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1-25 19:52:15| 人氣12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政客打擊中央銀行獨立性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馬英九政績26

【摘要1.25.2010.陳家煜 蘋果】中央銀行未能在此次《行政院組織法》修正中直接列名為獨立機關,而中央銀行的預算及人事在此次修法中,未見改變。

彭淮南總裁帶領的中央銀行,力擋中國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基金大軍壓境,阻止國際熱錢炒股,已經不是第一次和行政團隊有扞格。若沒有更堅實的法令作保障,央行的獨立地位終有淪陷的一天。

因為央行執掌國家的「貨幣政策」,影響經濟甚巨,加上還兼管重要的「金融監理」,很多時候得承受不小的政治壓力。我們央行歷任獨立而負責的總裁,顯得特別難能可貴。

政客的眼光總是短淺的,只想著下一次選舉,或是只關心選區利益,注定要和央行站在對立面。景氣一不好,政客就要央行下寬鬆的貨幣政策,但央行得擔心通貨膨脹,不能永無止境地讓利率低廉;政客又喜歡搞公共建設,只是為自己人標工程拿好處;政府沒錢時,只能請央行多印鈔票,又造成通膨。

在金融機構監理上,政客逼迫銀行低利貸款,讓公民營銀行呆帳連連,最後還是要央行拿著納稅人的錢接管,造成政府赤字又增,再印鈔票,再推高通膨。反正最後爛攤子都給央行收拾,政客只要自己口袋裡有錢,下次選舉選得上就好。

有鑒於這種政治人物和央行結構上的利益衝突,不少先進國家都在法律上給予央行獨立地位,有些甚至寫於《憲法》裡。比如說紐西蘭,不但在法律上保障央行的預算及人事權的獨立,更在1980年代末期領先全球,直接規定紐西蘭儲備銀行的首要任務就是「穩定物價」,要求央行控制消費者物價指數不得超過年增率1~3%的範圍,央行總裁的薪水直接和是否達成穩定物價目標掛鉤,除此以外,央行完全獨立行事

紐西蘭之後,英國、瑞士、加拿大等國也跟進採行。而在學界的研究發現,這些賦予央行獨立地位及目標的國家,經濟的幾項指標,比如說通膨或是國內生產毛額增長,通常都比較穩定。可以說完全擺脫了前述的惡性循環。

「獨立的中央銀行」是國際趨勢,而在台灣還有一個重要意義,央行管理外匯存底這項台灣真正的國本。台灣不是國際貨幣基金的會員,同時還面臨中國的武力威脅,經濟陷入困境時,沒人會來救。巨額的外匯存底作為保障台灣經濟穩定的最後堡壘,是不容不肖政客染指。

當政客夸夸然指稱:「央行是政府的一環,得執行政府團隊的政策。」或是打算收回央行獨立的預算及人事權時,我們民眾得知道,他們正在做動搖國本的事情,必須反對到底。 加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國際經濟學博士候選人】

參考資料:

此地無銀 三百兩

是無知還是別有所圖?

免除海地外債【摘要1.25.2010.張鐵志 蘋果】去年海地,爆發抗議「高糧價」的嚴重暴動。這是因為國際貨幣基金,曾要求海地把稻米的關稅從35%降到3,導致海地成為稻米進口國,並出現糧食危機。而這些進口稻米九成是來自美國。

此外,2006年美國通過援助海地法案,還規定海地必須持續消除美國投資和貿易的各種障礙。上周國際貨幣基金又承諾給海地10億美元貸款,但同樣附帶許多新自由主義的條件。

過去幾年,許多國家都取消了海地的外債,但還有89100萬美元債務,其中一半歸屬美洲開發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另一半歸屬台灣與委內瑞拉所有。取消外債,當然不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唯一途徑。國際的援助、更公平的貿易體系、清明的政治和政策,或者對個人的微型貸款,都是解決貧窮的不同策略。

李鈞震:

