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9-17 07:17:24| 人氣37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價值觀的歷史變遷-人類真愛父母的指導-文鮮明總裁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小天使在尼泊爾-2.jpg




未來社會不僅是實現了真·善·美價值的社會,而且是豐饒的社會。科學的發達使經濟實現高度的增長,所有的經濟問題都將迎刃而解。生活在這一社會中的人們,在實現價值的同時,過著享受價值的生活,而以心情為中心實現了真·善·美之價值的社會就是心情文化的社會、統一文化的社會。

 

新價值觀不只是未來社會所必需,也是為收拾混亂的現實所必需的。由於種種原因,當今社會的價值觀正朝著整體崩潰的方向發展,為了收拾這一局面,切實需要重新確立一種健全的價值觀。

 

此外為了文化的統一,也需要建立新價值觀。若想從根本上整頓當今世界的混亂,還需要將各種傳統文化統一起來。各種傳統文化各自以一定的宗教或思想為基礎,而這些宗教與思想具有一定的價值觀。因此為了實現文化的統一,有必要先統一各種價值觀——統一基督教價值觀、佛教價值觀、儒教價值觀,並統一東方文化價值觀與西方文化價值觀。這時就需要提示出能夠包容所有價值觀的新價值觀。





價值觀的歷史變遷

 

最後,讓我們從歷史的角度考察西方價值觀的變遷。這是為了把握追求絕對價值的希臘哲學和基督教價值觀被相對性價值觀所壓倒並被逐步削弱力量的歷史性過程;也是為了指出不依靠新價值觀(絕對的價值觀)就不能收拾今天的世界性混亂的事實。

 

1)希臘時代的價值觀

 

1)唯物論式的價值觀

西元前6世紀左右,希臘的殖民地伊奧尼亞地區出現了唯物論式的自然哲學。作為氏族社會,當時的希臘是一個以神話為中心的社會,但伊奧尼亞的哲學家們不滿足于有關自然現象的神話性解釋而力圖通過自然法則來解釋世界和人生。

 伊奧尼亞地區有一個城市叫做米利都,那裡盛行著貿易活動,商人們的足跡遍及整個地中海地區,他們非常現實而且富於行動性。在這樣的氛圍之中,人們逐漸脫離了神話性的思維方式。就在這個貿易城市米利都,西元前6世紀左右開始出現一群被稱為米利都學派的唯物論式的哲學家,代表者有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以及阿那克西美。他們所探討的問題是萬物的根源(arche)

關於萬物的根源,這些哲學家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泰勒斯(Thales, 624-546B.C.)說是水,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ros, 611-547 B.C) 說是無限者(apeiron),阿那克西美(Anaximenes, 585-528 B.C.)則說是空氣。此外,赫拉克利特(Herakleitos, 535-475 B.C.)說是火,德莫克裡特(Democritos,460-370 B.C.) 說是原子。隨著這些自然科學(唯物論)的發展,客觀的、合理性的思考方式也發達起來了。

 

2)恣意的價值觀(詭辯的價值觀)

西元前5世紀左右,以雅典為中心,希臘的民主政治日漸發達。青年們出於出人頭地的目的而追求知識,論辯術幾乎是必修的課程。於是,給這些年輕人教導論辯術並獲取一定報酬的行業應運而生,人們稱從事這些行業的學者為智者。

直到那時為止希臘哲學都是把自然當作研究和學習的對象,但是自從領悟到僅靠自然科學無法解決人的問題之後,便轉而研究起人類社會的各種問題。和自然法則具有客觀性相比,支撐著人類社會的法規或道德卻根據國家的不同和時代的不同而採取不同的模式。既然法規和道德沒有任何的規律性和普遍性,人們在解決社會問題的時候就傾向於採取相對主義或懷疑主義的態度。普羅泰戈拉(Protagoras, 481-411B.C.)就說“人是萬物的尺度”。這意味著真理的標準因人而異,這是一種相對主義的論調。

智者們的活動最初帶來使民眾覺醒的啟蒙性效果,但是逐漸倒向了懷疑主義,甚至到了主張“全然不存在什麼真理”的地步。他們只重視辯論的方法,即使採用詭辯的手段也在所不惜,以致於最後被戲噱為詭辯家。

 

3)     絕對的價值觀

蘇格拉底

面對如此現象,蘇格拉底(Socrates, 470-339 B.C.)大為感慨。他首先指

出:“普羅泰戈拉假裝知道一切,其實什麼都不知道。人,首先必須知道自己是無知的。”他說人必須首先知道自己的無知,因為這是向真知出發的起點。他從內在於人之內面的神(daimonion)那裡尋求到道德的根據,主張了道德是絕對和普遍的。蘇格拉底所宣導的德,是渴求能夠讓人真實地生活的知,“真知即美德”是他的核心思想。他還主張知行一致,即知道了德之後必須加以實踐。

