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3-26 00:04:44| 人氣54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Ambroise Thomas: Hamlet [評歌劇 DVD]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原文分三部分於2004年12月23、24、及28日-顯然是期末大戰的寂寞難奈時分-寫成,載於 BBS 上;當初在 BBS 配午餐寫作時早計劃擴充改寫為完整評論文章,但遲至今日才動筆 =.=〕

要欣賞法國作曲家托瑪(Ambroise Thomas)的歌劇《哈姆雷特》不會太困難-如果演出者表現良好。當然有個先決條件是,請先把你的莎士比亞放在門外。

很多人在評論莎劇的相關改編作品時很容易以「忠於莎劇」與否作為評判標準:對此我一向深不以為然,因為莎士比亞並不是事事完美;他在許多設計或判斷上並非總是無懈可擊。何況,有不少莎劇本非原創;例如《哈姆雷特》即有其北歐源頭。對我來說,(好的)莎劇有趣之處是在於其中人物如何展現了深刻的人心刻劃、特別是一些洞見驚人的描繪-例如莎士比亞的馬克白夫人。改編與否並不該是忤逆犯上或瀆聖大罪;只要改編成果自己能穩穩獨當一面,那就該是成功的。

話說回來,為什麼(相較於如馬斯奈《維特》乃至於威爾第《馬克白》、《奧泰羅》等文學名著改編歌劇來說,)托瑪的《哈姆雷特》演出機會並不多?答案簡單來說,是劇本欠佳、加上-更重要地-托瑪自己的音樂撐不起整齣劇。對此劇的音樂,我曾想過可以形容作「次一級的古諾、外加幾滴不知純否的威爾第」。的確劇中有些不錯的片段,但是平庸的部分實在太多、銜接也嫌鬆散。連比較好的段落如第一幕愛情二重唱 “Doute de la lumiere” 的開頭都讓人有「讓歌手就定位站定演唱」的感覺,也就是說,在前後銜接(主要是與前頭銜接)的作法上感覺比較制式、而無真正的戲劇趨力。一些真的有發揮空間的段落,像哈姆雷特對奧菲麗亞說 "Go to nunnery go!" 那段展開的三重唱也嫌平庸,Hamlet重要的獨白如 "To be, or not to be" 都平淡得乏味。倒是劇中劇之後的那段合唱結尾很不錯,而且還有效重覆使用了哈姆雷特〈飲酒歌〉的旋律。

至於劇本的部分,(前頭既已說過請先撇開莎劇版,)我倒不覺得問題那麼大。托瑪的劇作家 Carre 和 Barbier(他們其他歌劇劇本作品尚包括古諾的《浮士德》和托瑪的《迷孃》)其實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大大增加 Ophelia(歌劇中為 Ophelie)的戲份。就現實面來說,法式浪漫歌劇的女主角份量不能太輕,所以相較於莎劇版,Ophelie 的戲份當然是加、加、加。另一方面,莎士比亞筆下的 Ophelia 戲份不多也許是因為當時演戲皆為男角的緣故;由於連女性角色都要用男性反串,雖然像 Ophelia 這樣清純的角色應該是讓還未全然變聲的男孩反串,但為避免尷尬和意外的笑果,Ophelia 戲份還是不多為宜。是故托瑪版增強 Ophelie 之形塑是個好主意。話說回來,莎劇中一些重要的關鍵配角被大量減化、刪除是很可惜的;其結果是整齣劇被大大地平板化。簡化一方面是不得不之舉,但是這個歌劇版的劇作家的確不是很關心原(莎)劇中那些富含張力的轉折。即使純就歌劇版本身來說(、不考慮與莎版之比較),劇情結構仍略嫌鬆散。 Ophelie 瘋狂場景前那一大段村民迎春歡慶的芭蕾是不得不地依循陳規,但最後一幕(第五幕)的收尾實在是太弱也太草率了-不管是以哪種版本的結尾而言。
〔所謂「不管是以哪種版本的結尾而言」,要解釋一下:當初托瑪創作時,原來結尾是哈姆雷特在殺了叔父後(雖然一面為 Ophelie 死去而悲泣,仍)在合唱團慶賀哈姆雷特登上王位中結束全劇;但後來有英國來的人警告他莎士比亞在英國的聲譽可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告訴他此劇「一定得是悲劇」;托瑪後來於是為了該劇在柯芬園之首演特別寫了個「柯芬園版」「悲劇」結尾,也就是哈姆雷特在殺了叔父後想到逝去的 Ophelie,於是傷心地自殺。基本上,我覺得兩個結尾都沒高明到哪,而且純就版本選擇來說也沒太大意義,因為托瑪只是改了最後十餘頁的內容,整體音樂走向沒辦法有更深刻的整合。〕

