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8-16 21:07:33| 人氣8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亡國之子-約雅斤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約雅斤登基的時候年十八歲,在耶路撒冷作王三個月〔嚴格一點說是三個月零十天〕。他母親名叫尼護施她,是耶路撒冷人以利拿單的女兒。<列王紀下第二十四章第八節>

  年紀輕輕就當上了國王,可是只做了三個月,就被迫下台,淪為亡國奴, 其命運說有多悲慘就有悲慘。關於約雅斤這段記載,可以說在猶大國裡並不是異數,因為他不願棄邪歸正,將耶和華透過先知所說的話當作耳邊風──亡國是遲早的事。

  他在位期間,興起了一個非常強大的敵人,也就是巴比倫帝國的「拿布波拉撒尼布甲尼撒」,光聽這人的名字氣勢就有夠驚人的,你可以直接稱他為「尼布甲尼撒」。

  那時,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的軍兵上到耶路撒冷,圍困城。<列王紀下第二十四章第十節> 

  我們都知道猶大國當時的首都在耶路撒冷,巴比倫人信誓旦旦要攻下這國,以他們強大的軍隊,絕對可以一舉殲滅這個國勢漸衰的國家。同樣身為一國之君的尼布甲尼撒,剛好是他登基的第八年,他很清楚如何對付敵人;相反的,約雅斤就顯得軟弱無力,他和皇室家族的人,不得不出城投降於巴比倫。

  在這次攻打的行動中尼布甲尼撒是很有計劃性的;他不但徹底破壞了約雅斤歷代先祖們所遺留下的文化資產,另外他還做了一件事:

  又將耶路撒冷的眾民和眾首領,並所有大能的勇士,共一萬人,連一切木匠、鐵匠都擄了去;除了國中極貧窮的人以外,沒有剩下的;並將約雅斤和王母、后妃、太監,與國中的大官,都從耶路撒冷擄到巴比倫去了;又將一切勇士七千人和木匠、鐵匠一千人,都是能上陣的勇士,全擄到巴比倫去了。<列王紀下第二十四章第十四至十六節>

  為什麼他要特別把境內的貧窮人留下而擄走另一批學有專精的人士呢?

  因為這些人還有利用價值。他最不需要的就是那些身無分文的傢伙,任憑他們自生自滅。

  為了以防萬一,不讓猶大國再有機會翻身,尼布甲尼撒還把約雅斤的叔叔瑪探雅給找來,立他為猶大國的國王──當成是政治的傀儡,好監視猶大國餘民的一切活動。

  巴比倫王立約雅斤的叔叔瑪探雅代替他作王,給瑪探雅改名叫西底家。<列王紀下第二十四章第十七節> 

  沒想到約雅斤是栽在敵國的手裡,你說他能不恨嗎?

  信仰對猶大國人民來說,是一項正確的選擇。上到君主,下到百姓,若沒有專一的信仰,遵行正道而行,很難不受環境影響受到其他外來文化與異端邪教的影響而受其宰制。

  約雅斤的治國之道有個很大的弊端,那就是:

  約雅斤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效法他父親一切所行的。<列王紀下第二十四第九節>

  就是因為有前車之鑑,約雅斤非但沒有痛定思痛,還變本加厲的使壞,就算有強盛的國力也有衰竭的一天。

   他從灰塵裏抬舉貧寒人,從糞堆中提拔窮乏人,使他們與王子同坐,得著榮耀的座位。地的柱子屬於耶和華;他將世界立在其上。<撒母耳記上第二章第八節>

  看看約雅斤也跟貧民一樣,一無所有;要是他遙想起過去璀燦的皇宮生活,必定不會讓自己落入今天這般田地──是誰讓他坐擁江山,統管萬軍?

  主耶和華賜我受教者的舌頭,使我知道怎樣用言語扶助疲乏的人。主每早晨提醒,提醒我的耳朵,使我能聽,像受教者一樣。<以賽亞書第五十章第四節> 
  

台長: 陶斯.所羅門.吉野
人氣(8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