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1-20 03:00:54| 人氣85| 回應0 | 上一篇

後來的人--4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高貴的靈魂。
年輕時,他相信有些人身上寓居著高貴的靈魂。他覺得,能夠當面聽見有一個人對著另一個人說-我在你身上,看見了高貴的靈魂,是一件很棒的事。他明白,這般的想法儘管真誠卻容易被他人視為是教條主義式的浮濫情感,這只能是護圍在內心裡耐心地等候它發芽的一個秘密,良善的秘密。
有幾次,他甚至不自覺地像個小丑一樣,對著鏡子,演練著各式不同語氣聲調姿勢表情說-我在你身上,看見了高貴的靈魂。然後若有所失一臉呆愣,或是哈哈大笑起來……。
在他那一段不算短的書寫時光中,積留下來的札記本子中總可找到對「高貴的靈魂」的為數不少的追索式條目,論理的、悲歎的、抒情的、寓言的……,不一而足,甚至還有以此為題的小說段落-當然,從未真正完成過。
這其中有一段是這樣寫的:人只要終其一生盡力去做好一件事情,便可無辱於高貴的靈魂之名。
自然的,他或可稱是遲來的選擇了「寫作」當成是這一回事,也就不奇怪了。
□□
友人事後關於他的描述:
--至今,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說話的模樣,很特別,很引人胡思,有一股莫名的吸引力……他似乎是把自己當成了某一個小說人物那樣說話的……裡頭藏著一種緊張…..該怎麼說呢……一種墮落的緊張吧!我想,所謂的吸引力也跟這緊張有關,而吸引力本身反倒可以說是一種純粹的力量失衡下的結果吧。
--印象中,他一直都在寫作,大概是從他退伍之後吧!初期他頻繁地將寫下的東西與我們這一掛朋友分享,那時候,他的文字中有著一股……溫暖的清新,不是那種字面上的意思,而是他十分清楚自己寫的是什麼、想要寫的是什麼,是一種可以稱之為創作者的清新的魅力,當然其中還有著很明顯的力量感,雖然他感興趣的題材往往是具備一種罕見的傾斜的趣味……後來,幾乎就在同時,他該說是刻意也好,不得不也好,少有作品呈現在我們這些寥寥幾個朋友面前,而那些稀零偶現的篇章,讀起來已大不同於以前了……不一樣了,就連他偶有出席的聚會,他的種種表現言談亦讓人起疑、擔心,似乎有什麼我們不知情的變化悄悄發生了……。
--對,他後來的作品,讀起來,認真地讀,以我對他的了解程度,會發覺那是很累的事情,彷彿在閱讀過程中,不知不覺就被他的文字給吸走了什麼,甚至有時……令人感到虛脫。
--是耐性吧!我想,他寫的東西吸走了讀者的耐性,原先對生命自滿自知的耐性。
--我記得,他以前不是這樣的……這麼說好了,一個簡單的字眼:陽光。學生時代的他根本無法讓不相識的人與後來的他搭連起來,太劇烈了,我想,就連他自己對此都感到深深的疑惑吧!不是那麼明顯地表現出來……我覺得……他一直在尋覓思索那一個時間點,勉強能夠說是差錯的時間點,在破碎的言談中,在沾滿傷感氣息的文字中……。
--我記得,他曾經開玩笑地戲稱那為……「只不過是跌了一下,世界就變了,可是,究竟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跌了那麼一下,說真的,我還是糊裡糊塗地不知從何找起……」,身為他的朋友,我的確可以從這樣的玩笑話當中得出一些關於他的……很內裡核心的欲求與不滿吧!
--你這麼說,是很容易引起誤會與過當解讀的……。
--我懂你的意思,這麼說好了,我們不應將他言之為跌了一下的自嘲比喻當成是他對於所謂失敗這件事-如果有的話……的一般化且……流於空洞的開脫之詞,你知道,他是一個寫作者,或許旁人不這麼以為,但他的確是如此自許為一個寫作者,一個將寫作當成是整個生命活動的起點與終點此外無它的漢子,一個以文字織網繞繭企圖去與世界達成某種共識的勞動者,他的說辭不能只視之為個人意見或是情緒抒發而已,應該更為寬廣地以一種更濃厚的文氣去接近他……。
--只是我懷疑……這樣就夠了嗎?
