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5-06 12:58:51| 人氣34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論白居易詩歌與居士文化的關係---碩士論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澳門大學
社會及人文科學學院
中文系
碩士論文
論白居易詩歌與居士文化的關係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i Ju-yi’s Poetry and Buddhist Culture
學生姓名︰Shao Min-zhi
學生編號︰M-A3-5801-8
導師姓名︰Deng Guo-guang
通過日期︰2005年6月4日

聲明
本論文為本人在導師鄧國光教授指導下,獨立研究之新著作,絕無抄襲或剽竊之成份,並且從來沒有用於在其他學術機構申請學歷或公開出版發表過。特此聲明。
聲明人︰Shao Min-chi

致謝辭
能夠順利完成這篇碩士論文,我要感謝的人有很多︰
謝謝我的導師鄧國光先生。由於先生的悉心指導和督促,我得以在兩年的時間裡完成碩士階段的學習任務。期間,無論是專業學習,還是在學術研究乃至處世做人等各方面,先生都給了我許多難忘的教誨。我的論文寫作是在先生的具體關心和指導下完成的。可以說,從研究課題的確定到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以至於論文的結構安排、敘述方式,甚至其中的一些觀點,我都從先生那裡獲得了許多具體而寶貴的意見。
謝謝香港佛教青年中心暢懷法師的開示;謝謝澳門佛教青年中心、自如精舍釋印華在論文資料蒐集上的幫助。尤其要感謝李炳時居士,對一個素昧平生的後輩所給予的最及時的幫助和鼓勵!
謝謝中文系諸位老師對我的教誨;謝謝我的同學們對我學習、生活的多方面關心;謝謝李觀鼎先生當年的熱情推薦,令我得以在澳門大學完成我的碩士階段的學習,這為我以後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提要
在現代的文學批評論述中,白居易往往被冠以“現實主義詩人”,把他的詩論稱為“現實主義詩論”,只注重他的“諷喻詩”,其他作品則甚少被理會。通行的《白居易集箋校》卷一至卷四均為“諷喻詩”凡172首,其後的詩歌全部是“閒適詩”、 “感傷詩”和 “雜律”。可見“諷喻詩”只佔據其三千八百餘首詩歌創作總量的很少一部份。因此只關注白氏“諷喻詩”是片面的。
白居易的創作以〈與元九書〉一文為標誌分成前後兩期,前期以“諷喻詩”為主後期則以“閒適詩”為主。歷來批評界都視此文為“現實主義詩論”,並以此論來批評白氏文論與實踐的不一致。本文以為此文僅僅是白氏對其創作前期的小結,它象徵的只是白氏“諷喻詩”創作的理論完成,並不足以指導其一生的創作實踐。真正指導白居易詩歌創作的不是〈與元九書〉,而是他儒、釋、道三家合一的思想。
本文試圖整體觀照白居易的作品,更觀注白氏與佛教思想有關的作品,透過唐代鼎盛的佛教文化,以白居易為切入點,分析文人居士文化和詩歌的關係。因此,本研究是文學和思想的跨學科綜合研究的嘗試。

ABSTRACT
In contemporary literary studies Bai Ju-yi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be ‘a realistic poet’ and his theory of poems is considered to be realistic one. People usually pay attention to his ‘poems of parable’ than to his other literary works. In Bai Ju-yi’s collection of poems there are only 172 ‘poems of parable’, which only hold a relatively small part in all his 3800 poems. In fact, most of his poems cover life comfort, enjoyment, sentiment and miscellanies. So it is rather one-sided for people to fix their attention only on his ‘poems of parable’ .
Works by Bai Ju-yi can be divided two stages. The earlier stage mainly covers poems of parable while the later stage mainly of mind comfort. But the circle of literary criticism has always regarded his earlier works as realistic ones, Bai’ theory is regarded not consistent with practice. I thought Bai’s poems of parable cannot completely represent his whole literary practice. What really influences his poem creation is not his ‘poems of parable’ but attitude towards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look on Bai’s literary activities as a whole and also focus on his mind concerning Buddhism, and through prosperous Buddhist culture in Tang Dynasty and some works by Bai Ju-yi to analyze the close relation between Buddhist culture and poems.

例言
一 本文包括提要、聲明、致謝辭、例言、簡目錄、正文、附注、參考書目八個部份。
二 本文對白居易詩歌的研究,是以通行本《白居易集校箋》為基礎的研究,至於他人對白氏詩歌的研究,只作為本文的參考,並不在本人的具體探討範圍內。
三 本文前有緒論,內文分二章,從思想和作品本身兩個方面來探討白氏詩歌的文化意義,每章之內又分有較小的綱目,逐一展開論述。最後結論,為全文小結。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詩心與詩境
第一節 詩心︰道無不在
第二節 詩境︰般若觀照
第二章 白居易詩歌中的居士文化氛圍
第一節 高識遠趣――居士文人的生活品味
第二節 清曠恬澹――悟入慧境的審美世界
結論
附注
參考書目







台長: 玉堂
人氣(34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文學評論 |
此分類上一篇:現代與後現代意識的交織---當代中國文藝學作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