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12-20 13:58:50| 人氣2,816| 回應4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孔亞(Konya) 梅夫拉那朝聖之旅 ( Day 2 ) *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去孔亞之前,聽說那裡民風較傳統保守,所以我一直誤以為孔亞是個小鄉鎮

真正去過後才發現,她是一個傳統和現代兼容並蓄的一個城市

除了市容整潔之外,那裡盡是著觀光和宗教兩種主題色彩的交織

 

 

連大賣場都可以發現的旋轉舞蹤跡
晚上街道上也有旋轉舞造型的路燈




第二天的第一站我們來到了Karatay Müzesi (卡拉泰博物館)博物館的前身是一所學校




卡拉泰是13世紀的政府官員: 由於他在1212-1252這四十年間的偉大貢獻

他受到當時蘇丹國王的喜愛和人民的青睞

除此之外他大力地推動了當時的科學和藝術

(他於1240年造了 Kayseri-Elbistan Road ,1250在安塔利亞建造了 Blessed House)

以及我們拜訪的Madrasah瑪德拉撒 (高等教育機構: 教導伊斯蘭教教義和自然科學)

 


博物館內展示的磁磚工藝品




早期人們使用的油燈

在這讓我忍不住聯想到阿拉丁神燈的故事



博物館大廳的中央有個類似水池的設計,由別處透過水道引入水

讓學校室內在夏天也能保持涼爽,很聰明!

 

 

瑪德拉撒教育最早出在於西元十世紀,最完整的基礎和發展要歸功於塞爾柱土耳其人

在瑪德拉撒教育體系裡講師稱為Müderris 助教稱為Muid 學生稱之為Danishmend

瑪德拉撒教育機構可能由蘇丹或是有強大經濟勢力的人所創建

此教育不但是免費的,連食宿也包含在內,甚至還發給學生零用金

助教由講師從資深的學生中挑選出來,他的工作是透過複習課堂上的內容

來教導和協助新生的學習,據現有組織圖了解,通常有兩位助教和的20-40位學生

 

隨後我們一行人前往Alahddin Camii發現附近有一個大地標


右手邊這拱型保護圍欄下的其實是一個某皇宮城牆的一小部分

 



抵達Alahddin Camii(阿拉丁清真寺)前要通過一小段階梯的考驗

我們脫鞋戴頭巾進入後,參觀了清真寺的內部(我在土耳其的第二次)

不過這部分的照片在婆婆的相機裡,以後有機會再補上囉!

 這一帶有美麗的公園,比較好笑的插曲是:同行的兩個阿姨找我幫忙

一開始我以為她們要我幫她們和清真寺合照,沒想到是她們想跟我合照

呵呵呵,我婆婆在一旁也笑了

 

Ince Minareli  Madrasah Müzesi (Ince Minare 土文的意思是 ''細'' 喚拜樓)

圖中右手邊這高聳的樓塔就是所謂的喚拜樓,提醒人們朝拜的時間

我們的導遊很可愛,手上不拿旗幟而是拿著一朵小花,哈哈哈
所以一路上都會聽到同團的問 Şimdi çiçek nerede? (現在花跑到哪裡去了?) :)


瑪德拉薩教育機透大體上建築架構一樣,差別在於裏頭的細部裝飾

喜歡歷史古蹟的人一定很喜歡這樣的安排,不同於台北故宮蓋了一個館把古物展示出來

而是保留原本的建築的同時,把當時的古蹟遺物重現於此

剛好我就是很喜歡這種充實的行程

幾年前在北京故宮和頤和園已經讓我成了劉姥姥進大觀園

現在我又再度眼界大開).....真是太幸福了! 

讀萬卷書真的不如行萬里路.....................


猜猜看這木雕是什麼?

原來是鑲嵌在天花板上的裝飾.....幾何圖案堆砌出來的美麗六角板

 

當時人們已懂得使用太陽曆來計算日子
很像我們老祖宗的天干地支 :))

 

 

 博物館內有 kanatlı melek (展翼天使)雕刻 

邊參觀還可以邊學土文,真是一舉兩得!



 



問了婆婆這是什麼,因為語言的隔閡,她要我回來後請K先生詳細地解釋給我聽

不過據她的說法大概跟人的往生脫離不了關係

 



孔亞跟安塔利亞一樣,都有tramvay (城市輕軌)





進入清真寺前要先淨身,外頭設置清洗手腳用的小設施





清真寺內-某教長最後的家




教長可以爬上右方的小階梯釋教,讓眾人聽得更清楚也看得更清楚





現代化高科技也深入了宗教

LCD 大錄影螢幕和朝拜時間電子表

 

 

再訪梅夫拉納博物館還是人潮洶湧





仔細參觀後和用午餐前,導遊給我們一小段自由時間

我們聽了建議後先跑到右手邊那間紅色小麵包坊敗家:Konya Gevlek

(比較不像我們一般認知的Gevlek,在伊茲米爾Gevlek是指 Simit,也就是芝麻麵包圈)

Konya Gevlek比較像是餅乾,吃起來很香,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

下次若來孔亞旅行,別忘了來這家買伴手禮回家




此外,當地有名的就是Konya Şeker 不免俗地我也跟著婆婆買了一些


午餐比較特別的是當地著名的秋葵湯,搭配著 pide 和沙拉

又滿足了我這好奇饕客的味蕾 :)) 

 

大約2點多左右我們就上巴士,踏上回家的路

行經Afyon時,我又跟著大家買了名產

1. Cumhuriyet Sucuk (國民香腸) 那香腸真的料好實在

 2. Kaymak (這奶製品好像台灣沒有)它是煮牛奶時浮上表面來的奶泡

我超愛的! 配上蜂蜜和麵包一起吃.......哇! 人間美味!! 絕品!

