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6-14 13:26:53| 人氣1,54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同志社台灣校友的姻親網絡---1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財經公司版圖龐大到某個程度---有所謂的「財閥」,學校法人垂直水平聯結整齊---有類似的「學閥」,男女透過政商菁英婚姻成為網絡---則有所謂的「閨閥」。財閥我們較常聽到,學閥在私人興學的法令鬆綁之後,有些教育體系已漸有雛型,至於閨閥聽都沒聽過是吧?其實不然!她如影隨形的在我們的週遭,我的誰是某某人的誰?某某人的誰又是我的誰?就是透過姻親的關係形成一個小圈圈,這小圈圈再連結小圈圈形成大圈圈…閨閥於是就這麼樣的形成了。經我上溯下探左徵右引的結果,同志社的校友是有著如此的姻親網絡。

早期留學同志社的校友們,大多有著類似的背景文化,不是教友信徒就是地主富商的子女,如此的機緣促使他們聚會在同志社,共同接受文明教育的洗禮。日後學成返國男婚女嫁之際,男女校友透過同窗好友、學兄學弟、學姊學妹,或是媒人的介紹相互認識,相似的同志社文化結成秦晉之好,由點而線,由線而面,同志社台灣校友們所形成的閨閥,大致上就呈以下的面貌。

若以基督教傳來台灣為經緯的話,府城的台南是個起點,自然的台灣校友就跟隨著傳教的路線由南而北,依序的進入了同志社留學,因此台南的校友林茂生(明43,同普)拔得頭彩,成為同志社台灣校友姻親網絡的起點。當時長老教會第五位進駐台灣的宣教士巴克禮,發現林燕臣的兒子林茂生是個值得栽培的人才,因而找了南部富裕的地主劉瑞山、李仲義,醫生顏振生、高再得此四位教友,來負擔他留學日本所需的生活費。日後這些贊助的長老,由於林茂生開啟了一條通往『同志社之路』因而他們的子女們也前往同志社留學,並且漸漸擴大形成『群聚效應』不僅南北兩個教會學校的學生,許多台灣其它學校非教友的學生也陸續前往同志社留學。

林茂生的弟弟安生、永生、讚生也都留學同志社。

劉瑞山是台南的聞人,經營雜貨的「和源商行」生意興隆遠近馳名。他對於宗教以及子女的教育都非常熱心,十二位子女均在國內外接受高等教育,台灣經濟普遍貧窮的年代,這可說是極其難得的,子女的姻親網絡,也就顯得壯觀富麗。長子青雲於明治四十三年至大正四年(1910---1915年)在同志社普通中學就讀,後來畢業於慶應大學理財科。由日本返台,經營三多商會從事實業,後任和源農場管理人二十年之久。晚他一年進入同中的清水蔡家的蔡孟鑫,日後成為了他的妹婿,與他的大妹秀琴結婚。台北的李婉然(昭8,同中)與他的四妹秀滿結婚;李的弟弟沛然也是同中的校友,得有『泰東哲學家』名號的茶商鉅富李春生,即是李氏兄弟的曾祖父。

他的同父異母弟主(子)安,曾在同中短暫就讀過,畢業自藏前高等工業學校(東京工業大學的前身)後前往英國的倫敦聖經書院唸書,一生從事教育工作三十餘年。二妹彩仁由同高女畢業後,至日本女子大學就讀,再進入東京女子醫學專門學校專攻小兒科,返台後在台南市開設醫院。

堂弟清風在大正八年(1919年)同中畢業後渡美,取得印第安那州立大學的醫學博士學位,為台灣人第一位留美的醫學院畢業生。學成歸國,他先在上海復旦大學擔任生物教授和系主任,再到北京的協和醫學校研究寄生蟲,返台在台南開設青峰醫院。日本偷襲珍珠港的戰爭開始後,在台灣的外籍醫事人員全被遣返,他受託擔任淡水樂山園的院長,悉心照顧痲瘋病患不遺餘力。光復後他回到青峰醫院繼續主持院務,但是看透台灣主政者的作為,行醫的規模逐漸縮小,才將主要的心力用在紅十字會、青年會、扶輪社等社團服務上面,以及經營父親劉錫五的名字為名的錫五農場。

清風的親大弟青藜也曾在同志社中學就讀過(年代待考)後轉赴大陸入嶺南大學,再留學美國伊利諾大學農學院,獲有威斯康辛大學的化學博士學位。

台南劉家的子弟最早進入同志社就讀的,是劉瑞山大哥瑞仁的長子劉子龍(大2,同普)後來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他開啟了親族的留學之路,極為鼓勵堂弟妹們赴國外留學,劉氏一族受此影響故能開枝散葉,日後成為社會領導階層的主幹。子龍的大弟子恩(大7,同普),以及大叔瑞深的三子劉清(昭11,同中)長女婿李明道(明43,同普)等也都是同志社的畢業生,後來李明道的女兒李初雪也自同女英專畢業。

屏東萬丹的李家是由昆仲們胼手砥足,建立其下淡水溪屈指鉅富的基業,大家長李仲義長老經營「鼎昌號」從事提煉花生或菜麻榨油的油車間。他無子,乃養淨榮及瑞雲為子,也視同父異母弟仲清的兩個兒子明道、明家為己出。李明道在台南長老教中學就讀時,與林茂生、趙天慈為伍,後來隨著學長進入同中就讀。他的弟弟明家(大4,普)、堂弟瑞雲(大3,普)也在同中就讀過。

