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7-01 17:13:03| 人氣16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勤儉最富有 惜福是修德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最近三個月,我陸續在北區、南區、中區進行「環保感恩之旅」;十一月十八日完成了第三階段。所謂完成,全台四千五百多個環保站,也才走了一百四十三個。
儘管如此,走過的每一個地方、看到的每一位環保志工,他們都是盡形壽、獻身命,克服萬難、使命必達;真正是人間菩薩!
每一位環保菩薩,都讓我感動得無法形容,都在教導著我、啟示著我,也讓我自嘆不如。
環保站是福慧雙修的道場,從中可見寶貴的人間大藏經。
在台中,一位年近八十的老母親述說,兒子十九歲罹患精神官能症,到現在四十六歲了,她一直陪伴在身邊照顧。因為只要稍微不注意,兒子就會跑出家門,幾天後滿身污垢的回來;有時她為了找兒子,在公園癡癡等到天亮……
三十年來,她賣掉三幢房子、花了一千多萬,不惜一切,只為了治療兒子的病;身心的拖磨實在難以道盡。
直到兩年前,生命中的貴人出現了——一位從加拿大回來的慈濟志工,將他們帶進環保站,從此母子倆投入環保志工行列。沒想到在專注分類中,兒子安住身心,病情慢慢穩定了。
那天在環保感恩會上,母子一起上台,兒子感恩媽媽對他的照顧;媽媽感動地說,早知道有環保道場,也許就不需要拖磨這麼久。
菩薩現種種不同的形象來人間示教。這位偉大的母親,正是現身示教——示現了人間親情之苦。捨,又不能捨;得,又得不到——要得到孩子身體痊癒,遙遙無期。這分遲來的好緣,終於讓母子倆解脫心靈之苦。
在彰化,前後罹患五種癌症的環保志工洪林月霞,經歷一次又一次開刀、化療、電療,不只行動不便,還要隨身帶著便袋、尿袋;那種苦,可想而知。
但她每天到環保站付出,沒做完的,還帶回家做。她說:「感恩有環保道場讓我身心安住,每天可以發揮利益人間的良能;所以再辛苦我也不會放棄。」
儘管有這麼多的苦、這麼多的難、這麼多的痛必須忍受,她仍堅持付出一分力;如一盞燈,燃到最後一滴油盡。
從他們身上,能看到佛陀說的「苦」諦——親情之苦,家庭之苦,病痛之苦;還能體會「集」的道理——集了好與壞的因緣;要如何「滅」苦?他們以環保站為「道」場,認真修福,不只解脫了身體上的苦難,也開啟智慧解開家庭煩惱。


一切唯心造,順逆也在一念間。心轉變,人生也將轉變。
慈濟的環保教育,同時也是人生教育、社會教育。許多人因為做環保,改變了過去的偏差人生。
有環保志工說,過去的他是「三專」、「五專」——專在酒、色、菸、賭、檳榔。或酒醉亂性,回家打罵妻兒;或陷入賭博,無法負起家庭、社會責任。
在苗栗,有環保志工將回收的四色牌,做成椅子造型的藝術品。這本來是賭博的工具,然而沈迷賭博不只污染自己的心靈,更將造成家庭與社會危機;轉一個念頭,也能將賭博的工具變成別緻的藝術品。
所以一切唯心造;人生總在一念之間,順逆也在一念之間。
環保,要從「心」開始。淨化大地之前,要先淨化自己的心地。當心轉變了、戒除不良習氣,生活也跟著轉變,就能改善家庭氣氛。
有些人退休後缺乏人生目標,精神和體力像溜滑梯一樣,每況愈下。人人都有無限潛能,能善用退休人生,即能開創人生第二春。走入善的環境中薰陶——在環保站手做好事、口說好話、心想好意,能洗滌心靈,更能重新找到人生的價值,這就是智慧的生命。


人心變異使氣候變遷,要有知、有覺且懺悔,莫再追逐享受而造業。
佛教「六道」中,「天人」的福報讓人稱羨;其實人類過的,就是「天人」般的生活——宇宙中,地球是目前唯一發現有生物存在的星球,人類生活在地球上,這裏富藏珍貴資源,只要風調雨順,大地一年四季都能產出五穀雜糧、各式蔬果,供應人類生活所需、養育萬物。
然而近年來,地水火風不調,使世間災禍頻仍。氣候不調,來自人心不調;要有知、有覺,並且起懺悔心。若再不調整心態與生活態度,恣意耗用,地球再多的資源終會乾涸;這顆人類賴以生存的美麗星球,也將崩毀。
過去,人跟大地、氣候很融洽。記得以前看到蘿蔔、芫荽,就知道冬天到了。但是現代人靠著聰明才智,運用科技改變時序,讓植物春、夏、秋、冬不分;現在許多季節性的食物,一年四季都吃得到。
近幾十年來,大地慢慢地變了。真的是大地在變?或是氣候在變?都不是,其實是人心在變。
佛陀說:「一切唯心造。」人的心念轉,也會轉動天地。人心若是順天理,天地就會調順;反之,若是逆天而行,災難就會叢生。
每日要自我問心:對天、地、人、物,是否生起恭敬心?對天理、地理、人的道理,是否恭敬順從?
人生應順天理、道德,才能真正「理歸源頭」。理歸源頭,就是心靈清淨;心靈清淨,大地就清淨,淨土就在人間。
期待人人「回歸心路源頭」——時時刻刻調整心念,讓本性「清淨在源頭」,就是佛性的展現。
要回歸,就要教育。若不受教誨,心就會無所畏懼;當人生毫無忌憚,以為「只要我歡喜,有什麼不可以」,如此拂逆道理,人倫道德觀差之毫釐,人生就會失之千里。


