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1-19 15:06:53| 人氣2,99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二則人生苦惱的啟示

推薦 1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梁皇寶懺釋義

「口常言惡。心常念惡。身常行惡。以此六事。能使人身。常苦常惱。無有休息。」上面說到人生世間,常有種種痛苦,那是因為我們身口意三業造作不善所致。再來說一則常苦常惱的故事。

陳先生退休後,時常到慈善團體當義工。

有一次,他分別探訪兩個老阿婆。她們的人生際遇相當雷同。都是自小失親;也都嫁了一個酗酒嗜賭的先生;兒子同樣不孝順;兩人身體也很不好,晚年都在洗腎;醫生宣布二人的生命沒有多久可活了。悲慘的命運彷彿如影隨形,一刻都不肯離開。

不過二個人雖同處悲慘命運,面對苦的心態卻是大大不同。第一位老阿婆談及往事,處之泰然。她認為種種的不順遂,是她人生的功課,現在她年紀大了,該吃的苦都吃過了,所以她覺得自己真好運,人生像倒吃甘蔗,愈來愈順利。這名老阿婆當義工,每天歡歡喜喜做回收,為這個地球環保盡一份心力。她說:「我多活一天,就要為眾生多做一些事,如果那一天時間到了,我該回去,我一生就等待這一天,阿彌陀佛會來接我!」

雖然她沒有錢,也沒有勢力、也沒有名聲、也沒有地位,她只是靜靜地貢獻她自己,但是她是那麼真真實實如菩薩一般地崇高。

相反地,第二位老阿婆談及往事,仍然是咬牙切齒。她怨天尤人,罵先生、兒子詛咒媳婦,她認為老天爺對她真是不公平,這一生還沒有享受,就要離開了。這名老阿婆,也跟那個慈善團體有關,只不過她不是義工,而是受到義工關懷的憂鬱症患者。讓陳先生印象深刻的,是她們兩個臉上的表情、散發的氣息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過去因為我們的愚痴無智造作惡業,才形成今生種種的苦惱。然而,想擺脫惡夢的糾纏,唯一的方式是“醒過來”;想忘卻人生的不順遂 ,唯一的方法就是“放下”

第一位老阿婆選擇“醒過來”與“放下”。她不願被自己的境遇而再“心常念惡、口常言惡、身常行惡”如此的惡性循環下去。因為她已經放下了煩惱,所以給人的感覺是祥和又親切,讓人很想親近,整個人有如菩薩一般。

第二位老阿婆,每天都煩煩惱惱,煩惱自己沒有多久可以活了,但是,她並不是沒有多久可以活,而是活了多久都沒有好好的活,從來沒有放開自己,把握有生之年,好好貢獻自己。每天鑽在牛角尖中,愁眉苦臉,像這樣的生活,活一百年、二百年都是枉然。這樣子,是活一天煩惱一天,甚至活一天煩惱百餘天的事情:活一天就痛苦一天,甚至還想百餘天前的事來使自己痛苦。這樣活愈久就愈痛苦,好像在吃一碗又難吃、不吃又不行、又大碗的飯,吃得又要嘔又要吐。像她這樣的人,大多不是生病死的,而是煩惱死的。

痛苦中並不是一定要愁眉苦臉地為自己埋怨,只要我們提起精神,發揮我們生命的光輝,我們就沒有白活這一輩子。

很多的苦惱,都是患得患失而來的,曾看過聯合報記載一個故事,令人相當感慨。

有一個陳先生,他的表弟發瘋了,被送到精神病院治療。

有一天,他買了鮮花,輾轉幾趟公車來到醫院。醫院是由戰時防空洞所改建,外表像個巨大的土蜂巢。醫院櫃台提醒他地下樓層設計複雜,即使是資深醫護人員也容易迷路,她畫了張簡易地圖,標示出表弟病房,B118號房。

順著數字他找到108號後,卻迷路了。在他焦躁踱步時,來了一名綠袍男子,他表明是住院醫生正在巡房,願意幫他帶路。在東拐西繞後,終於來到了109號房。

陳先生被房中的說話聲激起好奇心,駐足一望,看見一名長相斯文、留著些許落腮鬍的中年男立於牆前。他有時背對牆,有時面對牆,揮舞的手像已塗滿顏料,準備在畫布似的白牆上一展身手。他的眼神專注,舉手投足間散發丰采,像個老牌演說家,彷彿台下萬人空巷,各個如癡如醉盯著他發愣。

