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0-18 17:59:02| 人氣1,230| 回應2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詩生活62-蝶辯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蛻>

幻化他身的等待是
絕對告別過去
遺忘是重生的開始
爭一口氣,呼吸旋律

<變>

我是我嗎?
 我不是我嗎?
  河水湖鏡
映照舞動的身影
  落葉飄流,逝情

<舞>

自由拍打音樂的節奏
拈花微笑亮起相思夢
徘徊流連悠遊
  尋覓閃耀的風景
香氣肆意停留
  自然成長希望,預約相逢
   
<飛>

蒼穹下,大地上
盡情揮灑,輕點生活
 存在此刻之光
突破夢境,積極尋樂
 昨日春風吹撫,昂揚
 今日落花傷殘,獨歌
     哪管!我只是鍾愛飛飛飛翔...

註:蝴蝶的一生給予人許多啟示與想像..斷章2007/10/18

台長: 斷章
人氣(1,230) | 回應(2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詩生活系列 |
此分類下一篇:詩生活61-思潮.追尋
此分類上一篇:詩生活之14-生之悲

斷章
若把一首&quot詩&quot視為一件&quot藝術品&quot
我該如何欣賞?
我的眼中能看見多少&quot詩意&quot(藝術)..
存在其中..最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2007-10-18 19:12:18
只要看起來讓人舒服不就是藝術品了嗎?
問題不是一直思考就會冒出答案的
有時只存在平凡的一花一木間
2007-10-19 00:58:06
版主回應
不是看起來讓人舒服就叫做藝術品
藝術品之所以為藝術品是有&quot藝術&quot的存在..
若沒有&quot藝術&quot存在,所謂的藝術品不做是一個&quot物&quot罷了

問題思考就會有答案,但答案不是只有一個,即是是沒有答案也是一個答案...

&quot有時只存在平凡的一花一木間&quot這個道理懂,但你真正能從平凡中看到&quot藝術&quot或者&quot詩意&quot,那是不容易的,若沒有凝視的眼光,你所見的通常僅是事物的表層表面,看不到深層..要有這樣的視野需長時間的培養累積且自我成長...反思性..等,真的不容易,有時你以為你看到的就是答案,事實上那不過是事物的一小面而矣,當老師一講起可再從哪個方向去思考,你會恍然..為什麼我會沒想到?老師在觀察一件事思考一件事的時候,總可以看到較深層之處..而我雖然也讀了一些書本方式的應用,但頂多只能從表面再進去一些些,當生活壓力越來越大思慮就會越不清楚..那個視野很奇怪就是硬是被遮敝了,看到的表面就越來越多了..

好像扯得有些遠了.呵呵~..這是我自己的感覺...
也許別人不這麼認為~呵呵~
2007-10-20 19:20:24
呆兒
[詩]我常常看一些[名家]的文.反而不懂其中涵義.
走訪[無名]作家的文.卻常讓我感動~
許是[詩]是反映自己當下情緒..而無關藝術吧!

呵呵!胡言一番..莫見怪!

早安
2007-10-19 08:37:31
版主回應
詩有其&quot詩意&quot的藝術性存在...
只是如何欣賞.看到那&quot詩意&quot需長時間的累積經驗..不同的青春歲月與成長也會改變人喜歡詩的類型或作家風格~隨著成長經驗累積..或許以前沒感覺的詩作,在經歷某些事後就會有些感覺...
這需要一些時間..
2007-10-20 19:28:23
奧妙十
我不要一雙翅膀,再怎嚜輕都還是有重量
2007-10-19 12:53:13
版主回應
若沒翅膀,就無法飛翔~~
只能選擇再另一種方式生活..
2007-10-20 20:07:05
泊樓
妳問到:當蝶戀花時,花的心情是如何?

