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4-21 01:48:27| 人氣1,229|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誰殺了正體字?﹞繁體中文正被謀殺,有識之士當憤起!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台長導言:

以下幾篇文章,赤裸裸地反映出,中共假借“建設和諧社會”的名義,強硬推行政策,欲將正體字的使用空間壓縮至最低限度,以便將來有一天全面廢除正體字。

既然要建設「和諧社會」,為什麼就不能讓簡體字與正體字和諧共存於大陸?為什麼還要假借語言文字的名義,故意打壓已經使用正體字招牌的商店?

正體字妨礙了什麼?造成了什麼不和諧?明明商店招牌使用正體字顯得優美,中共卻可以對正體字視為仇敵,大力圍剿,這又是何故?

而又是什麼樣的政府,會將打擊某種傳統文字的使用,視為是一種「建設」?即使這種文字已經使用了數千年,一脈相承?即使新創的簡化字被證實是設計不良的劣質文字?為什麼?除了要割斷人民對傳統文化的聯繫之外,還能有什麼目的?

除了想假借「文字改革」這個大動作來青史留名之外,還能對這個政權產生任何「好處」?(雖然最後在歷史上,“簡化字改革”可能會遺臭萬年)

----------

民政部:县乡镇地名设标禁止使用繁体字

记者昨日从民政部了解到,要规范地名拼写,对使用繁体字、自造字和英文拼写等不标准的地名拼写,要进行改正规范。

国家民政部部长李学举说,目前,全国的城市地名设标工作已经完成。从即日起,县乡镇地名设标工作全面展开,要在5年的时间内,彻底解决县乡镇等基层地区有地无名、一地多名、 一名多音、一名多地等问题。(曹坤)

来源:《法制晚报》

----------

“清十二帝”说明文字细瞅欠妥


沈阳晚报报道(高级记者 邱宏 文 黄绪 摄影)和平区北市场广场上竖立着清代十二帝塑像。3月29日中午,当记者来到此地时,诧异地看到,清代十二帝塑像脚下的说明文字,竟然使用了国家有关部门严令禁止的繁体字,并且有些文字使用不规范。记者当即请教了有关专家和相关部门。

  记者看到,清代十二帝塑像脚下的文字说明,标题采用的是黑体字,文字说明采用了楷体字,均不是书法作品。经查看,顺治皇帝福临的文字说明中,出现了“查吏安民”字样;而康熙皇帝玄烨的文字说明中,则为“察吏安民”。另外,清代十二帝塑像脚前的说明文字,无论是黑体字,还是楷体字,统统采用了繁体字。当地一位40多岁的男子说:“沈阳是清朝发祥地,既然竖立了清代十二帝塑像,就应该使用规范文字说明。和平区北市场是沈阳历史、经济、文化的象征,使用错别字、繁体字,直接影响了沈阳形象。”

  当天下午,沈阳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主任、史学家佟悦先生认为,“查”与“察”的意义没有太大区别,但是用在“察吏安民”上,还是“察”字更准确些,这有考察、观察之意,而不宜使用“查”字。此外,清代十二帝塑像的文字说明,不宜对清朝历代皇帝做更多的评价。

  沈阳市语委办有关人士介绍说,使用繁体字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明确规定,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文物古迹;姓氏中的异体字;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等等。北市场广场清代十二帝塑像,既不是文物古迹,其文字说明字体又不是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更不涉及题词、招牌的手书字。所以,清代十二帝塑像前的文字说明使用了繁体字,应该及时纠正。


----------

构建和谐的社会语文生活

光明日报评论员

2006年03月31日10:16


 50年前的1956年,国务院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和《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这是我国文化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今天,我们纪念这件大事,具有重要意义。

  50多年前,新中国诞生时全国人口的80%是文盲。整理和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以及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就是为了方便广大劳动人民学习文化。经过整理, 淘汰了一批异体字,确定了统一的印刷字形。1956年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更使原来544个平均笔画16.08画的繁体字简化为515个平均笔画只有8.16画的简化字。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为学习普通话和汉字注音提供了便捷的工具。1982年,“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写进《宪法》,2001年施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使推广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全面走上法治轨道。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社会语文生活。

  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语文生活,就是在语言文字社会应用中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主,同时容纳多种民族语言和多种汉语方言,容纳多种民族文字和多种汉字字形,和谐共处,各司其职,使得社会语文生活呈现主体化与多样性的和谐统一,共同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构建和谐的社会语文生活,要求公民树立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树立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努力学习并在正式场合和公众交际场合自觉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

