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5-28 10:21:31| 人氣2,808|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五逆重罪全犯墮無間獄-千萬不要呀!!!!!!!!!!!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如來公開的秘密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劉宋西域三藏法師彊良耶舍 譯                               

http://book.bfnn.org/books/0031.htm節錄


爾時,世尊告韋提希:『汝今知不?

阿彌陀佛,去此不遠,汝當繫念,諦觀彼國淨業成者。

我今為汝廣說眾譬,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

『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

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如此三事,名為淨業。』

佛告韋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種業,

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經典~佛說觀無量壽經(一)  TUBE ON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bwdz2fct00&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OBgToX1wkc&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nwVbELuM3g&feature=related

 

 

 阿闍世王(第一章~神通力)http://children.bfnn.org/comic/aszw/aszw01.htm
 阿闍世王(第二章~未生怨)http://children.bfnn.org/comic/aszw/aszw02.htm
 阿闍世王(第三章~五逆罪)http://children.bfnn.org/comic/aszw/aszw03.htm
 阿闍世王(第四章~醉象襲佛)http://children.bfnn.org/comic/aszw/aszw04.htm
 

阿闍世王(第五章~皈依佛)http://children.bfnn.org/comic/aszw/aszw05.htm

 

 西元2010年02月17日淨空法師談 - 懺悔的力量不可思議。中國諺語所謂「浪子回頭金不換」

『五逆』是阿鼻地獄,一念覺悟就解脫。有沒有這個例子?有。《觀無量壽佛經》阿闍世王造的五逆十惡罪,那是墮阿鼻大地獄。我們在《阿闍世王經》裡面讀到,他遇到善知識的開導,一聽開示知道自己錯了,誠心誠意懺悔,念佛求生極樂世界。世尊告訴我們,他是上品中生,品位那麼高,這是我們想像不到。我們以為大概差不多是下下品往生,哪裡知道是上品中生,這才不敢輕視造惡之人。阿闍世王可能也是菩薩示現,教導我們千萬不要以惡意對待惡人,為什麼?說不定他在臨終一懺悔,比我們高出太多了,我們遠遠比不上他,怎麼敢輕視惡人?所以往生淨土是兩個方法:一個是依照經論的理論方法修行,另外一種是臨終懺悔,悔過往生,懺悔的力量不可思議。我們中國諺語所謂「浪子回頭金不換」,真回頭了,這一回頭是好人當中的好人,好人也比不上他,我們要懂得,決定不能夠輕視。這是「五逆當處解脫」。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CzT_D3cgfc

影片來源:地藏經玄義1998_12 淨空法師啟講於 新加坡淨宗學會

 

http://www.youtube.com/results?search_query=%E9%98%BF%E9%97%8D%E4%B8%96%E7%8E%8B&aq=f

阿闍世王子的故事阿闍世的故事佛典卡通佛典故事佛教卡通佛教動畫蒐集佛教卡通/佛教動畫歡迎來結善緣

提婆達多的故事http://www.tglin.idv.tw/epaper/epaper36.htm

提婆達多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轉到: 導航, 搜尋
提婆達多從山上推下巨石,企圖殺害佛陀

提婆達多梵語巴利語:देवदत्‍त,Devadatta),漢譯或翻作提婆達兜、地婆達兜、諦婆達兜,簡稱則翻譯為調達;亦有義譯為「天授」者。為釋迦牟尼的堂兄弟,曾加入釋迦牟尼領導的僧團,但是後來因為意見不合與權力鬥爭,離開釋迦牟尼,另外成立教團。

在原始佛教經典中為犯下五逆重罪,破壞僧團,背叛佛教,極為負面的人物。《妙法蓮華經》中,則紀錄提婆達多亦受佛陀授記,將來成佛。

目錄

[隱藏]

[編輯] 出身

提婆達多出身釋迦族,祖父為師子頰王,師子頰王有淨飯王、白飯王、斛飯王、甘露飯王四子。提婆達多之父各經典則有異說。為釋迦牟尼佛堂兄弟,佛陀侍者阿難親生兄長。佛典中又記載其「四月七日食時生,身長一丈五尺四寸 」、「大姓出家,聰明,有大神力,顏貌端正 」。