以下就有從“花”的角度所寫的詩,不妨去看看: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qpgirlrmhouse/3/1296773443/20071014174055/#centerFlag
2007-10-19 13:52:33
版主回應
我去看過...
只是我有些疑問
為什麼許多人花與蝶,感覺就是&quot痴與戀&quot..等
這也是我的疑問,從蝶的角度看彷彿它有選擇的權利,選擇去採集哪些花蜜,但換個角度想,它真的有選擇的權利嗎?雖然不是很了解生態,曾經聽過刻意去種某種花能夠吸引某種蝴蝶的前來,或許蝴蝶某部份被花框住了,而花或許也不願意吸引那樣的蝴蝶,只是天生下來付予它的特質即是如此,要吸引某些蝴蝶,它也是不得矣啊..加上人的刻意為了某種目的而種...花真的那麼戀蝶?..蝶真的戀花?也未必是如此啊?人們也常用蝶與花或花與蝶之戀比喻愛情,走進現代社會的愛情觀,利與錢,大既勝過所謂的痴與戀...這世界存在許多不確定...
2007-10-20 19:44:29
旋律
節奏已異 旋律已變
飛 成了蝴蝶一生的音樂

問好喔~
2007-10-19 19:36:40
版主回應
飛是自由或是宿命呢?

呵呵~~
2007-10-20 20:05:08
冰點
我認為詩不是一種着重外表的衣裳。詩特別的地方
在於一種生命性,換言之,是詩人的情感的全部。
姑且不論被欣賞的價值,當寫詩的出發點是出於
真實的感悟,本身就是一種美,詩心的美,藝術的
美。我對詩的淺見是這樣。
2007-10-20 19:33:20
版主回應
寫詩人的詩意未必是賞詩人的詩意
正如藝術家創作藝術品其中之被稱為藝術品必有其&quot藝術&quot的存在,而此&quot藝術&quot,藝術家的認為與欣賞者的認為未必相同...他們切入看這件作品的角度不同,所看到與認為的&quot藝術&quot就不一樣的...

梵谷的一生,畫作不被人所重視,當時代的人眼中看不見他作品中存在的藝術,在他死後藝術性才被慢慢挖掘出來,這是後人對他的藝術作品研究觀察發表看法,逐漸被人所&quot認同&quot...

所以&quot認同&quot這件是很重要了,如果詩某方面觸動到欣賞者的心靈,自然產生了某種程度的認同,所以會人有特別喜歡徐志摩.鄭愁予.席慕容...等的詩
詩除了情感外..其所呈現的文字手法也是很重要的,久而久之,就是一種詩人風格呈現的表達..
2007-10-20 20:00:16
冰點
所知障礙的橫跨毋寧也是面紗後的真容。詩心,佛心
。一沙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每一件藝術品都是藝術
家歷生的凝煉,他在千萬無盡思緒決定的一個創作,
很可能是他人生重要的體悟。有些畫家無法更上一層
樓,也有些寫詩的年輕人,到後來不寫詩了,因為總
有一層知識的障礙,把它真純的赤子之心給蒙敝了。
所以好的詩人、木雕師傅未必要高超的學歷支撐,他
們照樣表現生命至深、至真、至純的悟得,這也是我
嘗試要說明的重點。願你的詩永不失純真、流逸的思
2007-10-20 19:51:36
版主回應
藝術家.詩人有體悟...而創作藝術品或詩作..
但欣賞者..未必能見其藝術或詩意...

因為其經驗與體驗都不夠...無法了解藝術家或詩人想表達的,但有時候太多的知識理論,也是一種包扶,一個框,它只能說是提供一個思考方向,主體的反思性還是很重要的,從生活中去修行,
而不被框住....就像古人所言隨時觀心..
2007-10-20 20:20:59
斷章
如果&quot詩&quot以藝術品欣賞?--以此角度觀之...
如果&quot詩&quot以生活世界觀之?以此角度觀之...

會出現什麼樣的情形?呵呵只是想想~

有機會在化為行動....
2007-10-20 20:26:43
泊樓
每一首都挺美的
2007-10-20 20:52:36
冰點
可是問題是詩有多大的藝術性,是參照而來的;
而欣賞者有多大程度的領悟力則不得而知。

我想您是以一首詩值得稱之為「啊!真是藝術」
這個讚語邁進中,以及客觀性探討&quot詩應該多麼
靠近藝術&quot這個面向去看吧?

