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1-16 04:23:19| 人氣736|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轉貼﹞馬英九為什麼說:「六四不平反,不能談統一」?(吳清)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吳清﹕民主分裂與六四平反
2005年11月8日22:48:30(京港台時間)


馬英九以壓倒多數當選國民黨主席後已成為臺灣下屆總統最有力的候選人﹐馬英九在兩岸關系上提出過“六四不平反﹐統一不能談”的說法。馬英九的這個主張與目前有關兩岸關系的其他主張有何異同﹖它對兩岸政治會帶來何種影響﹖從中國歷史上的王朝更替到今日臺灣民主的亂象﹐統一與民主之間是否有關系﹖有什磨樣的關系﹖針對上述問題﹐11月7日洛杉磯地區多元文化廣播電臺著名的“尖峰時刻”新聞評論主持人趙廣瑜採訪了美國普萊戰略與管理公司特約研究員吳清先生。以下為採訪全文。


主持人(以下簡稱“問”)﹕各位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趙廣喻。歡迎您收聽﹐今天是西元2005年11月7號星期一的“尖峰時刻”﹐“Rush Hour”。馬英九自從當選為國民黨主席之後成為最有希望2008年為國民黨奪回政權的總統候選人。因此﹐他的一舉一動都成為矚目的焦點﹐尤其在兩岸問題上﹐民進黨獲得政權之後﹐兩岸大門就此關閉﹐加深了雙方彼此間的緊張氣氛。不管未來馬英九能不能在國民黨內脫穎而出﹑當選總統﹐他現在的言論和看法都代表了他未來的施政方向。他最近在香港接受記者採訪時﹐針對兩岸問題﹐他再一次堅決地提出“六四不平反﹐統一不能談”。馬英九不是第一次說這句話﹐而中國方面也沒有提出任何回應﹐值得商榷的地方是﹐馬英九這個說法是觸及兩岸的核心問題﹐還是僅僅只是一個推托的說辭。我們今天要來研究研究。

在節目線上今天邀請來的特別來賓是普萊戰略與管理公司的特約研究員吳清先生。吳先生﹐你好﹗ 吳清(以下簡稱“答”)﹕廣渝﹐你好﹗各位聽眾﹐大家好﹗

一﹒中國大陸方面為何不回應馬英九的主張

問﹕基本上﹐每次臺灣政壇的公開言論﹐中國方面都會有所回應﹐但是馬英九說的這個“六四不平反﹐統一不能談”﹐中國方面似乎不怎磨理會。我想請問你馬英九的論調對中國大陸有什磨影響﹖

答﹕馬英九講話發表以後﹐中國方面沒有直接回應﹐我估計可能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在中國大陸方面其實也從來沒有把建設民主這個目標從它的施政綱領中取消掉﹐你要是仔細研究一下中國共產黨的各種文件﹐你會發現﹐實際上中共並沒有完全否決“建立和完善民主“這樣的目標。馬英九“六四不平反”的說法代表了對中國民主化的期望﹐這個期望本身也並不同中共的期望有什磨根本的沖突。所以大陸方面沒有回應﹐可能是對馬英九的這句話也沒有什磨需要反駁的地方。

另一方面﹐馬英九這個提法也並不排斥跟中國大陸交往。馬英九過去的一貫看法就是承認“一個中國”﹐他多次說過“中華民國”的憲法是“一個中國”的憲法。所以他講“六四不平反﹐統一不能談”﹐這句話本身實際上也已經給雙方的交往留下了相當大的余地。就算六四不平反 也只是不談統一而已﹐雙方仍然能夠在“一個中國”的基礎進行“三通”和其他的交往﹐因為大家都有“一中”這樣一個對話基礎。所以﹐大陸也沒什磨必要直接去反駁這個話。

