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5-17 14:33:28| 人氣99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Ethnography 研究法(3)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個人經驗及實例

  以下介紹我自己的研究經驗︰一個以台灣護士為研究對象的實例
「白衣中國女子 – 台灣護士研究」(Liu 1989)。本研究的目的是
希望在我國文化的畫布上勾勒出護士生活的面貌。我選擇了工作及婚
姻兩個面向來檢視護士的生活。一個人對生命中的大事,如︰工作與
婚姻的決定或放棄,其過程必定經過個人心理與外界環境的反覆折衝
交互作用,而非臨時起意的偶發事件,因此護士的就業或離職也就不
僅是她個人陡然間的倉促決定,而是她個人、家庭及社會價值集體運
作的結果。對這樣細密繁複的過程機轉,「量」性研究方法往往無法
充分掌握,而應當使用更精緻細膩的質性研究方法將其抽絲剝繭地梳
理出來。因此本研究便採用了女性主義的理論架構及 ethnography 研
究法,企圖將護理就業(離職)問題放置到當前我國文化的脈絡中去
檢視,並替我國的護士畫像。
  為求護理問題在我國文化中的定位,本研究最先即做了我國護病
史的追蹤。在護病史中我們發現在我國傳統中,「照顧」和「服侍」
的概念相近,而且照顧工作恆由家中年幼的晚輩女性親屬擔任(Liu
1991)。這一點與西方不同,西方護理的概念來自「撫育」「脯乳」
(nurse、nursing),主要的照顧者是母親。護理史的追尋也讓我們
知道,我國傳統中產階級以上的良家婦女是不外出工作的,出門工作
的只有窮苦人家的寡婦,她們為了生計而擔任一些低賤的工作。所謂
「三姑六婆」– 尼姑、道姑、卦姑、牙婆、媒婆、虔婆、藥婆、師婆
、穩婆,其實是傳統的九種職業婦女。她們之中有的是治療者,有的
兼營治療工作。只因為她們「不守婦道」「拋頭露面」,而且穿門入
戶,散播生育,避孕,墮胎及性知識,所以被稱做「淫盜之源」(Li
u 1991)。我國傳統的女性治療者的形像如此,難怪新興的護理專業
要與傳統照顧者劃清界線,否定我國傳統有女性治療及照顧者存在,
將英國所謂「護理改革者」的南丁格爾女士奉為「護理鼻祖」,聲稱
護理專業是由南丁格爾女士創立,然後輸入我國的。

  田野方面,本研究使用了 ethnography 方法,以深度訪談、自傳
寫作、及小組討論等方式搜集了 132 位護士、護生、及對照女生的生
活經驗,希望經由她們描述的自身狀況及她們「觀察體認」到的女性
經驗,透視我國當前婦女的行為規範、兩性關係、及父權制度。
  依據以上的歷史追蹤發現及女性主義的概念架構,我們發展出如
下的假說(general assumptions)來導引我們的田野工作:一、現代
護理是跟隨西方醫學而來的文化移植。二、護士是女人而護理是女性
工作。三、我國護士是在西方醫療體系中從事前所未有之工作的中國
女性。以下我們按部就班的介紹實地研究過程︰
(一)研究方法
  因為要聽見當事人(insider's perspective)的聲音, 並自他
們口中得知他們觀查到、經驗到、及感覺到的行為常模(norms),所
以我決定搜集自述式的質性資料(qualitative data)。這樣的搜集
資料方法,由於資料搜集及分析過程的複雜,樣本通常不會很大。所
以就選擇了立意取樣的「非統計性小樣本」。
  為了彌補「非統計性小樣本」之不足,本研究亦同時使用了其他
搜集資料的方法,如:書面資料及小組討論以增加交互效度 (cross
Validity)(Burgess 1989:166),另外我們還加上文獻搜尋,專家
訪談等「合併操作」(combined operations)(Stacey 1982:101)
以達到 Denzin(1970)所謂的「 Triangulation 」,期望不同的研
究方法能指向同樣的結果,以提高研究的可信程度。

