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8-05 20:49:41| 人氣840|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從「和美織仔」的發展歷史看台灣中小型產業的性格(一)(涂一卿)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一、前言

 

本文的主題在探究發源於彰化和美地區的「和美織仔」,其發展的歷史背景與其所代表的台灣產業特性。

 

除前言與結語外,本文在正文部份共有四個章節。分別是:棉紡織業在台灣的發展:筆者針對台灣棉紡織業的發展,從日據時代到目前,做一番回顧。「和美織仔」─一個台灣土布業的發展與轉變:筆者企圖以起源於日據時期台灣彰化和美地區的「和美織仔」,來說明一個台灣土布業的產生與其轉變。「和美織仔」的意義:筆者在這一章節中,企圖經由上述章節的討論,將重點放在作為一個土布業,「和美織仔」所俱有的特性,及如此的特性如何地被延續成為其特色。最後從「和美織仔」的發展例証中,筆者嘗試提出兩點台灣中小型產業的特色。

 

 

二、棉紡織業在台灣的發展

 

 

相較於大陸棉紡織業的發展,台灣棉紡織業的發展時間雖然不長,但是卻呈顯一個短而不平凡的歷史。紡織業在過去台灣的經濟發展過程中,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直到今天為止,在外銷的出口產品中,紡織品仍是最主要的項目。事實上,成就台灣紡織業的發展,非為一朝一夕,透過對於棉紡織業在台灣的發展歷史,讓我們進一步的來了解這樣的歷程。

 

 

1、光復前的台灣棉紡織業

 

台灣在光復以前,因受日本統治,日本政府以台灣為其本土棉紡織業的銷售市場,無意鼓勵在台發展棉紡織工業。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政府深恐海上運輸受戰事影響,軍需紡織品之供應可能被切斷,乃將本土的若干舊紗錠及織機拆運至台灣,草草創設了一個紡織工廠。除開這家規模較大的棉紡織廠外,尚有十四家台胞自己創立的小型織布廠。據一般記載,光復之初,台灣僅有紡錠 20,000 餘枚,織布機 1,400餘台(註一)。

 

2、光復後的台灣棉紡織業

 

台灣在光復之初,海上交通因受船隻限制,未能立趨正常。同時,在戰亂之後,各地紡織品均感缺乏,大陸及海上的紡織品,亦不能充分向台灣運銷;而當時台灣因在日本戰時長期壓榨下,一直過著極端匱乏的生活,內外衣著均不周全,於是大小紡織工廠因運產生。最初是利用日本人遺留下來的舊機器,以破布襤褸為原料,從事更生紗布的紡織。其後,台灣自造的織機(木機、鐵機均有)日益增加,於是棉紗的供應至感迫急,除將原有的紡錠積極修復外,並按月由上海各地輸入棉紗,以供應織布業的需要。

 

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遷台,大秦、豫豐、雍興及申一等四廠將其部份設備及技術人員遷運來台,各約遷出萬餘錠,至一九五0年春陸續開工。而早期台灣工礦公司(成立於日據時期)的台北、烏日兩廠,亦次第增加設備及紡錠。中國紡織建設公司,則將其存於香港的油料、染料運台易款,向日本購入豐田式紡錠 10,000 枚,板本式織布機 300台,建廠生產。不久,台北紡織公司及六和紡織公司分別自美國及日本購入紡錠及織機。台元、華南、遠東、台中、彰化等公司繼之。時因政府採行積極的保護政策,美國經濟合作總署台灣分署又多予協助,加上當時紡織品,在省內市場上供不應求,故棉紡織工業頓呈繁榮。一九五四年經濟部成立紡織小組,預計每年擴增紗錠20,000萬枚,織機則以10,000台為限,於是新台灣、中和、台南、裕豐各公司又繼續興起。一九五七年解除設廠的限制,故又續有東亞、東和、台灣紡染、大東、益新、民興、萬源等工廠相繼加入。棉紡織業乃蒸蒸日上,紡錠由一九五九年的260,000 枚,增為一九六0年的350,000枚,兩年間增加 25 %;紡機則由同年的 14,429 台,增為 17719台,計增加 23 %。一九六一年雖因設備增加過快,而外銷市場又未建立,故生產過剩,有一、兩家基礎欠穩者不能立足,但一九六三年以後景氣趨佳,紡錠仍繼續增加。此後棉紡織業雖有短期波動,但外銷市場已逐漸建立基礎,因此棉紡織工業繼續在穩定中發展,投資和設備也不斷改善,據政府統計,在一九六五到六六兩年間,設備投資估計達新台幣十一億七千萬元以上,至一九六六年底為止,紡錠已較一九五0年開創期增加三十七倍。到一九七六年,棉紡廠的數目,已從光復時的一家,擴增為一百二十三家,其中五十八家附設織布工廠。此外還有三百五十餘家已成為織布工業同業公會會員的獨立織布廠,及若干非會員的小型織布廠(註二)。

 

3、台灣棉紡織業的特色

 