電影也是藝術,它是第八藝術。那麼藝術是不是電影
,可以說它好像就表現了電影那種深刻刻畫的人性一
面。

藝術性是這樣純粹的東西。詩它非得具備藝術的耐
久可觀性,或者訴求永恆性這樣的永久保存價值,
否則詩應該以什麼立場存在? 這是我不解的地方。
2007-10-20 21:02:41
斷章
欣賞者對藝術作品能看到多少&quot藝術&quot的存在,取決自我生活經驗的累積.體驗與成長..

正如詩也一樣,我能看到詩中多少&quot詩意&quot的存在...
我有時候會問自己...一首詩我能看到它多少&quot詩意&quot的存在,如同我自己的詩也一樣,五年前的我來看這首詩與五年後我再看這首詩有何差別?一件藝術作品也一樣,五年前或五年前的時間點我看到了些什麼?或許這就是五年來的自己的成長吧..我是這麼想..

正如電影最近很紅的&quot色戒&quot,有些人看完覺得很感動~有些人卻認為好像A片,有些人看到了它的藝術性,有些人卻只看到表面,同樣都是一場電影,我還沒去看,不知自己看到的是什麼?呵呵~~

詩也一樣...有些詩...有名的詩人寫得詩...
老實說..我真的看不懂..可是詩評家或有些人卻讚賞有加..
別人會這樣說,我想應該有其詩意性的存在,只是現在我還看不見..
我只能告訴自己或許功力還沒到逹那樣的境界.....
足以看懂那些詩的詩意...

或許總有一天我的成長可以讓我自己看懂那些我看不懂的詩..

也試著告訴自己用多點角度去看詩..或許真的也會讓我看懂吧..

呵呵~同樣的放在藝術作品也一樣,進入後現代後,有些作品真的怎麼也看不出它的藝術性,也是需要一段時間的累積,才會慢慢了解...
希望藉由許多經驗的交流,逐漸能培養累積自己的欣賞與觀察事物的能力...看見藝術看見詩意的存在
2007-10-20 22:36:56
冰點
現實主義觀的確很多是奠基在經驗上頭,
就讓大家各自來欣賞一首又一首的藝術作
品吧。

好的詩不一定都是困難到看不懂的詩,可能
有些詩人喜歡轉換觀察角度,用不同的表現
手法來呈現一個創作以達到某種程度的共鳴
呼應吧。

獨特的人生歷練確實會讓人看不清作者原創
的意趣,因為那作品必然有他的深度所在,
必須非常用心眼來追蹤藝術品本身的蛛絲馬
跡,前提是這詩必須有其詩意和藝術特質,
否則也會產生混亂。

當我在上文學課時,有些文學作品,同學根
本不也知道內容在講什麼。這是該文學作者
殫思竭慮、嘔心瀝血的人生歷練完成的體悟
,而年紀尚輕的讀者還無法感受到這樣的感
受,就會形成非常有隔閡。

詩如何兼具深度並打破藩籬,又能自然釋放
濃郁的詩意,用簡潔的文字,也是詩人們在
追求的目標
2007-10-21 12:12:15
版主回應
小時候背唐詩...
老實說也不懂其意..
慢慢地越長越大..每個成長階段來看同一首唐詩體會與領悟也跟著有所不同..
2007-10-24 18:46:08
泊樓
前一陣子我寫風箏時,便思考為何某些主題特別容易被寫成詩。例如風箏、落葉、紙鳶、蝴蝶、之後....等等,這類的主題好像很常看見。

我得到初步的結論是:因為這些詞語本身,能引起的聯想空間較廣的緣故。

例如,風箏因為有同時有向上飛升的推力,與向下緊握深怕它飛走的拉力,兩股力量互相矛盾卻平衡,很適合那種既想放飛,卻又不願放手的曲折矛盾心情。故而容易入詩。

蝴蝶,則由於其視覺上翅膀色彩皆美艷,且其飛行動線起起伏伏,煞是好看。然而其卻並非鳥兒那般高空翔昇,顯得嬌小而平易近人。故而蝴蝶往往被比喻成與浪漫或美好有關的事物。此外,因其能蛻變,故而其變化性也常被入詩。
2007-10-22 17:44:18
版主回應
素材能引發多樣的想像..而發展出不一樣的感覺..就像自在詩友會一樣..同樣一個主題,每個詩友對這個主題作詩,每首詩都反映著詩人..
2007-10-24 18:48:08
呆兒
確實每ㄍ心境看一篇文都會有不同的想法.
我常再忙時抽空拿起陌生的書來看..結果翻啊翻就是不見自己心中想要看到ㄉ好文....但卻在睡意漸湧之時又重翻一次.結果卻又讓自己撤夜難眠~~~~~

