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8-28 16:15:13| 人氣2,837| 回應7 | 上一篇 | 下一篇

關係裡比我還大的 060828 / 4yr3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好一陣子,身邊充滿了關係破裂,想離婚分手,在分合間掙扎,還有已經離婚分手的伴侶。
這些關係掙扎背後的故事,都好綿長沈重,都是良善認真的人,也並非沒有愛。 卻依然走到關係的無奈。

展與我,婚前的爭執還好,婚後在雙方原生家庭的文化差異下,一起承擔孩子與生活的責任,著實吵了好多年。 這些年來,我們漸漸學會,吵架的哲學。 尤其是最近,我們的爭執,便短變少,溝通與彼此瞭解的速度增快了。 我們之間發生什麼事? 讓我試著思考回顧。

超個人心理學領域的關係理論,有一非常有名的三角形。
這圖的意思是,【在關係中,將我們放得比我自己重要】。
於是,【我與你】形成三角形的基底,用來支持我們的存在。
這可視為宗教意味的許諾,承諾有個【大我】的存在,比”我”還要重要。
而在關係裡,與伴侶共同支持”我們關係”的成長。

在我們爭執的經驗裡,最受困的吵架是這樣的:
「你就是….」 →「我哪有….」→「你就是….」→「我哪有….」

「我想要….」,「可是我想要xxx」→「讓我…嘛!」,「那我的xxx怎麼辦?」
→「不行,我堅持要….」,「不行,我也堅持要xxx」

這樣的對話關係,有一種絕望的迴旋,感覺若要堅持己見就得繼續爭執下去。 不然就是放棄自我而妥協於對方。 這樣的關係,只有【我與你】沒有拉開一個【我們】的單位,因此,兩人意見相同時感覺很好,卻沒有基底來函容兩人的相異。

若關係裡,有一個【我們】的單位。 以上的爭執對話可以這樣變:
「你就是….」,「你是說以你的角度看,我是…嗎?」「在我的角度,我是xxx看自己的。」
「用我們的角度來看,是否能同意,彼此擁有有不同的觀點?」
「讓我們來互相瞭解,我們各自是如何形成不同的觀點,好嗎?」

或是
「我想要….」,「是的,你想要….我聽到了。」,「我想要的是xxx」
「你想要xxx我也聽到了。 讓我們來想辦法,如何整合兩個人需求的不同。」
不曉得閱讀的你,聽得出上述對話中,很細緻的差異嗎?
這個理論,我們認識好久了,一直到最近,在實務上才慢慢能實踐。 我們發現,【我們】這東西,有時候蠻抽象的,而且在心裡不是很具體。 於是我們各自詢問,在真實的心靈裡,放得比自我重要的,是什麼。
展與我都同意,要有個東西放得比「自我」更重要,關係要朝向親密走,才很順利。

他放得比「自我」更重要的有三:
───────────────────────────────────────
【理】
即使基於「男性氣概」不願臣服於老婆見解,即使 一股氣悶著難受難過,很想快意發飆… 用大聲激情 贏得上風...
但,我服從並信仰「腦袋的道理 比激昂情緒 優先執行」:若有其理,我願割捨放下不滿,而接受「目前為真、為正道」
這是邏輯世界的假定,亦是實證的基礎,現象觀察優先於自我的語言假定。

【關係】
當關係權益與個人權益衝突時,以關係優先
我願意讓步,讓關係有優先通行。亦盡力不犧牲自己

倘若我在關係中,關係即大於我個人。
倘若我不滿意、或常感被剝削,我負責為自己爭取、抗爭與改變,或權衡 取消關係。
當我願意保有並享用此關係所帶來利益,我亦付出部分的私利權力與自由

很多時候我不願不甘心對你讓步,但我願意對關係讓步

【歷史、存有】
對已經存在的事實,對比我早出生的,嘉惠支持於我眾人所仰賴認同的…存在
在過去與未來,穿越歷史而存在的...
(這部分 展還說不清楚...)

───────────────────────────────────────


在我心裡,放得比「自我」還重要的,也有三:
───────────────────────────────────────
【靈魂的觸動】
一種深層的靈魂觸動,那是我追尋的感受。 在爭吵中,我經常認錯,因為當展表露真實的想法時,即使與我原來的想法很不同,我依然能感受到靈魂的觸動。 於是,我可以安靜下來,深刻聆聽。 也願意承認,在他心裡,我對他帶來的傷害,羞愧而不自責。

【真實】
什麼是真實? 是說出來能觸動情感,能讓心安靜的詮釋。 沒有絕對的真實,但我們在接納各自主觀的真相之後,能探詢到兩人所需要的真實。 踩著真實往前走,對我有超越自我的重要。 表露與聆聽內在的真實,對我而言,就能帶來靈魂觸動的親密感。

【關係的親密感】
對我而言,爭吵往往是語言上的衝突。 有時,各自認知的真實,或詮釋有過大的差異時,我常會感受到失望、無助。
最近我找到重要的另一親密管道,就是用手的觸碰。 在吵到不行時,若我願意閉上眼睛,把我的手放在他的身體(也許是心口)我就能感受到彼此身體內流動的感情。 這是好寧靜的回饋,讓我願意繼續信任,放棄自我偏私的想法。 聆聽靈魂來的回饋。
於是,我能再度感受到關係的親密感,能對自己有信心,而願意朝親密的路走去。
───────────────────────────────────────


這是小小的心得分享。
此外,我們心裡有份吵架默契,大致如下:

◎ 坦白:吵架時,坦白表露自己的脆弱或各種意圖。
◎ 良善:對於自己的傷心承擔自己的責任;對方的傷心,抱以心疼與關懷。
◎ 放掉控制:夫妻間,有各自熟擅操縱對方的”小人步”,對此自知而有節制。
◎ 情緒負責:自己的情緒是自己的詮釋造成。 對方只是按下第一個按鈕而已。
◎ 不隔夜:睡覺時,依舊喜歡身體的靠近。
◎ 瞭解彼此的差異:吵後最大的收穫是:原來喔~ 我們倆這麼不同。
◎ 不試圖改變對方:瞭解差異,認同差異的存在。 沒有對錯與優劣,就是想辦法在關係裡函容差異的存在。 不試圖改變對方。
◎ 調整自己:吵後,反思自我,若有更好的真理進來,我願意調整自己:
下回我可換個想法---換個作法----或換個意識焦點。
◎ 親密的堅持:堅持,吵架不是目的,吵架只是通往親密的激烈路途。

***************************************
展補充三點:(我也來說說話)

◎ 爸媽的吵架與孩子無關:這包含兩個層面 一是 主動維繫與孩子的親密與溝通,不受夫妻吵架太多(跟樹說,我在跟媽媽吵一件事,所以臉硬梆梆的,可是,我還是可以跟你說話。 你還是可以跟我說話。)
二是,小心覺知,不要遷怒到孩子。 尤其當我隱忍對老婆的怒氣時,容易不小心就對孩子的小錯發火,一有覺知馬上道歉:(兒子,我剛剛說話太大聲,如果嚇到你,跟你對不起,我是在跟媽媽生氣,不是對你)
◎ 保持一份跳開的輕鬆:即使「架」吵的厲害,觀點差異的火花亂射,還是可以提醒自己:我們其實是很親密,之前又很相愛。 所以,急言怒吼時,還能瞬間切換檔位:溫柔地拍拍她的手,今天帶一整天的孩子,辛苦你了。

◎ 用說「感謝」,保持對關係的灌注:就像是上面最後一句話,即使吵的厲害,在當場依舊說出事實:「謝謝你今天把客廳整理乾淨」,「謝謝你煮了這份晚餐,很可口」。 就是在當場提起感謝,因為是 事實,也正是緊繃乾枯時刻所需的滋潤。 也是為自己而說:用『感謝』讓紛亂戰鬥的心緒放鬆下來。


台長: MaLi
人氣(2,837) | 回應(7)|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道路:完整之路 |
此分類下一篇:絨布魔鬼沾月曆事件 061113 / 4yr6
此分類上一篇:為自己的悠哉需求負責 060701/4yr2

承接著自己
真好....
可以在這時候讀到這麼一篇有智慧的文章
感覺自己和老公的相處可以有更不一樣的境界了...
真好!
2006-09-03 14:02:16
阿志
當對方存心要無理取鬧 用說的又沒用時 耐性被消耗光 真的讓人很火 所以最進火氣很大 去年老師在文化局最後一場演講我有去卻沒走上前去 老師說話的樣子和以前教書時一模一樣 好懷念也好想你
2006-09-07 15:55:53
TO 阿志
你是林勇志嗎?
好懷念你喔!

當對方長那個樣子,
是她感覺不被愛,想要控制局勢,
有時候她感覺不被愛,是因為心裡的記憶造成的。

你可以很簡單的問,
「是不是害怕愛不永恆?」
「是不是一下子覺得我不愛妳?」

可以讓兩人回到關係中討論。
2006-09-08 09:03:42
阿志
每當狀況來時總是很盡力的去表達 讓她知悉 這次沒事了 隔天又再度重演一遍 似乎我說的她沒聽入腦袋瓜內 我能明瞭對方有其想要的及企圖 真的是想要控制局勢 而我正在做什麼事或將去那全向她報告的一清二楚 可她又偏偏存疑 叫她親眼去看又偏不肯 又會說一些搞不清狀況的話 真是敗給她了 次數多了 我的耐性也沒了 磨擦就這樣產生 好想放棄 勇志
2006-09-08 13:16:49
TO 阿志
親密關係有它奧秘之處,
在這裡,我猜測到的奧秘,
是你心裡,有一種想要讓媽媽過更好日子的念頭。
很複雜,也許我的猜測是錯的,
我的假設是,你心裡想要拯救女性,
於是,你遇到一個心裡很沒安全感的女性。

這過程,有個部分,是你得找回對父親的敬意,
與父親在心靈層面有更好的聯繫。

而在關係層面,
你得學會同時看見自己與對方的責任。
9月份以後的親密工作坊,若你能來,會很歡迎喔!
2006-09-12 11:00:15
樹伯--(樹由種子成,
真是貼切的分析,兩人親近的關係,就是應該這樣觀看的;正好跟樹伯漁人最近想到的部分有些許共通之處。
2006-09-13 14:56:47
紫襟
覺得婚姻是沒辦法唱獨角戲的..尤其是在他有外遇,拒絕溝通,丟下離婚協議書的此刻,想要有這樣親密的對話都不可能
2008-09-23 20:53:47
版主回應
是啊,
很有力量地,很清楚地,
意識到,若此時,想要有這樣的親密,是自己的幻想。
但是,去看看,兩人在責任或在恩情上,
還有良善的連結,
站穩自己的力量,
就是先放下幻想。
2008-09-25 07:35:2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