台灣棉紡織業與戰前大陸上的棉紡織業相較,所突顯的是一段短卻不平凡的發展史。一九七五年底台灣全區已擁有近二百四十萬枚匙紗錠。這個數目約當一九三六年整個大陸全部紗錠數的百分之四十一,或華商紗廠總錠數的百分之八十。而布機數的比較則尤為可觀。一九七五年底全台灣共有布機 62,477台,比一九三六年全大陸力機總數 58,439 台尚高百分之六。況且台灣設置的布機絕大多數都是新式的,遠較當年大陸上的布機生產效率高出甚多(註三)。除開在發展速度上的快速之外,還存在以下若干特性:當年大陸上的紗廠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依靠國內的棉花作為原料,進口棉花只佔全部原料供應的一小部份。然而台灣幾乎百分之百是靠進口棉花。因此對於台灣發展棉紡織工業而言,如何以最低廉的代價進口所需要的原料,一直是個重要的問題(註四)。台灣棉紡織業中外資所佔比例極小。與大陸戰前的棉紡織工業中,外資工廠佔主導地位的情況有所差異。事實上政府在政策上並不排斥外資,主要的原因應該是,外籍資本主清楚明瞭,他們在技術上不比中國廠商占任何優勢,如果在台投資設廠與中國工廠競爭未必能操勝算。投入台灣紡織業的外資集中於人造纖維工業,是在技術專利權的限制下所組成的聯營企業與技術合作。台灣棉紡織業技術上雖然一直有進步,但是並沒有使該工業的最適經營規模(Optimal Operation Scale)加大。小型紡織廠不但能生存,而且還有利可圖。以一九六六到七六這十年為例,由三十七家增為一百二十三家。一九六六年的三十七家工廠有七家在這十年中倒閉,其餘三十家繼續生產。這七家停工的廠商不是小型廠,而是中型廠,擁有紗錠數都在12,000  枚到 22,000 枚之間。至於小型廠不但能生存下來,而且都能以驚人的速度擴充設備,其紗錠數增家一倍(群益與老泉興)至五倍(太平)不等。相反的,大型廠雖然沒有倒閉者,但擴充的速度遠遜於小型廠(註五)。台灣棉紡織工業與戰前大陸紡織廠最大的區別是前者逐漸以外銷為主,而後者純以國內市場為對象。在五十年代初期,政府扶植紡織工業的目的還是為了供應台灣本身的需求,達成進口替代,以節省鉅額外匯。但是棉紡織工業發展很快,而境內市場太小,一度達到飽和點。為此政府的政策一度曾限制設廠,後來台灣紡織廠在國際市場上打開出路,政府才於一九五九年宣佈解除設廠禁令,從此以後,新廠陸續建立,整個棉紡織業以外銷為主要對象。到了一九七三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棉紗及棉布都運銷到國外。棉紡織工業基本上已經變成了一個外銷工業。台灣棉紡織廠的規模一般都很小,難以獨立進行海外銷售工作,於是不得不借重日本的貿易商社。

 

 

4、競爭日趨激烈的發展情勢

 

 

幾十年來的發展,台灣的棉紡織業在紡與織的技術均有長足的進步與成熟。然而,這也正是意味,激烈的競爭是不可免的事實。台灣棉紡織業的發展,幾乎在很早就以國際市場為主,而在這一方面,面對主要市場美國及歐洲共同市場對台灣棉紡織品的配額管制,自然又難免使競爭更為白熱化。另一方面的競爭來自人造纖維製品。人造纖維紡織業在台灣的產製雖然晚於棉紡織業,但是其增長率卻遠高於棉紡織工業。同樣的,台灣製造的人造纖維製品最初也是為提供國內的需要,到了六十年代,它們的產量已經十分可觀,於是大量取代了棉紡織品的銷路,促使台灣棉紡織品的內銷量很難提高。而也從六十年代初期開始,台灣的人造纖維工業已有餘力外銷,而且外銷量的增加率也超過了棉紡織業。在這樣的變化下,國內許多棉紡織工廠,紛紛採取人造纖維與天然纖維的混紡織品,以提供國內、國外市場的需要。混紡紗的出現,代表了傳統自然纖維面對合成人造纖維的一種回應(註六)

 

近年來(自一九八七年起)台灣的的棉紡織業可說是經歷一段最痛苦的黑暗期。造成此種現象的原因當然很多,直接的原因是,棉紗市場景氣的長期低迷不振,加以原料價格上漲,巴基斯坦廉價進口的紗和大陸轉口紗的競爭。另外的原因是整體性的問題,整個紡織業同樣的面對,甚至是國內所有的產業也很難幸免。諸如:新台幣的大幅升值、勞力短缺、工資飛漲、工運意識的抬頭、環保意識升高、甚至社會治安的惡化。此外,新興工業國家或地區之強勢競爭,貿易保護主義高漲等。當然,面對如此的逆境,國內各家棉紡織廠及相關團體組織無不竭力的尋求因應之道,以期突破景氣的困境與克服整體環境的不利因素(註七)。

 

編註:該文刊登於《社會與經濟》,第48期。台中市:東海大學東亞社會經濟研究中心。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台長: 涂弟的朋友
人氣(840)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17
請問這是2011的文章嘛?
2013-02-20 17:02:5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