此劇之前只有兩個商業錄音,分別是 Milnes/ Sutherland/ Bonynge [Decca] 及 Hampson/ J. Anderson/ Antonio de Almeida [EMI]。就整體演出和音樂完整來說,後者應該是比較好的選擇,雖然這也非一個全面討喜的錄音。各個主要配角,如 Gregory Kunde 的 Laërte、Samuel Ramey 的 Claudius、Jean-Philippe Courtis 的老哈姆雷特鬼魂都很不錯;我後來印象越來越差的 Denyce Graves 在這兒唱的皇后 Gertrude 至少沒顯出什麼明顯缺點,而且唱得也不差,一方面是這個角色音域沒有很寬吧。Hampson 演唱的哈姆雷特聲音質美、情感細膩,但是 June Anderson 的 Ophelie 雖然該有的音都有,但她並不是很有音樂性的歌手,而且小小滑音(以由下往上的倚音和先現音的形式出現)和懶懶的唱腔實在是擾人,而 Anderson 最讓我不喜歡的是她的 vibrato 比較大(奇怪了,怎麼樂評從來不在乎她這點?)。當然,指揮 Antonio de Almeida 也要負點責任,因為整體的指揮效果都不是很有該有的活力和戲劇張力。抱怨這麼多,(除了為自己的荷包小小叫屈外,)其實多少是為 Dessay 抱不平啊!如果指揮好,這齣劇可以被處理得更緊湊,缺點也就不會那麼外顯;而聽過 Dessay 在她那張絕佳的 EMI 《法國歌劇詠嘆調集》中首次錄的 Ophelie 瘋狂場景的人,應該都會很想聽她在全劇中的表現。如今 Ophelie 也早已是她劇目中重要的一部分,但由於 Dessay 屬於 Virgin/EMI 簽約藝人,而有鑒於 EMI 上述的 Hampson/ J. Anderson/ Antonio de Almeida 全劇錄音年代不算久遠,Dessay 顯然是沒有機會灌錄全劇 CD 了這應該是最大的損失;特別看在有像 Hampson 這麼傑出的男主角份上。

不過幸好有DVD 保留了 Dessay 的演出。這場演出地點在巴塞隆納的 Liceu 劇院,製作則是從柯芬園搬過來的。整齣劇的舞台陳設大致精簡;這並無不好,特別像在換場(非換幕)時滑動的高牆效果不錯,但是有些地方也許流於粗陋,而且像幾個歡宴場面不但完全沒有法式大歌劇的奢華,連該有的氣氛都沒有。像第一幕的賓客場面被弄得很無趣,非常昏暗陰沉-所有的賓客站在舞台後方,沒有任何動作,燈光昏暗至極;而哈姆雷特著名的〈飲酒歌〉說陰鬱不如說無趣。我想也許導演和/或製作者想強調的是整齣劇是被低氣壓籠罩的,但是即使概念真是如此,這些場面如果做出其音樂中想表現的光華場面、進而造成反差,我覺得效果會更好。但至少看完第一幕,還蠻想繼續看下去地哩。

演員的裝束也是平實;不知道導演是否有意略略突顯《哈姆雷特》可能有的 domestic tragedy 面相?國王、皇后仍都有皇冠,國王自己也有斜披的君主飾帶,但哈姆雷特在不少場景都只穿件粗襯衫和吊帶褲、而且赤足行走舞台上;在「公眾」場合時,他才穿上西裝。〔扮演哈姆雷特的 Keenlyside 雖然裝束單純,不過還是看得出肌肉男的大塊可口肌肉啊~嘖!〕導演在劇中劇段落結尾安排哈姆雷特爬上桌子、披起桌巾、將酒液淋到身上、抹到臉上的瘋狂舉止-特別配上打出長長影子的燈光則是很有效的作法。

來看音樂演出品質。DVD 中文側標上寫說此一製作有兩組演出者;另一組的演出者有 Thomas Hampson(!)、Patricia Petibon、和 Jose van Dam。實在是很可惜 Hampson 和 Van Dam 不在這場錄影的演出陣容之列。Keenlyside 雖然肌肉可口(…),但感覺上他的聲音並不能完全負荷這個角色比較需要有衝擊力的部分;他在較抒情的部分都能以良好音質唱出優美線條,不過(至少與 Hampson 在EMI 全劇錄音中的表現比較起來,)Hampson 對於文字的掌握明顯勝過 Keenlyside。演唱Laerte(Ophelie 哥哥)的男高音聲音不討喜;主要的原因是他幾乎每個音都會特意衝撞地推出來。其他重要角色如唱國王 Claudius 的(低)男中音、唱皇后的次女高音唱得也都不算好,特別是次女高音聲音不夠集中。倒是到了皇后懇求哈姆雷特不要殺她時表現最佳,其張力達到了戲劇要求,很不錯。

