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12-25 01:04:04| 人氣5,563| 回應1 | 上一篇

種洋蔥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0101224

協會在高雄的「自然田」買進一批「洋蔥苗」,今里老師特別寄了30棵要給我們種,就在「明主樣」(岡田茂吉)128歲生日的昨天,我帶著不安的心情,想像著「30顆洋蔥」要怎麼背回來?誰知道小苗原來跟珠蔥差不多大小,就這樣小小棵可以變成洋蔥?都市佬的本質沒變,我還在電話裡向高雄的會員承認:「我以為洋蔥跟地瓜一樣長在土裡!」

 

因此今天要緊的工作就是把這30棵小苗種進農地。一年來荒著沒種菜,因為平常只有我一個人,做不了太多農事,完全不敢再試種短期作物,聽C說原來預定要100棵洋蔥苗,我就放在心裡等著它們到來,但今年的種苗育成好像有問題,以為沒機會試種了,卻在這一年將盡的時候,氣象局預報明天低溫可能在8度,今天種下能活嗎?

 

洋蔥的產地好像在高雄、屏東一帶,南部的天氣不容易下探到10度以下,我相信這是不能輕忽的條件,所以雖然不太需要澆水,是個適合旱地栽種的植物,我要怎樣讓它在北部存活呢?

 

我可是很認真的思考過,因為到目前為止,累積四年來的所有失敗經驗,其中慢慢浮現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問題:如何保溼、保暖?而答案就要靠土地自己長出來的雜草,因此我又想出一個種植的方式,就拿這30棵洋蔥苗來當實驗。

 

我對菜畦有兩個一直堅持的農作主張:第一是除草不除根,盡量貼地面把雜草割斷,留下土面下的雜草根,目的是希望草根抓住土壤,尤其在乾冷多風的冬季,因為乾,雜草並不會很快長回來,且因為風大,細小的泥土塵容易被吹走;再加上不翻土重做菜畦的第二個主張,減少畦面的土壤流失就很重要了。當然久了還是有雨水的沖刷,所以菜畦與走道越來越不容易分辨,不容易分辨並非大問題,既然沒種植,分不出來也沒差。倒是這兩項主張,並不是每個奉行「自然農法」的人都採用,我也曾反反覆覆過,但評估過自己的能耐之後,我得出每塊土地都該有自己專屬的種植方式,這才是最自然的啊!

 

所以今天種洋蔥的第一步是在空菜畦上挖30個洞,因為拿兩面鋤當工具,所以以工具當量尺,大概挖出深度10公分,直徑也10公分左右的土洞。

 

小苗就種在洞的中央,我自己覺得像「種在地下室」,文雅的說法可以取名叫「洞穴種植法」。

 

然後小苗的四週我用切短的雜草填滿圍繞,還要小心讓小苗可以探出頭來,不至於完全被碎草淹沒。這些碎草被我寄與厚望,因為就要靠它們幫小苗們保濕又保暖。

 

碎草是半個月前將菜畦的雜草割下之後,再用「裁刀」加工切成5公分以內的長度,然後先收集在布袋裡,等著栽種時利用。因為有些時日了,所以碎草們不但已經從鮮綠轉成枯褐,有的還開始發霉,但還不至於爛到看不出形狀;也許能等到爛成泥土樣的團塊會更好,但我一個人割草又切草,能預先做的準備工作太有限,所以能有切過的雜草可用就已經很進步了。

 

碎草將「地下室」填滿,菜畦看起來是平整的,而洞裡挖出來的土堆在洞旁,等於也加高了菜畦的厚度,讓走道和畦面增加辨識度。

 

接下來的動作就是澆水。初定植的菜苗需要充分給水,淋濕了的碎草也比較不會被風吹走,但這樣的防護還是不夠的,冬天的東北季風實在太強了,如果把碎草吹跑了,保濕、保暖的目標也就隨風而逝了。

 

所以最後一個動作是「蓋草」,雜草實在是農地很重要的資源,整株割下來的雜草,我就一小束一小束堆在菜畦上,盡量避開小苗的位置,等於在土面上加蓋一層樓的防護,如果能用稻草、芒草類的禾本科植物來進行全畦面的覆蓋會更好,因為比較柔軟也更耐久才會爛光,這又是第二道「保濕、保暖」的功能。

 

當我從附近割草蓋菜畦的工作快完成時,原本的冬日陽光忽然不見了,並且落下如髮絲般的細雨,所以我匆匆又草率的補幾把雜草,大概把菜畦的表面都盡量蓋到了。

 

一會晴一會雨,但最後如灰陰沉的天色終究沒有降下多少雨水,反而下午三點再去農地補拍最後完工的照片,卻像黑夜已臨似的昏暗。

 

愛吃洋蔥的我,種下了30顆希望。

台長: 小樹
人氣(5,563)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農事記錄 |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