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5-18 21:31:44| 人氣70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518宣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這一篇的分類說來很複雜~~可以是文化隊、可以是馬懂訴、也可以是基地跟窗口、可以是多元與fusion、ICYE小宇宙,或者在知本本家、依賴電光(一直還沒po上文章的分類)、大巴拉冠練習曲,總之又開始馬懂訴了,就是我在做以及喜歡做的事情,是全部。

今天是518,對博物館人來說是很宣告性的一天,因為這天是國際博物館日。對於在館界工作的人來說,是一種所謂career上的年度紀念日,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很草草面對它的存在,在這一天。

前陣子我去參加一個所謂的非正式學習(informal learning)有關社會教育的腦力激盪課程說明會,意思是引導我們思考,未來的社會需要養成人們什麼樣的能力,才能面對與因應未來社會所期待以及所需具備的正向與善向發展@#$%^&&*&%@@總之讓我的第六隻眼看到很多~

這個說明會的用意在於挑戰、引導社教機構針對未來環境與時勢所需能力做課程設計的統整考量。由於一般社會教育課程集中在open body(肢體運作例如插花、國標舞)open mind(智識成長例如研習聽講課程)的層次,但是最重要的層次仍為open heart(心念)open will(願力),以引導社會透過具有引導出普世價值的課程設計來進行。而這些普世價值(例如仁善、分享、尊重等)要怎樣透過模仿能力、創新能力的課程的結合,以統整方式呈現出,是非常有意思的思考:例如插花的學習,可以怎樣連結為致贈受刑人家屬一盤特地表達其受刑親屬心意的花…等等這類融合不同層次課程的設計,而在過程中達到通往普世價值內涵的操作,不是流於插花學習的open body層面對社會改變無什麼功效那樣而已。

重點來了,當我看到很多有關價值觀導向的設計課程理念,不同的組別,或多或少都在乎、關心一些共同的主題,令我不寒而慄→喔,不,是爽到寒毛倒豎,原來這些早就都是我在乎與在做、想做的事情,不管是在館界、部落、ICYE或者是台文隊:族群文化分享交流、國際志工文化體驗交流、環境生態保護與實踐、城鄉交流、新移民與原住民社群、青少年教育養成與照護等等~~~

以下這篇文章,讓我感觸很深,是文化隊四屆楷君部落格寫的文章,歡迎連過去看http://www.wretch.cc/blog/tinahg289/21085254

跟台文隊連年不變的在一起,不管是部落遊學或是都市遊學,一屆又一屆的養成,讓我看到陪伴高中生的重要性。很快的他們吸收進去、成長起來、擴散開來、深耕下去,她們在高中期間所擁有「有意識的成長」,就會帶領她們、甚至是在某個程度影響她們的做以及未來參與在台灣社會的做,這是文化隊種子們給我跟帶團的秀珍老師最好也最大的回饋。儘管我們跟他們分享的過程有些部分很片段,但是就算只要有一句話打到她們而成為閃電般的連結與觸發,其實就有了過程中存在與相互的意義。

台文隊的存在,過了今年的暑假,就要邁入第七屆了,哇好快~~~每年,有那麼多年輕人加入、感謝有那麼不同的部落跟團體跟原住民的長輩與年輕人也在這過程中參與、豐富她們的成長跟視野,這是最讓人感謝與感動的地方。而對部落同齡的青少年或是年紀更小的弟弟妹妹而言,我也希望這是養成他們與這些都市姊妹與姊姊們一個交流的機會,更是裝備自己怎樣把自己部落的文化介紹給別人的同時,而更肯定自己出身之地以及所做之事的努力。

今年暑假,很可能文化隊年度的都市遊學,還會更進一步結合ICYE語言營的各國年輕人或是小石展望會太魯閣族年輕人的系統,或是安朔志華那邊成長班的年輕人,我不知道,總之還有很多很多不一樣的可能會發生。在我今晚打電話給確定要辦夏季營會的南王姵妏聊過之後,她的決心與苦惱的地方,以及回歸辦理夏季營會想法的源頭,有許多的點點滴滴,在今晚,讓我知道,在這條路上,我不會離開還會繼續的地方。只是我可能會用不同的方式轉向,以殊途同歸的方式前進罷了。

台長: 思乃泱
人氣(70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我的馬懂訴 |
此分類下一篇:中場還在馬懂訴啊~~
此分類上一篇:謝謝再連絡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