(二)資料搜集
  (A)訪問大綱︰
    依照假說我們擬訂了一個簡單的大綱以探索被研究者的一般
生活。因為工作及婚姻是人生的重大事件,所以我選擇了進入護校的
工作選擇及交友戀愛(結婚)的過程為中心問題,圍繞這兩件大事的
相關情景、影響人物、決策及折衝過程、個人調適及感受等均包括在
內。除了基本資料,大綱內容如下︰
    一、進入護理學校的故事,包括何時?何人?如何影響?等

    二、現在對工作的感覺
    三、戀愛及結婚的故事,如果未婚就談與男友認識的經過。
如果目前沒有男友就談過去的經驗
    四、如果已婚談論對丈夫婚前及現在的感覺
    五、未來的生活計劃
    六、獨居的經驗或計劃

  本大綱經過預測而後付諸應用。預測的目的在於測試:1. 此項搜
集資料的方法是否能搜得我們所需要的資料。2. 訪問大綱是否好用。
3. 訪問時可能遭遇的其他未知困難。

  無論訪談,書寫及小組討論我們使用的都是相同的大綱。因為大
綱非常簡單所以訪問者可以銘記於心靈活運用,而不必在訪問中取出
來閱讀。訪問時的話題雖然圍繞著大綱內容打轉,但是並未依照大綱
順序,也不一定使用大綱中的字句。

  (B)資料搜集方法
    (a)訪談︰除了反應(reflexive)式的對話–即隨時反省
分析對話以適時提出適當的問題,發掘出更多更深的資料,訪談中我
亦使用了非指導式的訪談(Non-directive interview)技術。也就是
利用同理心(Empathy)、接納、及非批判(non-judgemental)的態
度,支持及鼓勵受訪者發言。同時本研究為了遵照女性研究的原則與
被訪者維持一種平等、而非上對下(Non-hierarchial relationship
)( Oakley 1981:47)的和諧會談關係,訪問進行中除了使談話進行
的必要引導,以及防止被訪問者離題太遠,或設法引發更深的思考外
,訪問人盡量不打擾被訪者的談話。訪問時不但讓受訪者以他們自己
的語彙講述他們自己的故事,並讓被訪人在訪問過程中居主導地位,
把訪問「接收過來」(take over)(Graham 1984:114),成為她個
人的「談話時間」。
  因為事實性的資料(即行動層面)比較容易切入,也有破冰及打
開話匣子的效果,所以訪問就從受訪者述說她們自己進入護校的故事
開始。

