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2-16 23:36:58| 人氣1,305|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国公民就奥运会致中共领&#2354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中国公民就奥运会致中共领导人的公开信
我们对北京奥运的呼吁和建议
作者:公民群体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900 更新时间:11/13/2007 11:55:04 PM



[“维权网”授权发表40多名中国公民就奥运发起的公开信,第一批签名名单以此为准。维权网完全赞同这些公民的立场和他们提出的七点建议,并将大力支持这场签名活动。愿意签名支持此公开信的中国公民,请电邮zgweiquan@gmail.com, 国际人士请电邮 networkcrd@gmail.com.

英文版本请见:/Article/Class9/Class15/200709/20070906050059_5310.html

意大利文版本:/Article/Class9/Class15/200709/20070920021544_5719.html

法文版本:/Article/Class9/Class15/200709/20070920022013_5720.html

“维权网”将更新并公布签名名单。 2007年8月7日]



“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同样的人权

-- 我们对北京奥运的呼吁和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先生,人大委员长吴邦国先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先生: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世界各国关注人权的民主政府首脑,国际非政府人权组织,国际社会关注人权民主的体育界、商界、学术界、艺术界等各界人士:

鉴于《奥林匹克宪章》指出:“以种族、宗教、政治、性别或其他理由,对某 个国家或个人的任何形式的歧视,都与奥林匹克成员的身份不相容”。由此而来的奥运宗旨为“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 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做出 贡献”;

鉴于中国政府为北京奥运提出的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鉴于现在的国际社会基于普世人权标准而对北京奥运充满了疑虑和批评;

我们特向你们提出如下呼吁和建议。

今天,是举世瞩目的 奥运倒计时一周年。在北京举行奥 运是中国的一件大事,也是世界的一件大事,北京奥组委上个月发布了 2008年奥运主题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我们,这些普通中国公民,对这样一个美好的口号,对能在自己的祖国举办 这样一个象征人类和平、友谊和公正的盛会,本应感到毫无保留,充满自豪和欢欣。令人遗憾的是,现实中的种种负面现象,包括奥运筹备中的一些现象,让我们不得不追问:这“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所倡导的,究竟是何种世界、谁的梦想?中国如何才能成功举办一届让世人赞美、国人同庆、真正发扬奥运精神的盛会?

我们生活在一个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上,但这个世界并不平等和安宁,强权对贫弱的欺凌,专制对人权的剥夺,暴力对生命的屠戮,仍然是日所常见。从二十世纪的战争、贫穷和政治制度造成的灾难中挣脱出来的人们,日渐清楚地意识到普世人权对促进自由、维系和平和实现公正的重要,一个美好而人道的“同一个世界”存在的前提,必然是全世界的人们都享有最基本的人权。而一个基本人 权得不到尊重和保障的世界,只会是一个分裂而破碎的世界,不可能有尊严、平等与和睦。所以,那人人共享的“同一个梦想”不应该是别的 ,恰恰是《世界人权宣言》所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肯定的那些 人人应享有的普世人权。

正是基于此,我们认为,北京奥组委这个激励人心的口号应加入改善人权的内容,以期更确切更完整,也更符合奥运精神。借此世界瞩目之机,中国政府应该向全世界展现其符合普世文明的良好形象,庄重地履行中国宪法中保障人权的规定,切实地兑现中国政府在申奥时就改善人权所作的承诺。所以,我们认为,北京奥运的口号应该是: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同样的人权”。

这样一个更完整的口号,不仅可以更好地表达奥运精神 ,进一步推动奥运事业,也能够为我们中国提供检省发展道路的良好机会,为所有中国公民 提供支持奥运的激励,最终为中国的进步、为建设真正的社会和谐提供新的动力。难道还有比“同样的世界,同样的人权”更美好更宏伟的人类共有的梦想吗?!

正因为我们怀有这个共同梦想,我们才会对中国的人权现状充满疑虑。过去数年 ,尽管中国政府多次重申保护公民的基本人权,为申奥做过改善人权的承诺, 2003年作出过废除收容遣送的制度改革,2004年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宪法,但迄今为止,我们还看不到中国政府拿出更实质性的 具体措施,以证明其在改善人权方面做出了切实的努力。相反,我们目睹的、听闻的、乃至亲历的,却 是对新闻和表达自由的更严厉的扼杀,对人权捍卫者的变本加厉的迫害,对国际公认的人权标准的任意践踏,对贫弱群体权益的肆无 忌惮的侵犯,甚至奥运筹备过程本身也成为一些政府部门及官员侵犯人权、盘剥弱势群体的堂皇口实。这一切,严重违背了奥运精神,正在使中国政府失信于世界,失信 于国民,以至于民怨日兹、危机日深,政治领导人的亲民形 象日损。

当然,政府并非没有认识到问题之严重,故有“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等政策的提出。但扬汤安能止沸。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口 号的鲜亮,而在于行动的切实;不在于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入宪,而在于宪法早有规定的公民权利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保障,无 法平等地落实到每个国民的身上,即使动用各种资源强行美化城市、修建壮观的场馆、夺得众多的奖牌,又怎能掩盖人权缺失这一国家发展上的 致命弱点?那庆祝奥运的焰火,又怎能掩饰矛盾激化的社会和污染严重的环境等严酷现实?如此政府作为,又怎能奢望国民会有 同一个梦想?

我们,作为热爱这片土地的国民,也作为全球化时代的世界公民,是多么希望上述人权问题能够通过政府和民众的共同努力而得到公正解决,让奥运能够在 一种自由、祥和、喜庆的氛围里举行,让各国的朋友见到一个以尊重人权而享誉世界的国度。但中国的人权现状却让我们遗憾、失望、痛苦、愤怒。我们知道,在尊重人权上,中国政府本应、也能够做得更好,却一次又一次地丧失掉人们对其抱有的希望和信任,也让自己陷入执政合法性的危机中。

本着公民的良知和责任感,我们呼吁中国政府善用契机,使奥运真正成为中华 民族的一件盛事,由此开启社会和解之门;我们也呼吁国际社会为达成这样一个盛会做出努 力,让中国的崛起不再成为世界的疑虑。要知道,今日中国发生的一切也必将深刻地影响到人类的未来。

为此,我们围绕“人权奥运 ”提出以下几条具体建议:

