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9-20 08:29:27| 人氣17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除了關門,立法院還能做些什麼?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聯合報社論..除了關門,立法院還能做些什麼?
.聯合報黑白集.素人川普對素人卡森
.經濟日報社論.美國經濟變數仍多 台灣應降息應變
.聯晚午後熱評.國民黨的預知死亡紀事
.聯合報社論..除了關門,立法院還能做些什麼?
.聯合報黑白集.素人川普對素人卡森
.經濟日報社論.美國經濟變數仍多 台灣應降息應變
.聯晚午後熱評.國民黨的預知死亡紀事



 

聯合/除了關門,立法院還能做些什麼?

2015-09-20 03:03:06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幾數日,毛揆在立法行政研討會中提出本會期優先法案,國民黨團信誓旦旦不惜表決要將證所稅修法草案送進三讀;豈料,實際的進展卻是證所稅被拉下朝野協商,將進入一個月「冷凍期」,其他法案更不在話下。類似的歹戲不知上演過多少回了,也難怪企業界會質疑立院沒績效、改不了就剷除,更引發洪秀柱直呼「改不了就把立法院關門?」的風波。

國會是代議政治及政黨政治的運作核心,再怎麼擺爛,也不可能讓它關門。然而,我國立法院長期效率不彰,卻是公認的事實。前政務委員朱雲鵬感嘆,立院這段時間連一項經濟法案都沒通過,台灣經濟很難有所扭轉;此語點出的不過是經濟面的後遺症而已,遑論社會正義、法治及其他層面的重重問題。

立法議事效率不彰,朝野立委皆難辭其咎。各界改革矛頭,均指向目前立院議事相關規定,尤其是朝野協商制度不合理,讓立法效率無法反映政黨席次及其代表的民意,使民主制度失效。依現行立院運作規則,只要同黨籍三席立委即能成立黨團,進而取得朝野密室協商門票,掌握決定法案冷凍與否的生殺大權。

立法院長王金平回應說,國會內部運作制度是大家共同決定,外界認為立院效率不彰,其實比較議案通過數,從早期萬年國會平均一年通過八十案,到現在年平均超過兩百多案,可見效率還是很好。他還說,議事規範讓小黨有否決權,但協商期過後就可以表決,此時多數黨還是能展現多數優勢,整個制度都規畫得很好;如果表決不了,那是因為議事攻防,小黨如果不想讓法案通過,當然會設法杯葛議事。

這樣的說法,似是而非。事實上,隨著時代的快速變遷,一個現代化社會所需要的法令何止萬端,豈是萬年國會時代所能比擬?再者,所謂年平均修法兩百多案,有多少只是簡單修改一二條文的小案,又有多少是攸關體制的翻新改革或推動經濟體質調整的大部頭法案?僅看一個政府組織改造方案,迄今仍未全數完成,即可知內容繁複。如王金平所言,很難通過的議案,都是政治對立太高,就像日本參議院審查「安保法」之爭;但試問,無論在朝在野,那個法案不能賦與高度政治對立?像證所稅修法案,在野黨不是照樣上綱為「選舉考量」。

正因為朝野「共謀」的議事規則欠妥,才會讓反對者可以藉議事攻防阻撓、杯葛法案;不僅在野黨用來政治操作,就連執政黨立委也常為自身利益串連攻防。立院有句老話:要讓議案過關,需要很多立委;但要讓法案不過,卻只需要幾位立委。其間難以道盡的,就是協商的陋規。更何況,近些年來多少關鎖議場、霸占主席台的鬧劇上演,不正是所謂「議事攻防」搭配了王金平美其名的「朝野和諧」之演出?

當然,將立法議事效率不彰全怪罪立院內規,也不盡公允。畢竟,馬英九執政七年多,執政黨均掌控國會穩定多數;但行政部門想推動的法案送到立院,或者思慮不周,或者時機不對,或者不待在野黨動刀即已先遭自己人屠宰得面目全非,搞到失能失政、民怨叢生,又能怪誰?政治意志渙散,政治手腕笨拙,溝通能力虛弱,這除了行政團隊要負集體責任,執政黨立委的自私與不團結也難辭其咎。

更遑論,在野黨往往存心刻意地杯葛阻撓。猶記四年多前立法院第七屆第四會期結束,政院優先法案通過寥寥無幾,當時王金平有感而發說:「主席台整個會期被民進黨占了快一半時間,是立院的災難。」試想,這四年多來,在野黨杯葛可曾少過了?更別忘了,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集人柯建銘最近才誇口:「民進黨是靠有效運作朝野協商兼議事運作,才擊垮馬總統」。請問,若有朝一日民進黨執政,若國民黨「以其人之道,還治其黨」,台灣的政治經濟還有活路嗎?

