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2-02 16:38:13| 人氣1,00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關於「唯一的真理」之二三牢騷



「不付出就無法成長,且將導致自己太過自我本位,無法了解他人的想法。」
這回的演講中,講者祭出的開場白,就如一銳利的箭射向我心,因為這類似的想法與感覺確實常在某些必須做決定的時刻,從腦海深處跳出來困擾著我。

面對不同的人與事,選擇付出與否的關鍵在於─「自己能從中得到什麼?必須付出什麼來換取?在自己所在乎的某些面向上是否能產生一定程度的意義?又必定會經歷怎樣的過程?而自己又會在這過程中感到為理想與目標付出的喜悅與滿足,且因此忘卻了因犧牲某部分的自我而感到內心深處所生的厭倦、嫌惡感受?」

想起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凡是你擁有了就會讓你厭倦的東西,都不足以稱為真正的快樂。」又以此是否可類推─「凡是讓你達到了就會讓你厭倦的目標,都不足以稱作真正的理想?」?

然而,上述的情形或許又可以有另一解,即:人本是充滿慾望與努力兩種本質的動物﹝某個哲學家說的﹞,所以,一旦一日心中尚存有一絲慾望,就永遠會生出厭倦這樣的情緒,也永遠沒有真正滿足的時刻。

關於人的永不滿足此一病徵,往好的方向上說,正是這樣的動力促使世界不斷進步,各種知識不斷被創造與發展,甚至有到火星上居住的可能;然而,這是對於擁有相同份量的慾望與努力,甚或後者多過於前者,且能將慾望導向正途以為努力動力的幸運人們來說的結果;相反的,對於世上千萬與庸碌的螞蟻在特定的表象上並無分別的人們來說,他們的生命並未被賦予天降的不凡使命、源源不絕的努力動力,及完成某方面曠世成果的本能。

於是,他們的生命至多是為自己的慾望與努力負責,相對於前述的人們來說,後者的慾望與努力似乎顯得可悲與可笑,甚至於微不足道;但,雖然只為了生存本身而有的這兩種看似如此輕微的本質,然而,有多少人一生中都在它們之間奔忙,終究也無法取得平衡的那一點?

又看那背負著必須為自己生就龐大天資而付出令人瞠目結舌份量的努力以焠煉出不凡成就的前者,他們身心的喜悅與滿足就一定大於後者嗎?在某方面來說是的,但他們生命的可喜之處不也恰是可悲之處嗎?因為用以換取亙古成果的,是他們生而為人所具有的,那份因生存本質而產生的掙扎、過程的苦與樂,而無選擇餘地地喪失了成為別種人類的可能。

或許,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個弔詭,即使是面對自己的生命也無法確切地下定義,遑論是看待別人生命的時候?

所以,雖然已離題甚遠,還是得繞回起點;我真正想問的是:「『付出』、『成長』,與『了解他人想法』,此三種元素果真如我們理智所設想的成線性發展?是必然、絕對的?」如果得自問自答的話,我的答案則是:「恐怕是偶然、相對的吧!」

因為個人生命情調的不同,以致在付出的過程中有所不可為旁人設想的發展與取捨吧!而旁觀的人是不可輕易地評議他人生命的走向與出口的,只要是在不妨害別人的原則之下,就算不合常理、不流俗從眾,也不必因此而背負太多無理的斥責眼光吧?!

畢竟,每個人有主宰自己生命與做選擇的權力,沒人能說誰何謂好或不好,因為自己只是自己。

蘇格拉底說,「我無知,但至少我知道我無知」;然而,凡人之所以為凡人就是在於不承認自身的無知,且甚而以為自己擁有知道他人的異稟吧!

「世上沒有絕對的真理」,這是惟一的真理;雖然在真理之外,總是容許如上述的胡謅存在。

台長: 晴天
人氣(1,00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文苑英華 |
此分類下一篇:留戀
此分類上一篇:流浪到青蘋果樂園_2002.10.19中時人間副刊〈六年級同學會〉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