——对良心犯实行大赦,释放那些因言论、信仰、结社、维权和其他政治原因 被判入狱的中国公民,使得他们能够在自由的氛围里享有与家人一起观赏奥运的权利;

——允许因政治、宗教和信仰等原因被迫流亡海外的中国公民回归故土,能在自己祖国而不是异乡观赏奥运;

——不打折扣地落实中国政府有关外国记者到2008年10月17日可以自由采访的规定,并让中国媒体的记者享有同等权利;

——给与所有那些因奥运工程遭受拆迁的居民以公正的补偿;释放那些因反抗强制拆迁而被逮捕判刑的公 民;向其中受到非人道对待的公民道歉并依法赔偿;

——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为奥运工程建设付出辛劳的工人和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立即停止以举办奥运为名强行甚至暴力遣返羁押上访访民,停止遣返那些来自外地的居民和农民工, 尤其不应该关闭民工子弟学校,让他们的迁徙自由、表达和申诉的权利得到保障,让农民工的孩子享有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参与奥运的权利;

——为国际体育界反腐做出表率,应该对奥运资金的使用实行完善的制度化监督,向中国纳税人 公布真实的奥运建设的成本、招标和资金使用过程,办一个公开化透明化的奥运。

——为保证上述要求能够公正落实,让非政府组织、民间团体和维权工作者能够充分地参与,成立有国内外民间人士参加的奥运 监督委员会,检查并定期公布执行情况。

我们没有将奥运政治化的意图。这些建议符合“没有任何歧 视”的奥运宗旨,符合国际人权人道的原则,符合中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符合中国政府的相关规定和政策乃至中国传统的人之常情,也是北京奥组委提倡的“开放、绿色、人文奥运”最应该体现的。如其得以落实,虽远不足以从根本上改善中国的人权状况,但起码可以作为中国 人权事业的进步的新起点,为国家与社会、政府与民间的良性互动奠定一个新的基础,也会成为中国 政府向世人展示其改善人权的诚意、以人为本的一个机会。

我们认为,上述建议具体可行。只要中国政府兑现改善人权的承诺,拿出切实的行动,与民间社会进行沟通合作,这些建议就能够实现。

如果连这些起码的举措都加以拒绝, 那么我们相信,这次奥运绝不会以“奥运历史上最好的一次奥运”载入史册,也不会让中国人和海外华人感到荣耀。因为,奥运的自由、平等、团结,公正、和平与友爱的精神并没有得到根本展现。相反,它将伴随巨大的怀疑和批评而进入历史。更重要的是,为了举办奥运而压制并积累下来的种种 社会矛盾,也会给中国的未来发展埋下严重的后患。我们切盼中国的领导人能做出明智的抉择,切盼中国公民拿出参与奥运公益的行动,切盼全世界的文明国家和良知人士 为弘扬奥运精神、推动奥运事业和人权事业在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007年8月7日
签名人(维权网授权发表国内人士就奥运发表的签名信,第一批签名名单以此为准):

丁子霖(北京 教授)

刘晓波(北京 博士)

包遵信(北京 历史学者)

于浩成(北京 法学家)

鲍彤(北京 公民)

戴晴(北京 作家)

沙叶新(上海 剧作家)

蒋培坤(北京 教授)

张先玲(北京 工程师)

江棋生(北京 学者)

陈子明(北京学者)

张祖桦(北京学者)

廖亦武(四川 作家)

王怡( 四川学者)

焦国标(北京 学者)

陈小雅(北京 学者)

刘军宁(北京学者)

徐友渔(北京 学者)

贺卫方(北京教授)

夏业良(北京 经济学家)

艾晓明(广州 教授)

孙文广(山东 教授)

张闳(上海 教授)

余杰(北京 作家)

余世存(北京 作家)

马 波(北京 作家)

傅国涌(浙江 作家)

冉云飞(四川 作家)

高瑜(北京 记者)

昝爱宗(浙江 记者)

浦志强(北京 律师)

滕彪(北京 律师)

庄道鹤(浙江 律师)

夏霖(北京 律师)

胡佳(北京 维权人士)

刘飞跃(湖北 维权人士)

温克坚(浙江 自由撰稿人)

赵达功(深圳 自由撰稿人)

秦耕(海南 自由撰稿人)

王德邦(北京 自由撰稿人 )

最新追加签名名单:

刘水(甘肃 作家)

刘逸明(湖北 自由撰稿人)

曾宁(贵州 作家)

鲁扬(山东 自由诗人)

王中陵(西安 自由撰稿人)

鄢烈汉(湖北 自由职业者)

吴孟谦(浙江 被迫失业者)

毕时圆(自由作家)

马亚莲(上海市民)

杨仲侠(南京 教师)

崔兴昉(深圳 自由职业者)

文建平(北京 记者)

孙静(辽宁本溪 教师)

刘京生(北京 自由职业者)

野渡(广州 编辑)

陆文(江苏 作家)

余志坚(湖南浏阳 自由撰稿人)

牛乐吼(原籍河南 自由职业者)

王德佳 (广西全州 自由撰稿人)

吕耿松、王东海、任伟仁(杭州 自由职业者)

徐光、王荣清、王富华、高海兵、来金彪(杭州 自由职业者)

萧利彬、席传喜、邹伟(杭州 自由职业)

范子良、戚惠民、胡俊雄、王荣耀、邱更耀(杭州 自由职业者)

陈龙德、吴高兴、毛国良、钟正相、陈雷(杭州 自由职业者)

陈卫(四川 自由职业者)

欧阳懿(四川 作家)

周志刚(四川 教师)

韩斌(四川 医生)

邓辉(四川 农民)

冯达勋(四川 失业者)

林双德、郭泰、郭新、郭文、郭赞、林焕、刘军(钦州 失地农民代表)

戚钦宏(广西钦州 干部)

莫建刚(贵阳 自由撰稿人)

吴玉琴(贵阳 自由撰稿人)

廖双元(贵阳 自由撰稿人)

张明珍 (贵阳 维权人士)

孙治淮(南京 职员)

孟飞(河北 教师)

黄晓敏(成都 失业者)

吴郁(贵州贵阳 工人)

全林志(贵州贵阳 教师)

李任科(贵州贵阳 异议人士)

孟醒(山东 网友)

刘二安(河南安阳 民间文艺家)

吴灜洲(山西晋中市 农业专家)

