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2-30 03:19:29| 人氣3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Wien耶誕旅記...3..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04.12.26
Klimt

為了Klimt的名畫「The Kiss」而去。

U4換Tram D,跟著幾個同樣是觀光客的乘客零零落落下了車。耶誕過後的城堡廣場上,聖誕市集已有人在收拾東西,小木屋全關閉著。

摸索著來到入口,眼見冬天景致相當蕭瑟的醜陋幾何式大花園,不得不承認冬天還是比較適合室內活動...。

Oberes Belvedere。上貝爾維德宮。

第一印象是「不怎麼樣」,根據回家查書所得,OGB是座典型的巴洛克式建築,平平穩穩的三層樓建築,方方整整的。書亦云:18世紀Wien對東方文化其有獨鍾,因此上宮外牆用色採用東方色調,充滿了異國風情。而1953年成立的博物館,專收19th,20th的藝品。

Klimt是這趟Wien行的重頭戲和動機之一。以往並不太認識的一位畫家,在Paris書店月曆上卻常常見到他那金金又華麗的作品,忍不住就記下了Gustav Klimt這個名字。

上個學年的TD旁聽,一位來自Wien的Erasmus交換學生介紹著她的城市,原來Klimt是屬於Wien的呢,不但多幅作品皆收藏在那,也是Secession(分離派)不可或缺的要角。

寄存了衣物登上三樓,大約是習慣了 Louvre的龐大和一間接一間永遠逛不完的驚人藏量,現今進博物館總覺得「展品量OK」,很少有被藏量壓到喘不過氣的feeling。

先入眼的是幾幅Klimt的風景畫。

從不知道Klimt也畫風景畫的我,忍不住刻意多對眼前的畫作端詳了一番。

沒有那典型的Klimt式的 ‘金’,反而是用色柔和許多、自然、有些點描派味道的田野,一整片長滿紅色虞美人草的原野、一大片地上鋪滿厚厚落葉的樹林.....。

尤其是那幅「Beech Wood」(1903,Buehenwald),那落葉層層疊疊、黃、棕黃、土黃、褐、咖啡色....各種色塊堆疊出一塊 ‘新地板’ 的樣子,傳神有味的讓人的目光忍不住多停了一會兒。

好妙,我不知道Klimt的風景畫會 ‘長這樣’。

上宮收藏的Klimt作品中,最有名的是「The Kiss」(Der Kuβ,1907)和「Adele Bloch-BauerⅠ」(Adele Bloch-BauerⅠ肖像畫,1907)。

站在「吻」前面,畫面中的一男一女,以帶點絕美又有世紀末華麗風的姿勢深深互吻著,那是種完全不同於任何畫家的華美,另外一種華麗。 乍見之下金燦燦得讓人眼花撩亂,但再細細瞧下去卻很能以一種獨特的美感經驗深深刻印在腦海中。

書上說,Klimt是象徵主義 + 抽象主義的代表者之一。我卻不再覺得Klimt的東西難懂或太抽象,那純純粹粹就是另外一種 ‘美’,透過他那又金又銀卻一點也沒失了韻律和諧的線條、圓圈,佔據滿滿整張畫布的油料,強烈而震撼的創造出華麗卻不俗氣,華美中帶點 ‘淒’ 的味道和風格。

靠近去研究「Adele Bloch-BauerⅠ」這幅肖像畫,解說牌上寫著「oil, sliver and gold on canavas」,讓原先只能透過畫冊或圖片來認識Klimt原作用色or色調、無從加以檢視佐證的我,面對著眼前的原作,只能爆出:「真的是金色!」的驚嘆句。

那是如假包換的 ‘金’,毫無疑問的華麗。

在平面的油畫上,(Klimt未留油畫筆觸),Klimt加上了細細的各種花紋、裝飾圖案、尤其是婦人脖頸、手腕上的那些手鐲、頸鍊,微微立體的添加筆觸讓那華麗更顯真實。-- 平面的婦人身軀,立體的華麗。

1897,Klimt在Wien成為Secession的創始者之一,接下了如Hofburgtheater, Imperial Museums等大工程。但真正成為轉捩點的是1902年。

這一年,分離派選了樂聖Beethoven為第14屆藝展主題,那幅長達34m的「Beethoven Freize」由此誕生。僅管其它諸如維也納大學festival hall(1905)等作品皆毀於1945年的二次大戰,旦已成為分離派重要作品的「Beethoven Freize」幸運的留存下來。

離開兩幅名畫走到下一間展室,另一幅同樣出自Klimt之手的上流婦人肖像畫猛地點醒我Klimt筆下 ‘女人’ 的不同。

那是一位身著粉紅色長袖連衣裙,坐在椅子上微微側頭的女人。

看著這幅「Sonja Knips」(1898),突然瞭解為何Klimt的畫乍看之下都有點凶,甚至有點恐怖,因為畫中的女人總透露出一股凜然,她們總正面定定看向你,不再側著臉或低垂眼簾;不再偏著頭露出俏麗活潑的表情,.... 這些女人的容貌不再走甜美風,而是雙眼有力的直視你,毫不畏懼或退縮。就算是這位Sonja Knips女士,身穿柔美的粉紅色衣裳,那’Klimt式女人’的氣息依然濃烈。

有點威尼斯嘉年華會的華麗,有點舊俄時代的帝國華美.....Klimt的畫,真的特別。

台長: 苦力小編
人氣(3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