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4-10 11:43:00| 人氣17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日均騎行次數僅0.3次共享單車企業折戟澳大利亞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僅僅不到一年時間,剛剛掀起出海競賽的共享單車,又在澳大利亞、日本等地遭遇滑鐵盧。

  小黃車ofo近日宣布,未來60天內,將逐步關停位於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和悉尼的運營業務。在此期間,ofo將開始從城市拆除自行車,並將其整合到倉庫中。

  9個月前,ofo宣布攻下南半球第一國澳大利亞,在阿德萊德市啟動試點項目,並宣稱是首家獲得澳大利亞政府運營許可的共享單車平臺,隨後又在悉尼投放了200輛共享單車。

  對於撤離的原因,ofo向第一財經表示,更多是海外市場戰略調整所致。“海外戰略目前的重心是深耕重點市場,並探索實現商業價值,非重點海外市場,會開展調整計劃,將影響降到最小。”

  海外戰略的調整是否與ofo資金短缺問題有關,戰略調整下又將會退出哪些海外市場,對此ofo方面並未給到記者明確回復。但從此前官方消息來看,海外戰略調整後,ofo創始人兼CEO戴威將直接負責海外業務。新加坡、美國、法國將成為重點市場,進展並不理想的澳大利亞、印度、以色列、中東市場都面臨邊緣化。

  共享單車折戟澳大利亞

  ofo並非第一家在澳大利亞走不長久的共享單車。

  在此之前,有澳大利亞“小紅車”之稱的ReddyGo也宣布退出澳大利亞市場,作為對會員用戶的補償,ReddyGo計劃向每位會員免費贈送兩輛自行車。ReddyGo的創始人Tang是澳大利亞華裔,背後的投資人也是小藍單車的投資人,首批投放的160輛單車來自中國,此前還計劃6個月內在悉尼投放6000輛單車激光脫毛優惠

  澳大利亞共享單車市場的另一主要玩家新加坡oBike公司於今年6月中旬退出了墨爾本,雖然其聲稱仍會堅持悉尼的運營,但剛剛宣布退出新加坡市場的oBike仍深陷於拖欠用戶押金和資金鏈斷裂的風波中,前景並不明朗 。

  從轟轟烈烈進駐澳大利亞到接連撤退,共享單車在澳大利亞究竟遭遇了什麽?

  單車使用人數少、頻率低是共享單車退出澳大利亞市場的重要原因。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今年5月的一項研究發現,澳大利亞單車共享率全球最低,與其他國家每天騎行2~6次相比,悉尼用戶每天平均騎行的次數僅為0.3次。

  “悉尼很多道路沒有專門的騎行道路,上坡下坡很多,並不適合騎自行車。從騎行文化角度而言,澳大利亞多數人騎車是當作鍛煉身體,並非短途出行工具。”長期居住於悉尼的華人王靜告訴第一財經,“一般上班族居住的區域離市中心有一定的距離,大多選擇開車上班,身邊居住離市中心比較近的同事,也都自己購買了自行車。”

  用戶規模和人口分布特征的確限製了澳大利亞單車的使用頻次。

  目前悉尼常住人口剛剛突破500萬,每年旅行流動人口約700萬至800萬。第二大城市墨爾本隻有400多萬人口,分散在墨爾本近1萬平方公裏的範圍裏,大多數由郊區組成。

  相較於國內北上廣深而言,這註定是一個“小而美”的市場。而從人口分布來看,澳大利亞的商業區、居住區、工業區之間都有一定的距離,這使得單車無法像國內一樣進行大規模片區投放。

  亂停放招致高壓政策

  與國內共享單車遭遇損壞、出現亂停亂放等問題如出一轍,共享單車在澳大利亞也迎來各式各樣的社會問題。

  投放的幾個月期間,共享單車開始出現在海邊、屋頂、鐵軌上、河底、樹杈上和公園河裏,據了解,oBike在墨爾本投放了1200輛單車,損壞率達到15%~20%。

  在澳大利亞騎行必須佩戴頭盔,根據澳大利亞法律規定,如果被當局發現沒有佩戴防護性裝備,將被處以300澳元或更高的罰款。雖然各大共享單車在進入澳大利亞市場時,都配備了頭盔。但王靜告訴記者,隨著運營,不少單車的頭盔已經不見蹤影,甚至有的被惡意破壞,被扔在街道、河流裏。

  為了規範無樁共享單車停放問題,澳大利亞多個城市加大了對單車運營的處罰力度,高額罰款和高壓政策成為壓死共享單車的最後一根稻草。

  去年12月,悉尼六個區議會組成的聯盟就出臺指導原則,要求共享單車企業必須引入“地理圍欄”技術規範停車區域,類似的新規在墨爾本等城市也開始提出楊婉儀幼稚園 拖數

  包括共享單車運營商需在三小時內移除任何擺放在危險位置的共享單車,並主動分散共享單車的擺放位置。設立電話專線處理單車維修事項,運作時間為上午六時至晚上九時。即時停止破損單車的運作,並在一星期內搬走損壞的單車。單車在11到14天內仍未被用戶使用,必須將其位置轉移至別處。在當局有需要時(如進行道路及交通規劃)提供登記用戶的數字及單車使用記錄。

  在人力資源極其緊缺的澳洲,一係列規定加劇了共享單車的人工運維成本。近日墨爾本市政府加大對單車運營的處罰力度,要求公司對每一輛阻擋市區道路的單車繳納3000澳元的高額罰款。

  “各家公司對出海越來越謹慎了,海外的運維人員也都在縮減,不少公司出海更多是從pR和融資的角度,而非真正的海外市場拓展行為。”一位共享單車從業者告訴第一財經。

  在國內,共享單車經歷洗牌已經呈現疲態,海外市場戰線又擴張乏力,沒有資本助力,共享單車的出海故事還能講多久牛熊證玩法?

台長: 我無限的權力和能耐
人氣(17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