汉心(贵州 教师)

车向前(广东佛山 自由职业者)

海洋(中国大陆 工人)

毛国良(浙江 异议人士)

李新(北京 退休工人)

谭坚民(广西桂林 公司职员)

唐荆陵(广东 律师)

张虎(北京 记者)

何永全(上海 自由职业者)

杨勤恒(上海 自由职业者)

李国涛(上海 自由职业者)

戴学忠(上海 自由职业者)

戴学武(上海 自由职业者)

桑坚城(上海 退休工人)

沈继忠(上海 自由职业者)

韩立法(上海 自由职业者)

姚振祥(上海 自由职业者)

高晓亮(上海 自由职业者)

金济生(上海 自由职业者)

徐纪成(上海 自由职业者)

林信舒(福州 医生)

张庆发(山东 教授)

雷跃辉(江西省鹰潭市 自由职业者)

王力雄(北京 作家)

江天勇(北京 律师)

侯文豹(安徽 自由职业者)

邓焕武(重庆 自由撰稿人)

吴华金(中国大陆 学生)

程凡(温州 教育界人士)

刘正有(四川自贡 维权人士)

闵良臣(河南 作家)

黎小龙(广西南宁 自由职业者)

齐志勇(北京 维权人士)

奚国珍(上海市民)

刘路(山东 维权律师)

武中立(重庆 维权人士)

徐高金(江西 维权人士)

铁流(北京 自由撰稿人)

周良(安徽 教师)

童蒙(中国大陆 民运人士)

王文集(江西 干部)

吴美萍(钦州 下岗工人)

胡发云(武汉 《如焉》作者)

王小山(北京 报刊主笔、首席记者)

候飞(北京 刊物总编)

姚博(北京 编辑)

姚立法(湖北 维权人士)

梁晓燕(北京 编辑)

徐 晓(北京 作家)

张国堂(湖北 民主人士)

刘杰(黑龙江 维权人士)

陆苗龙(上海黄浦区 普通市民)

周有兰(上海黄浦区 普通市民)

沈定高(上海黄浦区 普通市民)

许金凤(上海浦东新区 普通市民)

张翠珠(上海杨浦区 普通市民)

王光泽(河南 编辑)

冯连余(湖北武汉 教师)

段建新 (昆明 公司职员、国家商务师)

刘兰(山东定陶 女教师)

贺伟华(湖南省耒阳 自由撰稿人)

褚兆民(河北 学生)

签名支持公开信的海外人士:

Jean-Philippe Béja, 白夏 Senior Researcher, CNRS/CERI, France 法国



Peter Van Ness, Professor,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澳大利亚



Michael C. Davis, Professor,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香港



E.Perry Link 林培瑞 Professor, Princeton University, 美国



Zhang, Lun 张伦 scholar 法国



Calla Wiemer, Visiting Professor,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新加坡



Pires Aurore, travel agent, Paris, France,法国




Dick Chan, Retired Professional Engineer, Toronto, Canada,加拿大


Richard Scott Lyons, Christian, San Francisco, CA USA,美国

Magge McBride, Retired Editor and Teacher, Scotland,UK,英国


Giaczyslaw Nguyenowicz,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Lodz, Poland,波兰


Simone Pasquale, residente of Trentola Ducenta CE, Italy,意大利

Xiaorong Li, scholar, US 美国

Dario Salvi, journalist, Rome, Italy 意大利

Alberto Speroni, operaio, Italy 意大利

Alessandro Della Balda, San Marino, Republic of San Marino 意大利

Paolo Mangano, engineer, Milano, Italy 意大利

Roberto Pellegatta, scolastic director, Italy 意大利

Grazia Spada, insegnante, Saronno, Italy 意大利

Emanuele Scimia, political scientist, Italy 意大利

Massimo Tonucci, Italy 意大利

Vilma Alborghetti, Italy 意大利

Tong Yi (US, lawyer) 童屹


Qu Yuan, 曲园 (Paris-France, Chinese student) 留法学生


胡平(美国 《北京之春》主编)

陈泱潮(海外流亡民主人士)

吕京花(纽约 劳工)

曲园 (法国巴黎 留学生)

原心(香港 IT行业职员)

徐文立(美国 布朗大学教授)

武振荣(韩国 民运人士)

韩杰生(波士顿 教授)

唐复(香港 自由撰稿人)

汤冶乐(美国 商人)

齐家贞(澳大利亚 自由撰稿人)

易丹轩 (美国, 商务管理)

阿木(澳大利亚 自由撰稿人)

吴方城(美国 生物博士)

阿森(澳大利亚 自由撰稿人)

老戴维(澳大利亚 自由撰稿人)

蔡登文(美国洛杉矶 中国社会民主党副秘书长、时仲论坛报社长)

黄观鸿(美国马里兰州 教授)

石季华(美国马里兰州 幼师)

黄肖路(美国马里兰州 教师)

江浪(德国 翻译)

辛明(加拿大 科学工作者)

蔡桂华(美国纽约 政治流亡者)

傅申平(美国纽约 政治流亡者)

廖天琪(美国 编辑)

赵立风(美国 教授)

陶业(美国 工程师)

龚百修(台湾高雄 教师)

杜智富(加拿大渥太华市 工程师)

李铎生(澳大利亚 自由职业者)

孙学俭(旧金山 华侨)

王丹(美国洛杉矶 博士候选人)

裘自由(美国 自由职业者)

武南希(美国 中国社会民主党党员)

刘雨(美国 中国社会民主党员)

刘义(美国 中国社会民主党员)

郑义(美国华盛顿 作家)

邓韫璧(韩国 工人)

杨承民(美国 教授)

李冬(新西兰 教师)

孙立勇(澳大利亚 工人)

黄建荣(美国密西根 工程师)

邵江(英国 学生)

胡安宁(N.Y. 画家)

陈用林(悉尼 前中国外交官)

张夏阳(美国 工程师)

石巍(美国加州 政治流亡者)

张鹤慈(澳大利亚 自由撰稿人)

张三一言(香港 网络时政评论者)

刘因全(美国洛杉矶 学者)

王有才(美国 博士候选人,中国民主党人)

草庵居士(美国 商人)

茉莉(瑞典 教师)

傅正明(瑞典 学者)

高寒(美国纽约 《中国之路》主编,政治流亡者)

唐元隽(纽约 自由撰稿人)

