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1-29 12:31:06| 人氣20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黑白分明間的灰色地帶 (這是原來的標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報社邀稿, 原文完成於2004夏天)
========================================================================
 鋼琴是容易操作的樂器,但彈得好一點也不容易。古典音樂討論版常見「最崇拜的偉大鋼琴家」議題,可見八十八鍵間文章很多學問很大;雖說藝術超凡,鋼琴界的現象卻愈來愈入世。


比賽證明評審品味還是得獎者能力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區域性的鋼琴比賽漸漸擴大為世界性,贏得比賽幾乎等於贏得全球聲譽。短短不到一百年,世界上到處都有人志在贏得國際鋼琴大賽,「學琴+比賽=名利地位」似乎理所當然。俄國鋼琴家尼可萊.裴卓夫(Nikolai Petrov)二○○二年擔任在美國舉行的拉赫曼尼諾夫國際鋼琴大賽時,曾語重心長地指出,今日國際鋼琴比賽大多遭到巡遊世界各地大師班(master class)、標榜門下盡出大賽得主的名師「綁架」,以致於鋼琴比賽比的不再是鋼琴藝術,而是拜碼頭的功力技巧;他也怨嘆所謂「國際」鋼琴比賽滿滿,規模程度卻大小不一,比賽過程光怪陸離,有些比賽竟為節省獎金而首獎從缺。


 冷戰時期,國際音樂比賽不僅是樂壇盛事,更成為文化政治角力的戰場;一九五八年政治氣氛詭異,美國青年鋼琴家范.克萊本(Van Cliburn)卻在莫斯科獲得六位重量級俄籍鋼琴家與十位其他國家評審肯定,贏得第一屆國際柴可夫斯基大賽鋼琴首獎。他返美時鄉親父老夾道歡迎,此事總被引為美俄明暗交手事例之一。


 然時間證明,范.克萊本的實力超過政治角力  莫斯科的樂譜店裡不難找到范.克萊本小傳,今年俄國總統普京更親自頒予榮譽獎章。即可管窺他在「戰敗」的俄國人心目中的魅力;尊重藝術修為的評審團不僅為世界推舉一位鋼琴大師,也證明自身超凡品味與專業操守。


 柴可夫斯基國際大賽的高知名度或許要歸功於特殊時空,而行之有年古典音樂樂迷所熟知的伊麗莎白、蕭邦、魯賓斯坦、里茲等國際鋼琴大賽,也是今日中青輩知名鋼琴家開拓國際聲望的跳板。然大型比賽費時、耗資、門檻高,習琴者眾,得以入其堂奧者屈指可數,亞洲新興國家卻開始製造更多音樂院學生,不得大賽其門而入的參賽者與評審另闢戰場,中小型比賽應運而生,大大小小賽事製造出形形色色獎項得主,亦形成「職業評審」。


 不過,體育競賽的職業評審甚受尊敬,而音樂比賽評審的「職業化」則被視為警訊,大抵因藝術內涵與技巧不進則退   一日不修自知,三日不修天下知   即便曾名滿天下,當鋼琴家不再與鋼琴藝術同進退,而與名利、地位、贊助商同進退,藝術修為招致批評在所難免。


行銷個人還是個人行銷
 比賽與被端上檯面「行銷」的音樂家息息相關。行銷之於藝術事業並非惡事,亦非今日才有的怪現象。普羅高菲夫初到美國時被貼上「來自無神論蘇俄的作曲家」標籤以利逆勢操作;拉赫曼尼諾夫升c小調前奏曲被冠上「倫敦大火」之名,短短幾頁賣得洛陽紙貴;貝多芬的出版商早就想到構織浪漫情節促銷「月光」奏鳴曲。十九世紀的追星名媛包「馬」車橫跨歐洲尾隨大帥哥李斯特,尾隨他的尚有無數造神耳語,李斯特入世的行銷自我與出世的音樂理念至今仍是研究議題。