民主國家不能沒有國會,但在正常的民主國家,有台灣這般模樣的國會者卻著實少見。追本溯源,人民其實早已厭倦政黨惡鬥及密室協商,但人民看不清的是,這根本無關執政者是藍或綠:只要立院運作規則不改,只要立委諸公不願遵守君子的民主遊戲規則,無論朝野領袖再怎麼苦心呼籲增進互信、凝聚共識、攜手合作,一切終將是徒然。




 

聯合/素人川普對素人卡森

2015-09-20 03:03:06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民主歷史悠久如美國,今年大選出現的「川普現象」,仍讓世人大開眼界。地產大亨川普靠著激烈、粗暴、偏頗的言語,在共和黨的初選中摧枯拉朽,搶盡鋒頭。他的支持度節節上升,最近更超前老神在在的希拉蕊,跌破政壇眼鏡。

川普創造話題的魅力,利用的是他的「素人」身分,以對付其他傳統政治出身的人物。因為是素人,所以他可以信口說出其他人不敢說的話,讓選民覺得痛快淋漓;因為是素人,他可以對女性或少數族群發表歧視言論,卻免於嚴苛的批評;因為是素人,在外交或其他專業議題上出了糗,似乎也沒那麼嚴重。

素人的魅力,當然也就只有素人能治。目前緊追在川普之後的,也是個素人──退休的神經外科醫師卡森,曾領導團隊進行成功的頭部連體嬰的分割手術而知名。

卡森的風格截然不同,他冷靜、自持、激勵與幽默,和川普的粗魯、不羈、偏鋒形成對比,並逐漸打開聲勢。卡森和歐巴馬一樣出身非裔,但他對歐巴馬的政策卻有許多批評,更直言「歐記健保」是美國繼奴隸制度以來最糟的制度。目前,卡森的民調僅落後川普四個百分點。

今年稍早,一般人都認為下屆的美國大選,將是民主黨的希拉蕊與共和黨的傑布布希對壘的局面,孰料情勢變化超乎想像。川普的參選,攪亂了共和黨一池春水,代表傳統政治勢力的傑布布希目前僅居第三,希拉蕊以逸待勞的優勢也被打破。

有人說,川普如果當上總統,將是美國的一大災難。無論如何,「川普熱」近日有退燒跡象,這也許是民眾對其激情脫口秀漸感疲乏所致。「素人政治」的崛起,和人民厭倦傳統民主有關;但素人有兩種,川普和卡森誰能走到最後,讓人好奇。




 

聯晚/國民黨的預知死亡紀事

2015-09-19 13:30:28 聯合晚報 午後熱評

已故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奎斯名著「預知死亡紀事」,描述一名男子被控毀人貞節而遭追殺。除了他本人,所有人都知道這個消息,也有許多人企圖助他避禍;但是陰錯陽差,悲劇還是發生,男子死在自家門前。

這樣一個看似不太可能發生在現實生活裡的小說,對於現在台灣的政壇來說,確實正在活生生的上演。而且男主角不是別人,就是現在仍然佔據執政地位、且國會席次過半的國民黨。

不管對國民黨選情再樂觀者,恐怕都很難認為國民黨明年選後仍能保住執政地位。失去執政權,隨之而來的,可能就是國民黨的分裂甚至土崩瓦解。面對這種情況,許多人提出藥方,其中最重要的關鍵,就是「團結」。

但藥方開出來了,所有泛藍陣營卻是言者諄諄,聽者藐藐。認為團結必須「在自己旗幟之下」者有之,表面喊著團結私底下袖手旁觀,意圖在樹倒猢猻散後得利者有之,觀看風向,另起爐灶者有之。於是團結喊得越多,病灶卻越來越深。

除了「團結」,如何提出讓選民認同的政策,也是藥方之一。可是選戰打到現在,國民黨在政策上卻還是一籌莫展。連現成的兩岸政策優勢都守不住,硬要提個讓人誤解改變傳統政策的論述,還成天陷在「民粹」「反民粹」的口水裡,除了徒增反感外,確實很難達到「讓選民認同」的效果。

對內不能團結,對外又沒有有力的政治、政策號召,於是現在的國民黨,就像是小說裡的男主角,一步一步走向已經可以預知的滅亡。如今大家等待的,也只是看到這個百年老店「最後死在自己的家門口」,然後怎麼善後而已。