欲望消耗資源,勤儉才能有福,留福給子孫,就是修德。
兩千多年前,佛陀就曾預言,未來世界是「五濁惡世」。「濁」,就是不乾淨,也就是污染。現今環保提倡「減碳」——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二氧化碳」就是「濁氣」。
這股污濁之氣,來自眾生共業——人類為了追求經濟發展,不斷提煉石油、開採山礦、砍伐樹木……日常生活用物,來源幾乎離不開這幾項,這也是造成大地毀傷的主因。
大地資源流失,哪怕是萬年、千年,都無法填補。假如現在我們就把山挖空、石油抽光、樹木砍光;地球資源枯竭,後代子孫如何度日?
要讓四大調和、大地平安,千萬不要過度開發;要子孫未來好,就要少欲知足,珍惜大地資源。
以前的人早上起床,就先到廚房生灶火,準備煮早餐。反觀現代人,很少在家煮飯,早餐無論是在外面買麵包、豆漿、油條、燒餅,常是用一個個塑膠袋裝著,東西吃完後,這些塑膠袋馬上變成垃圾;飲料如瓶裝水、盒裝牛奶、罐裝果汁,容器也是喝完即丟……從每天起床開始,就離不開用一次就丟掉的物品。
這些寶特瓶、鐵鋁罐、塑膠包裝,似乎成了現代人生活的「必需品」。但真的必須使用嗎?其實不需要。
若能回歸早年生活,人人盡量在家用餐,或是自備容器購買,不僅吃得健康又衛生,也不會製造那麼多垃圾。珍惜點滴資源,就是增加一分福。
希望人人減少消耗資源,並且將資源徹底回收分類、重新再製;如此就不必再開山礦、抽石油,減少污染。若不得不開發,也要懷抱感恩、疼惜的心,謹慎為之,並且點滴珍惜。


珍惜資源、乾淨回收,是疼惜大地、疼惜本性,也是疼惜草根菩提。
每次走訪環保站,心中都有兩個不捨——看到許多回收來的資源中,夾雜著沒吃完的便當、沒喝完的飲料,這些被丟棄的食物讓人不捨;而八、九十歲的老菩薩很有修行,天天在這樣五味雜陳的環境中付出,更讓我不捨,我發自內心對他們又敬、又愛、又佩服、又感動。
俗諺「一粒米,二十四點汗」,無論是一滴油、一根菜,都是經過很多時間、很多人力照顧才能長成;如果輕易浪費,就是損德和損福。所以我要呼籲大家——疼惜大地、疼惜環保菩薩,更重要的是疼惜自己的本性。
人人都有純真、善良的本性,懂得勤儉、留福給子孫,就是修德;反之,就是損德。許多人常求菩薩賜福,其實惜福就能有福,如果自己都不惜福,又如何能外求得福?
期待大家向家家戶戶宣導——醬油瓶、食用油罐、牛奶盒等瓶瓶罐罐,一定要徹底用完最後一滴,再用回收水沖乾淨,點滴不浪費。人人惜福集福,就能有福,天下才能消弭災難;而這也是對環保菩薩的尊重與疼惜。
身體小乾坤生病,有醫師療治;宇宙大乾坤不調和,該怎麼辦呢?
專家學者指出,氣候不調和的原因,是人們過度開發,帶來大量污染。地球的病因已經診斷出來了,誰能伸手療治呢?環保菩薩。
台灣以善為寶、以愛為寶,許多人願意伸出雙手來做環保。雖然台灣有六萬七千多位環保菩薩,天天伸出雙手來守護大乾坤;但要照顧整顆地球,光靠這少數人,實在不可能,一定要全世界的人共同來做。
「道」是讓人走的,不走不會到;有觀念但做不到,是沒有用的。希望人人共同來走環保這條路,如此地球就有救了。
人人心中,都有一畝大好田地。期盼人人淨化自心、淨化自身,進一步淨化大地;讓心靈福田日日都有好收成!

※本文引用自2010.11.25《慈濟月刊》第528

台長: a-shun
人氣(16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開示法語(證嚴上人) |
此分類下一篇:慎重運用瞬間
此分類上一篇:造福因,得福果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