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1-21 21:26:20| 人氣19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第六章補充教材---國華產險清算案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05.11.17 強制險不保險 國華被控拖延理賠
強制汽車保險到底保不保險?台北市議員踢爆,第八大承保強制險公司「國華產險」拖延150萬殘廢給付,態度還相當惡劣,議員甚至質疑,這不是國華產險的單一個案,希望保險局趕緊調查,國華產險財務狀況是不是出了問題。
大聲怒吼,發洩心中對「國華產險」的不滿,因為劉小姐的婆婆被車撞成植物人,重殘手冊都領到7個月,國華就是不肯賠錢。
國華產險堅持要等一年才給付,受害人求救無門,更恐怖的是,這個個案可能只是冰山的一角。
市議員發了記者會通知,國華產險卻拒絕出席說明,氣得議員要財政部保險局好好調查國華的公司結構,不然投保到這樣「不保險」的「汽車強制責任險」,小老百姓的保障到底在哪裡。
40年首例 金管會將接管國華產險 保險業退場機制啟動
金管會最快將在這一、兩天首度啟動保險業退場機制,派員接管經營體質欠佳的國華產險。一旦啟動,將是40多年來首度有保險公司被接管,並動用保險安定基金,以引進新的資金與經營團隊。據了解,金管會與保險安定基金、保發中心等相關單位,已成立接管小組,也擬妥接管計畫,一接到金管會公文,包括保險同業支援的50多名小組成員,將同步接管國華產險全省八家分公司及總公司。台灣保險業設立以來,在1970年曾發生國光人壽事件,因財務問題,由財政部依保險法第149條勒令停業,並將保單移轉到其他同業。保險業者表示,根據相關單位規劃,接管小組進駐後,將動用保險安定基金,協助出售國華產,並一併要買主接收國華產近500名員工,設法保障員工權益問題。
多次增資不成的國華產,財務壓力愈來愈大,原本監理機關規劃暫由國華產向安定基金融資方式疏解資金壓力,但因國華產提出的償債計畫不足,安定基金14日開會時未予通過。國華產不打算再補件,加上近來國華產的現金流量吃緊,監理機關密集研商後,初步規劃最快將在這一、兩天啟動退場機制。保險安定基金目前規模有100多億元,其中產險業部分有26億元,預估這次處理國華產可能需要約20億元。
保發中心 不鼓勵國華產險保戶此時解約
台灣金融史上第一宗保險清理案,擔任清理人保發中心董事長周國端十八日表示,保發中心首要確保國華產保戶權益,其次則是要確保國華產四百多位員工的工作權;保發中心將聘請國際前五大精算顧問公司,就國華產的保單及負債進行精算價值評估,周國端表示,未來標售最好是「組合式移轉」(pofolio transfer),即業務、資產及員工權益的包裹式標售。
產險公會理事長兼產險安定基金董事長石燦明昨日也表示,到十月底產險安定基金已累積二六.七六億元,絕對足以墊付國華產險所有保單,而站在公會的立場,也將全力協助國華產員工確保工作機會,除了詢問其他會員公司是否有產險人才需求外,也將對國華產員工進行工作意願調查,進行撮合,讓國華產員工再就業。
周國端表示,保發擔任國華產清理人,首要確認國華產保單、資產實際價值,訂出公開招標的辦法,他第一大任務就是確保國華產保戶的權益,使保戶都能獲得正常的理賠及保險服務,其次就是確保員工權益,周國端也強調:「我不贊成也不鼓勵國華產的保戶在此時解約,國華產應可在很短時間內完成精算。」 由於保戶在此時解約,將依保單未滿期期間退還四○%的保費,且每位被保險人最高以退還三萬元保費為限;例如某保戶保費繳了五萬元,但保險期間已經過六個月(即未滿期間只剩下十二分之六),這時申請解約,則保戶只能拿回一萬元(即五萬元乘上十二分之六再乘上四○%),但如果不解約,保戶至少還有九○%(最高三百萬元)的保障。
國華產險倒店 衝擊百萬保戶
老字號的國華產險昨日遭金管會勒令停業,創下國內產險公司退場機制首例;據進駐清理保單的財團法人保險發展中心說,目前國華產險有效保單高達一百零三萬件,因重複保單比例不高,將衝擊百萬保戶權益。有關保戶權益保障,金管會發言人林忠正表示,國華產險有效保單一百零三萬張,其中汽車責任險六十八萬件,若發生事故,強制車險及地震險部分,將獲得百分之百理賠。不過,因扮演救火隊的產險安定基金手中銀彈有限,對部分險種將採「限額理賠」,且不論投保金額多高、保單有多少張,理賠金額最多只能拿到三百萬元;若保戶要提前解約,也只能拿到退費金額的四成,估計有高達三十萬保戶權益會受到嚴重影響。
強制車險及地震險 全額理賠 國華產險財務危機由來已久,金管會、保險發展中心、產險公會昨日上午緊急舉行記者會證實,國華產險的財務情況比外界想像得更嚴重,因此決定勒令國華產險停業,並由產險安定基金進駐清理。林忠正解釋:「行政清理類似法律上的破產清算處理,但接管等同法律上的重整」;換言之,國華產險是就此倒店,而非在政府接管下準備浴火重生。在勒令國華產險停業後,金管會指定保發中心作為「清理人」,資金來源則是產險安定基金負擔。產險安定基金是由產險業者每月按保費收入千分之二提撥而成立。因國華產險有效保單高達一百零三萬件,但產險安定基金截至十月底累積金額只有二十六.七億元,林忠正坦言,「尚無法針對所有險種提供全額賠付。」在金管會決定採行「全額理賠」與「限額理賠」雙管齊下,預估這一百零三萬件保單中,約七十萬件可獲得全額理賠,即屬強制汽車責任險及地震險保單可獲全額理賠。