黄钟(香港 民主人士)

草虾(海外 政论家)

吾尔开希(台北 电视主持人)

Terence Shanahan, Manchester UK, Sports columnist, 英国,体育评论专栏记者



Colleen Saltzgiver, Health Care, United States 美国,医务保健



Elizabeth Wong (黄洁冰), Malaysian, SUARAM (大馬人民之聲),马来西亚



Debbie Fitzgerald, IT, United States,美国,互联网技术



Thor Peterson, consultant, BC Canada,加拿大,咨询



Jonathan Siao Yiing Kae, Kuala Lumpur, Malaysia, Student, 马来西亚,学生



William James Hudson, Cambridge – England, Student,英国,学生



Alfred Cerdan Fiz, Madrid, Spain, Mechanical engineer, 西班牙,机械工程师



Isabelle Smedley, UK, care assistant 英联邦

Esther Adelman, London, UK, Trainee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英国

Neil Chantler, Vancouver,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lawyer) 加拿大

Steve Cleary, Ireland, Profession Engineer 爱尔兰

Pitisi Hatcher/ Disability Support Worker/ Australia 爱达利亚

Casey Greeley, Littleton, CO, USA, graduate of the University of Colorado 美国

Michael Ballantyne, Coróba, Spain, Estudiante 西班牙

Ruth Shortall, Reykjvavík, Iceland , Software Engineer 爱尔兰

Jacob Ward, Toronto, Martial Arts master/Online consultant/Reiki Healer 加拿大

Bridget Atkinson, London, Writer and teacher 英国

Karin Storén, Stockholm, Insurance Broker 瑞典

Corinne Oplinger,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Student 美国

Carolin Schmidt, Canada, Law clerk 加拿大

Tim Hutchings,Halifax, Canada, Municipal Gardener 加拿大

Samantha Forster, Clarksburg, MD, student 美国

Robert Agar, United kingdom, British Army 英国

Steve Marquis, Wales, Publican 威尔逊

Van Duong,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San Jose, CA, Student 美国

Sarah Kohn, British citizen living in Dornbirn / Austria, Management Assistant 奥地利

Vicky Ridgway, Ireland, Health Worker 爱尔兰

Tim Colbourn, U.K., Research Fellow 英联邦

Victoria Emerson, United Kingdom, travel agent. 英联邦

Nick Bradshaw, UK/USA, Filmmaker and journalist 英/美


Tin Min, Finland, student nurse 芬兰

Kyi Min Saw, Canada, Research Technologist 加拿大

Kate Whitman, United States - student at The College of New Jersey 美国

Dan Grosche, Webster, NY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Student and Marital Artist 美国


Erin Mason, Canada, hairstylist 加拿大

Jan Martinek, Czech Republic, student 捷克

Kevin Fogarty, Canada, Teacher 加拿大

Victoria Barclay, UK, Environmental Scientist 英联邦

Jörg Thieme, UK, Radiographer 英联邦

Kate Cornish, UK, Editor 英联邦

Mark Arthur, Learning Support Assistant from United Kingdom 英联邦

Sasan Voghoui, Dental Assistant from United Kingdom 英联邦

BOTTE Eve, France, Primary School Teacher 法国

Kathryn Morbin, Ireland, Civil Servant 爱尔兰

Cathriona Sullivan, England, Nurse 英国

Lori Pearson, Canada, Teacher 加拿大

Barnabas Leeke, Chief Teaching Technician, UK 英联邦

Lisa Nielsen, Canada, Outreach Officer 加拿大

Rafael Landeiro, USA Student 美国

Steve Jansen, UK, TV Producer 英联办

Tamara Costa, Canada, Writer/mother 加拿大

Cecilia E. Rivera – Örnsköldsvik, Sweden – Dance Pedagog. 瑞典

Michelle Deyden, US, student 美国

Heidi Öst, student, Finland (芬兰)

Jesper Öst, student, Finland (芬兰)

Savitha Piercy, Student, United Kingdom (英国)

Colleen Mallahan, consultant, United States (美国)

Tina Chan, student, Hong Kong (香港)

Lina Libell, medical secretary, Sweden (瑞典)

Oskar Wistbacka, student, Finland (芬兰)

Jaakko Salminen, student, Finland (芬兰)

Soren Kudsk-Iversen, student, Denmark (丹麦)

Steve Ho, student, Hong Kong (香港)

Lauren Foley, Student, England (英国)

Hélène EVRARD, student, France (法国)

Gloria Doñate, volunteer, Spain (西班牙)

Andreea Bolos, student, Uppsala, Sweden (瑞典)

Miriam van Reijen, student,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 (荷兰)

Cara Haberman, student, Canada (加拿大)

Katja Rothsten, student, Finland (芬兰)

Maija Karjalainen, student, Sweden (瑞典)

Rebecca Beloe, Sales Assistant, England. (英国)

Maren Deildok, Student, Oslo, Norway (挪威)

Ashley Yarwood, Student, UK (英国)

Jenny Eriksson, Student, Aberdeen, Scotland (苏格兰)

Petra Granholm, student, Turku, Finland (芬兰)

Jean-Paul Ginestier, Professor, Italy (意大利)

Viktor Forsman, student, Sweden (瑞典)

Lorna Edwards, Student, UK (英国)

Nadja Kostka, Intern at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Berlin (Germany) (德国)

Tariq Abdulla, Student, United Kingdom (英国)

Bjarki Bragason, Visual artist, Reykjavik, Iceland (冰岛)

Stella Recordati, Volunteer, Kosovo UNMIK (科索沃)

Ivona Truscan, Student, Romania (罗马尼亚)

Elizabeth Coleman, Teacher, South Korea (韩国)



2008年1月10日上网的添加签名名单:

