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2-22 08:56:33| 人氣15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万维争鸣:如何制作人血馒头?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万维争鸣:如何制作人血馒头?


万维读者网 作者: 温毕熙 2008-02-16 23:45:24

万维读者网记者温毕熙评论文章:当年混在外企的时候,办公室有位“毅然决然辞掉美国高薪待遇”(餐馆打工)的爱国海归,常常给我们土鳖们聊点他以前在美国的往事,从大西洋赌城到纽约法拉盛,从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到六四学生领袖柴玲,光怪陆离、无所不包。那时候互联网还没有全面铺开,咱土鳖们还不知道外边的世界有多么精彩,就常常对那位老兄所聊的美国生活艳羡不止。

记得最清楚的是他讲述的几个朋友享受“人血馒头”的经历:1989年中国政府出动坦克镇压“六四”学生运动之后,现代电视传媒时代目睹北京镇压惨状的美国人受不了了,同情心大发,不仅给了当年留美10万中国学生或难民一个“特别永久居留绿卡”(后来被某些批评者指为“血卡”:意指当年留美同志们用国内学生和市民的鲜血和生命换到了极难获得的美国永久居留权),而且到处为中国死难者施舍、募捐成千、上万、过亿的美金。

爱国海归的朋友们就是在这个时候,享受到了“人血馒头”:6月4号之后,他们几个兄弟毅然放弃那天的餐馆打工,走上街头,抗议中共。他们每人头上缠着白布条,上书血色大字:“绝食”“Hungry Strike”,手中拿着募捐箱,在纽约大街进行示威募捐。第一天下来,募捐成效显著,哥几个决定向餐馆请假,继续开展爱国示威募捐运动,3天下来,3个人竟然募捐到了大大小小的美钞有两万多美金。(www.creaders.net 记者专稿 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个既无上级组织,又无监督机构的募捐游击队,陷入了迷茫,他们3人就跟后来那群拿着“六四血卡”却又重新巴结中共的人们一样,果断地忘记了天安门广场的死魂灵,毅然决然的瓜分了这笔募捐款项,误打误撞的吃上了1989的“人血馒头”。

从此之后,在享受“人血馒头”中吃出经验的广大海外同胞,逐步开始把“人血馒头”的突然性升级为产业化,以满足广大食客随时随地食欲的要求,尤其是要满足那些习惯了人血馒头、已经不习惯回到中餐馆打工的领导同志的欲望。

可惜,天安门广场的青春、北京的鲜血、一代中国人的命运,转瞬间成了美国华小栓们赖以生存的“人血馒头”、白吃食堂。当六四之后,成群结队的”血卡“持有者蜂拥回到中国,毅然海归、毅然爱国之际,还有谁记得,自己的绿卡、自己的美国护照背后,藏着阴森森的鲜血故事?

19年来,尽管屠刀在变钝,却不影响人血馒头的享用者,从偶然食客,到天天食客;从意外发现,到生物产业链,成为当今最红火的无烟产业。走在纽约、洛杉矶的唐人街,如果你见到有人见面打招呼为:“今天你民主革命了吗?”,他们其实本意就是“今天你吃(人血馒头)了吗?”。

人血馒头的生物链,经专家鲁迅考证,基本由如下几个方面构成:

1、食客:就是躲在安全的美国,动不动高喊“民主革命”的骗子。

2、屠刀:就是专制政府,特指中共,喜欢配合骗子把人关进监狱,或出动坦克压人。

3、牺牲:就是那群宁愿被骗的捐血者,特指中共治下的癫狂异议人士(比如有人拿诺贝尔奖鼓动与欺骗)。(www.creaders.net 记者专稿 转载请注明出处)

4、捐献:就是一场秀做完之后,洒下热泪予以掏钱的冤大头,特指某些基金会和部分海外华人。

人血馒头已经成为一个海外华人相当成熟的生物链和产业链,例如假难民,就是拿着国内计划生育、家庭教会同志们的苦难,吃北美移民政策的人血馒头;有志于此的华小栓们,需要迅速行动起来,在屠刀、牺牲和捐献都聪明起来之前,尽快啃上两口。

(本文仅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台長: yuluoke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