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6-12 11:45:08| 人氣821|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調御丈夫,能調御修正道的大丈夫。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末學感想 您也可以恰到好處 很會拿捏 遠離極端!

佛說四十二章經解

 明古吳蕅益釋智旭著

資源出處>>http://www.book.bfnn.org/article/0861.htm

沙門夜誦迦葉佛遺教經,其聲悲緊,思悔欲退。

佛問之曰:汝昔在家,曾為何業?對曰:愛彈琴。

佛言:弦緩如何?對曰:不鳴矣!弦急如何?

對曰:聲絕矣!急緩得中如何?對曰:諸音普矣!

佛言:沙門學道亦然,心若調適,道可得矣。

於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惱。

意若生惱,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

但清淨安樂,道不失矣。

 第三十四章,明學道之法,須善調身心,勿令緩急失所也。儒者亦云:其進銳者其退速。又云:勿忘勿助。蓋三乘出要類如此。

中道是什麼

資源出處>>http://tw.myblog.yahoo.com/jw!TSBZRiWaEQUrk5bVRPg.HTU-/article?mid=331

佛教講中道,避免偏激的觀念和行為,中道的正確意義是什麼?中道闡釋的是不落兩邊的正中的道路。佛陀曾比喻說,上游的木材如果要順利的運送到下游,耍順著水流而行,不要靠到岸邊擱淺,也不要沈沒在水底,才能到達目的地。 中道又如彈琴,如果琴絃太緊,聲音粗澀;琴絃太鬆,則聲音沈悶;不鬆不緊,聲音才會美妙。

在實踐上佛陀開示了不苦不樂的中道,自我虐待的無義苦行,或放縱感官享受的沈溺樂行,兩者都不能得到心靈的解脫自在,唯有依中道的智慧而行才能解脫。

在觀念上的中道,則離常見、斷見,一見、異見,有見、無見等邊見,勝解緣起性空的中道。

為什麼談中道必須明緣起?如『雜阿含』三○○經說:「離此二邊,處於中道而說法,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由此生故彼生,而不起「無」見,此滅故彼滅,因此不起「有」見,不落有無二邊,就是緣起的中道。

十二緣起本為四聖諦中說明流轉還滅的集諦,而其「此有故彼有」的原理,則是適用於一切法的。緣起法則說明了一切存在都是在相依相待之中呈現,其中沒有一絲一毫的實體或絕對性,所以緣起的極致就是寂滅,而這寂滅不是灰身滅智、沈空滯寂的意思,而是一切執取、邊見的息滅,也就是「空」的的意思。

既然,一切法歸於空,是否偏於一邊,而有失中道呢?須知「空」並不意味最終的結局或結論,而是指相依相待的因緣所生法,當體即空,空就在每一剎那所呈現的各式各樣的現象中展示它的普遍性。可以說緣起即空、空即緣起,名為中道。

 

 

琴聲中道

資源出處>>http://www.lopon.org.tw/showcontent.asp?CatID=100&PID=143

文/噶瑪滇真聽列惹薩

  夜闌人靜,眾人都已入睡,東廂寮房卻還有位僧人在誦讀迦葉佛的《遺教經》。那聲音聽起來悲切而緊繃,似乎帶著幾許退轉的後悔與惆悵。

  多少年來,他都是日夜用功,而今持誦迦葉佛涅槃前的重要法教,想到自己不惜辭親割愛出家,為何精進不已,至今卻還沒有成就?感嘆去日苦多、未來渺茫難測,不禁悲從中來……。一日前去拜見佛陀。

  慈悲的佛陀完全瞭解他的心思與困境。佛陀安詳地問道:「你以前在家,曾經做過甚麼行業呢?」僧人回答:「弟子很喜歡彈琴。」

  一切法皆為佛法,彈琴亦可論道。

  佛陀設問:「琴弦如果太鬆,彈起來音色如何呢?」

  僧人回答:「那是彈奏不出聲音的。」

  佛陀再從相反角度引導:「要是琴弦繃得過緊呢?」

  僧人說:「琴聲太尖銳單薄,甚至還會把弦給弄斷了!」

  佛陀問道:「那如果琴弦調得鬆緊適中,又將如何?」

  「琴弦鬆緊恰到好處,所有聲音都可以彈得出來,和諧悅耳。」

  真是巧妙!僧人已經自己說出答案了……佛陀進一步闡釋:

  「沙門出家修學佛道也是這樣。
   心如果調適得宜,就可以慢慢證得佛果;
   如果追求佛道太急切,廢寢忘食過於急躁,就容易身體疲累。
   身體疲累,心裡就會產生煩惱與負擔,修行往往跟著退轉。
   一旦修行退轉,罪惡之心必定增盛。
   其實,只要讓心處於中庸的平衡狀態,保持清淨寂靜安樂,
   佛道就不遠了。」

  過猶不及,都是一種病態,一般人總是容易陷入這兩種極端,在二元對立的世界中辛苦奔波——精進與懈怠、快樂與痛苦、愛與恨、得與失、生與死……當知,唯有安於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才能獲得最大的寧靜與喜悅,沒有積極不積極、遠離造作不造作、放下刻意的追求,在自然而然中,不疾不徐,一切美好將圓滿呈現。

  修行猶如彈琴,琴是資糧,用功是道。諸位首先要放下對欲望的追求,安貧樂道。外人看來,簡直是廢人不事生產;然而,行者若在意外在,則離修行遠矣! 