1、海地貧窮,是因為1美國等帝國主義者的剝削,2盲目迷信自由貿易,以及3教育貧乏三者共同結合的結果。

2、台灣要幫助海地,以「取消外債」的方式,只不過是繼續幫助美國剝削海地,對海地沒有任何幫助。台灣應該以外債,整建海地的教育體系,以外債幫海地建立中學、大學。

3、台灣應利用台灣大量的流浪教師、運動員,到海地幫忙教育海地人民。一方面提升他們的國民素質,一方面訓練台灣的草莓族成為變形金剛。

4、台灣政客也不要迷信「自由貿易」的好處,還要擴大教育投資,以提升台灣國民的知識素質、生活品質,才能維持住台灣的優異人力素質與國際競爭力。

海地 光是首都死亡人數 就逾15 【摘要2010.01.25中廣新聞/謝佐人】海地官員表示,這次強烈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數,光是在首都「太子港」就超過15萬人,另外還有不計其數的人被埋在瓦礫堆下,可能有20萬、甚至30萬人。沒有人知道到底多少

聯合國及海地政府已在上週末宣布停止搜救作業,將重心轉移到災民的協助及醫療上,不過,一些民間的救難組織仍舊在殘破的災區謹慎搜救。上週末在瓦礫堆中,就奇蹟地救出一名被活埋了十一天的24歲男子。

馬政府的外交敗筆【摘要1.25.2010.自由 曹長青】馬英九總統前往中美洲訪問,主要是參加本週三的宏都拉斯總統就職典禮。但這將是一個尷尬的場面,因在幾個月前,馬英九還公開譴責宏國政變,台灣駐宏使館,還給予被廢黜總統賽拉亞的女兒庇護,等於介入宏國政爭

當時馬政府表示,給賽的女兒提供庇護是「人道救援」,但這明顯是對宏國政情 「處於狀況外」。因宏都拉斯沒有發生真正的軍事政變。當時賽拉亞也要走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的專權之路,修改憲法,改變總統任期,以便他長期掌權。此舉遭軍方反對,國會譁然,賽拉亞所屬的左翼政黨也拒絕,等於是該國左、右兩大陣營都反對。

最後宏國最高法院裁決,改變總統任期屬「違憲」。賽拉亞被迫出走後,繼任的臨時總統(原國會議長)還是跟賽拉亞同一個黨,可見宏都拉斯是舉國一致,抵制賽拉亞踐踏民主憲政。馬政府顯然對這些情況並不清楚;在當時事件爆發之後,竟在跟隨賽拉亞出走的外長疏通下,同意給賽的女兒「庇護」。

宏國並沒有軍事政變(軍人至今都沒有掌權,只是執行最高法院的裁決),賽拉亞女兒也沒有被迫害的危險,當時力挺賽拉亞的巴西、委內瑞拉等使館都沒出面,但馬政府卻立即給予了庇護,等於在宏國政爭中做了「選邊」。

賽的女兒十天後就離開了台灣使館,至今安然無恙,更說明當初給其「庇護」缺乏慎重的政治考量。再加上當時在巴拿馬訪問的馬英九「親自拍板,譴責政變」,更等於擺出一副與宏國新政府「為敵」的架勢。馬總統就這樣馬馬虎虎,統而化之;對僅有的幾個邦交國的政情都不清楚,更在實情都不瞭解的狀況下,就馬口大開,譴責政變,給台灣和宏國新政府的關係,留下了伏(敗)筆。

宏國去年十一月底如期舉行了總統大選,賽拉亞的左翼政黨敗選,右翼候選人獲勝。美國、哥倫比亞、巴拿馬、哥斯大黎加、台灣等率先承認新政府;原來支持宏國如期選舉的歐盟等,也可能跟進。宏國這場廢黜總統、保衛憲政的事件,基本就落幕了。

宏國的廢黜總統事件,在美洲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因從委內瑞拉開始,厄瓜多總統,玻利維亞總統,宏國的賽拉亞等,都要走查維茲的經濟國有化、媒體官方化、憲法私人化(延長總統任期)、外交反美化(煽動民粹主義)的獨斷專行之路。一時之間,拉美左風勁吹,在此時刻,賽拉亞總統被罷黜事件,等於是對「左風(瘋)」踩了一次煞車。

台長: 果粉Jelly Fan
人氣(12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馬英九政績 |
此分類下一篇:檢察總長 馬提名黃世銘
此分類上一篇:馬批非在地 蕭美琴:跟證嚴一樣愛花蓮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