3. xxxxxxxxx (土文名稱我忘了) 英文叫 Turkish Delight 通常是切小小塊像是骰子

裡面會夾開心果或其他乾果,外頭會沾椰子粉,在土式甜點當中比較不會太甜的

 

一路上回程我們一行人聊天唱歌,當時還要填一張滿意調查表

其中有一欄是要我們填下一次想去哪個城市旅行

我把表格寫得滿滿的,婆婆看了在一旁偷笑並說:

看來我們的老公都要更努力工作了

我已經潛移默化中幫婆婆灌輸了  Woman Power 的觀念!

所以她站在我這邊...哈哈哈哈哈! 

 

 

 

大約深夜11點多回到了伊茲米爾的家 ,真是身心靈都很充實的一趟旅行 :)

日後有機會希望下一站可以全家去棉堡...........





 


顯示文章地圖
台長: 梅林
人氣(2,816) | 回應(4)|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Karen
梅林

記得梅林還在台北時寫過一篇有關在大安森林公園跳旋轉舞的文,對不對?
想必請自到聖地的感覺肯定很特別吧。
我們的日本朋友Madam Kase每年會去Konya朝聖,她負責翻譯Kyoya市府介紹梅夫拉那的小手冊。(土翻日)
這次朝聖完有沒有對蘇菲有新的想法?
祝好。^_^
2009-12-24 12:38:49
版主回應
:) 知道艾得夫人很認真地看我的文章心裡好開心唷!
親自到聖地感覺真的很美好...那兩天特別心情愉快~
Konya 傳統和現代化兼容並蓄的大城市

你那位日本朋友好優秀,還幫市政府翻譯手冊,
以後等我學好土文,希望也可以有機會當翻譯(土翻中)

這次朝聖的想法很多,可惜無法換化成筆墨
自己才疏學淺....
2009-12-26 21:13:37
麗娟
梅林﹕寫得很詳細﹐我也參加過這樣的團﹐可是﹐別說拍照﹐連文都沒寫成呢﹗那好像是2003年的事﹐看了你的文﹐幫助我回味了。記憶最深刻的是﹐儀式進行期間的心靈之旅。只可惜建築設計太現代化﹐場地和燈光﹐缺少了一份肅穆典雅。對了﹗我一般翻譯成美福拉納(寓意﹕拉納美與福)﹐就是西方所稱的魯米。
2010-01-03 16:00:43
版主回應
看到前輩來我格子留言,實在又驚又喜 :)

的確! 若翻譯成美福拉納的話更為妥當...
我也不確定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整地把土耳其的一些風俗民情
透過網路介紹給大家, 不過這格子算是我在這裏生活的點滴
希望來這裡的朋友會喜歡!
2010-01-06 21:16:30
莎莎
土耳其軟糖就是"羅綑",也就是娜尼亞傳奇白屋婆又貨小男孩的玩意兒,
2007我曾看過現場旋轉舞,舞者的表情肅穆,精神都在舞蹈其中,也讓我難以忘懷!
我對你文中細常喚拜樓...等塞爾駐土耳其王朝的藝術與建築很好奇,臻希望你可以多做介紹!
2010-01-05 10:10:46
版主回應
對! 就是lokum...上回突然想不起這個名稱了,謝謝妳的提醒!

很抱歉,我已經盡所能地把所見所聞都拿來出來跟大家分享了!
相信導遊當時一定用土文介紹更多的細節,可能我還聽不太懂...
希望自己的土文能更精進,往後才不會錯過更多寶貴的知識!
2010-01-06 21:21:01
麗娟
你還聽不太懂就寫得八九不離十了﹐隨著時間與土文的進步﹐你會寫出更豐富的生活點滴。從巾彥﹑gina﹐莎莎﹐還有rana和住她家附近那位英文名字我一時拼不出來的土媳網頁﹐當然還有很早以前就有的kubra的網頁﹐展現了大家在土耳其的不同生活面向﹐也促進了彼此間的交流﹐豐富了彼此在異域生活的內涵。

我知道你們都在噗浪裡噗來噗去﹐但是﹐部落格書寫還是無法被取代﹐所以我堅守新聞台﹐即使只在留言版鬼混﹐呵呵﹗

你在我幾年前的文章留言﹐讓我回頭再去看那時的心境﹐啊﹗真有驀然回首的驚訝。這就是噗浪無法取代部落格的地方啊﹗望你持續書寫﹐也支持我和大家繼續書寫。
2010-01-18 03:13:21
版主回應
從一開始的鴨子聽雷,聽不懂,看不懂和說不出口(笑)
到現在語言學校一個多月的加持和日常生活的練習
目前已經算是可以不用一直比手畫腳了,哈哈哈
公婆老公和朋友們對於我學習語言的速度都感到驚訝
(不過我個人覺得不快就是了...)

噗浪和這塊園地對我而言,意義不同:
噗浪像是跟他人意見交流和生活點滴分享的空間
而這裡,像是我在土耳其生活的日記
記錄著日後回首所懷念的青春的歲月
(麗娟姊一定知道我在說什麼! ^^)
這裡是屬於我自己的...當然也'堅守'下去

妳的部落格著實是個寶庫,我會常過去叨擾的,呵呵!
2010-01-21 13:36:1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