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8-05 04:17:00| 人氣208| 回應0 | 下一篇

直銷失敗原因探討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直銷失敗原因探討

直銷亦稱之為傳銷 學名為多層次組織行銷 真正的意義在於公司經營理念藉由透明化獎勵制度 人性化 理想化 讓具有價值共識者參與經營 訴求經營者經過努力有一天一定能夠達到財富的非凡自由夢想 但是為什麼在社會輿論中對直銷普遍認知出現負面呢? 是公司體質因素或體制因素 是產品或人為因素(公司主事者及推薦者還是經營者個人) 導致負面失敗原因探討:

【一】『沒賺到錢』造成了夢想成空 這是很現實的問題!

(1)    很努力卻賺不到錢 盲目選擇直銷公司的結果 公司體質人制非法制 沒有人性化獎勵制度

(2)    不努力也賺不到錢 對經營直銷工作茫然 遇到挫折就退縮 不學習 不放空 自識過高

(3)    缺乏財務及時間管理概念

(4)    缺乏配合教育學習意願

(5)    缺乏複製經營模式觀念

(6)    缺乏積極堅持行動力

【二】『公司瓦解』

(1)    體質不專業 體制不健全

(2)    產銷不合一

(3)    後勤行政作業不夠完備

(4)    資金短缺

(5)    獎金發不出

(6)    捲款遠走高飛

(7)    經營團隊非專業經理人

【三】『產品瑕疵』

(1)    缺乏重複循環消費性

(2)    見證效果不佳

(3)    品質缺乏認證

【四】『制度瑕疵』

(1)    任意改變獎勵制度 造成領導人心生不滿 組織瓦解

(2)    受代數限制計算佣金---應該不以“金額”作為積分來計算佣金因貨幣不同無法國際連線

(3)    推薦先以獎金制度訴求作為溝通第一步 推薦獎金 組織獎金 全球分紅

【五】『囤貨壓力』

      1)  為了獎金領取 受制度規範責任業績壓力及小組業績壓力 業績未達必須設法補

        ( 2 )    傳直銷事業不是推銷產品的銷售事業 每月買夠用就好 為什麼要補業績才能領到

                   應賺的錢呢?沒有拿出去銷售 久而久之必然囤貨 甚至導引走向傳統式開店!

