冊 心理出版社 2002 04(提供例子)
2.研究方法步驟化學術指南 學富文化事業 2000 08(翻譯作品)
五、如何擬自己的研究計畫:
1.參考書目:列200-300本。此為擬定研究計畫中最感困難的一部分。
*建立書目方式:
◎手邊所建立的書目資料
◎上網搜尋相關資料
◎用其他相關學術論文的參考書目作補足
*書目分成二大方面:
◎『找』的問題—上網輸入關鍵字的字串,注意需擴大範圍多方搜尋。
途徑:
(1)書籍:全國聯合圖書書目
(2)期刊論文:國家圖書館的中華民國期刊論文索引、中國期刊網
(3)學位論文:中國博碩士論文網、全國博碩士論文網、大陸國家圖書館
◎編排問題—依據作者姓名筆劃順序編排
(1)排列順序:依書籍、期刊、學術論文排列。
(2)編排方式:
区以空格代替標點符號。
参書目前面不需加編號。
哑參考書目前可做附註: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列。
2.研究題目:
規矩中又不失創意,所以要有副標題。
3.其他需注意的部分:
(1)對於『預期遭遇的困難及解決方法』和『本論文的後續研究計畫』兩部分,老師表明不會太要求,故此可簡單扼要的寫。
(2)『文獻的回顧與檢討』若有未閱讀過的文章或書籍,只好望文生義或看其摘要做敘述。
(3)『研究綱要』一定要列到章節的部分。
&感想:
因為論文研究的方向已經較確定,所以再重新閱讀文本,發現在閱讀的過程中,有種如老師所講的和文本對話的感覺。除了針對作者所描述的人物情節作更深一層的思考外,同時也透過做整理及札記,發現許多自己的想法。記得老師說過,閱讀應只包含最主要的文本及最大範圍的時代背景,不要先看其他人的評論,否則會被限制,就會失去了自己的看法。的確,現在慢慢發現:唯有先對主要文本下基本功夫,才會出現自己看法。只是目前的摘要和札記都有點亂,沒有一個條理及系統,又加上之前電腦發生重大變故,以至於許多該做的工作都停擺而有所延遲。不過也從這次經驗中得到了一個很大的教訓,就是電腦是很難被信任的,所以資料都要多幾個備份,算是一個慘痛但卻寶貴的經驗吧!

台長: 尚未設定
人氣(9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