人如何才能獲得真知呢?真知並非來自於他人,也非能靠自己所領悟。蘇格拉底認為,只有通過與他人的對話(問答),才能達到自己和他人均能接納的普遍真理(真知)。他力圖通過確立絕對而普遍的美德而從混亂中挽救雅典。

 

柏拉圖

柏拉圖(Platon, 427-347 B.C.)認為變化著的現象世界(感覺世界)背後有著不變的本質的世界,並稱其為理念世界。由於人的靈魂被禁錮在肉體之中,所以人們通常都認為感覺世界才是真正存在的世界。人的靈魂進入肉體之前,它是存在於理念世界的;自從進入了肉體,它就離開了理念世界,因此人的靈魂總是憧憬著真正存在的理念世界。在柏拉圖那裡,對理念的認識常常無非是想起過去早就知道的東西。他說倫理的理念有三種:正義的理念、美的理念和善的理念,又說其中最高的理念是善的理念。

柏拉圖舉出四種美德為人所應持有的德:智慧、勇敢、節制和正義。他尤其認為一個國家的統治者必須是具備智慧之美德的哲學家,而這正是認識了善的理念的人。對於柏拉圖來說,善的理念是一切價值的根源。柏拉圖繼承蘇格拉底的精神,探討了絕對的價值觀。

 

2)希臘化·羅馬時代的價值觀

 

希臘化時代是指從亞歷山大王(Alexander the Great, 356-323 B.C.)吞併波斯帝國開始到羅馬軍征服埃及並統一地中海地區前夕的大約三個世紀左右的期間。這是一味追求個人之安身立命的個人主義風潮佔據支配地位的時代。城邦國家一經崩潰,以國家為中心的價值觀便顯得無用,希臘人在動盪的社會情勢所逼之下很自然地將生活重點放在個人的生活方式上。與此同時,超越國家範疇的四海同胞主義(cosmopolitanism)也開始出現了。

這個時代的代表性思想是斯多葛學派、伊壁鳩魯學派和懷疑派。在這樣的個人主義思潮中,人們痛感自己的無力性。於是到了羅馬時代時,人們開始尋求並依靠存在於人類之上的某種存在,逐漸表現出宗教性的傾向。終於,新柏拉圖主義誕生了。

 

1)斯多葛學派

宇宙萬物之中皆蘊藏著邏格斯(法則、理性),宇宙依照法則秩序井然地運行;人類社會中也同樣蘊藏著邏格斯,人類藉由理性而知道宇宙的法則,而且“人應該順從于自然而生活”,這是斯多葛學派的主張。

斯多葛學派認為人之所以會感覺到痛苦,是因為人有情欲,因此人應該脫離情欲而達到離欲狀態(apatheia)。離欲狀態是指不為任何事物所迷惑的完全平靜的心靈的狀態。於是他們提出禁欲的主張。離欲狀態是斯多葛學派所認為的最高的美德。不論是希臘人還是東方人,全都要遵從宇宙法則——在斯多葛學派那裡,邏格斯就是上帝,從而所有的人類都是上帝之子。四海同胞主義(cosmopolitanism) 就是這樣被提出的。斯多葛學派的創始人是塞普路斯的芝諾(Zenon, 336-264 B.C.)

 

2)伊壁鳩魯學派

與主張禁欲的斯多葛學派相反,另一些人極力說明快樂才是善,這些人就是以伊壁鳩魯(Epikuros, 341-270 B.C.)為創始人的伊壁鳩魯學派。伊壁鳩魯認為在現世之中只有個人的快樂才是和美德一致的。這種快樂並不是肉體的快樂,而是意味著“肉體無痛苦、靈魂不渙散”,伊壁鳩魯稱這種沒有痛苦而平靜的心靈狀態為離苦狀態(ataraxia),並認為這是最高境界。

 

3)懷疑派

人總想對事物進行這樣或那樣的判斷,所以痛苦。因此,愛裡斯的皮浪(Pyrrhon,356-275 B.C.)說,得到內心平靜的唯一方法就是停止一切判斷。這叫做終止判斷(epoche)。懷疑主義者們主張,對於人來說真理是無法認識的,因此不如停止一切的判斷。

不論是斯多葛學派的離欲狀態(apatheia),還是伊壁鳩魯學派的離苦狀態 (ataraxia),抑或是懷疑派的終止判斷(epoche),全部都是為了達到一個目的,那就是個人內心的平安。到了這個階段,蘇格拉底和柏拉圖所追求的價值的絕對性開始遭到懷疑。

 

