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6-20 00:57:18| 人氣4,006|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讀楊逵「送報伕」、「水牛」與「頑童伐鬼記」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送報伕」(新聞配達夫)是楊逵在極度貧困、生活艱難的環境中,所寫下的一篇具有高度自傳性的、劃時代的傳世作品。1934年,「送報伕」在日本獲獎,佳評如潮;經胡風翻成中文,在國內廣泛流傳。那個時代中國青年及工人便是透過楊逵「送報伕」這篇小說的生動描繪,而對日本殖民統治之下的祖國寶島台灣,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

我看了之後,心中百味雜陳,有感傷,有難過,有失望,也有深深的感動。在「送報伕」一文中,我看到了當時台灣人為求生存與學問,所要付出的代價;即使主角只是一個從事著卑微工作的送報伕,但是他仍想著要唸書,雖然這只是再平凡也不過的要求,但是在那貧困的物質環境下,也幾乎是不可能達到的夢想。

他是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但是在楊逵平實卻又深刻的描寫下,我們可以看到其中散發出一種人性的光輝與高貴,那些送報伕在嚴苛的環境下是自重而自愛的,他們每天天未明就起床送報,穿著永遠穿不暖的薄衣服,就像沙丁魚罐頭一般的睡著擁擠的蓆子,派報所的生活環境,甚至差到員工每晚都要遭受跳虱的叮咬。

這就是再普通不過的人吧!他們默默的接受命運的安排,只是努力的做工作,為了求一餐的溫飽罷了。也許有人會以為,這是一種低賤的生活吧!但是,比起那些以壓搾他人為樂的剝削者,他們的生命顯得高貴多了,至少,他們是自食其力、靠著自己的汗水換取每一餐的。

楊逵的「送報伕」跳脫了較狹隘的民族主義,共同抵抗資本主義之剝削。記得在文章中,當佐藤君問起主角對日本人的看法時,他回答:「在台灣的時候,總以為日本人都是壞人,但田中君是非常親切的!」接下來,佐藤的回答是十分令我印象深刻的,也充分表達出楊逵的理念:「……日本勞動者反對壓迫台灣人,糟蹋台灣人,使台灣人吃苦的是那些像把你的保證金搶去了以後再把你趕出來的那個老闆一樣的畜生。到台灣去的大多是這種根性的人和這種畜生們的走狗!但是,這種畜生們,不僅是對於台灣人,對於我們本國的窮人們也是一樣的,日本的勞動者們也一樣的吃他們的苦頭呢。……總之,在現在的世界上,有錢的人要掠奪窮人們的勞力,為了要掠奪得順手,所以壓住他們……」

小時候,上社會課上到日本人對於台灣人的高壓壓迫統治,總是會覺得所有的日本人都是壞人,仇日的情緒高漲;但是,漸漸長大了,才知道事實並非如此,因為「使你們吃苦也使我們吃苦的是同一種類的人!」楊逵所堅持的,是一種反殖民、反侵略、反壓迫的人道主義精神!

相對於「送報伕」結尾抗議成功的情節,「水牛」可說是悲傷多了。這一篇小說的主角,是一個生活不虞匱乏的人,他不像其他的小孩,為了放牛才到池塘邊,他是為了要放鬆一下在東京的學校裡繃得太緊的神經,而到這個池塘游泳消暑的;他每天都無所事事的消磨著時間,直到他和一個女孩阿玉交了朋友。

阿玉是一個很勤學的女孩,即便是在放牛,也不忘手裡捧著一本書讀著;而當她接過主角送給她的舊雜誌時,那種歡喜,我覺得,在我看來,多少夾雜著一種難掩的悲哀吧!正值一般孩童求學的年齡,卻被迫要放棄上學的機會,在池塘邊放牛,這不是時代所造成的悲哀又是什麼?

