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2-03 02:05:18| 人氣1,25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專欄】他們希望的不只是閉嘴


於九月出版的《佛洛伊德與非歐裔》這本小書,是紀錄薩依德前往倫敦佛洛伊德博物館的演講稿。這個演講,可說是一波三折,原因在於在2000年7月,薩依德被記者拍到在黎巴嫩邊界,向以色列崗哨投擲一塊石頭。照片登出,引起軒然大波。有批評者要求薩依德執教的哥倫比亞大學處理這事,所幸後來學校以學術自由為名,拒絕了懲處薩依德的要求。

在這擲石頭事件之後,原本維也納的佛洛伊德學會邀請薩依德前往演講,後來受到以色列和美國猶太人的阻撓,最後演講被取消。在得知此事後,倫敦的佛洛伊德博物館便請他發表原在維也納的演講,最後這個演講內容才得以出版。薩依德曾說,這些不滿我的人,他們希望的是我閉嘴,「一直有一股堅決的力量要壓制我講話和壓制別人聽我講話的機會。他們用的是懲罰性的手段。他們會恐嚇你,他們會要求邀我的人取消演講。」

在權力脈絡裡,「閉嘴」本來就是一種威權性的口吻,不論背後帶著何種目的或意識形態,基本上就是要制止對方說話,甚至不惜通過各種手段剝奪個人說話的權利。這裡頭往往出自對事實與真相的恐懼,或規避責任,或出自於息事寧人的麻醉心態。最常見的,就是媒體內建立的「閉嘴」規則,無論是要求記者們自我閉嘴,抑或要求評論作者對某些議題閉嘴,而理由通常是受到某方面的壓力,尤以來自政治上的壓力為主。

可是久而久之,最為可怖的是,不需要外來的指示,報館內已有種保持沈默的默契,對閉嘴原則儼然已形成共識,此是某些媒體被形容為「民間內政部」原因之一。主要是媒體在決策閉嘴意識上,是采取暫時性的「抵擋策略」,抑或是與要求閉嘴行動的權威者建立某種「契約」關係,已成為媒體如何發揮其主體角色與抗衡政治壓力的關鍵處。但情況往往是令人感到失望與悲哀。

剝奪個人的質疑空間

薩依德以往在《遮蔽的依斯蘭》中,就犀利剖析媒體與政治權力的聯姻,如何形成一種「制度性的話語」。它不但對某些議題預設了一套有利於雙方議程的話語,甚至也影響了什么話該講,什么話不該講。為達到能使對方閉嘴,更不惜製造出對方的惡劣形象,或把對方標籤為「為反對而反對」的破壞者。諸不知,「反對者」是一個正常社會所需要的角色,而所謂站在權力的對立面 ,其實是指「透過篩選、判斷、批判 、揀別,讓選擇權可以回到個人手中。」

媒體本來通過大量資訊與知識的流通,能使個人在揀選與批判系統中,訓練屬於個人的個體意識。特別在一些被形容為敏感的議題,洞悉其背後隱含的權力意識與意識形態,即能促成批判思維的生長。但許多時候,政治權力強勢介入媒體,要求閉嘴的大動作,不但使一些電視專題臨時被腰斬,也使一些批判性的聲音,從報紙上消失。所以說,封筆、封臉、封鏡頭,都包涵在閉嘴行列裡。

「閉嘴」排斥的,是來自個體的獨立批判思想與敢於質疑的心靈,反之,一種「集體性的思維」卻被看待成符合社會穩定的秩序。細心的讀者可以發現,往往某個爭議性的議題被熱烈討論著,驟然間整個討論卻從報紙中被抽離,只能繼續在網路媒體發酵,那必是閉嘴的奏效。

「閉嘴」,阻止了真相的揭露,意見的流通,也壓縮了個人可以挑戰與質疑的空間。而命令別人閉嘴,其實是一種懦弱的表現,因為害怕被挑戰,於是開始偽裝、掩飾並壓制。這種把戲,我們看得多了。但他們希望的不只是閉嘴,因為害怕言論會鼓動人們的情緒,促成行動上的挑戰,所以先通過閉嘴來軟化思想上的行動與批判,但這一切,在已覺醒的個體意識當中,只會徒勞無功。像薩依德,即是最佳實例!


台長: 踐實山人
人氣(1,25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評論/文論 |
此分類下一篇:【專欄】森林女聲的另一種啟示
此分類上一篇:【專欄】馬來西亞有「逯耀東」嗎?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