限額理賠若解約 只能領四成 但其他險種則有三十餘萬件,若保戶決定提前解約,只能領到退費金額的四成,且同一人不論手上有多少張保單,都只能領到三萬的上限。而且,保戶若在清理期間發生事故,只能領到九成的保險理賠金,且不論投保金額多高,每張保單的理賠金額以三百萬元為上限。因公司戶繳的保費通常比散戶要高,業界研判,此案企業受傷程度不下於個人。
國華產險營運不善的消息傳出後,百萬保戶人心惶惶,金管會昨日一口氣祭出三條保戶服務專線,保發中心與產險同業也在昨日一早派駐三十多名人員緊急進駐國華產險全省營業據點。保發中心董事長周國端呼籲民眾:「我個人不贊成也不鼓勵這時做出解約動作」;他說,國華並非複雜案子,保發中心目前已請國際前五大精算公司作保單潛在負債評估,近期內也將委託財務公司舉行公開標售,只要能順利移轉保單給有意承接的產險同業,「保戶的契約權利義務不變」。倘若公開標售不順利,產險公會理事長石燦明說,此案的「清理人」也就是保發中心,可繼續委託其他產險業者處理後續事宜,所需經費將由保險安定基金提供;媒體質疑安定基金還有錢嗎?石燦明說:「安啦,沒問題。」至於員工權益部分,石燦明說,國華目前有四百多位員工,公會將扮演就業撮合平台,推薦優秀人員到其他公司上班。
建立退場機制 國華產遭勒令停業
成立四十三年的國華產險,十八日因財務虧空,無法改善,由金管會依保險法勒令即日起停業,並派員清理,國華產董監事及經理人,包括國安會秘書長邱義仁的二哥邱泰源在三年內都被限制出境。金管會表示,由國華產一案,建立保險業退場機制,終結保險業不倒的神話。國華產險因經營不善、虧損擴大,在限期改善後仍無力增資,今年保費收入只剩十七億元,帳戶內現金只有一千餘萬元,流動性已無法履行契約責任,金管會決勒令停業。發言人林忠正強調:「這是清理,不是接管,金管會不會經營國華,也不替他們找買家!」國華產原本有九位董事,但金管會最近發現國華產十月底突然舉行股東臨時會,法人董事代表突然縮減,而且國華產對外發言的總經理邱泰源,並未獲得保險局核准,實際職稱為副總經理,董事長王錦標才是法律上的總經理。
林忠正進一步指出,國華產險今年編製去年的財報時,會計師出具保留意見,保險局因此要求重編財報,重編後帳面虧損四億多元,金管會在九月底已將王錦標依「財報不實」移送檢調。林忠正也強調,國華產的董監事、經理人依保險法要對公司債權人負「連帶無限清償責任」,就算這些人三年內已將財產移轉,只要是「不法移轉」、未有實際交易行為,都算是無效移轉。對於國華產承保的一○二萬張保單,未來保戶出險的費用將由產險安定基金墊付,只要是強制車險、住宅地震等政策性保險,皆全額墊付。但如火險、水險、任意車險等,則採九成墊付,每一被保險人最高以三百萬元為限。林忠正說,國華產約九成的保戶都可全額獲得理賠,請保戶安心,不要在此期間輕言解約。金管會委託保險發展中心擔任國華產險的清理人,保發中心人員及產險公會昨進駐國華產總公司及八家分公司,進行保單、理賠資料清點,清點人事資料。昨日進駐清理情況良好,並沒有員工抗爭及保戶集結,未來清理人將聘請財顧公司、國際精算公司及律師團評估國華產資產,擬定招標案,初步規畫希望能採「業務、資產及員工」統標方式,進行公開招標。
安定基金投入 合理性遭質疑
【大紀元11月2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施曉光/台北報導〕金管會無預警勒令國華產險停業,創下國內產險界退場罕例,國民黨立委雷倩昨天質疑金管會要求保險安定基金投入20億元善後的合理性,並質疑國安會秘書長邱義仁胞兄邱泰源92年開始擔任國華產險副總經理之後,有無違失,相關單位應調查清楚。雷倩表示,國華產險危機早已存在多時,如果早一點處理,就可以少花一點錢善後,金管會遲至前天才宣佈接手清理債權,究竟國華產險何時發生負擔欠款問題?其中過程有諸多疑點,讓她懷疑可能另有隱情。她說,保險安定基金由全體保戶提撥,並非金管會編列預算,金管會動用的依據何在?令人質疑,而且金管會不能因為監督不力,卻要全體保戶來買單。
金管會:介入無時點考量 〔記者陳中興/台北報導〕針對立委雷倩質疑國華產險財務惡化不是一天兩天,但金管會卻等到日前才介入處理,疑另有「隱情」;金管會回應指出,國華產險是民間私有財產,政府要介入處理必須在法律程序上站得住腳才能有所動作。金管會發言人林忠正表示,今年年初金管會退回國華產險的財務報告並令其重編之後,國華產險的淨值轉為「負數」才首度曝光。由於國華產險是私人財產,政府要動用公權力加以接管甚至強制清算,不僅在法律程序上要十分完整,而且要給當事人「自救機會」。
至於介入時點的選擇,完全是國華產險的流動性已達到山窮水盡的地步,金管會決定直接進入保險法中的「清理」階段,也就是強制破產清算,並無任何人物或時點上的考量,如果金管會選在選後才出手,豈不是更有「政治考量」。

台長: andy
人氣(19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