Jan Eirik Paulsen, Norway, Student 挪威

Corne van der Westhuizen, self-employed, South Africa 南非

Roisin Shanahan, veterinary nurse, Ireland 爱尔兰

Kate Stott, Blogger, India 印度

Antonio Raganato Copertino (LE), Italy, Student 意大利

Chelsea McCooey, Canada, Student 加拿大

Holley Gaskill,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student 美国

Brian Kern, UK, human rights worker 英国

Lisa Sleeth, USA, Nurse 美国

Roger Garside, UK, writer 英国

Sandra Cangemi, journalist, Italy 意大利

Richard B. Miller, USA, Attorney 美国

Marinella Rossi, school inspector, Italy 意大利

Antonio Raganato, student, Italy 意大利

Damon Lynch, student, London 英国

Maryam Doroudi, Student, U.S.A 美国

Shatha Dakkak, student Palestine 巴勒斯坦

Maria Paula Elizondo, student, Mexico 墨西哥

jonas flury, student, united kingdom 英国

Laura Meyer, Student, USA 美国

Paula Kim, student, USA 美国

Michael Foxman, Student/Real Estate Developer, USA and Australia 美国/澳大利亚

Tehmina Kazi, child protection services and student, London. 英国

Tammy Lee, student, U.S.A. & Hong Kong 美国/香港

Marius Gavenas, student, Lithuania and Norway 立宛陶/挪威

袁之水 (Nancy Yuan) Student, USA 美国

Anis Riahi, student, China 中国

Elisabeth Jusnes, unemployed, Norway 挪威
签名仍在继续之中。愿意签名者,请电邮zgweiquan@gmail.com, 请说明居住国、或省市,身份或职业。




奥运前的中国真相


滕彪 胡佳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政府官员向全世界承诺“改善中国人权状况”。2004年6月,中国公布了北京奥运的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诞生于1896年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是为了促进人类的尊严与和平。中国和世界人民对奥运会将给中国带来的政治进步充满期待。
那么,北京有没有信守承诺?中国的人权状况有没有改善?
你们或许在奥运会时来到北京,你们将看到摩天大楼、宽敞的街道、现代化的体育场馆和热情的市民。你们看到的是事实,但不是全部的真相;就像你们看到海面上的冰山一样。你们或许不知道,能够看到的这些鲜花、微笑、和谐与繁荣,正是建立在冤屈、泪水、囚禁、酷刑和鲜血的基础之上的。
我们将讲述关于中国的那部分真实。我们认为,直面问题,对那些希望避免奥林匹克运动蒙受羞耻的人们来说,知晓真相才意味着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方政,两项残疾人投掷项目的全国记录保持者;1989年6月4日凌晨,为了营救同学,他的双腿在天安门被坦克压断。因为他的双腿让人想起六四,他被政府剥夺了参加伤残人运动会的机会。[i]2007年4月公安部下发的内部文件规定:秘密加强政治审查,11类43种人不许参与奥运,包括异议人士、维权人士、某些新闻机构和宗教团体等。[ii]而中国警方至今未将此规定通告中国公众和国际社会。
奥运工程投入巨资、黑箱操作,由于没有透明的财政公开,纳税人无法有效监督400多亿美元奥运投资的使用,贪污和受贿现象严重而普遍。奥运会建设总指挥、前北京市副市长刘志华就因为巨额贪污而移交司法机关。因奥运场馆建设,家住北京的叶国柱、叶国强兄弟的房屋被强行拆毁,兄弟二人又因为上访维权行为被判刑;叶国柱在狱中多次被铐手铐脚镣,绑在床上,并遭电棍殴打。在奥运会倒计时的这一年中,他将仍在天津的潮北监狱里遭受酷刑。据报告,有125万人因为奥运场馆建设而被迫迁离家园,到今年底估计会达到150万。40万流动人口在没有正式安置计划的情况下被拆迁,20%被拆迁家庭将陷入贫困或更加赤贫。[iii]青岛市以奥运会帆船赛为由,强行拆除居民房屋,并将多名居民或维权代表逮捕或判刑。[iv]沈阳、上海、秦皇岛等奥运分赛场,都有强制拆迁的情况发生。
政府以树立文明城市形象的名义大量阻截、关押、强迫遣返上访者、乞丐、流浪者,将其中一部分人超期关押在所谓的“救助站”,或者直接投入劳教所。城管人员以野蛮的方式没收街头摊贩的生存工具,并常常动用暴力。2005年7月20日,经营蔬菜的56岁江苏农妇林红英被城管人员打死。[v] 2005年11月19日,修理自行车的54岁的吴寿清被无锡城管打死。[vi]2007年1月,上海访民段惠民被警察殴打致死。[vii]2007年7月1日,上海上访维权人士陈小明由于被长期关押,疾病得不到及时治疗而去世……。[viii]2008年8月5日,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将来临之际,北京抓捕200名上访人士。[ix]
中国继续羁押迫害人权捍卫者、异议人士、敢言作家记者。曾被《时代周刊》评为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100人之一、最近刚刚获得“雷蒙·麦格塞塞奖”的人权捍卫者盲人陈光诚,因揭露计划生育中的强制堕胎、强制结扎、滥用酷刑,被政法部门构陷刑事罪名判入狱四年零三个月。政府拒绝亲友把盲文书和收音机带给他。而这个双目失明的公民,前不久在山东临沂监狱里遭到殴打。[x]2007年8月24日,他的妻子袁伟静准备去菲律宾马尼拉领奖时,在北京首都机场被山东国保警方暴力绑架。[xi] 2007年8月13日,黑龙江维权人士杨春林因为代表数万失地农民发起“要人权不要奥运”签名,而被以“涉嫌颠覆国家政权”罪名正式逮捕。[xii]中国一直在制造文字狱,被关押的记者和作家居世界之首,据不完全统计,1989年以后累计就有数百名之多。目前仍在狱中的中国记者有35 人,作家有51人[xiii],90%以上是在2001年7月申奥成功以后被拘捕或审判的。比如,记者、诗人师涛因向海外网站发送一封电子邮件而被判刑10年。牛津大学博士徐泽荣因为研究朝鲜战争而被以“非法向境外提供情报罪”判刑13年。作家清水君(黄金秋)因在网络发表文章而被判刑12年。(仍在狱中的记者作家名单见附件)[xiv]一些作家和异议人士被禁止出国,另一些被禁止回国。[xv]


每年数不清的国内网站被关闭,数不清的公民博客被删除、取缔,含有敏感词汇的任何文章均被过滤[xvi]。在大陆,很多外国网站无法浏览,收听收看外国的广播或电视节目受到干扰或严厉禁止。虽然政府许诺在2008年10月17日奥运会结束之前的22个月里开放外国记者采访[xvii],但驻华外国记者俱乐部(FCCC)的调查显示,有40%的驻中国外国记者在北京和其它地区从事新闻采访工作时,都有过被骚扰、拘禁或被官方警告的经历,还有的记者反应,他们以及他们的工作人员多次受到暴力驱逐。更严重的是,被采访的中国公民可能处在危险之中。[xviii]2006年6月,傅先财因接受德国媒体采访而被打成颈部以下瘫痪。[xix]2007年3月,郑大靖因接受英国电视台采访而被殴打关押。[xx]9月7日再被绑架回湖北刑事拘留。