4)新柏拉圖主義

在希臘化時代之後的羅馬時代,希臘哲學也被照樣地繼承下來,而普拉提諾(Plotinus, 205?-270)的新柏拉圖主義給整個希臘化·羅馬時代的哲學畫上了句號。普拉提諾主張了一切存在都是從上帝流出的流溢說。即,首先流溢出接近于上帝的完全的理性(nous),然後是靈魂,最後是不完全的物質,一切存在都是這樣階段性地從上帝流出的。原本希臘哲學一直在主張上帝和物質相對立的二元論,但是普拉提諾提出了上帝就是一切的一元論主張。

人的靈魂一方面流向感性的物質世界,另一方面想要藉著理性回歸到上帝那裡。普拉提諾說:人摒棄感性的東西,直觀上帝,在無我(ecstasy)的狀態下就能與上帝成為一體,而這就是最大的美德、最高的境界。

普拉提諾既是一個終結又是一個開端。對於希臘哲學而言,他是一個終結;但是對於在他之後出現的基督教哲學而言,他是一個開端。普拉提諾大大地影響了基督教哲學。

 

3)中世紀的價值觀

 

1)     聖奧古斯丁

給基督教信仰打下堅實的哲學基礎的是聖奧古斯丁(Augustinus,354-430)。他認為上帝是永恆、不變、全知、全能的存在,是最高的善、最高的愛、最高的美的存在,而且是宇宙的創造主。在柏拉圖那裡,理念的世界是獨立的世界,但是奥古斯丁認為理念在上帝的精神中存在,而且一切存在都是以理念為原型而被造。新柏拉圖主義認為世界是從上帝那裡必然地流溢出來,而奥古斯丁主張的創造說認為,上帝在創造世界的時候不使用任何材料而從完全的無開始了自由的創造。那麼人為何是有罪的存在呢?那是因為作為人類始祖的亞當濫用了自由,背叛上帝而墮落的緣故。墮落的人惟有依靠上帝的恩寵才能得到拯救。奥古斯丁說,信仰上帝、盼望上帝的拯救並愛上帝和鄰居,這三點是達到真正的幸福的道路,因此推舉出了信、望、愛的三元德。

 

2)     湯瑪斯·阿奎那

確立了基督教神學的湯瑪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1596-1650)分別提出

了神學性的美德和倫理性的美德。神學性的美德也就是基督教的三元德,即信、望、愛;倫理性的美德是希臘哲學的四元德,即智慧、勇敢、節制和正義。神學性的美德將人們引導向至福,其中尤為根本性的是愛,人通過愛上帝和愛鄰居而獲得領受至福的資格。倫理性的美德是服從於理性的秩序,他把倫理性的美德看作是達到神學性美德的手段。

 

4)近代的價值觀

 

到了近代,沒有出現標新立異的價值觀。近代的價值觀可說是希臘哲學或基督教哲學的延伸和變形。

笛卡兒(R. Descartes, 1596-1650)從懷疑一切既有價值觀而出發——他的懷疑不是所謂的懷疑主義而是為了獲得確切瞭解的懷疑——結果到達“我思故我在”的根本原理。他把人的理性當作判斷的標準,由此而產生了人應該以理性支配情感並本著堅固的意志而行動的道德觀。

帕斯卡(B. Pascal, 1623-1662,又譯巴斯噶)認為人是既偉大又愚蠢的矛盾性存在,並以“人是思考著的蘆葦”來表現此種觀點。人在自然之中是最弱小的,但因為能思考而成為最偉大的。他主張人真正的幸福不是通過理性而獲得,乃是在於通過信仰即心情而達到上帝13

康得(I. Kant,1724-1804)在《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及《判斷力批判》等著作中分別論及了真·善·美是如何成立的,同時指出人應該實現這樣的價值。尤其關於善(道德),他主張人必須按照實踐理性所發出的無條件的命令——定言命令——而行動。

邊沁(J. Bentham, 1748-1832)說,沒有痛苦的快樂狀態即是幸福,並樹立了“最大多數的最大幸福”原理,這就是他的功利主義。他認為可以通過量化快樂和痛苦來決定人類行為的價值。邊沁的功利主義是以工業革命為背景而產生的價值觀,可視為形狀性的價值觀。

克爾愷郭爾(S. Kierkegaard, 1813-1855)則主張了存在的三階段。人必須經過美學的(或感性的)存在階段和倫理的(或理性的)存在階段而到達宗教的(或非理性的)存在階段。人不能只活在感官的快樂之中(美學的階段),僅僅遵守著倫理和良心而生活也遠遠不夠(倫理的階段),人必須經由信仰而站在上帝的面前生活(宗教的階段)。克爾愷郭爾為了復興真正的基督教價值觀而傾注了努力。