【六】『跳巢挖角』

(1)    老鷹到哪裡 小雞跟著走到哪裡

(2)    到處交換名片 到處挖人 比較優勢誰好就跳

【七】『缺乏信念』

(1)    不能定心 心態理念不對

(2)    不能定性 堅持穩定性不足

(3)    不能定位 沒有長遠性作法

【八】『缺乏理性』

(1)    直接邀約opp聽說明會 感覺欺瞞 由專業講師誘導人性追求理想高價質為主軸

(2)    對被邀約者集口舌之能事 面對多人疲勞烽炸 不點頭不善罷甘休

U-xo.safe

【九】『以利誘之』

(1)    新的公司 空間無限

(2)    先來卡位 坐享其成

(3)    幫忙做一條線 以逸待勞

(4)    架設公球 共同分享利益

(5)    免費入會 協定帶多少人入會  

(6)    完成推薦每一人 入會費則提供佣金

(6)  低成本高單價 創造利益空間做為誘因 推薦一位獎金就可拿到多少 二位成本就回來了

【十】『負債經營』

(1)    加入先訴求購買一年份產品 後續每月還必須持續責任消費 及小組責任

(2)  協助申辦信用卡 刷卡入會 一開始就成為負債者

【十一】『失去意義』

(1)    高額入會 產品一堆 再去街頭巷尾陌生銷售推薦

(2)    走回傳統開店販售 失去多層次組織行銷之真諦

(3)    聘階產生差額利益 限制個人追求發展空間 深恐聘階被超越失去既得利益

(4)    造神運動 滿足金字塔少數成就者做榜 無法創造普遍性致富達人

【十二】『經營模式』

(1)    缺少系統教育 進階教育 學習不分程度性別年齡均適用之

(2)    缺乏推廣工具 在家學習工具 推廣溝通工具

(3)    缺乏數據認證 媒介(包括公司背景 產品研製 獎勵制度之專業經營)受到公信單位及民眾之公開認證與肯定

(4)    邀約參加OPP創業及產品說明會或家庭聚會 沒有事先告知 印象感覺不好

(5)    參加OPP創業說明會 小組系統辦的 還要另外收費

(6)    產品效能沒有依據來源 說的過於神話

(7)    事業手冊形同虛設 連看都不看 遇到問題一昧責怪公司

(8)    抱怨上線不予照顧輔導 鼓吹下線完成績效達成業績

(9)    沒有理解直銷事業共識缺乏 草率入會運作

  (10)    沒有智慧評鑑選擇媒介 沒有理性分析價值兌現 沒有實務教育導引運作

  (11)    只會做列名單邀約  A.B.C法則運作 也不參加任何教育學習機會

  (12)    公司沒有體制 老闆受到直銷領導人意見影響 隨時更動獎勵制度及規範

  (13)    接受錯誤訊息:上線要求要經營好直銷事業 一定要能專職

  (14)    傳統事業經營思維下 轉化來的經營直銷獎勵模式 立足點一開始就不平等 在公司

             理念上以主體利益為先考量 再就經營者利益考量 各位網友再看看接下來的分析

             希望帶給您的思維當有所認知:

 

傳統事業或產業:

產品或商品透過行銷建構通路 設定亞洲代理 國家代理 區域總代理 地區總經銷 分區經銷

或批發 零售店家  消費者  每一層均產生互動性利益 當然相對取得經營權者必須付出權利金以外 彼此義務規範出貨訂貨之 必須每月應達約定額度數量 有庫存以及資金周轉壓力風險存在 也必須承擔人事管銷營收稅金之成本 沒有績效就被約定取消經營資格!

 

傳統傳直銷模式:

產品或商品透過行銷建構通路 設定聘級晉升及代數限制 一開始有如消費者入會 產生推薦第一層新的消費者 便跳升為零售店家 有銷售利益(推薦獎金)  第一層新的消費者同樣推薦一位第二層新的消費者 零售店家就成為分區經銷或批發 一層一層的提升 即所謂直銷代數 每一代均產生互動性利益(代數獎金)  每月獎金結算核發一次 若依制度規範晉升聘階並享有差額利益%(同階則無) 績效擴大時個人責任訂貨額及整個組織業績責任訂貨額 必須均達成 始具領取獎佣金資格 如果有強者在領取獎佣金代數規定之外 與自己是毫無關係的  所以深度不足而必須增加推薦寬度 不僅看不到上下線之互利性 上線被超越更看不到利益性及合理性 白做工了(沒有我哪有他 他強我應該高興才對 正正相反 如此誰又願意希望他比我強比我好呢?) 為了利益心態就會出現設法壓制減少超越機會 實在不是好現象!

在一樣模式下有業績囤貨風險壓力 未達小組業績時卻不能公平賺到合理的錢 當約定期限沒有完成個人績效就被取消經營資格移除組織!

 

結論:

極少數人成功的直銷體 多數人難以獲得理想事業體 做了幹嘛呢?不如不做 真是勞民又傷財! 大夢等醒了再來後悔嗎?

 

因為模式如此 規劃出非人性化理念的直銷事業體制 已非多層次組織行銷之真諦!

(附註)  請續閱 多層次組織行銷之真諦  客觀了解直銷舞台應該如何選擇?

  

 

好賺 拉人頭好賺嗎?

心貪 損人不利己

 

制度 有門檻限制瓶頸非人性制度?

個人小組高責任 計佣結算限代數  

 

產品 非自行研發製造 品質品管效能有安全保障?

消費需求性單一 平價重複性不足 效能保證性微弱

 

公司 沒有專業背景 沒有專業經營團隊 體質體制不健全 債權債務不明?

經過包裝無法預測體質體制 前途變數大 錢途不樂觀

 

被夢想牽著鼻子走  遷就只想多一些收入 捨不得放下不聽勸言

 

真正問題是:

不懂直銷媒介舞台應該如何選擇 ?

 

U-xo.safe

台長: 優之人
人氣(20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