晚安
2007-10-22 21:28:14
藏龍
有沒有想過:
以前那些所謂詩人寫的詩~詞句不通順~排列有問題~看都看不懂
會不會是因為:當初白話文不普及~大家都剛學習起步~使用的技巧根本不熟練~為了取代近體詩(絕句律詩)~想創造一個新詩文學~
文人們便試著勉強寫一寫~就算起承轉合不順暢~在當時知識不普及的社會裡~反正會寫的就是比較厲害了~因此就成了絕世好作~

而後代基於先烈最偉大~人云亦云的心態~開始研究為什麼他們
要那麼寫~當找到邏輯不合之處~也想辦法說那就是所謂的技巧~
其實說穿了:真正偉大的反而是後代人了~如果余光中先生明天故意亂寫一篇~丟出來讓大家看~我保證:所有人就算都看不懂~也絕對誇讚到一個不行~然後各自解讀~互相效法~

不好意思~胡扯了一堆~勿見怪~斷章詩友文安~祝順心^_^
2007-10-23 10:34:47
版主回應
詮釋很重要..
但我想詩人或藝術家最初在創作一件作品時,一定有其想表達之意,不會無緣無故,或者思維上受到某些因素之影響而化為詩.為藝術品,藉由其展現..
2007-10-24 18:50:45
老師有時候思考太深
卻忘了本質呢
有些事情平時在生活中一直在存在
我卻不屑一顧
因為心情不好而看著天空發呆
突然就覺得雲實在太美了
不就是一種大自然的藝術
答案不思考不會出來
有時會突然再瞬間就冒出一些想法
是因為什麼都不想的原因
因為想太多了反而看不到本質
老師說的角度
是因為大家都這樣講不是嘛
即使老師不講
看了教科書也知道
不是因為沒思考到
或許年紀不到沒體驗到那樣的
2007-10-23 23:08:11
版主回應
思考就如同小本所言像鑽石的切面一樣,不同的切面所見之色澤就不一樣,光的呈現度就不同,如同看待事物切入的角度..
2007-10-24 18:53:35
(我還沒打完就按到了~請容在下我在碎嘴幾句
~嚇得我都忘了要打啥)
記得有次老師在講解歷史
講到清朝康熙和雍正的事情
老師說到康熙做了一些政策
而雍正又怎樣怎樣
我在心中疑問卻沒說出來
老師就說了:隔壁班的同學說雍正所做的事不就剛好和康熙的政策雖然看似相抵卻巧妙避開了嗎?
老師想了一下,非常開心的說
同學說的很好
這個點都沒人提出呢
這麼多人在研究歷史
沒人提出嗎?或許有不被人知道
但是老師們平常做研究做得太深
反而忘記最簡單的道理呢

藝術是什麼?連藝術家都講不出來吧
而看法的深淺更不是個人的想發出入有沒有關
純粹是想法
書看得再多永遠是別人的想法
我很愛看書
譬如一個人的傳記我可以看很多本
但是寫的點或許不一樣
重點是要自己領悟了解並判斷才是
(小的愚解您看看就好~)
2007-10-23 23:15:06
版主回應
隨著人的所學與成長背景,自然在看待事物上就會以自己的經驗與所學來解讀..
2007-10-24 18:59:42
斷章
應該是不講不出來,而是較難用言語表達,可能原本有七分,用言語表達其藝術,可能只剩二分或一下,而掉了其中的五.六分...所以變成是一種體悟的感覺與情懷
2007-10-24 18:58:01
黑俠
棄卒:

前天才在部落提起你,不意今天就撞進你的窩……

時光飛逝~~~
2007-11-17 10:56:48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