李明家的長女百合適與施拱星,施教授曾在京都三高教過同中轉赴三高就讀,後來獲得諾貝爾獎的江崎玲於奈。

李瑞雲的夫人劉香谷是台南柳營的望族,她的兄弟劉明電曾在同中就讀過,後至東京外語專科學校(現私立東京外語大學)德文科學習,再赴德國柏林大學的學部及研究所攻讀,取得哲學博士學位,他專攻馬克思主義,為台灣人第一位取得此學問的學者。返台後身為地主的他,對於壓榨蔗農的剝削深感不平,因而挺身而出,與自己持有股份的鹽水港制糖會社大打官司。日後才稍微改善了「天下第一憨,種甘蔗乎會社磅」的不合理待遇。他具有左派思想,雖未加入共產黨,但領頭抗爭自然屢招跟蹤、威嚇、毆打,甚至被捕,才避走日本,繼續在東京遊說參眾兩院的議員,展開另一波對殖民政府的抗爭工作。

二二八事件,他的至親好友林茂生、陳炘、王育霖等台灣的菁英失蹤或被捕,也向國民政府提出抗議書,就此被列為「重點份子」。旅居日本的期間,劉明電與中共政府要員有所往來,曾多次訪問中國大陸,國共對立時期又被列為「附匪份子」在台灣三百多甲的土地,以及劉家極為著名的歐式洋樓(他的父親仿舊東京車站為藍本,所蓋的巴洛克式樣建築;柳營鄉公所標得任其荒傾,後捐贈給彰化台灣民俗村,才在該地復建重現。)都遭充公、沒收。劉明電身前藏書極多,且擁有不少珍本,臨終前他將此悉數捐贈給了北京大學的圖書館。

李瑞雲的女兒美貞,嫁與同是校友的林茂生的兒子林宗義博士。

李家他們的大兄淨榮的兩位兒女,崑玉(大9,中)、美蓉(昭6,高女)以及雪玉的夫婿穆成章(昭7,中),都是同志社畢業的校友。李崑玉經同志社中學後,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獲碩士學位,經營朝日興業株式會社,並設立「李仲義商行」活躍於廈門、上海、香港等地,戰後在台北設立輪船公司,及經營油品事業。李美蓉曾任台灣基督教女青年會的會長,雪玉的先生則在嘉義業醫。

當時負責李仲義油車間食用油製作的堂弟李趖,有一位孫子信行(昭16,中)和孫婿楊東茂(昭16,中)都是同中的校友。信行任教於台北美國學校及台灣神學校;楊東茂行醫,都是同志社總長松山義則的中學同班同學。

蔡孟鑫是清水極為著名的「源順號」的後裔,入同中後(大7,普)再考入京都府立醫學專門學校,畢業後在東部花蓮的玉里擔任公醫的職務。他的伯父蔡介明的女兒蔡琇鸞,嫁給了西螺廖家的長子廖溫仁(大2,同普)廖得有京都帝大的醫學博士學位,是台灣、日本兩地相當著名的學者。

蔡琇鸞的父親是清水的大地主,母親是長老教會的信徒,13歲時由她的哥哥帶往東京就讀於東洋英和女學校。18歲時經由台中全安堂的老闆盧安(校友盧茂川的父親)的介紹,嫁給了長她12歲,仍在京大攻讀博士學位的廖溫仁校友。結婚後,她就讀於同志社女子專科的英文科,隔年,長子史豪出世才中輟學業。

據一篇《台中口述歷史》的報導,台中聞人的張銀溪(東京美術學校畢業,曾任后里鄉長、縣議員)從家書得知,媒人來家裡為廖溫仁的小姨子說項後,東京返台渡假的途中於是繞道京都,夥同當時在同志社大學就讀的表兄弟,前往一探(探親事)正在京都平安女子學院就讀,寄宿在姐夫廖溫仁家中的準夫人呢。

在這裡稍微繞回到台南的劉家,劉家的子女眾多年齡上就顯得懸殊,而尚未與劉青雲的五妹結婚的楊基銓(台灣民族運動的先覺者清水人楊肇嘉的堂姪,東京帝大經濟學部畢業,高等文官行政科考試及格,日據時期是台灣最年輕的宜蘭郡守。郡介於州和街庄之間,那時台灣有五十二個郡,以二十四歲之齡當上郡守是非常風光的,後來他擔任過經濟部次長)在東京帝大就讀時,則做過廖溫仁的長子史豪(昭11,同中)的家庭教師。楊從常務次長的職務退了下來,就任華南銀行董事長的時候,又與在國外從事獨立運動,後投順返台任該銀行常務監察人的廖文毅共事,此是台灣剛光復後兩人任職於台北市政府,四十年之後的第二次共事,在他來說與同志社校友的廖家可真是奇緣。

廖文毅的舅舅,即母親陳明鏡的哥哥陳有成長老的女婿趙天慈,亦是同中的校友(明45,普)擔任過長榮中學的校長。

南部與北部的校友在姻親網絡的接續上,擔任重要孔道的是大甲的朱江淮,夫婦兩人都是同志社的畢業生。朱的父親為前清最後一批的稟生(鄉試及第的秀才,取得進入府縣修習儒學的資格,儒學每年舉行一次考試,成績優越者供給學費即為稟膳費,故而稱為稟生)日本據台受任苗栗廳大甲街副街長,後進入國語(日語)傳習所學習日語,是大甲地區第一位學習日文的人。語言上的便捷得以和新的統治者連繫溝通,日後他升任為大甲區街長(相當於現在的鎮長)、及改制後的台中縣大甲區長、台中州大甲郡(海岸線的大安至大肚之間的八個街庄)的大甲庄長,在地方上從事水利的建設,土壤米穀的改良,興辦教育事業等都有著卓著的貢獻。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大甲最著名的草蓆草帽,也是在他的手中推廣外銷成功的。

台長: 蔡蟳
人氣(1,54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