  构建和谐的社会语文生活,要依法处理好汉语言文字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关系。在民族自治区域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的同时,要依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保障各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要鼓励各兄弟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共同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自治地区的繁荣发展。对于濒临消亡的少数民族语言要采取有效的挽救保护措施。

  构建和谐的社会语文生活,要处理好普通话同方言的关系。推广普通话不是要消灭方言,而是使方言区的人也掌握民族共同语,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构建和谐的社会语文生活,要处理好规范汉字同繁体字、异体字的关系。依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在文物古迹、书法篆刻艺术中,在出版、教学、研究需要时,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姓氏中可以使用异体字,手写的题词、招牌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但在必须使用国家通用文字的场合不能使用繁体字、异体字。当然,面向港澳台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交流有时需要使用繁体字,但这种使用是有限的,并且要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也不能发生繁体字误用的现象。

  构建和谐的社会语文生活,要处理好语言文字规范同语言文字发展的关系。确定语言文字的规范标准,有利于普通话、规范汉字、汉语拼音的推行普及和语文教学、语文应用有所依照,有所遵循。但语言文字又随时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因此,语言文字的规范标准应该是静态与动态的辩证统一。语言文字工作者要关注信息网络时代的语文应用,对外来词语、字母词语、网络词语等新产生的语文现象进行研究和引导,使语言文字工作始终发挥社会语文生活的导航作用。

  1955年元旦,本报在全国率先实行横排;1956年2月15日,本报发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社论。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的推广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当前,我们正处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现在起到2010年的“十一五”规划阶段尤为关键。依法加大语言文字工作力度,力争2010年以前实现普通话初步普及和汉字的社会应用基本规范的目标,是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教师、所有的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工作者和广大公共服务行业人员共同的社会责任。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
許嘉璐:推行簡體漢字并不是要消滅繁體字

2006年4月01日02:24


新華網北京3月31日電 (記者郭麗琨)在31日召開的紀念國務院《關于公布〈漢字簡化方案〉的決議》和《關于推廣普通話的指示》發布50周年座談會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表示,中國推行簡體字并不是要消滅繁體字,只是限制它的使用場合。

他說,我們堅持在大陸地區的一般印刷物、影視屏幕、商標廣告、街頭招牌等社會用字中使用規范字、簡化字,但并不干涉大陸以外地區繁體字的使用。在大陸也不限制古跡、書法藝朮中繁體字的使用。

許嘉璐指出,2001年開始實施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一個重要特點是“重在引導”。我們一方面要堅持主體化方向,積極推廣普通話,包括推廣簡體漢字,另一方面要保護生活多樣性和復雜性,妥善處理民族語言文字和地方方言以及繁體字的使用問題。

從1956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公布〈漢字簡化方案〉的決議》和《關于推廣普通話的指示》以來,中國一直致力于推廣普通話、推行規范漢字和《漢語拼音方案》。

截至20世紀末,中國能夠使用普通話進行交際的人口已達中國總人口的一半,在非文盲人口中習慣寫簡體字的人口占95.25%。

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石峰說:“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擴大,作為承載中華文化的簡化字的影響力也在不斷增強。”

據石峰介紹,過去東南亞一帶,特別是台灣地區在引進大陸圖書時要改成繁體字版才能賣出去,而現在這些地區大量從大陸直接買簡體字版的出版物,銷往其他有華人居住的地區。新加坡大眾控股有限公司去年一年就在大陸采購了5000萬元人民幣的圖書,銷往東南亞地區。

中國教育部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國際上有3000多萬人學習中文,2500所大學和若干中學開設中文課程,普通話、簡體字和漢語拼音在教學中占據了主導地位。

香港和澳門特區政府對普通話的推廣很重視,但在文字使用方面還沒有考慮制訂明確的政策。現在香港推行普通話的學校很多,這些學校很多都在使用簡體字。(完)

新聞來源:

新華社 2006年4月01日

---------

台長評論:

中共口頭上說:「推行簡化字不是為了消滅繁體字。」然而實際上,它將繁體字使用空間徹底壓縮在極小範圍,已經接近完全禁止。就好像對一個人不直接殺死他,卻把他判處無期徒刑,關進監牢裡,那麼這個人跟死了也差不了多少!

