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7-08 15:09:08| 人氣11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戴奧尼索斯的降臨—光頭唱詩班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光頭唱詩班」這件作品約為2000年底製作完成,並且很榮幸在2001年1月,受到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的邀請,參加由特約策展人翁基峰先生所策劃的「後e時代」展覽,同時參與這個展覽的藝術家還有林俊吉、吳達坤、與彭安安。分為兩個檔期,各檔有兩位藝術家發表作品。在同年的3月又一次受到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美勞教育學系的邀請,參與該校的校慶美展活動。
而在下面的篇幅當中,我特別舉在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後e時代」展覽的裝置方式為例,對「光頭唱詩班」這件作品作一形式上的說明︰
1. 後e的來由
這件作品最原始的想法是這樣的︰由於之前的幾件作品,一直都有一個潛在的基調,就是分身的問題,也就是統一的主體性自我,透過本我的個體化的拆解來尋找存在情態的認證。所以,使我聯想到近幾年來由於錄音工程技術的提升(多軌錄製再混音),在許多流行音樂的歌手專輯中,我們常能夠聽到歌手自己為自己搭配合聲的現象,但這樣的現象,倘若是現場的un-plug演唱,是不可能發生的。於是我便以此概念來作為我對「後e時代」這個展覽主題的回應。
而當初這個展題設定之時,我曾對「後e時代」裡面這個「後」字,與基金會作溝通,我的質疑在於「e化現象」仍是個發生中的現在進行式,也尚未全球化、普及化。也沒有史家為這樣一個名稱下定義,故我認為若以「後e時代」作為一個歷史分期,稍嫌不妥。而在英文中的「後」有許多種意含︰
POST– 作為歷史分期的特有術語,例如POST–MODERNISM(後現代主義)。
AFTER 相對應的時態用語,指在某事件發生之後。
BACK OF 相對應的空間指示用語,有兩義,一為︰在後邊。一為︰支持。
而我對這個展題的回應,是站在AFTER與BACK OF這兩個立場上的。也就是說在這作品當中,我企圖想要試著探討在數位化的現象背後,人身在其中,是否在生活上、心理底層的情緒、或是價值觀發生了變化。
2.地下室的唱詩班
展覽的地點在北市信義路三段的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舊會址),走進玻璃門,是一個幽暗的一樓空間,牆上有物件搭配影像的裝置作品,這是同一檔另一位藝術家彭安安的作品。可以聽見從遙遠的地下室傳來魔幻般的詩歌。循著歌聲延木製階梯而下,地下室的空間方正長寬大約為5米乘6米,30平方米大小,而樓層高度不高大約2米2。而我的作品就呈現在這比起一樓更為黯黑的地下室。
地面上,我自行裝釘了一個高約五公分,直徑450公分的黑色圓形舞台,這樣的安排是為了地臺上的物件(鐵柱)得以固定,又不致損毀展覽場地原有的木板地面而設計。而在圓周上平均分散開12之粗細約20公分,高145公分的鐵柱,鐵柱上支撐著12台的中古20吋電視機(新舊不一)。在圓形地台的正中央天花板上,垂著一個反射著紅黃兩色光線的旋轉式鏡球;而紅黃兩組燈具分別在鏡球兩側約兩呎距離。因此在空間四周的牆面以及圓形的舞台上,會有許多紅黃兩色的光點不斷的旋繞,使得在這展場當中的觀眾感覺暈眩。而這樣的空間處理是延續自前一件作品「光頭轉圈圈」的形式。