[編輯] 出家

釋迦牟尼成佛後,返回故國迦毗羅衛城,向宗族說法,淨飯王鼓勵臣民出家追隨佛陀,有五百釋迦族人出家,中如拔提王阿難阿那律陀優婆離、提婆達多等人。

《十誦律》中記載提婆達多:「出家做比丘,十二年中善心修行:讀經、誦經、問疑、受法、坐禪。爾時佛所說法,悉皆受持。」《出曜經》中則言其:「十二年中,坐禪入定,心不移易,誦佛經六萬」。由此可見其廣學博文,精進難得。

[編輯] 提婆達多的惡行

[編輯] 破僧

提婆達多以其聰明、博聞、禪定、戒行精進,在摩揭陀國弘法時,以種種神通,深受王子阿闍世的禮敬,在王舍城一帶受到僧俗二眾崇仰,自認與佛陀同「姓瞿曇生釋家」。因而提婆達多乃以佛陀「為諸四眾,教授勞倦 」為由,向佛「索眾」。要求「令僧屬我,我當將導」,佛陀則以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連神通第一,都未交託統攝教授眾僧之責,何況提婆如此的「噉唾癡人 」。遂令提婆達多心生嫌恨,而提婆達多所理解教義,也與舍利弗、目犍連不同。提婆弟子瞿迦梨迦留盧提舍等則時常謗毀佛陀兩大脅侍 。

阿闍世篡奪父王頻婆娑羅之位後,提婆達多更受王家利養恭敬,地位聲勢益加尊隆。因此「名聞利養」,反而損害其修行,於是苦行修養更加精嚴,我慢愈熾,更加企求統攝僧眾的權力 。

從佛出家之弟子,不分種姓出身,一律平等。然而佛陀出身釋迦王族,部分釋迦族僧眾則不免自覺優越,以為佛入涅槃後,當由釋迦族比丘統攝僧團。提婆達多四伴黨三聞達多騫荼達婆、瞿迦梨、迦留盧提舍等皆出身釋迦族;而擁護堤婆達多的六群比丘比丘尼也都以出身釋種,或與佛陀關係密切,而自覺優越,不願接受十方比丘攝化教誡。而這種心態顯與佛法不合。

而提婆達多提倡「五法」,與印度當時的苦行風氣相應,以其頭陀行「少欲知族樂出離者」,更勝佛陀所教。主張「盡形壽乞食,盡形壽著糞掃衣,盡形壽露坐,盡形壽不食酥鹽,盡形壽不食魚及肉。 」即畢生嚴守苦行。

所謂五法,各經論記載不盡相同,南傳上座部律藏則記載:

  • 「盡形壽應為住蘭若者。至村落者罪。」
  • 「盡形壽應為乞食者。受請食者罪。」
  • 「盡形壽應著糞掃衣者,受居士衣者罪。」
  • 「盡形壽應為樹下住者。住屋者罪。」
  • 「盡形壽應不食魚肉。食魚肉者罪。」

然接以絕對苦行為依歸,重視壓制物慾,追求不受五欲,厭惡五欲。認為「瞿曇沙門亦有此五法,但不盡形壽,我今盡形壽受持此法」「八聖道趨向泥洹,反更遲難。修行五法以求解脫,其道甚速。」乃以離欲為解脫之道 。 提婆達多以此五法行籌表決,有五百初學比丘依循他,於伽耶山住下,另立僧伽,又有「非法說法,法說非法,非善說善,善說非善,犯說非犯,非犯說犯,輕說重,重說輕,有殘說無殘,無殘說有殘,常所行法說非常所行法,非常所行法說常所行法,非說言說,說言非說。」等十四非法,於「界內別行僧事」,於是破僧。經舍利弗、目犍連化解,只餘瞿迦梨等四伴黨留下,提婆達多則因五逆重罪墮入地獄。然已衍生釋迦族比丘與十方比丘不和,導致後來佛教分化之因 。

[編輯] 害佛惡行

依南北傳佛佛典記載,提婆達多索眾不成後心懷嫌恨,舍利弗、目犍連帶領五百比丘返回佛所,誓報此怨,慫恿阿闍世王子幽禁其父,自立為王。遂有刺客殺佛、推石壓佛、狂象害佛、爪毒傷佛、拋車擊佛等害佛惡行。並因阿闍世王日漸疏遠,斥責、毆打蓮華色比丘尼致死。而往昔宿世與佛結怨,誓言生生世世為佛伴友,壞佛亂佛,有爭女、漁師兒共命鳥金色鹿本生因緣

地藏經中所描述的無間地獄

2007/09/11 21:25

無間地獄

 