問﹕你認為大陸不反駁是不是也表示大陸有一點同意呢﹖

答﹕我覺得對于任何一個認真觀察了中國歷史上的經驗教訓﹑觀察了第三次民主化浪潮中出現的種種情形的人﹐我覺得馬英九的這句話是對歷史教訓的一個總結。

問﹕怎磨說﹖

答﹕六四這件事情發生的原因主要是老百姓反腐敗﹐要求民主自由﹐要求對權力進行監督﹐要求進行政治體制改革。歷史上中國從來沒有真正實現過對權力進行制約﹐中國5千年歷史上真正從未解決過的問題就是政治權力如何轉換的問題﹑和對權力進行監督的問題。也正是由于這個原因﹐中國歷史上的太平盛世加在一起也就那末3﹑4個﹐加在一起也就3﹑4百年。另外﹐中國歷史上統一的年代﹐如果從秦王朝到現在﹐加在一起也就950多年﹐其中分裂的時間很長﹐有一千多年的時間。之所以會出現歷代王朝的興衰更替﹑統一分裂﹐其中的關鍵的原因﹐就是因為沒有建立起一套處理社會內部的政治矛盾和政治沖突的解決機制﹒﹒﹒﹒﹒﹒

問﹕你的意思就是說﹐馬英九要求平反六四有助于解決政治沖突﹐平反六四有其必要性﹐是嗎﹖

答﹕平反實際上是邁向政治體制改革的一個步驟。

問﹕六四要平反﹐那文化大革命要不要也平反﹐都要平反是不是也太多了﹖

答﹕六四與“文化大革命”有性質上的根本不同。“文化大革命”是毛澤東發動的﹐主要原因是黨內斗爭發展成為全社會的群眾性運動﹐嚴格意義上它不能算作民主運動﹐因為民主是講法治﹑講秩序的﹐但是文革中間恰恰是法治與秩序受到最嚴重的破壞﹐人的尊嚴與權利受到最嚴重的踐踏。六四這個情況不一樣。六四是人民群眾反對腐敗﹐要求政治體制改革﹐這個要求並沒有踐踏法治﹑也沒有踐踏人的尊嚴與權利。這兩者之間還是有本質不同的。

問﹕過去的事情對現在有多重要﹖平反到底有沒有必要性﹖你是怎磨看的﹖

答﹕今天主題不是有關六四平反的﹐只是順便談一下。六四平反有沒有必要性﹐我覺得還是有必要的﹐關鍵只是在什磨時機﹑以什磨方式進行平反。因為六四期間﹐老百姓關鍵的訴求是反腐敗﹑政治體制改革﹑新聞要有自由﹑新聞要監督﹐等等﹐這些要求都是邁向現代社會必須要有的步驟﹐如果因為六四的原因把這些要求統統擱置起來﹐對社會進步是一種阻礙。無論是通過平反的方式還是別的方式﹐對當時民眾提出的這些要求予以某種肯定﹑或在現實中實施﹐這個有利于社會的進步。

問﹕不過﹐平反六四是馬英九說出來的﹐別人或許會認為這是對統一設置障礙﹐過去的東西為什磨不能就讓它過去呢﹖

答﹕馬英九說的“六四不平反﹐統一不能談”﹐我認為他只是把平反六四作為民主化的一個指標﹐他是把六四作為一種象征性的意義﹐意思是說通過平反六四﹐象征中國民主化的實現。如果只是單純地就六四談統一﹐可能不是馬英九的本意。馬英九真正要講的是中國的民主化的問題﹐他的意思是說要實現民主制度以後才有可能談統一的問題﹐而不是僅僅指平反六四之後立刻就可以統一。我覺得恐怕不能僅僅從字面上來簡單地理解馬英九的這句話。

二﹒ 兩岸關系四種主張

問﹕臺灣現在有三種抉擇﹐統一是其中一種。還有就是“中華民國”這種主張﹐和獨派的“臺灣共和國”。馬英九是最有可能問鼎2008總統的人﹐想請問你﹐他提出的主張讓兩岸關系進入什磨樣的環境裡了﹖

答﹕如果把馬英九的這個方案和其它幾種方案相比的話﹐目前在海峽兩岸擺在臺面上的就這磨四種方案﹕一個是陳水扁李登輝代表的“臺灣獨立”﹑一個是連宋代表的“中華民國”﹑一個是大陸提出來的“一國兩制”﹐還有就是馬英九的這個“先民主化﹑再統一”的方案。如果把這四種方案相比較一下﹐我覺得馬英九的這個方案可以說是臺灣方面迄今為止提出來的還算站得住腳的一個方案﹐也是一個真正對“一國兩制”構成挑戰和抗衡的一個方案﹐我個人認為﹐它也是一個比較有建設性的方案。




台長: 和平是最偉大的戰略!
人氣(736)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