「他以前是氣象播報員,在公司年輕化政策下,被一名英俊小生搶走主播位置。陷入中年危機後,在老婆紅杏出牆搭上主管後徹底崩潰。那樣的一表人才,真是上天捉弄人。」

醫生適時解決陳先生的疑惑。

走了一段路,陳先生看到一張蒼白的臉孔,貼著111號房的窗口,靜靜地看著他們。他以眼神向陳先生示意,熱切而且誠懇,不禁讓他卸下緊張的心情,以微笑回報。

「醫生,我看他很正常……」

下意識回頭望去,卻看到另一張目光如炬的黑臉。狡黠發亮的雙眼,如高掛夜空的弦月,讓陳先生差點驚呼出來。

「從政的他原本前程似錦,卻介入一場重大弊案,人間蒸發數月後回來,從此關閉自己。那張臉一邊白一邊黑,跟你對話時永遠以半臉示人,跟他相處久了我都覺得自己精神分裂了。」

再回頭時,又是一張平靜的臉了,這景象真是令人感慨萬千。當陳先生回過神來,卻找不到醫生,走廊上只剩下113號房被闔上的聲音和一直明滅不定的日光燈管。望了手錶,時間七點鐘,陳先生想也許醫生去巡房不想被打擾,於是獨自離開。表弟病房就在前面右轉處,到了目的地,他請護士幫忙插上鮮花,隨口問了她113號房的病人身分。

「您說范先生嗎?他是個不得志的演員。對了,您大約還有兩小時探病時間,醫生九點後就會過來巡房了。」

生活中我們常常忙於謀食、爭權奪利、或爭個什麼,汲汲追求外在的慾望,從不知反照本性,何嘗不是短暫的精神失常?不惜一切把別人壓倒,或把別人踩在腳下得來的,又何以能得到真正的快樂呢!

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有沒有得失?沒有。你說我得到了,這一切都是假的,什麼東西你得到?哪一樣是你自己的?以前大學聯考,不眠不休拚啊拚,得了個榜首,家人欣喜之餘還放鞭炮。現在到了不惑之年,當時覺得很風光的榜首,還不是過往雲煙,作戲一場。

所以要覺悟,沒有一樣是自己的,什麼都得不到。既然什麼都得不到,什麼也沒有丟掉,根本沒有得哪來的失?患得患失帶來多少煩惱。得來的東西就跟作夢一樣,夢裡得一筆財富,假的;丟掉了也跟作夢一樣,夢裡丟了一筆大錢,也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這是宇宙之間的真相,就是佛經常講的諸法實相,實相就是這個樣子。

有的人認為人生活在世間上,不外乎是名利財色,如果什麼都不要了,那生活在世間上不就毫無意義了嗎?其實,佛法的道理,是告訴我們不貪、不瞋、不癡,而不是說什麼都不要;屬於我們本份的當然可以要,這樣子就是不貪。如果不了解這些道理,會覺得佛法好像與這個世界、生活脫節了。

人生在世,真如木偶人作戲,徒被業力在黑幕中牽引撥弄罷了。若非擺脫貪嗔癡的羈絆,則上場出場、頭出頭沒,做盡悲歡離合,供旁觀者指點,自己從來沒得受用,曾無了期,不知所為何來?

因此平時從生活中鍛練,學習鏡子的智慧,佛法上叫做“大圓鏡智”。對著一切善惡境界,生感恩心,隨緣處之。境界來了,勇敢面對。事情過了,就像鏡子一般不留痕跡,如此生活就會很自在。我們凡夫通常喜歡做照相機的底片,任何事都要執著,留下煩惱照片作紀念,當然苦苦惱惱過一生。


台長: amita buda
人氣(2,992) | 回應(0)| 推薦 (1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梁皇寶懺釋義 |
此分類下一篇:人間無私密
此分類上一篇:人生苦惱,無有窮盡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