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10-30 22:24:48| 人氣35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10/31/2013回归真理(查考罗马书)导论一、因信称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10/31/2013回归真理(查考罗马书)

导论一、因信称义

      要注重你的「品格」胜於你的「名誉」,因為你的「品格」才是真正的你,而「名誉」只是人所以為的你。

总论

      罗马书,是使徒保罗所写的关於基督教信仰教义最完整、最完全的一卷书,共16章。如果我们能清楚了解这卷书的内容含意,我们信仰的根基就必能稳固。今天,许多基督徒信了耶穌基督,却被一大堆教义弄的不知所措,有的甚至不知道救恩的精粹是什么,更有一些相信一些不符合圣经的称义教导,却深信自己是已被称义了,深信自己得救了,但当他们仔细观察自己的生命时,也发现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很多地方和不信没有什么区别。但虚假的教义却让他们继续活在罪和不义中,却自以为已经得救了,还把这些不正确的教导与他人冷辩论声称自己所说的就是真理,更别说对神有更深的经历了。正因為如此,信心无法稳固,常常随波逐流,真是非常可惜。既然罗马书是关乎救恩教导的重要一卷书,那就让我们抱着对真理开放的心去认真研究它吧!一个正确的教导能激发人们奋发向上的力量,并靠着圣灵在我们里面运行这种能力去过一个分别为圣的生活。

作者、写作背景

      罗马书是保罗在哥林多所写的书信,大约成书於主后57~60年,是他第叁次传道之末期。本书卷是写给在罗马一群未曾谋面的基督徒,他们大多数是外邦人,也有少数犹太人。保罗很希望快到罗马去与他们见面,造就他们。但这不是他最终的目的,保罗更希望经由罗马,把福音传到当时的地极、世界的边缘——西班牙(罗十五28)。这是他最终的属灵大志。因此在本书信中,保罗提及他会尽快到他们中间,然后再前往西班牙。

1. 主题—因信称义

      这卷书的中心思想是「因信称义」。如何确知这个主题呢?

      从以下统计资料中可以见「公义」的相关字:表格 1   

字义         罗马书次数  新约次数               编号

不义       名词       7            25                     93

不义       形容词    1            12                     94

公义的    形容词    7            81                     1342

称义       名词       5            10                     1345

称义       名词       2            2                       1347

公义审判 名词       1            1                       1341

称义       动词       15           40                     1344

公义       名词       36           92                     1343

伸冤       动词       1            6                       1556

伸冤       名词       1            8                       1557

伸冤       形容词    1            2                      1558

该当的    形容词    1            2                       1738

审判       形容词    1            1                       5267

      特别(公义)这个字,在新约中共出现了92次,但在本书就包含了36次,超过新约出现次数的1/3。以上所有加起来,与公义相关的字总共出现79次;可见「公义」是罗马书中非常强调的一个教训。再看其他重要的字:

表格 2

罗马书次数       新约次数     原文编号

信託、信       动词       21               248            4100

信心、信仰    名词       40               244            4102

得救、痊癒    动词       8                110            4982

拯救、救恩    名词       5                45             4991

      「信」这个字(表格 2、原文编号41004102两字),在本书中亦出现了61次,也是本书一个很重要的中心思想。一般人在罗马书中强调的「救恩」(表中原文编号49824991两字),总共出现了13次,以上可看见:在罗马书中,不是很注重「救恩」,反而比较注重「义」、「公义」。圣经的原则就是这样,不可以单讲救恩而不谈公义,也就是没有一个人的得救是可以不经过「公义」这部分的。因此,罗马书不讲「信就得救」,乃是指明出『信→称义→得救』的过程。也就是说「没有称义,就没有救恩。」以下会谈到这个观念。

2.「公义」—生命的本质

      当我们信了耶穌,神称我们為义。这是否只是神给予信徒一个[义人]头衔呢?今天一些「因信称义」的教训往往是:当神称你為义之后,你自己生命却可以不具备公义的本质。这样的教训是否合乎圣经的原则呢?不是的,事实上,「公义」不只是一个头衔,乃是每一位圣徒的生命中应具备的素质

「…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罗叁10~12

      「公义」不是一个头衔,乃是生命素质的表现。这段圣经表达了人类在旧约中的光景,在很多人的生命中,是没有行善的,连一个都没有。所以可以看见「义人」和「行善」是有非常密切的关係。

「…义人就回答说:主啊!我们什麼时候见你饿了给你吃,渴了给你喝?…」(太廿五31~46

      这段圣经提到基督徒受审判的日子——神要分别基督徒,如同牧羊人分别山羊和绵羊,山羊在左边、绵羊在右边,这两群人非常相似,因此耶穌用羊来作比方。这些羊作了些什麼呢?安置在右边的绵羊,他们愿意去照顾那些有需要的人,他们有爱心、愿意行善,神就称他们為义人。因此,「义」、「义人」不只是一种标签、一个头衔而已,而是具有真正的内涵和生命。一个义人,乃是他的生命中有真正「公义」的表现。所以,罗马书说到「因信称义」的「义」,是一种生命,不是神随便就称你為义。