  為了好的訪問效果,除了訪談技術之外,本研究從個案的取得(
access)到資料搜集的地點、時間、受訪人的準備等均經過仔細設計
。本研究接受訪談之樣本,均係透過非正式(Informal)關係取得。
護理界的控制很嚴,即使在研究者教學的醫學院附屬醫院取樣也有困
難,而且經由行政管道取得的樣本說話可能也會有顧忌。所以本研究
的樣本均由秘書小姐、藥品推銷員、親友、以前的學生等中介人士介
紹而得。最不容易獲得的類別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如︰本省、已婚、
大學護士),才請託護理部友人幫忙,另外也曾利用滾雪球方式由被
訪者推薦。藥品推銷員許多有護理背景,她們穿梭於醫院中有很好的
人脈關係,同時因為屬護理「叛離者」,所以在護士心目中保證與護
理行政單位無關。本研究為此特別選用藥品推銷員為開始階段的中介
人。
  以上述方式取得的樣本可能受限於訪問員自己、介紹人及被訪問
者的社交範圍,但是為了取得被訪問人的信心、建立『非地位高下懸
殊』(Oakely 1981)及非正式的訪談關係、促進訪談時的氣氛、並鼓
勵受訪人說心裡的話,我們採取了如此的安排。訪問前,被訪者均經
過介紹人解說及經驗分享(包括︰訪談內容、方式、目的、訪問人的
身份等)。會面時又由訪問員再次解說,以除去疑慮。訪問的地點及
時間均非常有彈性(包括訪問員的家中、醫院餐廳、咖啡廳、醫院治
療室、空病房…),以受訪者方便不受拘束不感威脅為主。談話都是
在喝茶飲咖啡的情況下進行。另外在進入主題前,為了使受訪者感到
親切輕鬆,一定使用相當時間聊天,以消除彼此的陌生感,建立良好
的溝通關係。訪問時經過受訪人同意而使用小型錄音機。
  因為樣本不大,所以所有的訪問都由研究者親自進行,如此也可
以將因訪問員造成的差異減免至最小。研究者受過「非指導式諮商訓
練」、並有多年教學及臨床護理經驗。訪問時訪問人以研究者、朋友
及過去老師的角色涉入,盡量設法接近「非高下地位懸殊的訪問關係
」,使得訪談氣氛更輕鬆融洽,也更有助於談話。
  這樣互動式(Interactive)的訪談過程有利於訪問者於訪問中同
時觀察受訪者的非言談(Non-verbal 肢體語言等),並可與受訪者核
對不清楚及不一致的地方。當然基於中國人對長者的敬畏,訪問者與
被訪問人年齡的差距,可能還會有一些影響。又訪問者老師的身份也
可能影響受訪者的意見。不過我們已經盡量設法考慮所有的狀況,使
干擾減至最小。
    (b)其他搜集資料方式
   1.以不計名方式搜集書寫資料,目的在短時間搜集大量
資料,以與訪談內容相對照。書面資料包括三部分︰在職訓練的職業
護士女生部分、護理系女生以及對照用的非護理系女生。書面資料乃
利用上課時機搜集而得,以不記名方式書寫作答。
   2.小組討論,集結 2 至 3 人進行小組討論,在討論者
的互動中檢視群體行為及個人在群中的表現。本研究的共計進行了二
次,以談天的式進行,討論中除了防止離題,訪問員盡量不參與意見
。討論的目的在瞭解被研究者與其同儕討論時所呈現的內容,與他(
她)們單獨面對訪問者時所提供的內容是否有所不同。

(三)資料分析
  田野研究的資料分析主要依靠研究者在兩種文化中生活的經驗,
不同於常規人種誌研究的是︰本研究不是研究者以自己成長的文化經
驗為背景,去研究另一個遠距離的異己文化,而是利用在西方國家的
生活經驗來研究自己生長的文化。這樣的過程不但會遭遇潘英海(19
94)所謂的文化識盲與文化糾結問題,也因為需要不斷的在自我文化
的涉入及疏離之間游走,而造成個人心理上劇烈的衝擊,這樣的影響
有時甚至可能是摧毀性的。社會學的研究對象與自己來自相同的群體
,情感上客觀中立本來不如自然科學容易,女性研究者研究女性經驗
的同時不可免於要分析體認並重現自身的女性經驗,同時又因為 eth
nography 的研究研究者進行不斷的自我分析批評,如此的研究過程可
能帶來痛苦,但是不可否認地也會在不停的自我探索及發現中得到快
樂與滿足。研究完成研究者的人格會有某些程度的改變,甚至感到不
同於原來的自我。
  本研究的資料分析方法,主要就是依據前面介紹過的 Becker &
Geer(1989: 241)之田野工作系列分析,及 Glaser(1965:436)之
定性資料持續比較分析方法進行。
  在田野研究中分析的工作自始至終不曾停止,不但資料的搜集與
分析同時進行,就是事前的準備、問題的發現、假設形成及事後的研
究記錄閱讀、指標項目及概念形成過程中,分析都在不斷進行。
  本研究的資料分析曾經使用兩種方法︰一、「故事重寫」︰由研
究者重寫研究對象的故事。二、訪問登錄,記錄中左欄登錄被訪問人
所說的原始資料,右欄則註記訪問人的詮釋、意見、看法、及感受。

  所有的錄音帶及書寫資料都經過登錄,並反覆閱讀聆聽。隨著研
究的進行重新聆聽錄音帶及重新閱讀記錄是在所難免的,所以為了重
新聆聽的方便記錄要包括錄音帶的進度、有意義的事件、重點、被訪
問人原始說的話、還有訪問人的感想、詮釋。反覆閱讀及聆聽並註記
重點的目的,不只是瞭解及發現個案的意圖及對當事人的意義,還能
產生資料的統合及同化作用,對概念形成及集結很有幫助。

台長: 仲冬
人氣(99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