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10-07 12:31:22| 人氣32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MTLA:地球兩端的延畢現象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出發前看的最後那本商周,封面故事是台灣的學歷貶值問題,然後提到六年級末梢到現在七年級的世代的求學態度問題,以及學歷嚴重貶值後與經濟不景氣帶來的職場求職困難問題,以及延畢問題。

其實我覺得加拿大這邊同樣的問題應該也蠻嚴重的,當然,我看到的是小留學生的部份。

不約而同的,最近這陣子聽到了同學及室友在討論這件事。

跟表弟妹一起住的同學,前陣子在我們上超市的時候一面跟我發牢騷,問我是小我們幾歲的這個世代都變成了這樣,還是他家表弟表妹的問題?!

"你知道嗎?加拿大這邊大學學制可以分讓你三年畢業,或四年畢業兩種,可是因為他們每學期可以只修最低限額的學分,結果是他們不但四年畢不了業,還甚至可以讀到五年或更久。"他解釋。

"我表妹本來應該今年就畢業了,之前說有一點東西沒修完,所以要多半年,跟家人拿了學費生活費,結果現在卻又說,他決定再繼續待半年,也就是他要多花一年才畢業,同時你知道嗎?你猜猜看他這學期修幾學分?!兩門課!!!"

"然後最後一學期留一門課,又要再繳一次學費!!一整學期的學費!!!"
"這根本是在浪費他父母的錢嘛!!!"


"我覺得老實說,你表妹應該不是單一事件,我覺得是下個世代都這樣!!而且下去的世代一個比一個嚴重!!"我說。

我一個室友,這學期也只修兩門課,問他這樣有到最低標準嗎?他說有!
問會不會太輕鬆了點,這樣一週只要去學校兩天?!他回答不會,"因為其他時間會去學校打球!"

"這樣你可以準時畢業嗎?"
"可能不會,就多一年吧!"他說。


結果無獨有偶,今天聽到另一個現在唸大四的室友,在講他那小三歲,今年剛入學大學一年級的女朋友,說他都只選超級簡單的課修,同時擔心他可能會因為這樣,之後二年級後因為科系規定,有些重要的課沒修過,必須整個延後一年的問題。

我在猜兩人可能為了這事有點吵架。

不過我只聽聽,笑笑,沒有說什麼。
因為在我看來,其實類似這些的很多事情,我們已經很明顯的出現代溝了。


以前我們找最難教的最紮實的教授修課、超修、甚至提早上研究所的課,我幾乎沒聽到幾個現在的學弟妹做類似的事情。
所以像我這樣畢業學分要求138可以修到170左右的,其實至少我這圈的好朋友都差不多。沒有170至少也有個160,比要求學分多個20個,幾乎平均每學期多修一堂課左右。

老實說,即使是現在的workload的確蠻繁忙的,我不覺得扣掉語言因素,這樣的tense程度有比我大學時代還要重。

一學期只修兩三門課,到底是想學的非常紮實還是什麼?
我想只有自己知道。


"發現要畢業了才覺得不如人,所以希望多一年好好充實自己。"似乎是之前商周訪問這些台灣延畢學生的理由。

不過除了這樣冠冕堂皇的理由,更重要的恐怕是不想面對畢業即失業,同時與其說覺悟到之前太混現在要充實自己,不如說是現在要拿這一年來補學分或拿來補習考研究所。


的確,教改教改,改到現在變成大學一堆,其實只是把窄門往後搬而已。
實在是沒有太大的助益。


然後同時,看到這些小留學生這樣的生活方式跟求學,然後想到更之前一陣子幾個問我台灣就業市場狀況,想要畢業後回台灣找工作的他們,突然覺得更悲哀的是,台灣的大學生可能還會因為語言的這個項目,而輸給其實一點也沒有比較優秀或是認真的小留學生。

"留學還延畢?!!"我相信這大概會是我唸MIT畢業的老爸想都不敢想的問題!
學費貴都貴死了,誰敢延什麼畢!!

我也相信,在我去年到美國interview拜訪的他那幾個當年來這邊留學就工作定居下來的幾個優秀大學同學,大概會講出一樣的話。

"當初唸書時可是每天都在想我又過了一天,又花了我爸媽多少錢,我有沒有浪費掉這個錢!!"我還記得去年到Boston的那個叔叔那邊,他告訴著我這些話,還說:"希望你申請到好學校來北美發展,也更希望你讀書的時候要天天問自己這個問題!"


我也不知道到底是這個世界變了,還是怎樣?
也許是經濟真的不景氣,餅不夠大,也許是教改有問題,讓大學生滿街跑,不過任何社會問題都可能不只是一個點或一個單一政策出現trouble所造成的。

同時遠被放逐到地球另外一端的小孩子,父母因為補償心理所以就儘可能的拿鈔票來彌補心靈孤單的孩子。

地球兩端的中國孩子,環境不同,卻有著類似的行為,這倒是挺有趣的現象。


不過,人生就像社會學一樣,基本上一定要到某個時間,某種經歷了,你可能才會懂的一些東西,才會知道要怎麼想,怎麼做。

所以,"就隨便他吧!他才18歲,你能expect他什麼?!時間到了他自己就會知道了!"我對室友說。

台長: P. Pan
人氣(32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