政府继续压制宗教自由。北京基督教牧师蔡卓华,因为印刷《圣经》在2005年被判刑3年。[xxi]新疆家庭教会的周恒牧师,仅仅因为接到几十箱《圣经》,就被政府以非法经营罪名指控。[xxii]2007年4月至6月期间,中国共驱逐了100多名来自美国、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涉嫌传教活动的人士,其中包括在华达十五年以上的英语教师、人道主义工作人员。这次代号为“台风五号”的大规模驱逐外籍宗教信徒的运动,目的在于打击海外宣教机构藉奥运会的时机传福音。[xxiii]2006年9月30日,71名西藏人准备由西藏逃亡到尼泊尔,中国边境人员向他们开枪,一名17岁的尼姑被打死,一名20岁的男子受伤。[xxiv]在许多国际目击者在场的情况下,中国警方甚至仍声称他们是在受到袭击后的还击。时隔一年,中国对藏传佛教的控制变本加厉,从9月1号开始在西藏地区实行一项新法令,要求所有喇嘛的转世都要经过政府部门的批准。公然粗暴干涉藏区沿袭数百年的活佛转世制度。[xxv]并依然阻挠藏区宗教领袖、享誉世界的和平主义者达赖喇嘛返回家乡。
从1999年以来,许多信仰受到官方禁止的宗教教派的信徒,比如法轮功、三班仆人,遭到了极其残酷的、有计划的迫害,不少人被迫害致死、遭受酷刑而致伤、或被折磨成精神病。仅仅因为他们不放弃信仰、藏有宗教书籍、制作光盘或者写文章揭露迫害真相,就会遭到判刑或劳教。[xxvi]
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执行死刑最多的国家:死刑数字被当成“国家机密”。但据专家估计每年大约8000到10000人,包括暴力犯罪和经济犯罪。在被执行死刑的中国公民中,甚至有一些完全无辜者。比如聂树斌、滕兴善、曹海鑫、呼格吉勒图,他们仅仅因为非常偶然的原因才被证明是无辜的。[xxvii]陈国清、何国强、杨士亮、朱彦强、黄志祥、方春平、程发根、程立和,八位无辜的农民,在警察极其残忍的酷刑之下屈打成招,法官明知被告无罪而故意判处死刑(死缓),目前被分别关押在河北和景德镇监狱。[xxviii]
酷刑在中国各地的看守所、劳教所、监狱里普遍存在:酷刑的方式包括电击、火烧、电针、长时间吊打、剥夺睡眠、强行注射破坏神经的药物、针扎手指,等等。每年都有中国公民被警察或监狱管理人员酷刑折磨致残、致死。
中国仍然保留着劳动教养这一任意羁押制度,这意味着完全不经过法院审判,警察机构就可以剥夺一个公民人身自由,最长可达四年。此外还有收容教育制度,完全凭警察意志就可以剥夺公民人身自由六个月到两年。当局为了简化手续和混淆视听,有时会把异议人士或维权人士送到劳教所、收容教育所甚至精神病院。[xxix]


全世界最庞大的秘密警察系统——国家安全部(国安)和公安部国内安全保卫局(国保),行使超越法律之上的巨大权力,他们对公民进行监听、跟踪、软禁、关押和施以酷刑。2004年6月3日,中国秘密警察公然把“海洛因”塞入重庆异议人士许万平手里,栽赃陷害他进行毒品交易。后来许万平被以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刑12年。[]

中国公民无权选举国家领导人,也不能选举地方首长和地方议员。实际上在地方人大代表选举中也从来没有自由行使过真正的选举权。泛蓝联盟成员、武汉居民孙不二因为以独立参选人身份参加县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在2006年9月被打得满头是血。孙不二从今年5月23日起失踪,至今不知下落。[i]



中国继续实行野蛮的城乡身份歧视制度:按照中国的选举法,一个农民的选举权是一个城市居民的四分之一。[ii]2007年6月,数千被拐卖的未成年儿童被强制劳动、殴打迫害,导致大量未成年儿童被伤残甚至活埋的“黑窑事件”被媒体曝光。被骗到山西黑窑厂做苦工的孩子,最小只有8岁,最大的13岁,而几乎所有的黑窑厂都与政府官员有关。[xxxiii]中国政法机关一直非法禁止艾滋病感染者对政府责任的索赔诉讼,各地秘密警察经常恐吓、软禁或者拘捕艾滋病领域的民间社会工作者和维护自身权益的艾滋病感染者。


在苏丹达尔富尔和武装冲突严重的其他非洲地区,中国政府出售武器支持种族冲突和屠杀。
中国政府强行遣返北朝鲜难民,明知道被遣返者在北朝鲜的命运是劳改营甚至是被处死,这违背了中国加入的《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和《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
——人们应该知道:奥运会将要举行的国家,是一个没有民主选举、没有信仰自由、没有独立法院、没有独立工会、禁止游行示威和罢工的国家;是一个滥施酷刑、实行歧视制度、拥有庞大秘密警察体系的国家;是一个违背人权准则和人类尊严、不准备承担国际义务的国家。
——人们需要考虑:奥运会与宗教迫害、劳改制度、现代奴工制度、身份歧视制度、秘密警察、反人类暴行能否并存?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憧憬“同一个梦想”。我们希望有一天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一样,分享着人权、自由、民主、和平这些普世的恒久价值。但是,我们看到,中国政府显然未准备兑现承诺——中国政府迄今为止的奥运准备工程表明,举办奥运会相反成了政府限制公民自由、压制人权的理由!
我们不希望封锁和隔离中国;但只有坚守原则的人权压力和开诚布公的对话才会促进中国政府改变现状。无视以上现实而包庇北京奥运光环下的种种暴行,是对奥林匹克宪章的蔑视,也是对人类文明基本准则的蔑视。保障人权需要时间,但我们应该立即阻止中国的人权状况继续恶化。任由在一个人类尊严遭到践踏的地方举办奥运会,既不会给这个国家的人民带来光荣,也不会给奥运会带来光荣。
我们由衷地希望奥运会为中国13亿国民带来和平、平等、自由、公正的价值。我们祈祷奥运会在自由的中国召开。我们必须推动2008的奥运会真正符合奥林匹克宪章,推动同一个世界中实现同一个人权梦想,我们相信,唯有这样的奥运会才能促进中国的民主进步与世界的和平发展。
没有人的尊严和权利,就没有真正的奥运。为了中国,为了奥运,捍卫人权。