      「王又要向那左边的说,你们这被咒诅的人,离开我,进入那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预备的永火裡去。」(太廿五41

      在这段经文裡,被分在左边的山羊、不义的人,神称他们是「被咒诅的」,这句话语气很重,非常可怕。这段经文对我们今天的基督徒尤其重要。事实上,山羊、绵羊,都是基督徒,而且他们很像,一起被牧人看守、照顾。除非两者被分开,否则谁都无法辨别出谁是山羊、谁是绵羊。基督徒也是这样,我们都被称為基督徒,可是,当审判之日来临,我们被分开的时候,那些有爱、有义、有生命表现的基督徒,就被称為「义人」;反之,那些没有真正生命的基督徒,就沦於被咒诅的命运了。

「…那些义人要往永生裡去。」(太廿五46

      在这裡,「义人」这个字又出现了,是义人才能往永生裡去,如果我们不是义人,就不能往永生裡去。因此,罗马书不特别注重「救恩」的观念,就是这个意思。除非我们生命中真的有「公义」,否则我们就无法进入永生,不论你信主多久、做了多少事工,完成各种服事,但若你的生命中没有「公义」,这一切都没有用。

3. 「称」义--名符其实

      「称义」的「称」是什麼意思呢?一般而言,「称…」,也就是「算…」的意思。所以,因信称义就是—因為你信了,神就算你為义。而圣经到底又是怎样说的呢?

      「…这就算為他的义。算為他义的这句话,不是单為他写的,也是為我们将来得算為义之人写的,就是我们这信神使我们的主耶穌从死裡復活的人。耶穌被交给人,是為我们的过犯;復活,是為叫我们称义。」(罗四22~25

      「算為」这个字在罗马书之中,出现了19次,是很重要的一个字。这个教训在今天有狠多混淆的解释:「你是不义,神却算你為义。你很骯脏、不好、不义,但神不看你的骯脏,只看基督的义,所以,祂悦纳了基督的义,也同时算你為义」

      这个「算為」、在原文中的意思,不是「你不好、不义,祂仍算你為义」。其意义都是「真实如此」,才可以算的。例如你要在银行户口中确实地存入1000元,银行才可以算你有1,000元。如果事实上你没有,你就不能被称為有。

4. 因信不单单是【称义】更是神使我们【成为】义

      「因信称义」本质是:我们原本是不义的,但神却在我们旧造人身上动了一个大手术,把我们背道的病拿去,取而代之把一个新心,新灵,新生命放在我们里面。因着我们的信靠,神就成就了我们生命中的义,就因着神在人身上作的大神迹,我们的生命也就有了这个公义的素质,祂才更「称我们為义」。这个观念非常重要。如果称义只像某些人所说,我们里面还是不义的,还是污秽的,神却称内心不义的人为义,这哪里是神的性情,哪里能彰显神的公义的性情呢?

      「岂不晓得你们献上自己作奴僕,顺从谁,就作谁的奴奴仆?或作罪的奴仆,以致於死;或作顺命的奴仆,以至成义。」(罗六16

      在这裡说到一个重点:顺服神,神就可以使你的生命成义。我们不但被神称义,也被神成义。这个成义的工作不是我们自己可以做到的,但是,我们真正信了主之后,神就会做奇妙的工作,把我们的生命改变过来,从一个罪人变成一个义人。这是保罗常用「新造的人」的观念,也是约翰常用「重生」的定义。

5. 「称义」的人「脱离了罪」

   「因為已死的人,是脱离了罪。」(罗六7

      「脱离了罪」的脱离,原文字為「dikaioo」,原文编号1344。这字通常翻译為「称义」,而在这裡译成「脱离」,由此可看出,一个称义的人,是一个脱离了罪的人。这并不是说他不会再犯罪,而是他已经脱离了罪的权势,不再受罪的綑绑。就好像一个吸毒的人,如果他能脱离毒品的癮,他就有能力不再吸毒了;罪癮也是如此。

6. 「公义」带来喜乐与平安

「因為神的国,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罗十四17

      生命中有公义是非常美好的,「公义」会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平安和喜乐。很多人说,他们信了耶穌,被「称义」了,却没有平安、没有喜乐,这个「称义」乃是假的。如果生命中不能找到「公义」这一部分,你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平安、喜乐。真正信了耶穌、找回公义,才能确实得到和平、喜乐,这才是关键,也是现今基督徒的挑战。从这句经文中我们也看见公义、和平、喜乐,和圣灵是分不开的。现代中文译本:「因為上帝的主权不在於饮食,而在於圣灵所赐的公正、和平、喜乐」,这个翻译,更準确地表达了原文的意义。公义、和平和喜乐都是从圣灵而来,一个人不能只追求喜乐而不追求公义,应当是让我们先追求公义(「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太六33)),而平安、喜乐则是随之而来的果效,而不是追求的目标。

结论

      「因信成义」的定义:乃是因着你的信,神可以使你成為一个公义的人,这公义能為你带来真正的平安、喜乐,与神和好、与人和好。当我们本着公义去生活时,一定能活出很美好、灿烂的生命。

 


顯示文章地圖
台長: 十字架的救恩--耶穌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