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7-23 00:35:37| 人氣6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说竹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小时候,家住河边,河边有一丛丛一簇簇的茂密竹林,,每逢下雨天,笋更是破土而出,到处都是。当时家里经济相当紧张,母亲总带着锄头与桶子,挖笋回家,一半留给自己吃,一半卖给在菜市摆档子的马来妇女。虽然母亲出入竹林相当频繁,但她不让我们进入竹林,说竹林内非常危险。母亲的忧虑,大概是因为传说竹林里有一种当地人称之为竹叶青的小蛇出没,到目前为此虽然没人被咬过,母亲还是不放心,她情愿自己冒险,不愿自己的孩子面对不必要的风险。

但,我仍偷偷的溜进竹林,生怕笋尖戳伤脚似的踮着脚步,有时还趴在地上,不理竹叶上的毛让人发痒生痛,只顾着手点笋尖,喃喃的吟说:“小竹笋,尖尖头,皮太厚,肉真多,快快长,我要吃。”当然,我们选择的时间不是母亲进入竹林的时段,否则遇上了,一定讨打。

天旱时候,邻居马来孩子与我,会挑选最粗大的竹树,把竹树砍下来,节与节之间再锯成半尺左右、作为渗装河水的工具。那个工具只要在上端打一个小洞,浸进河里,就可以盛水。这个方面,哥哥的想象力更强,他把几个竹筒绑在一起,浸搁在河床上,隔几天把竹筒提起来把水倒出来,包有几只跳跳蹦蹦的鱼虾不可。

小竹树还可以做钓竿,只要挑弹性好的、指头大小的竹子就可以制成钓竿。这种不必花钱买的钓竿,对那个时候的我们而言,简直是平淡生活中最大的乐趣。钓竿不止是捕鱼工具,还是我们保护自己的武器。只要一支钓竿在手,较大的野孩子一定不敢招惹我们欺负我们。

上了高中以后,对竹还是没有忘怀,我甚而开始收集关于竹的资料。我发现,中国古代诗画中特别多有关竹的记录与资料。茶壶与纸扇上有竹的画像与记录,生活中所坐的竹椅与睡的竹席也少不了竹。教中文的老师对有一次对我说:“竹是中国文化中极重要的一部分。”

基于我对竹的兴趣,教中文的教师跟我分享一幅郑板桥所画的竹。根据我那位郑板桥迷的中文教师,郑板桥寥寥几笔就能刻画出竹的意境,让你意会竹的品性与特性。老师也对我说起古人如何把松树、竹子、梅花合称“岁寒三友”的原则。据说,这个归类是为了称颂它们坚贞不屈的性格,说松倔强、梅孤傲、竹清高。我对老师的理论有点迟疑,以我个人的经验,竹子是平易近人的,它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存活,只要给它留下一点点空隙,它就会生长并且蔓延。

对母亲而言,竹子可以说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植物,竹丛遮阳,竹笋可以食用,砍下来的竹树,又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工具。对生长的太密的竹丛,母亲却颇有意见,害怕竹林里有蛇鼠出没。在母亲的压力之下,也是因为生活在城市边缘的住宅区,栽种的竹树永远没有生长成林。这些生长在城市边缘的竹林,真的不像我童年时代家乡里的那片竹林。童年记忆中的竹林,竹与竹之间相互紧密依靠,里头俨然是阴沉沉的一片密林,似乎很深很入的、可以隐藏很多秘密的空间。本来,我以为只是自己对竹有特殊的情感。有一次,无意之间听到做奶奶的母亲对孙儿们说:“竹,代表一种精神,讲究的是奉献,只要给它们一点空间,它就能顽强的生活下去。竹,让我看到一种铁铮铮的做人精神,无需怜悯救济也能自立自主。”

我听着听着,忽然惊觉,母亲在讲的,其实是她个人。经过这些年的风雨,她老人家如何无怨无忧的带大我们,从有限的机会中把握改进生活的可能性。母亲的精神,肯定已经掌握了竹精神的精髓。

台長: 漂流者。李国七
人氣(6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我、我、日记 |
此分類上一篇:昨夜风雨声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