2007年9月10日


注释:

--------------------------------------------------------------------------------
[i] http://soundofhope.org/programs/162/64104-1.asp
[ii] 2007年4月初,中国公安部下发了《关于严格开展奥运会及测试赛申请人员背景审查的通知》。http://www.peacehall.com/forum/boxun2007a/344626.shtml
http://radiofreechina.wordpress.com/2007/05/31/new-blacklist-for-those-entering-china-during-olympics-reported/
[iii] 总部设在日内瓦的“世界居住权与反迫迁中心”(Centre on housing rights and evictions) 2007年6月发表的报告。在受奥运工程影响的人中,估计每年有33,000人由于失去居所,而变为生活贫困。
http://www.cohre.org/mega-events
[iv] http://www.ibtimes.com/articles/20070517/china-demolition-standoff.htm
[v]《江苏法制报》2005年7月29日。http://www.dffy.com/fayanguancha/sh/200507/20050729095508.htm
[vi] http://www.peacehall.com/news/gb/yuanqing/2005/12/200512031035.shtml
[vii] http:// hric-newsbrief.blogspot.com/2006_12_31_archive.html
[viii] http:// hric-newsbrief.blogspot.com/2007/07/july-14-16-2007.html
[ix] http://www.epochtimes.com/gb/7/8/6/n1793681.htm
[x] 陈光诚的相关报道,可见,http://www.time.com/time/magazine/article/0,9171,1186887,00.html
[xi] www.rfa.org/cantonese/xinwen/2007/08/24/china_rights_chen/
[xii] http://www.breitbart.com/article.php?id=070904062003.m7jreun7&show_article=1
[xiii] http://www.rsf-chinese.org/
[xiv] 独立中文笔会狱中作家委员会的网站上的狱中作家名单包括:孔佑平、黄金秋、欧阳懿、罗永忠、郭庆海、颜军、杨子立、张宏海、徐伟、靳海科、赵常青、吴义龙、陈少文、姜维平、徐泽荣、喻东岳、陈晏彬、刘浩锋、张玉辉、吴士深、陶海东、姜力均、罗长福、拖乎提-吐尼雅孜、桑坚成、何德普、王炳章、秦永敏、程益中、喻华峰、李民英、李志、毛庆祥、朱虞夫、徐 光、哈 达、胡石根、赵 岩、师涛、张汝泉、杨天水、张 林、郑贻春、马亚莲、阿卜杜勒加尼·梅梅特民、刘贤斌、岳天祥、严正学、程翔、陆建华、蔡卓华、许万平、李建平、杨茂东、李长青、李元龙、阳小青、郭起真、胡明军、努尔莫哈提•亚辛、陈树庆、王小宁、张建虹(力虹)、吕耿松等。见,http://www.penchinese.com/wipc/01wipl0-main.htm
[xv] 被禁止出国的人包括揭露SARS真相和1989年镇压学生运动真相的蒋彦永医生,人权律师高智晟,独立作家刘晓波、廖亦武、江棋生,等等,不允许回归祖国的中国公民包括魏京生、王丹、王军涛、吴弘达、傅希秋、方励之、严家其,等等。
[xvi] 根据人权观察的报告,中国在2006年上半年关闭了700多个网路论坛,并且强迫8个搜寻引擎过滤10000个敏感用字。http://hrw.org/chinese/docs/2006/12/31/china15421_txt.htm
[xvii]《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xviii] 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2144,2718444,00.html
[xix] http://en.wikipedia.org/wiki/Fu_Xiancai
[xx] http://www.rfa.org/mandarin/shenrubaodao/2007/03/17/xinwen/
[xxi] http://en.wikipedia.org/wiki/Cai_Zhuohua
[xxii] http://chinaaid.org/2007/09/05/
[xxiii] /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011
[xxiv] www.rfa.org/cantonese/xinwen/2006/10/13/china_tibetan/
[xxv] http://www.peacehall.com/news/gb/china/2007/09/200709071414.shtml
[xxvi] 最近的官方报道,见2007年07月12日青岛日报,《青岛5名法轮功人员分别被判刑》。http://news.sina.com.cn/c/2007-07-12/161613432964.shtml
[xxvii] 有关聂树斌的报道,见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zmzg/200503240931.asp
有关滕兴善的报道,见http://news.sina.com.cn/o/2005-06-16/13566190113s.shtml
有关曹海鑫的报道,见www.chinamonitor.org/article/case/chx2.htm
有关呼格吉勒图的报道,http://news.sina.com.cn/c/2006-10-09/175111191234.shtml
[xxviii] 河北承德案的报道,见http://news.sina.com.cn/s/2005-03-31/12416251935.shtml
江西乐平案的报道,见www.crd-net.org/Article/Class9/Class14/200606/20060602235031_1328.html
[xxix] 湖南的网络作家贺伟华在今年八月份被强行送进精神病院,见www.rfa.org/mandarin/shenrubaodao/2007/08/21/he/



[] www.peacehall.com/news/gb/china/2004/06/200406041411.shtml







[i] www.rfa.org/mandarin/shenrubaodao/2007/05/29/sunbuer/







[ii]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选举法》第十二条、十六条。www.china.com.cn/chinese/law/690775.htm







[iii] www.youtube.com/watch?v=_alb9vJeKJo


(胡佳:奥运前的中国真相 全文完博闻bowenpress.com)