當然,這個錄影的一個重要價值在於記錄了 Dessay 傑出感人的 Ophelie;就和劇組中其他演出者一樣,Dessay 的扮相和詮演都很符合劇情需要;特別是看到一個視覺與聲音都這麼年輕的奧菲麗亞!〔當然囉,Dessay 已經年有四十了,可是她纖瘦的身影真的很具說服力。〕 Dessay 的肢體語言很細膩深刻,不會過於誇張,而且不時流露出額外的脆弱。Dessay 在這場演出中仍然有她後來習慣衝撞高音的壞習慣,但算是比預期中少得多了;也因為她出眾的音樂性,像 Ophelie 第二幕的那首抒情詠嘆調原本並不算很完美的曲子,但在她的詮釋之下讓人大為改觀,將曲子提昇到了不同的境界!

Ophelie 的瘋狂場景是《哈姆雷特》的重頭戲,也是許多花腔女高音要挑戰的試金石。事實上,《哈姆雷特》的第四幕整幕除了開頭鄉間民眾迎春的芭蕾及合唱外,整個都是 Ophelie 的瘋狂場景。這場製作中把瘋狂場景之前的芭蕾及合唱刪了;這不是沒有先例的作法,而且把那段淡如水的無趣音樂刪了實際上也不錯。這個瘋狂場景,一般女高音在音樂會或個人錄音選唱此段時都省去 "Je meurs... pour toi! (/Ah...)" 後的那一小段(即 “Le Voila, Je Crois”),但此一製作中有保留。瘋狂場景的內容原來是失心瘋的 Ophelie 捧著沿路採的野花出現在歡慶的村民前,痴顛地一下和村民說話,一下喃喃訴說自己失去了「丈夫」哈姆雷特有多麼傷心;不過在這個製作中只有一個破敗的大廳;廳中有沙發插滿花的巨大花瓶數個,而 Ophelie 就在其中完成整個瘋狂場景。開始時頭戴花冠、身著單薄白衣的 Dessay 腹間繫著似乎是象徵她有身的包袱-導演應該是想暗示哈姆雷特和 Ophelie 已經有過性關係吧;這點研究莎劇《哈姆雷特》的不少專家其實都有提到過-,Ophelie 則是邊唱邊在瘋狂場景進行了一會兒後慢慢解下。Dessay 時而顯出飄忽神情、時而如驚慌小兔般顫抖跌撞而行,看了實在讓人大為震動心碎啊。而且整個瘋狂場景中她聲音很集中,弱音也都控制得很好,
聲音使用比在她那張 Virgin 法國詠嘆集中唱同樣此一瘋狂場景來得佳。在瘋狂場景後段,導演設計讓 Ophelie 用刀割自己的胸部及手腕、弄得褻衣血跡斑斑;看她那恍惚凝望某處、又帶點悲傷和恐懼的神情,實在是唱作俱佳的駭人心碎演出啊!

當 Dessay要進行到 “Le Voila, Je Crois” 前,觀眾的鼓掌喝采完全無可遏抑,整整持續了二分鐘;指揮也就等著,跟著鼓掌。“Le Voila, Je Crois” 這段「Ophelie 之死」本來應該是 Ophelie 在之前的段落已失足落水,現在則順流而下,在幕後唱出最後的段落。由於此製作中 Ophelie 是在個破敗的大廳中,Ophelie 於是得自己漫步到舞台底部,神經質地抽起大花瓶中的一些花朵,然後慢慢倒地而死。

坦白說,Thomas 這齣劇結尾真的寫得蠻糟的。無怪乎據說在當年梅爾芭時代,此劇就以 Ophelie 的瘋狂場景結束。這個製作採用的是 Ambroise Thomas 的「原版」結尾,也就是 Hamlet (即將)當上國王,而不是採用 Thomas 後來為了在柯芬園上演草率更改的「悲劇」版;不過基本上沒多大差別。我以前聽全劇時,我覺得這齣劇在瘋狂場景之後可以聽的就是二個掘墓者的那一小段二重唱;
至於 Hamlet 的一小段獨白照例寫得乏味。哎-就是這種結尾才使歌劇背上「荒誕」的惡名呀。

Dessay 頭頂小花環出來謝幕時,看起來真有點像高中生哩 ^^。

台長: Opera Buff
人氣(54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