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5-08 02:47:06| 人氣12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翻游】一句「新學運」 總叫「正名」太沈重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一群大學生利用週末下午,辦起一場記者會,用一份訴求聲名,及兩首詩歌吟唱,卻獲得貴報以頭版處理、第三版大幅報導,發起人的名字更被以標題處理
,隔天第二版的社論更是肯定回應。而其他報,很多不是記者未到,就是將兩場學生活動「正名連署」、「反反盜版」合併處理,或是一天中不到五百字的綜合新聞。

面對如此落差的新聞呈現,身為連署行動的發起人,真的很感謝貴報支持,讓連署行動能推波助瀾進行,得到許多溫暖的支持與連署,網站也因流量太大而掛掉緊急處理中;但以一位聽聞過學運史的大學生而言,對於連署行動被封上「新學運」的光環,想進一步再提出回應。

曾經,學生運動是使台灣戒嚴終成摧枯拉朽的一股力量,從八○年代要求校園民主化、深入民間參與,到九○年代在中正紀念堂廣場豎立「野百合象徵」,要求政治改革,面對同樣的五月、同樣的燠熱,過往的熱情與理想,總會在這價值崩解的年代中,期待後繼有人再次喚起,不僅社會對大學生如此期待,連校園內曾扛過學運看板的社團,有時在跨校的議題合作上,也希冀能再見當年學運的風起雲湧。只是,生命力被解放的台灣社會,在議題多元、資本主義體制的處境下,讓學運無法有久蟄爆發的能量,只能成為飄散在風中的追憶。

而因著議題多元,讓學生運動甚至社會運動的力量分散,能從集中衝破威權禁錮到關注勞工、農民、環保、教育、司法、兩性等各層面改革,如同當天在台大校園,同時有「正名運動」,也同時有「反反盜版!反對公訴!取消刑法」的學生行動,這樣多面向的齊頭並進,能讓社會加速進步,而我們也該用健康的心情多去瞭解,而非忽視、固守單一價值。

也因多元價值的影響,以往總要附屬於團體才能發聲表達想法的改革方式,轉變成民主社會裡個人都可以表達言論想法,而這次台灣正名青年行動,意義也在此。

發起連署行動的同學,面對網站上的稱呼謬誤,以個人力量透過電子郵件聯絡,思索名字與認同問題,使得不同學校的同學,交換討論後發聲,雖然網絡是因各校台灣文化、台灣文學相關社團而起,最後的報導也只剩下發起人的聲音,但事實上每個人都在行動裡以個人名義發聲,也在行動裡展現每個人的意志,中山醫學大學的同學,以詩人李敏勇的〈如果你問起〉譜曲,讓我們與詩人一起吟唱;中央大學的同學用吉他編曲伴奏;東吳大學的同學,搜尋聯合國的資料、建立連署網站;而去函聯合國的連署行動,更是希望在運動中看見個人意志呈現的能量…………

因此,如果你問起,這次「台灣正名,青年行動」,是想在校園裡引發怎樣的風暴,我只想用最簡單的話來說,「台灣正名」是不該被泛政治化煽動,不該是要依賴光環的一場對話,它該像我們平日討論流行時尚、歌星八卦一樣稀鬆平常,應該都讓大家來思考,因為住在島嶼上的人,爭取一個正名就是在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每個人都可以加入台灣重建的文化工程,不是倚賴學生、菁英,因為國度的美麗是來自所有人的平等發聲、參與和關心。

◎本篇是為"台灣正名 青年行動"而寫。







台長: 豆腐魚
人氣(12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