今天的中共,正在企圖「謀殺正體字」!它的方法,是漸進式的,一步一步,有計畫地進行。

第一步 將正體字貼上罪名

讓媒體對人民洗腦,謊稱中國歷史上的文字改革都是由繁趨簡,因此我中共今天推行簡體字,符合歷史趨勢。同時還謊稱漢字筆劃多造成文盲,所以我今天簡化漢字就可以減少文盲(台長註:這只是謊言,歷史上文字發展由簡區繁的趨勢還多過於趨簡,關於此點,詳見本台文章「(轉貼)中共當年推行簡體字,本質上是個政治陰謀」)

第二步 對正體字活動範圍“軟禁”

在海外大力推廣簡體字,打擊海外中文學習正體字的市場。

而在中國內地日常生活,媒體上,書本上,學校裡完全禁止正體字。只留下書法、篆刻、古蹟研究等領域允許正體字存在。




第三步 將正體字判處無期徒刑,關進監牢

將來,遲早有一天,中共會徹底「簡化香港」,並且向海外所有華人學校施壓,要求一律使用簡體字,停止教導正體字,造成全世界只有台灣人願意使用正體字,將漢字從“中文字”變成“台灣字”。

....伴隨著中共打壓台灣國際生存空間,這等於是將正體字判處無期徒刑,關進監牢。


第四步

未來,第一種情況

有一天中共攻打台灣,併吞入版圖,全面規定改用簡體字,讓正體字徹底走入歷史。...正體字死亡。

第二種情況

台灣與大陸和平統一,中共放著台灣人使用正體字,但大力推銷廉價簡體字出版品到台灣,並且對於願意改用簡體字播報的台灣媒體給予經濟利益優惠,如此台灣逐漸徹底被簡體化。...正體字死亡。

第三種情況

台灣獨立成功,中共攻不下來,或是不敢攻打。台灣順理成章繼續使用正體字。但中共對台灣實施長期經濟封鎖,打擊台灣經濟,並且發動全面外交戰,砸下重金,企圖讓台灣沒有任何邦交國。正體字徹底被關在台灣,永遠不再是中文字而是台灣字。...正體字死而復生,但活動範圍僅限於台灣。

第四種情況

台灣獨立成功,中共攻不下來或不敢攻打,結果導致內部政治紛亂,共產黨崩潰。新民主國家建立,宣佈恢復使用正體字。

.....只有第四種情況,正體字才能浴火重生,走回歷史正統地位。


當年中共推行簡體字時,雖然狀況百出,錯誤連連,政策混亂不堪,人民不勝其擾,中共內部少數高官卻以專制政治手段強硬推行,並且要求所有媒體歌功頌德,稱讚這種「文字改革」是歷史上的大功業。

看看一個年平均國民所得僅一千美元的國家,卻有錢去玩磁懸浮火車、太空船載人、核武、航空母艦....這種好大喜功、完全無視民間疾苦的政府,必然是以追求所謂「青史留名」作為思考邏輯。

文盲多干漢字什麼事?中共卻可以無視教育不普及的現實,硬要讓一大群僅有的知識份子學習簡體字,從知識份子變成半文盲。好不容易半文盲終於適應簡體字了,文盲卻並沒有減少。

而改革開放之後,文盲減少了,是因為政府終於有錢投入教育的緣故。中共卻可以吹捧說是簡體字的功勞!然而,事實上,根據專家研究,簡體字因為辨識率太差,學習效果還遠不如正體字。

有這種撒謊不臉紅的政府,無怪乎中國人民即使到今天,三資企業大量資金投入帶來的經濟成長率狂飆,經濟成果卻大多數被中共高幹及關係人所享有。

改革開放已經快三十年了,到今天,農村都還無法解決最基本的窮困問題。扣除物價上漲後,農民反而一年比一年更窮。

一個迷信唯物論的政府,所作所為卻完全反科學。連文字改革都故意反科學,拒絕承認簡體字是劣質文字的科學事實。這樣的政府,難怪只會以剝削自己國內的人民來維持政權。

(關於簡體字的眾多缺點,請詳見本台多篇文章)


台長: 和平是最偉大的戰略!

小黃
另外一個辦法,「遷國」,從台灣島離開尋找新的土地,建立新的國家,而中國無權管理。
2007-03-24 09:12:20
孤雪独影
2008-07-07 20:49:0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