最後,阿玉被主角的父親買去當小妾的情節安排,更把本篇文章托向悲劇的高潮。主角是多麼無能為力啊!一個是他的好朋友,另一個則是自己的父親,夾在中間的他,實在不知道該怎麼做才好,而那種無力感更是令人沮喪。在那種時代、那種生活環境,是由不得人選擇的,許多事是無法改變的,就像是宿命,一輩子糾糾纏纏,卻總是掙脫不了它的擺布與阻撓……

楊逵的小說可令人有深刻的感動與認知,除此之外,還可以更加瞭解楊逵與台灣的社會。「水牛」一文,大概就把當時的社會現象描繪得很清楚了吧!人民大多都是窮|困的,生活沒有保障,就連一個再平凡也不過的農民,都無法保住自己的田地,最後居然還要把賴以耕作的水牛都典當掉!更悲哀的是,為了生活、為了承租田地,竟然還必須把自己的親生女兒賣掉,給有錢人做小妾。

這種低下階層人們的痛苦與無奈,豈是那些作官的人所能體會的?只有像楊逵這樣愛家、愛鄉、同情苦難人們的作家,才寫得出這種令人心酸的文字啊!他的詞句並不華麗,但是,一字一句都是窮人們的血淚,平實而深刻,直入人心,為當時苦難的中國與台灣人民一哭!

「頑童伐鬼記」和「送報伕」的明顯差異在於,「送報伕」描寫的是台灣人到日本奮鬥的歷程;而「頑童伐鬼記」則是一個日本人到台灣來拜訪哥哥的故事。雖然一個是寫台灣人,一個是從日本人的角度看台灣,表面上看來各自不相干,但是,楊逵所要表達的卻是同一個理念,也就是反殖民、反壓迫的精神。

故事的主人翁井上健作是一個學美術出身的青年,原本他對台灣的印象是非常美好的,但是當他看見了台灣窮人們的小孩,為了爭奪一個番薯而哭天搶地的時候,他的心中不免產生一種失望的感覺:「……在未抵達這個小鎮之前,對沿海景色、以及從火車窗外所眺望的自然風光和街上堂皇的建築物等,的確留下很好的印象。但他看到這種情景,再回想起昨晚被跳蚤、蚊子夾攻的事情,不由得感到無比失望。……他已經開始懷疑:這是什麼『美麗的寶島』?為什麼他的父親還前來征討台灣而戰死於此?又讓子孫在此過著這樣困苦的生活?」藉由一個日本青年之口,道出了台灣悲慘的處境。

健作怎麼也想不通,為何哥哥的境況竟是那樣悽慘?而台灣也根本談不上「美麗之島」啊!後來,當他的姪子太郎在大白天喊著「鬼來了」時,他才開始思考到更深一層的問題:原來一個壓迫窮人、唆使惡狗追趕咬噬孩童的老闆,在小孩的眼中,竟比鬼還可怕啊!

我想,楊逵所描繪的壞老闆,大概就是隱喻那些兇惡的殖民者吧!他們在台灣作威作福,魚肉鄉民,完全不考慮台灣人民的苦難與福祉,只知道剝削再剝削,把自己的享受建立在大多數人的痛苦上;而小說中的十四隻模樣像獅子的惡犬,應該就是暗指那些殖民者的爪牙吧!他們是為虎作倀的一群,「只要那個鬼的手一指,就一起猛撲過來!」這分明就是在批評那些殖民者的醜態啊!

後來,健作也開始對自己以前所持的美術創作態度,不由得感到懷疑起來,他無非只是提供有閒階級服務而已。於是,他腦中昇起某種美術衝動。他畫了一幅類似桃太郎討伐鬼怪的圖畫,送給太郎,而孩子們在他回東京之後,也真的開始進行他們的「伐鬼計劃」,並把成功的消息告訴了健作。他開始相信,這樣做,才是真正的「大眾化美術」。

楊逵的這篇作品,無非是抱持著一種很樂觀的態度來寫就的,因為他堅信,只要台灣的人民能夠同心協力,一起抵抗外侮,這批兇惡的殖民者,總有一天會被逐出台灣的!這篇「頑童伐鬼記」給了讀者信心,同時,也振奮了當時台灣同胞堅定抗日的決心。



台長: 美少年葉小樹
人氣(4,006)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日本藤素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
2019-12-23 04:25:0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