「我們知道希臘劇場的結構是梯形的,同心弧的中央突起,每一個觀眾都可以完全實實在在的看到它四周的整個情形,在全神灌注的觀賞中並想像它自己也是合唱隊的一份子。這樣,我們就能夠把原始雛形悲劇合唱隊,看做戴奧尼索斯式人的投影。」
排列成圓形場域的電視機,暈旋的地臺,是為了邀約觀眾進入參與這場合唱的饗宴,而圓形四周圍的鐵柱與柱頭上的電視機,則是仿傲自古典希臘羅馬時代的列柱式的建築語彙,以營造一種介於古典與魔幻之間的特殊氛圍,讓來自於酒神的狂醉精神不只灌注在演員(畫面)同時也進入觀眾。
3.魔音穿腦
電視機當中的畫面處理方式是這樣的︰前期的製作,首先,我以腳架固定數位攝影機,並連接監看螢幕於我可見的視域內。鏡頭對準我的嘴巴,按下錄影按鍵並且開始即興的歌唱數字詩歌(包含歌詞與旋律皆為即興);十五分鐘左右結束拍攝。
將所取得之原始影音材料(母帶)透過影像擷取卡輸入電腦,透過電軟體做後製的處理︰我將畫面保留;但我把聲音獨立出來調整出四種不同的音高(pitch),使之聽起來像是女聲、老聲、童聲、以及卡通影片裡機器人的聲音,加上原有的音色共五軌。然後;我透過監聽,確認每句歌詞的斷句在音軌上的時間數據,並且依照數據來調整每個音色的漸強、漸弱、或是安靜的情緒起伏。透過這樣的程序,原本一個人吟唱的詩歌,便成為五種不同聲音的對話,整首歌曲當中穿插了獨唱、對唱、輪唱、齊唱等,不同的情緒變化。直到聲音的部分確定之後,搭配上原始保存的畫面材料,燒錄光碟,於是五張影音光碟才正式誕生。
在現場裝置的部分,由於空間及形式上的需要,我將每種聲音都量化了透過2~3台的電視機播放。其中男聲、女聲各三台,而其他三種音色各兩台,共十二台。並且我將相同音色的電視機分別區塊來陳置,讓觀眾在圓形舞台中央時,能夠去區分每種不同音色的方向性。
而為何畫面的內容是嘴巴呢?我以人的口器,作為慾望的象徵物,在童年時孩童的慾望是母親,而口器是用來銜接母親乳房的媒介,從更本質的定位上看來,口器是一種想要「結合」的慾望象徵。
以雙唇做為戴奧尼索斯盛裝美酒的器皿,滋潤了雙唇,讓它看來更加的肥美;這是合宜詠唱的唇,彷如是心醉神迷的歌唱,吟詠著酒神的光輝,我們是戴奧尼索斯被泰坦巨人肢解後的肉塊,肢離的苦痛化為泌泌流出的詩歌,舞台上唯一的演員——戴奧尼索斯。

4.詠嘆的詩篇
這件作品,一開始的發想點有二,其一為上述的一人五聲部合唱團;其二為十進位中文發音數字詩。
原本指的數字詩好比中國的七言絕句,例如︰
一二三四五六七,(平仄平仄仄仄平)
七六五四三二一。(平仄仄仄平仄平)
一三五七二四六,(平平仄平仄仄仄)
二四六一三五七。(仄仄仄平平仄平)
利用平與仄的音律的相對關係,造成一種聽者的情緒波動,數字本身並無所要承載的意義,故聽者情緒上的波動由聲響在心理底層的類比印跡而來 ,聲響裡包含許多種不同的要素,好比節奏,音量,音色。而數字卻是最原始的符號,從原始文明開始,人類便懂得使用不同的線段或符號表意不同的數量。 好比︰﹣、﹦、≡(1、2、3);為了傳達訊息的方便,人才開始為這些符號命名,賦予每個不同符號不同的稱呼,而一個稱呼就是一種發音的方式。
但在作品的製作過程中,我修改掉七言詩的格律,使得整首詩歌更為自由與即興。
樂音飛揚,透過中文發音數字的音韻,以及無調性的旋律,像是抽象表現的自動性書寫技法。非具象的聲音化作圖象,承載著情感;戴奧尼索斯的力量貫穿了全場合唱隊的每一個成員,這是一個悲劇式的嘉年華會。

台長: 尚未設定
人氣(11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