 二十一世紀的中國青年郎朗如超級新星崛起美國,毫無任何大賽獎座卻有多位大師為其背書;他名噪世界樂壇,眾論歸納其「擁抱行銷以利自我之發聲」之高招奏效,「跟著感覺走」的郎朗,仍偶被評為膚淺無物專耍雜技,但唱片大銷觀眾捧場,他上脫口秀,昂首闊步紐約街頭的宣傳海報冠上「古典音樂界的救星」,種種「火紅」現象對應他那時因恣意無度慘遭撻伐的詮釋實在古怪得有趣,而種種批評則說明眾人共行造神、拱星,卻又放棄不下傳統尺度。
這就是二十一世紀初鋼琴界值得玩味的現象之一:不論是被無限放大以利行銷的個人特質,或是受到行銷手法而壓縮甚或扭曲的個人特質;聲音存在的意義與蘊涵其中的人文訊息,就無聲無息地消失在標題化的包裝後。


國籍與文化疆界的消失
 運動比賽眾目睽睽下裁判執法尚有爭議,何況爭技巧、比內涵、論意境的音樂比賽?成功的「演奏」需要成熟心智解譯樂譜、需要靈敏聽覺協調肢體表達、還需超凡想像力顯現藝術修為、舞台光彩,除此之外,今天的鋼琴家還得跟上國際音樂脈動,因此習樂者跨國越洋以求大師指點,夏日歐洲遊人如織,大小不一的大師班、音樂營亦如雨後春筍,亞裔學生趨之若鶩,歐洲面孔已是萬綠叢中一點紅。


 然因文化、世代、智識隔閡,數十分鐘大師課的成效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其觀摩進修傳承的原意澹然無光,不少已淪為名師度假兼賺外快,學生賽前拜碼頭的灘頭堡。有名師加持,加上九○年代經濟樂觀時亞裔大量湧入歐美音樂院校就地受訓,近來國際鋼琴大賽得獎者不再是斯拉夫人、條頓人,宣讀參賽者名字的司儀得用功推敲陌生的拼音姓名。


 裴卓夫之言猶在耳,標榜「非常公平」的「拉赫曼尼諾夫」國際鋼琴大賽最後竟以爭議收場。以俄裔鋼琴家為主的評審根據「各方」訊息,裁定觀眾票選最佳獎得主未周全準備決賽曲目,而拒授與首獎;美國本土媒體則質疑評審以俄國品味行音樂獨裁之實,這又成了國際比賽風雨閒話,憾事再一章。


 鋼琴根源歐洲,今日叱吒琴界的亞裔菁英卻如繁星點點。音樂界「黃禍」之說已歷數年,將擔任二○○五年蕭邦鋼琴大賽評委主席的亞金斯基教授(Andrzej Jasinski)曾在訪談中言及近年歐美與亞裔年輕鋼琴新生代實力與成就消長態勢。


 亞裔鋼琴家對歐美音樂品味與門檻的影響如今言之尚早,筆者以為較值得注意的反倒是,接受全球化教育的新世代亞裔學生為傳統歐洲音樂引入何種「異」文化詮釋。今年加拿大蒙特婁國際鋼琴大賽就有評論人,以二十三位不同國族文化背景的參賽者對大賽指定作品的詮釋,來觀察音樂品味的全球化趨勢。


 繼五○年代斯拉夫震撼之後,亞裔對百餘年來以歐美品味馬首是瞻的鋼琴界的確造成衝擊,不可諱言,創新或復古是詮釋者永遠必須面對的抉擇,而這兩個美感面向之中又能延伸出多少可能性呢?耐人尋味。面對新世紀,融合(fusion)恐怕是最時尚的詮釋方向,但「去國族化」之後,原先在較單純國族氛圍中孕育的作品表演詮釋標準又在哪裡?簡單地說,樂迷又到哪裡尋求原汁原味?八十八個琴鍵黑白分明,詮釋的灰色地帶卻很多,二十一世紀的鋼琴家正在地域特色、世界觀、忠於原作與個人特質中尋找忠於藝術的方法。

台長: 尚未設定
人氣(20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