□□
有一度,他決定一本一本將書寄給女孩。
點指兵兵。他從一本厚厚的大台北地區電話簿中去尋找地址。
他選擇了把書寄出去,實際上,可說是一種他對自我生命的總結的試探性舉動,可是他還算是年輕啊!距離所謂的年老還有著一大長段充滿未知的跳躍翻撲的時日待跨越,一個在年輕時代便著手進行這種穿刺生命一般的解決的人,不禁讓人感到極大的不解疑惑,那甚至是一種對於知情者的冒犯了,那可能會引來一些無心卻不免飾以惡意的言詞,會讓知情者頓地狐疑自身原有的對於生命的把握流失了重量,就像好端端地行走在平坦堅實的路面上,突地腳下一浮,地面傾斜的錯愕。
這些書都流落到哪裡去了,無人知曉,也不應該有多嘴的閒弄傢伙問起這一點。
如此一來,關於一種指向書籍本身的真誠的感情還是恰當的。
□□
他是一個喜於與書籍接近的善意的傢伙。
除此之外,他對於書籍更有一種浪漫之想--書是會挑人的。他以為,每一本書都各自具備其不同的品味、癖好,她會挑選某人-被選中的人,成為她的伴侶、知音,她為這幸運的人打開自身,並且將她曾被灌注的秘密與這人分享。
書本才是這一個由符號、紙張與精神、意識、理念充斥其間的獨特而美好的世界的主人,一切由她發號施令。
那這個被選中的人該做什麼、能夠對這個幽微巨大的符號世界投入些什麼?
等待是必要的,是一切可能的美好事物開展的基石(美好一語,在此不允許過當的類別污染),光是等待萬萬不夠,你必須擔負起等量的從中獲取等價於書籍之生命的衝動甚至更多的摒棄之責。
書只能給出她自身,不能是別的什麼……。
而被選中之人給出他自身的話,便能觸碰到一個完好的世界,存有,以及生命的視野。
他曾這樣說過--書總是好的,讀書總也不差,總覺得一本書裡頭有些什麼不一樣的東西正等著自己,再不然就只是一個字一個字地跟著走著跳著過去也自有其一番溫暖,感覺自己給一種奇異的規律安撫著的溫暖。
□□
他闔上手中的書,任那恍若有的暫留於瞳膜上的漩渦靜靜地凝繞著,小說結尾的那一句話--我不再寫作。
他察覺自己正處身於一種已許久未造訪的整個地用力的狀態,並非是那種手指緊握的銳利大放的消耗式的用力,而是另一種從外部無從察覺、反倒是從內裡逐漸翻攪出什麼……的用力。
哈!寫作,一如手執利刃挖挑出不見天日埋於肌體深處的筋脈。
失敗且可恥的書寫案例:賭徒,水果盤,三星連線,777。盜墓者,俄羅斯娃娃式的棺木。囚鎖於筆上的老人,靈感,菸灰占卜。
我不再寫作。
究竟有多少本書--已被寫出的、未被寫出的,於內容中夾藏了這樣一句話--我不再寫作。他以為,這一句話,只適合在一位寫作者的第一部作品中出現,若非如此,便令他感到悻悻然。一位寫作者-完美地說,是無條件地屈服於書寫並以此處理自身與相互裹藏圍覆的世界之間的關係-心靈的拓樸,我不再寫作,當是一種與年輕自信的對望的準確展現。然而,對於那些個有經驗的老成的-面對著紙張、手指間挾持著的筆,不再那麼全然地陌生膽怯,甚或有善於角度調控之技的書寫者,一旦提及-我不再寫作,他再再萌生一種衝動當著這人的面,認真地、不慍不火地說:你放棄吧!你放棄寫作吧!
未知,才是寫作活動一切之所依。
他總想像這樣的開始對一個初入險惡墨野的人,是切深珍貴且完美的:他在一張白紙上,寫下-我不再寫作,字跡歪歪斜斜的,然後,這人開始寫作,他已經在寫作了。
而他自己不曾如此,亦無法如此了,那唯一的可能的第一次的機會早在許多年前被他濫用了。
真有人能夠窮極一生,孜孜不倦地寫作嗎?若有,他很想碰著這一人,問問他-如果自己避棄了堪稱為所有的--家人的抱擁、朋友的揚呼、愛人的耳語,單只為了寫作,將自己離棄,還原為一最基本的生存境況,唯有己身一人的生存境況,這辦得到嗎?並且以這般截決的唯有一人的生存境況去進入寫作可能嗎?你膽敢起誓以一致的言語與行動舉筆與自身搏殺一生嗎?
而這一切甚至又是為了什麼?--他連放縱自己稍稍尋思於此都感到莫大的不安與薄脆不耐的虛妄。
是什麼促使他如此?對美的執求嗎?對不可企及的語言偶有的抖顫迷醉的經驗的召喚嗎?不管是什麼,都不是那麼簡單地能夠說清楚的,如果這種種的疑問存在著解釋回答的可能,也是在書寫之中才可能的。
書寫本身業已是書寫的報償了,他知道,如若還存有一絲探求底限的欲求,也只能繼續寫下去。
□□
文字證據。
寫作:你走了好長一段路,長時間凝視著眼瞳中的自己,任由濫情不值信任的形象倉皇地追逐落隊的影子。你將雙手雙腳連同軀幹以文字綁縛成蛹狀,你往前滾行……是為了給某一個(或然是唯一的理想的那一個)不知名的人帶去一個微弱的信息,你仍必須仰望命運的神祇--此人或將你解開,或者,你與文字已然無異彼此,你已是文字本身。

台長: 黑夢
人氣(8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