 

標準佛學字典介紹

(可向佛陀教育基金會索取免費結緣)>>

佛學常見辭彙

http://book.bfnn.org/books/0592.htm

陳義孝居士編 竺摩法師鑑定

【十號】 佛有十種的尊號,即

一、如來,乘如實之道來成正覺。

二、應供,應受人天的供養。

三、正遍知,真正遍知一切法。

四、明行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等三明與聖行、梵行、天行、嬰兒行、病行等五行悉皆具足。

五、善逝,自在好去入於涅槃。

六、世間解,能瞭解一切世間的事理。

七、無上士,至高無上之士。

八、調御丈夫,能調御修正道的大丈夫。

九、天人師,佛是一切天、人的導師。

十、佛世尊,佛是一切世人所共同尊重的人。

【調御丈夫】


 (術語)佛十號之一。梵語,富樓沙曇藐婆羅堤Purus!a-damya-sa%rathi,

佛能調御一切可度之丈夫,使入修道也,佛雖亦化女人,今從尊而唯謂為丈夫。

智度論二曰:「復名富樓沙曇藐婆羅提,富樓沙秦言丈夫,曇藐秦言可化,

婆羅提秦言調御師,是名可化丈夫調御師。佛以大慈大悲大智故,有時軟美語,

有時苦切語,有時雜語,以此調御令不失道。

(中略)問曰:女人佛亦化令得道,何以獨言丈夫?

答曰:男尊女卑故,女從男故,男為事業主故。」


FROM:【佛學大辭典】

 

【調御丈夫】



  謂具大丈夫力用,而說種種諸法,調伏制御一切眾生,

令離垢染,得大涅槃,故號調御丈夫

(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FROM:【三藏法數】

資料來源:http://www.baus-ebs.org/fodict_online/ 

在線佛學辭典 查 調御丈夫 

(末學示範標準查解 如果有誤 請柔性勸導 末學當下修正)

 

  • 佛學常見辭彙(四畫~六畫)

    佛學常見辭彙. (四畫~六畫). 陳義孝居士編. 竺摩法師鑑定. 四畫. 五畫. 六畫. 四畫. 【心】 指無形的精神作用,也就是佛教所說的八個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 ...
    book.bfnn.org/books/0593.htm - 頁庫存檔 - 類似內容
  • 佛學常見辭彙(一畫~三畫)

    佛學常見辭彙. (一畫~三畫). 陳義孝居士編. 竺摩法師鑑定. 一畫. 二畫. 三畫. 一畫.
  • 【一地】 (喻)佛性好像一塊土地。土地能使一切草木的種子生根發芽, ...
    book.bfnn.org/books/0592.htm - 頁庫存檔
  • 佛學常見辭彙(七畫~九畫)

    佛學常見辭彙. (七畫~九畫). 陳義孝居士編. 竺摩法師鑑定. 七畫. 八畫. 九畫. 七畫.
  • 【弟子】 徒眾對老師的自稱。 【伽藍】 1.僧伽藍摩的簡稱,華譯為眾園, ...
    book.bfnn.org/books/0594.htm - 頁庫存檔
  • 佛學常見辭彙(十畫~十二畫)

    佛學常見辭彙. (十畫~十二畫). 陳義孝居士編. 竺摩法師鑑定. 十畫. 十一畫. 十二畫. 十畫. 【乘】 運載之義,是譬喻佛法如渡船,能把眾生從生死的此岸運載到涅槃的 ...
    book.bfnn.org/books/0595.htm - 頁庫存檔


  • On the second floor is the first of the three Buddha Halls. The red granite sculpture of Shakyamuni Buddha represents "the transformation Buddha," the historical Buddha known by ordinary people. His virtue, wisdom, and power can subdue all demons and heresies; therefore he is known as "the Great Majestic One."
    The red granite Buddha statue and grey stone surrounding give an ambience of calmness and serenity, and reflect the Buddha's compassion in this world of suffering.

    本師釋迦牟尼佛的面容端嚴而靜謐,身著右袒式袈裟,衣褶線條流暢簡斂,左手於胸前結禪定印,右手結觸地降魔印,結跏趺坐於蓮花上,流露出無盡的慈悲與願力。

    資源出處>>http://www.flickr.com/photos/hl-wang/2307862298/in/photostream/ 

     

    buddhisttemple 西元2008年06月04日座落於卑詩省、列治文市的

    國際佛教觀音寺,是加拿大已註冊的慈善團體,為一結合中國傳統建

    築、文化藝術及佛教哲學的寺院。並透過靜坐、傳統佛教儀式、慈善

    活動,與中國高深精妙的傳統文化藝術,對西方世界傳播佛法哲理。

    www.buddhisttemple.ca

    台長: 張一鼎 Yiiding Chang
    人氣(821) | 回應(1)|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