在尼采(F. Nietzsche, 1844-1900)眼裡,19世紀末的歐洲正處於一切價值觀都土崩瓦解的虛無主義的時代,而基督教是招致虛無主義的最大原因,它是排斥強者並使人平庸化的奴隸道德。因此,尼采以“指向權力的意志”為標準提出了新的價值觀。尼采的主張是:在沒有上帝的世界裡強悍地生活。

統一地探討真善美的價值並將價值視為哲學的中心課題而進行探討的人是新康得學派的溫德爾班德(W. Windelband, 1848-1915)。康得區別了事實問題和權利問題,繼承于此的溫德爾班德則將事實判斷和價值判斷區別開來,主張哲學的任務就是探討價值判斷。

事實判斷是客觀認識事實的命題,價值判斷則是主觀評價事實的命題。譬如,“這朵花是紅的”或“他做了……”屬於事實判斷,而“這朵花很美”或“那個行為是善的”則屬於價值判斷。他說迄今為止自然科學所涉及的全都是價值判斷而哲學所涉及的全都是價值判斷,他是這樣將事實和價值完全分離開來進行探討的。

到了本世紀,出現了將“語言的理論分析”當作哲學方法來使用的分析哲學。分析哲學對價值論採取了如下立場:① 價值只能通過直覺來認知。② 價值判斷不過是發言者在道德上贊成或不贊成之情感的表現。③ 價值論僅只對價值語言的分析有意義。總而言之,分析哲學是要從哲學的領域中將價值觀排除出去。

以杜威(J. Dewey, 1859-1952)為代表的實用主義者把對生活有用與否視作價值判斷的標準,從而如真善美這樣的價值概念也被他們當作是有效處理事物的手段和工具。在這樣的立場下,對有價值與否的判斷不但因人而異,而且即使在同一個人那裡也會隨著不同的情況而發生改變。杜威的這種相對性的論調屬於價值多元論。

最後來看共產主義的價值觀。塔加里諾夫(B. P. Tugarinov, 1898- )曾下過這樣的定義:“價值是對那些屬於歷史上特定社會或階級的人們而言作為現實的或是目的乃至理想而有用和需要的自然及社會的現象。”14即,對於共產主義來說,價值的標準是對無產階級有無用處。共產主義的價值觀以對被稱作資產階級價值觀的一切既有價值觀的否定和破壞為前提。共產主義所認定的道德是有效推進共產主義建設所需之集體生活的手段——獻身、服從、誠實、同志愛、互相幫助等。

 

5)新價值觀出現的必要性

 

歷史上出現過這麼多的價值觀,但是所有試圖樹立絕對價值觀的努力全都白費了。在古希臘,蘇格拉底和柏拉圖想通過追求真知而樹立絕對的價值觀,但是隨著希臘社會的崩潰,希臘哲學的價值觀也坍塌了。其後,基督教想以上帝對世人的愛為中心而樹立絕對價值,結果,基督教的價值觀雖支配了整個中世紀,但也隨著中世社會的崩潰而逐漸失去了力量。

 

到了近代,笛卡兒和康得樹立了如希臘哲學那樣以理性為中心的價值觀,但是由於他們對成為價值觀之根據的上帝的把握過於模糊,所以他們的價值觀沒能成為絕對的價值觀。另一方面,帕斯卡和克爾愷郭爾都曾試圖復興真正的基督教價值觀,但仍未能成功地樹立穩固的價值觀。

 

新康得學派把價值問題當作哲學上的主要問題來加以探討,但卻把探討價值的哲學和探討事實的自然科學完全分離開來,結果引發了當今社會的許多問題。科學家們置價值於不顧只進行研究的結果,是屠殺人類的武器被大量地開發出來,而且導致了自然環境的破壞和環境污染等問題。

 

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都屬於物質性的價值觀,價值觀在這裡成為完全相對的價值觀,分析哲學甚至成為不包括價值的哲學。至於尼采的哲學和共產主義的哲學,則是相對于傳統價值觀而言的反價值的哲學。

 

以希臘哲學和基督教為基礎的傳統價值觀在今天被認為是不再有效的價值觀。它漸漸地弱化,與自然科學相分離,最終甚至被排斥在哲學的領域之外。為此,當今社會的混亂也達到了極點。現實迫切地需要能使傳統的價值觀復蘇並樹立絕對價值的新價值觀出現。新價值觀必須要克服唯物論,而且要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科學。價值和事實之間是性相和形狀的關係,對於事物來說性相和形狀統一存在於其內部,因此價值和事實本也應成為一體。本價值論所介紹的正是回應這種時代的要求而出現的價值觀。

 

 統一教(Unificationism)創始人 文鮮明博士 關心您

 

宇宙的根本是人,

人的根本是生命,

生命的根本是愛,

愛的根本是 天!

台長: 統一教會新店分會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