发表于: 2008年1月28日20:32 星期一 发表主题: 既要奥运,又要人权。

--------------------------------------------------------------------------------








既要奥运,又要人权。

冯正虎

北京当局举办的奥运会肯定会在2008年8月8日召开,无任民间人士采取何种抵制态度及行为,都不会影响它的顺利举行,接受邀请的外国元首都会如约赴会,包括美国总统布什。因为北京的奥运会不是以中国共产党的名义举办的,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举办的体育盛事,并经国际奥运会组织合法程序授权的国际运动会,国际奥运会组织的领导人已无权毁约,联合国的其他一些会员国也将积极参加北京奥运会。除非中国首都北京再次发生震惊世界的“六四”事件,就会促使主要民主国家的谴责与抵制,导致北京奥运会流产。
但是,中共十七大后的中国,再现“六四”事件的可能性很小,至少在2008年不会发生。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已经确立以人为本为发展核心、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社会目标的政治路线,就会竭力避免在首都大开杀戒的“六四”事件再度发生。依靠“六四”武力镇压可以换得二十年的稳定,这是一个流传已久的伪证。其实,“六四”武力镇压使中共政权遭受前所未有的孤立,在国内由于武力恐惧与全面倒退,使体制内的精英与一般民众万念俱灭,采取一种不合作的态度,同时一大批被逼到对立面的体制内精英却成了反对派的精英人物,89、90、91年中国民主运动声势浩大,人才济济、粮草齐备、同仇敌忾,气势大于当今的法轮功,又加上整个国际社会的鼎立相助,主要民主国家都与中共政权划清界限,使中共政权处于摇摇欲坠之中。邓小平比谁都先看清自己的失误,所以1992年“南巡”才是力挽狂澜,制止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全面倒退,继续力举经济体制改革,其结果化解了内外压力,挽救了中共政权。邓小平与时俱进的速度高于中国民主运动的一些领导人物,满足中国民众要求经济体制改革的政策调整化解了中国民主运动的压力,瓦解了民主人士的斗志,收编了一大批精英人物,导致传统民运的衰败。
现在,国内有民众基础的维权人士历经磨难在政治上也日趋成熟,在与官方的对抗与妥协中推动中国的进步。虽然在国内也有反对奥运会的诉求,也会出现抵制奥运会的行动,但是国内维权人士的主流看法,还是既要奥运,又要人权,没有把奥运与人权对立起来,而是结合起来。国内独立作家、学者、律师及其他维权人士共同发表的公开信《》,基本上代表国内维权人士的看法。正如公开信所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同样的人权。这样一个更完整的口号,不仅可以更好地表达奥运精神,进一步推动奥运事业,也能够为我们中国提供检省发展道路的良好机会,为所有中国公民提供支持奥运的激励,最终为中国的进步、为建设真正的社会和谐提供新的动力。” 国内维权人士在人权奥运的气氛中,纷纷上书,公开发表改善人权的各项建议,而且“这些建议符合‘没有任何歧视’的奥运宗旨,符合国际人权人道的原则,符合中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符合中国政府的相关规定和政策乃至中国传统的人之常情,也是北京奥组委提倡的“开放、绿色、人文奥运”最应该体现的。如其得以落实,虽远不足以从根本上改善中国的人权状况,但起码可以作为中国人权事业的进步的新起点,为国家与社会、政府与民间的良性互动奠定一个新的基础,也会成为中国政府向世人展示其改善人权的诚意、以人为本的一个机会。”
我们不期望奥运会对改善中国人权状况起很大作用。北京奥运会只能让国际社会更关注中国,了解中国政府的光彩一面,也了解中国政府的罪恶一面。滕彪、胡佳《奥运前的中国真相》中揭露的问题就是中国政府的罪恶一面,已经在网上公开了。他们向全世界强烈呼吁,“我们看到,中国政府显然未准备兑现承诺——中国政府迄今为止的奥运准备工程表明,举办奥运会相反成了政府限制公民自由、压制人权的理由!”“任由在一个人类尊严遭到践踏的地方举办奥运会,既不会给这个国家的人民带来光荣,也不会给奥运会带来光荣。”但是,国际社会除了舆论谴责之外,对制止中国各地政府侵犯人权的罪恶行径是没有任何影响力的。有影响力的外国政府与大公司是以国家利益或公司利益优先的,维护他国的人权也仅是它们实现国家利益或公司利益最大化的手段,一张王牌而已。中国政府在人权问题上已经能熟练地应酬这些列强,它的压力是来自于国内的不分体制内外的日趋强大的维权请愿。国内的维权人士也不指望依靠这些列强来干涉“中国内政”,不会把改善中国人权的宝押在奥运会上,维护中国公民的权利已不分体制内外,需要中国人自己每天的努力,不断诉求与实践。自立者,天助之。


写于2007年12月7日上海仁和苑

返回页首


海边的卡夫卡



注册时间: 2007-12-05
帖子: 53
发表于: 2008年2月1日2:43 星期五 发表主题: 以史为鉴:1988汉城奥运成韩国民主契机

--------------------------------------------------------------------------------

1988汉城奥运成韩国民主契机


1988年举行汉城奥运会在这之前,韩国民众利用时机再次发动民主运动。

当时韩国政治斗争的焦点是民主派要求总统直接选举,迫使独裁者全斗焕下台,当局则坚决反对。1987年4月13日,全斗焕发表搁置改宪的特别谈话。


1987年6月百万民众走上汉城街头,表达政治诉求,要求修改宪法,实行总统直选,政府惧怕国外制裁抵制汉城奥运,也为了改变自己的政治形象,迫于国内外的压力和世界潮流,不敢贸然镇压。


(四)美国支持韩国民主化,全斗焕下台


当时美国“明确表示反对韩国当局采取军事行动。1987年6月27日,美国参议院以七十四对零票一致通过促进韩国民主化决议案,支持韩国人民的民主化运动,要求韩国当局举行自由公正的选举。1987年7月1日,美国众议院以四百二十一对零票一致通过促进韩国民主化民决议案。并且此时韩国如果朝野对抗,政局不稳,到手的奥运会主办权就可能丧失,这对韩国将是一个致命的打击。这样全斗焕当局在对抗不利,镇压不能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全面妥协。于是全斗焕当局通过民主改革,给予政治反对派以合法的地位,韩国终于实现了从权威政治向民主政治的转型。” (注2:《领袖悲剧教训集》桑玉成主编P163)


韩国军人独裁总统全斗焕下台,韩国初步实现民主体制,这既是民众示威游行奋起抗争的结果,也是美国政府大力支持的结果。

台長: yuluoke
人氣(1,305)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自由论坛 |
此分類下一篇:万维争鸣:如何制作人血馒头?
此分類上一篇:郑也夫评说2007年社会热点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