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2-14 11:13:14| 人氣3,15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社區資源分析與運用(孫崇傑)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一、社區資源的多元性

 

在台灣提倡社區營造之初,日本千葉大學的宮崎清教授曾對地方的資源,提出人、文、地、產、景的分類。也就是說,地方上原來就有包括人力、文史、產業、土地、景觀等種種素材,利用地方資源由地方居民做主來發展地方。透過社區資源的分析與運用,以期建立文化資料庫,作為舉辦各項活動之背景資料,延伸更多感動及營造社區的多元性。

 

1.          人:地方社團、組織與學習機構投入社區公共事務(阿罩霧文化基金會、鄭順娘文教基金會、政光文教基金會、霧峰社福館義工隊、櫟社區總體營造文化協會、霧峰文化創意協會、婦幼保護協會、屯區公民大學、亞洲大學、朝陽科技大學、明台中學、各社區發展協會等對社區的經營。)

 

2.          文:民間文學、音樂戲劇、工藝美術等,包括主題、年代及內容之介紹

 

3.          地:考古遺址、開發墾拓痕跡、民居聚落、公、私建築、宗廟等,包括基地位置、歷史年代及特色介紹

 

4.          產:地方各級產業、地方文化創意產業、特色飲食文化的介紹

 

5.          景:自然生態、特殊景觀等,包括地理位置、特色之介紹

 

二、社區各面向的切入點

 

1.      社區與社團組織

2.      環境保護及衛生改善

3.      社區生活空間的創造

4.      古蹟、建築、聚落與生活空間的保存

5.      地方文史、人物、傳說、與故整理呈現

6.      民俗廟會祭典與地方生活文化的展現

7.      社區藝文聯誼活動辦理

8.      社區終生學習

9.      增進地方健康福祉的合作事業

10.  生活商店街營造

11.  地方特有產業開發與文化內涵提昇

12.  社區形象與識別系統

13.  生態與環境保育

14.  農村再生

 

社區營造的方法

 

1.      邀集社區居民共同參與,形成工作推動核心。

2.      整體推動策略討論研擬。

3.      個別計畫項目之籌畫辦理。

4.      行政部門與民間團體協調整合。

5.      促成社區與社團間交流連結。

 

經驗整理歸納「社區營造」如下:

 

1、社造是由居民發起,是為了居民而進行的自我發現,社區開始「尋寶」。五官總動員再發現、再評價社區內在的各種資源,就是社造的出發點。

 

2、社造是從「一無所有」轉換成「豐富無盡藏」的工作。讓認為「自己的地方沒有什麼寶貝」的人睜大眼睛覺醒,「看!不正有這麼棒的大樹嗎!」「看!有這麼精彩的地方傳統祭典!」等,重新發現社區內在、潛在的資源。當人們決定尋找資源的田野調查時,幾乎可以在任何地方,發現各式各樣的資源。

 

3、人類是非常優異的,人會改變人是可以自我變革的動物。絕對不能操之過急,即使耗費時日,「正論」終會獲勝,「堅持下去」很重要。

 

4、一個人改變,就可能有兩個人改變,就可能有四個人改變。居民改變,行政就會改變;行政改變,產業就會改變;產業改變,居民就會改變。這就是「改變」的連鎖效應。社造是牽一髮而動全身運動,一旦啟動絕不停止,且,永無終止,是「社會重建運動」、「人類的人性化運動」。

 

附錄:社區文化採集

     

1、自然資源的掌握

 

a、自然地形中的坑、湖、溝、湳、谷、林……

坑:暗坑、萬斗六坑、象鼻坑

湖:赤蘭湖、草湖

溝:北溝

湳:柳樹湳

谷:玉蘭谷、峰谷

林:青桐林

 

b、大大小小溪流穿越所形成的地形變化與界線

 

(a)溪流:烏溪、大肚溪、草湖溪、大里溪、乾溪

(b)自然變道:大肚溪、烏溪漫流區

(c)人工圳渠:阿罩霧圳、丁台圳、南勢圳、番仔圳、北溝圳等

 

c、一級產業與產業的變遷

 

農產:稻米(霧峰香米)、菇類(金珍菇、杏苞菇)

山產:鳳梨、龍眼、荔枝

農產加工:農會酒庄

 

2、人文資源的掌握

 

a、開發墾拓的情形

b、聚落的形成與變遷

c、市街的演變

d、大、小地名(或舊地名)

e、地名的轉變與行政區劃的改變

f、地方中心廟、土地公廟、界域與範圍

 

3、幾個重要資源的轉入與變化

 

a、歷史古蹟

b、機構設施、學校單位

 

九十五年本鄉轄內有兩所大學:朝陽科技大學及亞洲大學。二所高職:國立霧峰農工及私立明台高級中。二所國民中學:霧峰國中、光復國中。十一所國民小學:霧峰國小、吉峰國小、僑榮國小、光復國小、萬豐國小、光正國小、五福國小、四德國小、桐林國小、峰谷國小、復興國小。

 

c、集會場所

d、地景、地標

e、產物集散所

f、民間機構……

 

4、歷史重要事件與歷史延續

 

a、民間祭典、節慶

b、歷史事件

c、民間傳奇……

 

5、地方史

 

a、遷徙史

b、墾拓史

c、發展史

d、災難史

e、家族史:

 

霧峰文化環境空間資源一覽表

 





圖片2.png






台長: 主持人:廖淑娟老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