獄城周圍有八萬多里,高一萬里,全是由鐵所造成,城上全是猛火熾聚。獄城裡面,每個地獄都連在一起,名稱亦不相同,其中有一處叫做無間地獄。

「無間地獄的周圍有一萬八千里,牆高一千里,全是由鐵造成,城下有火燒到城上,在獄牆上還有鐵蛇鐵狗噴火,在牆上專門追逐罪人,令罪人無所逃避」。

「另在獄中有一偏滿萬里的針頭大床,一人受罪可自見身體,變成萬里大的遍臥滿床,若千萬人受罪,亦能各見其身遍臥滿床,此便是所造眾業,感招之果報」。

獄中有千百個夜叉惡鬼口牙如劍、眼如電光;手如銅爪的拖扯著罪人。又有夜叉拿著大鐵戟,拋擲中罪人的身體、口鼻或腹部,再用鐵戟將罪人拋到空中後,又用鐵戟刺接回來、或把罪人拉到鐵床上。

另有鐵鷹圂著罪人眼睛,鐵蛇纏著罪人之頸,身體所有技節都被釘在長釘上,舌頭被拔出來,用鐵犁耕之、有的腸被抽出來剉斬。有的被滾燙的銅汁從口灌入,有的被燒紅的鐵縛身體,痛的罪人死去活來,千萬次的反覆著,這都是罪人作惡造業感召的苦報。這些罪人雖經過千萬億劫的受苦,仍然不能出離地獄。直到這個世界壞了,又再寄生到另一世界受苦,一直輾轉相寄,這便是無間地獄的罪報。

又因這是由五種事業而感招的,故而言無間-沒有休息間斷。

1.        日夜都要受罪報而沒有一刻停止。

2.        當一個人受罪或同與千萬人受罪時,他的身體都遍臥滿床。

3.        刑罰罪人的器具齊備。如:刺人的叉、打人的棒、咬人的鷹、蛇、狼、犬,都是鐵做。有用來磨罪人的碓臼和罪人的刀,有穿鑿罪人的心肝肺腑、剉削罪人的皮、有用大斧頭砍罪人的頭,再將罪人丟下大鐵鍋煮,或用鐵網來燒烤罪人。亦有用火熱的鐵馬踐踏罪人,再用滾燙的鐵汁澆罪人的身體,罪人饑餓時,令他吞下熱鐵丸,口渴時、令他飲熱鐵汁,如此痛苦沒有間斷。

4.        不分男女老幼貴賤或天龍神鬼等…若有造罪感招,都要受此苦報。

5.     在無間地獄,日夜都經過萬死萬生,連轉念瞬間的休息都不能,除非業報受盡,才能受生。

 

因緣果報

 

殺生者必受短命報、竊盜者必受窮苦報、邪淫者必受雀鴿鴛鴦報、惡口罵人者必受眷屬鬥爭報、喜好毀謗者必受啞巴生瘡報、瞋恨心重者必受醜陋殘廢報、慳貪吝嗇者必受所求未願報、飲食無度者必受饑渴、咽喉病報、打獵縱情者必受驚嚇恐怖喪命報、不孝父母者必受天誅地滅水火天災報、燒山林木者必受癲狂自殺報、繼母虐待非親兒女者必受投生鞭打報、網捕魚、鳥者必受骨肉分離報、毀謗三寶者必受瞎、聾、啞吧報、輕慢佛法者必受墮三惡道報、破壞常住財物者必受無量地獄輪迴報、污瀆冤枉出家者必受永生畜生報、滾燙猛火刀斬傷害眾生者,必受同樣報應、破戒犯齋者必受禽獸飢餓報、無理毀壞者必受貧乏求不得報、貢高我慢者必受卑賤下使報、搬弄是非者必受無舌百舌報、知見不正者必受投生蠻荒果報…

 

惡人四十九天

 

地藏經云:在閻浮提為惡之人,死後49天內,若無人為其做功德,救拔苦難;而生時又未修善,將依在生時所造惡業,感召受報之地獄。而途中必經大苦海,苦海中滾燙、又有兇惡的猛獸爭相咬食,亦有形狀怪異的夜叉追趕著罪人,諸如此慘狀,此為大鐵圍山西面第一層海、此海東面再過十萬由旬,又有一大海,其苦加倍於此;再經東面另有一大海,其苦更加一倍。這都是眾生因三業(貪、瞋、痴)惡因所感召成之業海。

