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1-28 22:23:12| 人氣1,56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彼岸花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大概三年前,我發現自己患上「人群恐懼症」,在擠擁的人群中總想著要逃跑,事實上我不知這算不算一種病,未見過心理醫生,只是愈來愈對這「病」有更多了解,以前是在澳門會壞一點,在外地會好一點,現在更清晰的是在小劇場看戲會好一點,在大劇場看演出會很差。為什麼是大劇場?大劇場只是個比喻,就是那些有很多你認識但不相熟的人的場合,有很多人問你:「近來怎樣?」的場合,也是你明知你答了「近來怎樣怎樣」其實也沒有人會在下次記得的場合。在這種場合中,我常常記起老友ki的口頭禪:「算了吧!老死不相往來。」幕下的一剎,作為觀眾的也該退場,不宜再在劇院大堂on show了,要怪罪你不夠親切地打個招呼或多談幾句「近來怎樣?」的,算了吧!橫豎老死不相往來。但有時又會想到,澳門這麼少的地方,也會「老死不相往來」,其實有些悲哀,灑脫不來。

剛從台北回澳不久,就收到香港朋友的消息說「黃婉玲走了」。我等了好一會才回過神來,我差點忘了這個名字的主人,還是我努力逃避想到她。她跟我大概沒說多過幾句話,但卻是我幾個好友的好友,每次大家都在我面前提到婉玲、婉玲……不相熟的人竟也變得有了親切感。知道黃婉玲這個人大概是因為看過些劇場座談會的文章,感覺上這個人不太容易親近而且非常固執那種。後來她來了澳門,2001年的澳門藝穗,她在婆仔屋舉行了工作坊和導演了一個戲。我對這戲印象很深,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戲的確很適合在婆仔屋演,卻又不怕沉溺在那發霉的歷史感中;另一個原因是,這個戲是ki生死最後一個參與的演出,負責設計道具。後來,ki告訴我,婉玲曾經在演出後專誠帶著演出錄像到醫院給她看。再後來,我才知道,婉玲也是另外兩個朋友的好友,她們經常婉玲、婉玲的,也許才令我對她的離去添了很大的失落。

人與人之間,總有許多有形或無形的交會點,有些人即使碰口碰面,但「老死不相往來」,有些人即使無法再碰面,但言行舉子卻偶爾往來於腦海裡。「老死不相往來」是老子說的,據說也是彼岸花的別名。

台長: chong+neng
人氣(1,56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 個人分類: 藝文觀察 |
此分類下一篇:素質
此分類上一篇:在貓售罄之後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