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1-17 18:11:41| 人氣14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另一個魔咒的啟動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1975年,時年二十的羅智成自費出版了他的處女詩集《畫冊》。集中,自喻為「異教徒」的羅智成以孤絕現實的語言系統、濃烈稠密的詩質、執意營造的神祕與頹廢美感,高舉「鬼雨書院」的大旗,為台灣的現代詩開創出一條森怪瑰奇的道路。在稍後的《光之書》、《傾斜之書》、《寶寶之書》中,他嫻熟地以巴洛克風的創作基調,探詢新的敘事手法與詩語言的無限可能。最新出版的《夢中情人》,則可視為是他另一階段的起始。

《夢中情人》的特別之處,在於詩人一改過去對語言近乎潔癖的創作態度,採直截、顯露的表達方式,切進人類文明、進化與情慾的議題。透過「夢中情人」此一概念的確立與進化視角的加入,詩人多層次的呈現人類文明與情慾間的曖昧關係,質問我們文明中理想人格的缺乏。另外,雖說從〈光之書〉、〈問聃〉、〈說書人柳敬亭〉這些早期作品,我們便能察覺羅智成在長詩經營上的企圖,但是以兩千七百餘行的長度處理一個特定的主題,仍是值得注意的創舉。

千行以上的長詩,本身就是具挑戰性的工作。書寫過程中,若不能將資料作適當的剪裁,組織成新的秩序結構,便會嚴重干擾意象群的精心設計。此外,若過度著力於平行支線的經營,忽略與主線間的有機聯繫,則容易出現斷裂或削弱主題的現象。《夢中情人》中,羅智成藉由對傳說、神話的大量改寫,近當代史料的影射,將個人主觀而私密的事物與人類集體文明做相互的連結,確實可以在「互文關係」的營造下,降低因篇幅龐大所可能的失焦。再加上語言與結構的靈巧使用,增添意象與節奏上的變化,使得本詩具有一定的可讀性。

誠如作者在詩集的扉頁上所寫下的:「每一個魔咒的解除」「都只是另一個魔咒的啟動」。每一位寫詩的人,或許都該如塔羅牌中充滿迷惘又洋溢著希望的「愚人」(Le Mat),永遠面對未知,永遠接受挑戰,永遠拒絕被編號。當羅智成選擇離棄他熟習的表現方式,以飛翔的心態面對敗筆的威脅,他便已在詩國的旅途上,走得更高、更遠。
2005.1.17 中國時報.開卷版

台長: 厚森
人氣(14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