國民黨內可能不少人期待「預知死亡紀事」實現那一天,可以從一片混亂裡坐收漁利,但這恐怕也是天馬行空的幻想。假如國民黨無法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就只能被動面對沈船的事實。沈船之後,還幻想著自己能當船長,或者換條船繼續玩,就脫離現實許多了。




 

經濟/美國經濟變數仍多 台灣應降息應變

2015-09-20 03:03:07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聯準會17日公布基準利率維持原有水準,讓市場鬆了一口氣。國內原來也有許多人擔心美國升息,會導致美元流回美國,造成國內資金不足,對於股市帶來不利影響,現在暫時可以不必再緊張這個問題了。但是美股卻以大跌回應,顯示景氣復甦仍有很多變數。

其實,從全球金融風暴以來,美國聯準會就把利率壓得非常低,低到接近零的水準,主要目的就是希望以低利率來吸引投資、刺激經濟,讓美國經濟得以重返繁榮之路。

最近以來,一些重要的美國經濟指標呈現還算不錯的數據,使得每次聯準會要開會前,都會出現可能要升息的傳言。不過,如果仔細分析美國幾個重要的經濟指標,就可以發現雖然美國經濟一直走向復甦,但是否真的到了需要調升利率的地步,可能還待商榷。以下我們就幾個重要指標,做一些說明。

首先,代表美國經濟走向最重要的指標之一,就是失業率。2009年金融風暴時,美國失業率達到最高10%的水準,其後一路走低。今年年初時,已經降低到5.7%,而8月最新的數據更降低到5.1%,這已經和2008年時的水準差不多。由於失業率不斷創新低,反映出美國經濟不錯,因此有人預測聯準會將開始調升利率,以預防美國經濟過熱。

第二,但再看另一重要指標通貨膨脹率的變化,就可以發現美國的經濟回溫,可能並不如許多人想像地那麼美好。因為從去年年中以來,美國的通貨膨脹率就一路下滑,從去年6月最高的2.1%,跌到今年1月的-0.1%,之後就在正負之間波動;今年到8月為止,美國的通貨膨脹率平均為零。此一結果顯示出美國的經濟,其實距離繁榮仍然有很長的一段路,因為如果真的景氣很好的話,物價不太可能出現如此平穩的狀況。

第三,依據環球透視機構的最新估計,美國各季經濟成長率由今年年初的2.73%,逐漸下降到第三季的1.62%,預估今年全年為2.07%,低於過去兩年的2.20%和2.39%。也就是說,雖然美國的經濟在復甦之中,復甦的力道仍然很有限,現在是否應該調升利率,其實大有商榷餘地。

再進一步來看,如果聯準會真的調升利率,可能會出現那些效應?首先,因為從2009年以來,聯準會就一直沒有動過基準利率,若現在調升利率,會立即造成資金不足的問題,各種形式的投資都會受到影響,包括企業投資及民間不動產投資;前者可能會不利於減少就業,後者則會對於剛開始復甦的不動產市場造成衝擊。

其次,調升利率的同時,也會對於民間消費產生影響,因為美國多數人都是透過貸款來消費的,消費減少,對產出不利;另一方面,又會進一步造成通貨緊縮,對於經濟景氣更為不利。況且,調升利率之後,由於美國國內資金不足,勢必會牽動國際的資金回流美國,造成美元匯率上升、其他國家的貨幣相對眨值,對於美國的出口會產生負面影響,更不利於美國經濟。

在美國經濟復甦力道仍然十分脆弱的情況下,如果聯準會調升利率,萬一美國因此再度走向衰退,聯準會主席葉倫一定會遭到很多批評,所以現在最好的政策應該還是「一動不如一靜」,等到美國經濟走勢更為明顯時再來考量,才是比較聰明的做法。

做為全球龍頭的美國,經濟復甦都有疑慮,其他新興經濟體必然更加疲弱,但也由於美國不升息,資金流向美國的風險暫時解除,各國因此更有理由降低利率,刺激各自的經濟。我國央行24日將召開理監事會,這次不能再如過去慣例,跟隨美國腳步,而應該視台灣當前環境需要定出自己的利率政策,以目前台灣經濟內外皆冷的狀況,降息才是上策。

台長: 股台
人氣(17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數位資訊(科技、網路、通訊、家電) | 個人分類: udn.社論 |
此分類下一篇:台灣要做一個參與者或挑釁者?
此分類上一篇:歐洲難民潮:大國的算計,小國的悲劇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