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5-21 23:40:03| 人氣12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藉種族來虛構戰爭,因戰爭而虛構種族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藉種族來虛構戰爭,因戰爭而虛構種族
【邰小朱】11/05/1999/

李宗盛說:『相愛是容易的,而相處是困難的。』唉,這句話令人頗有所感……..。唉。

其實,不用談愛,生活中的相處就是艱難的課題。北約轟炸中共大使館後的週一,出門買報,雜貨店裡大報小報頭版都是巨幅的照片:北京學生群集英國大使館前,年輕的手臂和憤怒的拳頭髭茂衝天。各式報紙一字排開,大小照片羅列眼前。找零錢時,老板娘與我的眼光不可避免地都掃過那張幾乎a4大的報紙照片,氣氛有點尷尬,不像以往。我買的是衛報,頭條標題是『北約承認錯誤,但繼續轟炸』,不改其強烈質疑英政府出軍的立場,但是,照片裡學生手中那塊正朝向英使館的磚頭比斗大的黑體字觸目驚心多了,多麼富有故事性和戲劇效果。店外,晚報剛出爐,幾個報攤的廣告看版上貼著當晚頭條:『政府警告勿到中國旅遊』,看版遠遠地一字排開,露骨地揭露著一般大眾對時事的簡單觀點,中國一字重複地出現又出現。

我住在倫敦極東邊,社區裡東方人極少,亞裔,猶太人和黑人約佔人口百分之四十,對有色人種來說向來是個友善的居住環境。少有人知道台灣是什麼東西,但是你是『華人』,眾人皆知。作為稀有人種,很容易被商店老闆郵差報販認得,生活其實蠻便利,開支票常不用出示證明,點餐時說聲照舊。周遭的氣氛在今天特別詭異,寒暄時都有點緊張有點小心翼翼。

到底是怎樣的機制,炸雞店的老闆開始覺得他與英國政府是站在同一邊,而我是在另一邊了?他來自中亞,移民第二代,前不久我們才在談論英國嚴重的種族歧視暴行,擔心本社區可能會是新納粹團體的下個炸彈攻擊目標;談到如何申請減免地方稅的問題,他一邊罵著地方政府搞了十年,塞車只有更嚴重,一方面告訴我哪家合作社的利息較高。我疑惑的是,作為一個人,每個個體可以有很多種『身份認同』,我可以是英國政府族群分類上的『華人』,同時也是□性戀者,是淡水人,是學生,是信徒。面對東倫敦的地方政府,面對放炸彈的法西斯團體,我和炸雞老闆都是受害者,面對吸血的銀行,我們都是消費者;為何面對戰爭議題,我們不能是站在同一邊,與各個有力量捲入戰爭的政府不同邊,的『人』?

種族差異是人們在區分『自我』與『他人』時的一個重要依據,因此,民族主義一直是強而有力的動員人民工具。『族群』差別是社會不平等的根源嗎?未必是。首先,族群團結與土地認同的口號往往遮蓋了真正的社會議題:蘇格蘭喊了一千三百多年的蘇格蘭魂,蘇格蘭貴族藉此提醒蘇格蘭農民他們的敵人是英格蘭人,遮蓋了欺負蘇格蘭農民的正是蘇格蘭貴族這個事實。建國黨慶祝婦女節時曾經於黨部播放梅爾吉勃遜的英雄本色,希望婦女同胞可以因感人的電影被召喚出建國情操,這部蘇格蘭人灑熱血追求自由的傳奇正好可以告訴人們,英格蘭被打退了,蘇格蘭農民還是農民,貴族還是貴族,建國?建他爸爸的國咧。

第二,種族其實是一個人為建構的概念與血統基因等等生物因素或外型差別無關,所以探求族群建構的過程比高喊愛蘇格蘭愛台灣還重要。普萊茅資有小鎮,居民祖先是道地的英國原住民,不像一般英格蘭人是日爾曼或諾曼人後裔,論血統與蘇格蘭人較接近,但是一直被當成是英格蘭人也自我認同是英格蘭人,就好像鹿港旁邊的頂粘下粘村,移民來台三百多年,居民道地的講台語的本省鄉下人,(還泉州腔咧),其實是完顏阿骨打的後代,鬍鬚的顏色與漢人不一樣,論血統比外省人還外省人,但是,會有人當他們是外省人嗎?

第三,種族認同和土地認同的建構過程,其實是伴隨著一堆神話(Myth)的建立,譬如炎黃子孫的說法,譬如海洋文化異於大陸文化的論述,天曉得這些都根本不存在。更重要的是,很多說法的建立依附在歷史事件下,這些歷史故事中都有個欺壓我國或我族的他國或他族,例如:蘇格蘭之於英格蘭,本省之於外省,事件容或存在,但遠近因卻比『本』『外』的簡單分法複雜多了,至少,這些歷史說法從來不去區分『他族』之內其實還有『他族的統治者』『他族的農民』『他族的軍閥』和『他族的女性』。所以啊,高喊『新蘇格蘭人』,台灣人出頭天,認同台灣之類的族群主義說法,是一種避談社會方向沒有政策辯論的威權民粹動員口號。

放在全球的尺度來看,族群主義或民族主義非常有效,與它的催生者,帝國主義,總維持著奇妙的辯證關係。過去是帝國主義,在現代是所謂的『全球經濟自由化』,讓民族主義有實踐的場域,好玩的是,也是帝國主義,逼使不同血統的人成為同一種族,自認為同一國。阿拉伯土地上本來是一堆部落和好幾個族群,結果和英國人一接觸,阿拉伯這個字才跑出來;印度也是,本來沒有印度這個概念,只有幾個不相統屬的王朝宮廷,帝國主義一來,西方人虛構了印度這個地理圖像,經過統治以後,假的印度人全都真成為印度人了。族群是被建構的,以其為基礎而成立的國家更是。□國父說:『國家是武力造成的。』而且,常常是被外來的武力逼成的;既然國家和族群是野蠻暴力下的產物,那國家和族群有什麼神聖的?為何非『愛』國不可?非認同不可?

所以,面對族群和國家這個課題,還是不要輕言談『愛』。愛真的是個麻煩的課題,唉。李宗盛說:『戀愛是容易的,而分手是困難的。』,唉。

台長: 轉貼編輯
人氣(12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