而這三重海的裡面就是大地獄。在每個地獄裡面,又有許多小地獄、較大的有18層地獄,其次有500重小地獄、再其次有千百重小地獄,在每個地獄裡都是受著無量苦難。

菩薩云:「千萬世界有的有地獄、有的沒有;有的有女人、有的沒有;有的有佛法、有的沒有;地獄罪報也並非都是一樣的…」。

[編輯] 提婆達多受記將來成佛

提婆達多因地裂,墜入阿鼻地獄

提婆達多身陷地獄,佛為阿難說提婆達多未來生處,因提婆達多命終之時,受地火所燒,生懺悔心,「經歷一賢劫,當生四天王上,復輾轉生三十三天焰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六十劫中,不復墮三惡道,往來天人中,最後受身,剃除鬚髮,著三法衣」,後成「辟支佛」。

根本說一切有部破僧事》則記載:提婆達多造三無間業,遭受無間地獄火燃炙,痛苦不堪。阿難見其受苦,心生悲愍,要提婆以至誠皈依世尊。提婆達多「深心慇重,口自唱言:今日我身乃至徹骨,於薄伽畔,至心歸伏」。隨後即墮無間地獄中。世尊告諸比丘:「提婆達多善根已續,於一大劫生於無隙大地獄中,其罪畢以後,得人身。輾轉修習,終得證悟缽剌底迦佛陀,名為具骨」

妙法蓮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則記載佛告諸菩薩四眾「我念過去劫,為求大法故,雖作世國王,不貪五欲樂。椎鐘告四方:誰有大法者,若為我解說,身當為奴僕。」而有阿私仙人為其宣講妙法華經。而此阿私仙人即為提婆達多,以其多善知識,成就佛陀「波羅密、慈悲喜捨、三十三相、八十種好,紫磨金色,十力、四無所畏、四攝法、十八不共神通道力,成等正覺。」

因此佛陀為其授記,預言「提婆達多卻後過無量劫,當得成佛,號曰天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世界名天道。時天王佛住世二十中劫,廣為眾生說於妙法,恆河沙眾生得阿羅漢果,無量眾生發緣覺心,恆河沙眾生發無上道心,得無生忍至不退轉。」

台長: 張一鼎 Yiiding Chang
人氣(2,808) | 回應(3)|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零>
合十:大善人.晚安

大德非在家眾可稱謂的..

善知識.愚未知此境界.

故未敢用詞..僅知 善

莊嚴.正覺.

感恩..
2010-06-13 15:12:40
版主回應
感恩 大德 大善人 末學不敢! 阿彌陀佛
2010-06-13 19:12:30
<零>
補充.

愚者回訪.見極其莊嚴.正覺..欽佩

又..見其阿育王網頁.而有感請教

今知所謂的阿育王是誰?定論否?

愚者曾好久前.一篇彌勒造像.有論及阿育王.彌勒思維造像.阿育王

貴霜王朝的石窟(敦煌石窟藍圖就是取之於它)大乘初期弘揚.末期

滅亡等等..(跟中國一樣滅佛.當時很多高僧逃離至中國.歷史可

查.當時?中國一下子出現很多新面孔的僧眾)

愚者認為阿育王即是丘就卻.如斷頭台.月光菩薩.他當時的出土錢

幣.今大陸尚買得到的古董..等等的證據都有.更涉及日本第一國寶

彌勒思維菩薩真偽?

不幸一大篇的文稿.寄至人間福報(佛光山).後要求退稿三次.(都答

要退回).卻都不退..很遺憾.後就絕口不談佛教..宗教..至今

今見阿育王之字眼.而您的修為足能為愚者解或.故祈賜

阿育網是誰?
2010-06-13 15:54:58
版主回應
【阿育王】
--------------------------------------------------------------------------------
 古印度摩竭陀國的國王,華譯為無憂王,於公元前二七○年間,統一全印度,初奉婆羅門教,肆其暴行,殺戮兄弟、大臣、及無數人民,後來改信佛教,成為大護法,興慈悲,施仁政,於國內建八萬四千大寺,及八萬四千寶塔,派遣宣教師,到四方傳法,使佛教發揚於國外。


--------------------------------------------------------------------------------
FROM:【佛學常見辭匯】
【阿育王傳】
--------------------------------------------------------------------------------
 (經名)七卷,西晉安法欽譯。記阿育王之事蹟及摩訶迦葉以下優波多等之因緣者。


--------------------------------------------------------------------------------
FROM:【佛學大辭典】

對於佛教歷史部分

末學這方面未詳細涉略

感恩 合十 大德 大善人

可以請教對於這方面有相當專樣位您解答喔!
2010-06-13 19:11:0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